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克锦
应美国的要求,洪都拉斯警方在胡安·奥兰多·埃尔南德斯卸任总统18天后的2月15日,用脚镣手铐将其带离住所—民众认为,他果然被美国抛弃。
洪都拉斯作为美国后院国家之一,由于经济萧条、黑帮横行、社会动荡,每年有成千上万人逃往美国,是美国南部边境难民危机的重要“贡献者”。现年53岁的埃尔南德斯曾在美国学习,2013年竞选总统成功,2017年连任成功。两次选举,对手都指责他舞弊。
埃尔南德斯知道洪都拉斯对美国的依赖,也知道美国政府关心非法移民和禁毒。有华府圈内人士向媒体透露,埃尔南德斯非常会做,他到访华盛顿时,会请重量级参议员身边人吃饭,并“看人下菜”:如果对方对禁毒感兴趣,他会描述自己如何努力“抓捕毒贩”;对方关心反腐,他就谈透明制度建设;对方提及民众生活,他会说自己“热爱人权”。
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埃尔南德斯更在非法移民问题上下力气,甚至还让洪都拉斯成为“安全第三国”,就是那些想从墨西哥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可以先到洪都拉斯,在那里等待难民身份核实。这当然有些讽刺,但特朗普很高兴,直夸洪都拉斯是有价值的伙伴,埃尔南德斯值得信赖。
但这只是一面。另一面,美国司法机构和媒体早就盯上埃尔南德斯,特别是他的弟弟安东尼因涉嫌暴力贩毒在迈阿密被捕,于2019年8月被定罪后,赫尔南德兹本人“保护伞”的行为也暴露。美国联邦纽约南区检察官办公室对其发出多项指控。美国的媒体也去洪都拉斯采访,发现赫尔南德兹在家乡有豪华庄园;记者还发现,洪都拉斯不少民众对埃尔南德斯深恶痛绝。
拜登政府上台后,副总统卡玛拉负责中美洲事务。据说就任不久后,卡玛拉听取了关于埃尔南德斯涉嫌毒品交易的报告,说“我们现在就把他抓了吧!”助手提醒她美国一般不会向中美洲后院国家的在任总统下手,卡玛拉这才作罢。
其实,美国也曾向中美洲小国现任领导下手。比如1989年底,老布什政府就下令两万多美军入侵巴拿马,将巴拿马实际最高领导人曼努埃尔·诺列加“捉拿归案”。
有意思的是,和埃尔南德斯差不多,诺列加也曾受美国青睐。军人出身的诺列加从1950年代一开始,到1980年代他做到國防军总司令,一直和美国中情局打得火热;美国有很多见不得光的交易,都通过诺列加做“中间人”,对中美洲其他国家施加影响。但1980年代末,诺列加也向古巴等国提供情报这件事被挖出来。美国随后指控诺列加走私毒品、敲诈勒索,并出兵将其捉拿。诺列加经审判在美国坐牢,后来转回巴拿马服刑。这次如果洪都拉斯法院可以引渡,埃尔南德斯同样极有可能在美国坐牢。
从诺列加到埃尔南德斯,有媒体感慨美国政府“过河拆桥”。但也有分析认为,这实际上是美国缺乏长远战略的体现。这种观点认为,美国政府在中美洲总是为了一些眼前利益,比如对付一些不听话的拉美国家、应对难民危机、打击毒品交易等,在一些国家支持那些本身就很糟糕的领导。这些领导往往会引起他们本国人的反感,这导致美国人在出了问题后,又翻脸不认人,要逮捕和审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