张益民
“宝木巴”,是蒙古族著名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中被描绘成“没有衰老、没有死亡,充满幸福安康”的一方乐土。今天,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以下简称“和布克赛尔”),人们把自己脚下的土地称为“宝木巴”。那么,这方水土究竟有什么缘由和魅力,让人们如此珍爱它?
和布克赛尔东西最长210公里,南北最宽207公里,辖区总面积3.06万平方千米,是个南北风景两重天、冰火交替的神奇地方。从北向南,分布有高山、谷地、丘陵、平原、沙漠等多种地貌,你能依次看到绵延的雪山、潺潺的河流、丰美的草原、广袤的戈壁和无边的沙漠。坐上贯穿南北的“一元公交”,几个小时就能欣赏到雪、水、树、草、沙等风格迥异的景色。
以和什托洛盖镇为界,和布克赛尔北部是典型的山地气候。这里雪山耸立,山顶总是银光闪闪;山腰遍布青松,珍禽异兽穿梭其间;谷地河流蜿蜒,水草丰茂,分布着丰美的那仁和布克牧场、布斯屯格牧场、巴嘎乌图布拉格牧场和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雪山入云、草原辽阔、牛羊肥壮、牧歌悠扬,白色的毡房散落在无边青翠中,蓝天白云之下,牛羊成群,馬奶酒和奶茶的醇香随着牧歌飘来……“纯净”,是描绘此情此景的最佳词语。(图1)
在南部的夏孜盖、查和特平原区,沙漠风光和不朽胡杨是这里的主角。由于地处准噶尔盆地边缘,你能远望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夕阳下呈现一片绚丽的金黄。傲立其间的,是“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的胡杨,它们在和布克河的滋润下,或傲然挺立、或横逸竖斜,随着河水不断向沙漠延伸,直到消失在无尽的黄沙中。(图2)
不屈不挠,已经深深地注入这片土地,成为生活在这里人们的精神。伫立远望,你的目光会被无边广阔征服;环顾四周,你的心灵会为顽强颤动,不由得肃然起敬。
和布克赛尔县地域辽阔,资源十分富集,被誉为“天赐之地”。在其北部,四大牧场拥有3 000多万亩天然草场,获得国家认证的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6个,认证面积1 200万亩,是全国有机畜产品生产第一县。在其南部,有原始宜农荒地300万亩,已开垦种植20万亩,主要有棉花、食葵、玉米、小麦、辣椒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
和布克赛尔县域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近30种,已发现的矿产地有20多处,其中,石油、天然气、煤、膨润土、盐等矿产蕴藏量都达到百亿、千亿吨级,品质均属上乘;芒硝、石英砂、石灰石等矿产蕴藏量均在数亿吨以上。
近年来,和布克赛尔县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石油、煤炭和食盐等工业,先后引进许多大企业集团,建设起自治区级工业园区,正在抢抓对口援疆和建设塔城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全力推进煤、盐、石油化工基地,煤电风光储综合能源基地,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基地,北疆片区千万吨级煤炭生产基地,百万吨湖盐精深加工基地等工业五大基地建设,全县形成“北牧、南农、中工”的产业发展格局,有力推动了和布克赛尔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兴旺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作为目前新疆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和布克赛尔身上具有鲜明的蒙元印记与著名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颇有渊源。
土尔扈特部是“卫拉特蒙古”四大部落之一(另外三部是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17世纪30年代,在首领之争中落败,被迫离开额尔齐斯河流域,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但后来不断受到沙俄的压迫,越来越渴望祖国的温暖。
1771年1月,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为了反抗沙俄压迫,带领族人开始踏上回归祖国的艰辛历程。3万多户、17万人历经7个月1万多里的艰难跋涉后,仅剩下几万人回到祖国,很多人永远留在了回归的万里路途中……
艰难困苦被“让我们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打败,1771年7月,心系祖国的土尔扈特人在历经残酷的反追击战斗、严酷的寒冷和不断的瘟疫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受到当时清王朝的深切关怀,一部分被安置到他们原来的放牧地——今天的和布克赛尔地区,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经颠沛流离,更能感受到稳定生活的来之不易;只有各族人民相伴相守、相敬相爱,生活才能幸福祥和。所以,人们深知,依靠一个强大祖国的庇护极为重要。因此,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东归”被人们一直铭刻于心。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北承德参观《望长城内外——清盛世民族团结实录》展览时说:“土尔扈特部都去了100多年了,最终还是义无反顾要回到祖国,这真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影响力和向心力。”
今天的和布克赛尔人,建立了东归博物馆,创作了《东归颂》歌曲,排演了各种文艺作品,以此纪念壮举、铭记历史、表达心声。人们牢记历史、爱国爱家,各民族心手相牵、相濡以沫,齐心协力共建家园,让脚下的土地成了传说中的那个“宝木巴”。(图3)
和布克赛尔民俗浓郁、民风淳朴、民族和睦、民情绚丽,现有蒙古族、汉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混居、杂居,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争奇斗艳、百花齐放。这里最著名的当属“江格尔”文化,是“江格尔的故乡”。江格尔是一位英雄人物的名字(江格尔汗王),江格尔也是一部带有神话色彩、讲述江格尔汗王有关故事的合集(即《江格尔》史诗,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
“江格尔”文化最鲜明的特点是它口口相传的传承形式——江格尔说唱。江格尔说唱是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传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被称为“江格尔齐”,非常受人尊重。根据传统一般能说唱5部(每一个故事称为“一部”)以上的才能被称为“江格尔齐”,他们凭借超强记忆力和现场发挥能力,以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唱中有说、说中有唱的曲调,将一个个故事精彩述说,引人入胜。
在古代,听江格尔说唱是草原人民千百年来最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上至尊贵的王爷,下至普通的牧民,没有例外。“江格尔宝木巴的地方,是幸福的人间天堂,那里的人们都是25岁,不会衰老,不会死亡……”江格尔说唱表演形式多样、内容风格迥异,有的以托布秀尔(一种乐器)伴奏,有的直接单口清唱;有的故事温婉平和,有的章节气势磅礴。王爷府内、草原上、毡包里、聚会中……唱者忘其所以,听者如痴如醉。尤其是经过现代江格尔齐改造后,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唱词被翻译成现代汉语,表演形式也更加丰富,更加朗朗上口和打动人心。
和布克赛尔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各民族在学习、生活、生產中,全面深入交往、交流、交融。“赛尔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一家亲”意识入脑入心,爱党、爱国、爱家乡,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团结氛围浓厚,社会和谐和睦发展。
现在,和布克赛尔洁净的蓝天下,世界最大的江格尔文化宫(图4)矗立在赛尔雪山脚下,绵延着29万平方米的江格尔文化风情园;江格尔汗王和他12个勇士的巨大雕塑群讲述着英雄的故事,牧人婉转的长调短调中诉说着新时代的理想追求。在广袤的赛尔草原上,醇香的奶酒、奶茶、风干肉等待着客人的品尝,悠扬的马头琴和托布秀尔声四处飘荡,跳着萨吾尔登舞的草原人热情奔放……还有那一年一度盛大的江格尔文化旅游节暨那达慕大会,或许有缘人正等着与你敖包相会。
你确定不去一趟和布克赛尔?
(图片来源:和布克赛尔县委宣传部)
(编辑 安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