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现有趣、有效

2022-03-29 23:52高增寿
天津教育·中 2022年2期
关键词:趣味性法治道德

高增寿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甚至一生的成长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的关键课程。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应用多种新颖高效的手段,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具有趣味性的同时也具有有效性,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对小学道法教学如何实现有趣和有效展开了探讨,以期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因此,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很大程度上还在于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应以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当下,目前适合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有许多,教师应重视构建趣味、高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现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育目标。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不足,是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具体而言,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下,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材相比过去虽然已经减少了不少理论性过强的内容,增添了许多色彩缤纷的插图以及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事例,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依然难以提升,限制了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二)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

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过深,在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过于注重运用单一的知识传输教学模式对学生实施教学,学生的学习态度较为被动,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束缚,学习质量不高。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不紧密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同时,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因此,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过程中凸显生活化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不少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较少,对于部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教师也未在课堂中及时应用案例,或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意识与能力。这显然也制约了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趣味性与有效性的策略

(一)充分借助教學设备,开展趣味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目前信息化教学设备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常见,大多数学校都为教师的教学配备了较为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下,教师不仅能对教材中白纸黑字的知识实施趣味性、丰富性的演绎,借助视频、音频、图像等多种文件形式,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刺激学生的感知,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热情,进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在网上广泛搜索能最大程度上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趣味性与有效性的资源,例如,时事新闻、影像资料等,并将这些资源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开拓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些与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相关的儿歌、顺口溜,并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其呈现在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进一步强化自身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印象,同时也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创编顺口溜,实现对课堂知识的串讲;又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普法节目,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明确认识到学好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推动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观念,在生活中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再如,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编制思维导图,以导图的形式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归纳与整理,这有助于将纷繁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更易为学生所记忆和掌握,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加强师生互动环节,引用时事案例

为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有效的互动环节也必不可少。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教师的行为举止与思想观念往往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开展师生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中与学生充分交流思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形成对道德与法治的深入认识,同时也能将教师当作道德与法治上的学习榜样,进一步约束自己的行为。此外,这种师生互动环节还有助于学生之间实现取长补短、知识互动,对活跃课堂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言也十分有益。因此,为提升师生互动环节的有效性,教师应做好如下工作:首先,发挥教师的榜样带头作用。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正确把握小学生善于模仿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上课时间不能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为起到表率作用,教师在上课时便应将与课堂无关的手机等物件,放在离讲台较远的地方,学生看到后,自然会对教师要求的课堂纪律产生更强的信服感,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再如,教师要求学生宽以待人、在生活中多关爱他人,必须重视规范自身关系的维护,和谐师生关系,以充足的师德、师爱,为学生带来如沐春风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也能够更为主动地关心、体贴他人,同时也更愿意在课堂中,与教师展开积极的互动与交流。其次,在开展互动环节时,为提升互动的有效性,教师要引用一定的时事案例,并在时事案例的导引下,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就自身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畅所欲言。例如,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华为”品牌的相关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虽然我国的科技发展迅猛,目前在国际上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但在某些科技领域,我们依然受到发达国家的制约,而增强我国的实力,应作为小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重要方向之一。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当前的和平环境下,为进一步报效祖国,自身可以做出什么力所能及的贡献,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积极交流中实现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进一步内化,提升课堂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此外,教师也可为学生布置如下的作业,逐步增强学生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时事案例的辨析能力:可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实事素材本,每天观看新闻,将具有讨论价值的时事简要记录下来,教师隔一段时间回收一次素材本,选择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作业,在课堂中展示,组织学生讨论和学习。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良好态度,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辨析能力,不断丰富道法课堂的实事素材,让这一师生互动环节得以更为长远的维系。

(三)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发掘教学资源

大力发掘源自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生活化处理,也能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生活是丰富的、充满童趣的,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怀有一颗童心、拥有一双慧眼,加强对学生生活中的教学素材的挖掘,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这些素材引入课堂教学,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有效性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并非只是书本上的白纸黑字,而是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进而让学生更愿意对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与遵守校园规则、保护校园环境相关的知识内容时,教师便可拍摄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走廊上的纸屑、下课时学生在走廊中喧闹,等等,在课堂播放出来,让学生对这些现象做出辨析,明白校园中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提升学生遵守校园规则的意识;再如,在教学与“安全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拍摄学生在放学后过马路的影像,让学生讲讲其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以此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总之,这些生活化的教学素材,相较于传统的教学素材,显然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适当开展课堂活动,提升课堂效果

课堂活动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许多能为教师运用来开展课堂活动的内容,教师应广泛挖掘、合理应用。课堂活动的形式较为广泛,这里主要就小组探究活动、知识竞赛活动两种活动进行详细阐述。

就小组探究活动而言,对于某部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且具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道德与法治内容,教师可以充分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地走访、互联网搜索、社区调查等形式,完成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自主学习,并由小组代表在下节课做出总结发言。这种小组探究活动不仅能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与实践探究能力。例如,对道德与法治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充分借助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自主完成对本地传统文化的搜集与了解,在归纳后与其他同学做出分享。

以知识竞赛活动而言,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需要学生辨析的知识内容较多的特点,教师就可以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具体的实施如下:教师先对全班同学分组,再以计分制的形式开展知识竞赛,比赛哪一小组在活动中获得的计分最多,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为表现优秀的小组提供一定的嘉奖。这种教学手段能很大程度上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趣性与有效性,有利于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课堂参与意识,同时也能助推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对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而言十分有益。

(五)开展课外活动,强化道法教学效果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从最微小的事情入手,从遵守课堂秩序入手,感受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对此,有条件的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学生能积极地运用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与其他学生相互监督、相互纠正,共同进步,让道德与法治教学,真正深化到学生的生活中,内化到学生的心灵。例如,在课余时间,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宣传展览,以及与法律有关的竞赛、讲座,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让学生能在生活中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履行相关法律义务,在必要时运用正确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学校举办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关的课外活动,例如,绘制手抄报、宣传标语时,教师可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为学生出谋划策,让学生积极地将自己的课堂所学,为建设和丰富校园文化作出贡献,强化道德与法治在学生生活中的渗透。

(六)利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展开能有效提起学生的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才能让学生对知识有着更好的理解。而生活化教学就是利用了学生的心理状态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有着平等的心态,去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捕捉学生的思想,以学生能理解的方式把知识融入课堂,让知识贴近生活、在生活中有所展现。例如,对自然環保为主题的课程进行教育时,可以先带领学生感受自然的魅力,或是以出行的方式、以标本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然的美,并且引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反思,让学生自行思考问题、感悟问题,确保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让学生直观面对问题的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教育质量也获得了一定的提高。

教师还需要将知识具体化,让学生能够应用到生活中去,例如,在家庭用电安全的教学中,利用动画技术或者游戏技术展现电带来的危害,并且教给学生相关家用电器应该如何安全用电,让学生对安全用电的方法进行选择和实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一定要把知识具体化,而不是抽象地讲述知识,毕竟对于学生来说,具体的生活体验远远要比抽象的思考和书面化的表达更能深入人心,因此教师一定要利用这一点,把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生活具象化,让学生能更直观地获取知识。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图片资料对学生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文字和叙述式教学。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授课前准备好相应的学习资料,确保学习资料的正确性和直观性,最好以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现,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教师首先应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实施趣味教学,其次应落实师生互动环节并广泛引入时事案例,还应重视开展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重视构建兼具趣味性与有效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推动学生进一步发展。

(吴淑媛)

猜你喜欢
趣味性法治道德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以画之名
道德
趣味几何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