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河长制全面推行5周年之际,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推出系列报道“河长说‘河长’”,邀约一批河长,从他们的视角,展示重庆5年来河长制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河湖管理保护的经验做法。
在我的家乡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有一条名为大河溪的河流,这条河弯弯曲曲,河水蜿蜒淌过山丘、田园、村庄,进入大陆溪河后再汇入长江。
自小生长在大河溪边上的我,对大河溪情有独钟。小时候的大河溪清澈见底,河水入喉清凉甘甜。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河溪水面长满了水葫芦,河面漂浮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和家禽家畜的尸体,水体发黑并且散发着恶臭,有的地方更是堆积了如山的垃圾,讓人不忍直视。
看着大河溪变成这样,我无比心痛,但又无计可施。
几年前,随着河长制在重庆全面推进,大河溪综合治理工程也正式启动。2018年,作为双星村党总支书记的我担任了大河溪双星村段河长一职。
接到任命时,我就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大河溪变回儿时的模样。”
上下同心 万难皆可解
说实话,刚接手大河溪双星村段治理工作时,我心里也有点打鼓。
大河溪在双星村内有近10公里长,我们第一遍沿河排查就耗费了整整3天时间。而排查结果,更是让大家满面愁云。
河水又黑又臭,水质是最差的劣V类,沿线仅排污口就有30多个,河道内污泥堆积得很厚,河面上水葫芦也十分密集,有的区域甚至都看不出来水葫芦下面还有河。垃圾、树叶等漂浮物更是不计其数。
我们一路上就算戴着口罩、捂住口鼻,河水刺鼻的味道还是让人直犯恶心。
这样的大河溪真的还能变回来吗?
面对艰巨的任务,大家有些担心:“这个工作怎么可能完成?”
但我想,只要人心齐,只要不断去做,总能做成功。而且大河溪的生态环境直接与群众利益相关、与双星村长远发展相关,我们决不能轻言放弃。
为此,我每周带头完整巡视河道一遍,还反复给干部做思想工作,给他们加油鼓劲,与他们一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担任河长以来,我的巡河里程就达到280多公里。
大家看到一个个问题被解决,信心也越来越强。
我召集40人组建了河长、巡查员、保洁员三级队伍,建立起巡河、排查污染点、清漂等常态机制,扎实开展治理工作。大家在河道内栽种凤尾草,净化水质;游入河道,用圆锯清理水葫芦和枯枝树叶;还自己扎竹筏,坐着竹筏小心翼翼地划到河道中央,用网篓清理漂浮的垃圾。
与此同时,我也把大家治理河道的工作成效纳入重点考核内容,确保日常巡河、治河、管河落到实处。
不知不觉中,大河溪在变化,我们的队伍也在变化。党员干部与志愿者们面对问题再也没有犹豫过,他们不惧严寒、不怕苦累、不畏伤痛,裤子打湿了、手磨破了也坚持干。
不畏艰险 赢得群众心
治理工作开始后,许多村民并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阻止大家在河边洗衣服、将鸭子放到河内散养,“我们大半辈子都是这样做的,河水清亮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
要扭转村民的日常习惯和观念并非易事。为了能说服群众,我组织参与治理工作的队员反复学习相关政策措施,加深对治水工作的理解,并让大家通过微信群和进村入户深入宣传,一遍一遍告诉群众爱水护水的方法以及水环境改善后的好处,引导大家自觉护水。
“现在大河溪河水质量差,其实并不适合洗衣服,反而会将脏东西带到身上,导致皮肤病。”
“我们的大河溪现在非常脆弱,虽然一只鸭子不能让河水状况变差许多,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做,那河水怎么能变好呢?”
……
日复一日地宣传引导,效果却并不明显,直到群众看见我们治理大河溪时下的功夫,他们的态度才发生了巨大转变。
大河溪周滩子段是治理难度极大的一个河段,这里水深面宽,水葫芦将河面死死封住,动物腐尸、塑料瓶等垃圾长年累月地堆积在这里,导致河水又黑又臭,好多队员下水后皮肤就开始瘙痒,有的甚至还会溃烂。
有的村民看到后连忙提醒我们“不要再下河”,但队员们依然坚持清理河道,即使被河道中的树枝、石块划伤,仍然站在水中。
围观的村民深受感动,陆续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治理工作中来,甚至主动向大家普及爱水护水知识,在河边洗衣服、将鸭子放到河内散养的现象也逐渐消失了。
在大家的帮助下,2018年至2021年底,我们共清理河道(岸)垃圾190余次,有1000余人次参与清漂排障。
力排众难 又见河水清
看到如今水清、岸绿、景美的大河溪,再回想治理中解决的众多困难,有时我仍会觉得不可思议:那些难关,我们竟然都闯过来了?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难关”,要数说服孔令荣夫妇转产。
孔令荣夫妇是我们双星村的养鱼能手,他们的养鱼基地占地50余亩,这个基地是全家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但他们的基地离大河溪只有几百米,且基地水渠直通大河溪,残留着鱼虾排泄物、部分饲料的基地废水通过水渠直接排放进大河溪,严重影响了大河溪的水质。
2019年4月,当我们第一次上门想说服孔令荣拆除基地时,就遭到夫妻二人的强烈反对。
其实,我们很能理解孔令荣夫妇的情绪,但推进大河溪治理工作也势在必行。
为了解决这个大难题,我们一方面不断上门劝说,一方面想办法积极解决孔令荣的实际困难。
大家分头向附近工厂企业求助,为他们夫妇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如此二人再也不需要深夜守着基地。
除此之外,我们还筹资给他们提供补贴,也为基地内数百公斤鱼落实了买家。
2019年12月,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孔令荣夫妇终于同意转产。
其实,说服孔令荣夫妇转产的经历,并不是孤例。在大河溪双星村段沿岸,零零散散分布着二三十个养殖基地,总面积超过400亩。他们中很多业主与孔令荣夫妇情况相似,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针对养殖户在拆除中和拆除后会遇到的困难,采取“一户一方案”,一一协助他们成功转产。
如今,行走在大河溪沿岸,河面的水葫芦已经不见踪影,一个个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垃圾堆也被一一清除,取而代之的是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清澈河水,儿时的大河溪又回来了。
眼下,大河溪双星村段的治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我深知,但凡有一个不慎,就可能重蹈覆辙。任重而道远,我将本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信念,继续认认真真当好一名“巡河人”和大河溪的“守护者”。
(作者系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大河溪双星村段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