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知识链接”板块,提升学生书法文化素养

2022-03-28 07:36许小挺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书写书法文化

□许小挺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这点明了基本技法教学与书法文化教育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做到两者有机融合,不分割,不游离,小学书法教育才是完整、健全的,才能真正达到书法教育的目的。

《书法》系列教材中的“知识链接”板块安排了大量的书法文化知识,供学生了解、学习。这些“知识链接”篇幅短小、语言凝练、范围广泛,对于教师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考验。教师既不能照本宣科,敷衍搪塞,又不能长篇大论,精嚼细咽;既要紧扣知识点,突出书法味,又要在较短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这需要书法教师依据“书法文化教育”的层次定位,选择重点,精准发力,以达成教学目标。那么,在书法教学中,如何使用“知识链接”,适度融入书法文化教育,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一、运用“知识链接”,让学生初步感知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几千年的发展历程造就了灿若星河的优秀书法家,留下了灿烂辉煌、具有不同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的书法珍品。让小学生了解和认识书法,可以从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名家名作开始,这也是书法学习的基本途径。“知识链接”呈现了许多名碑名帖,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这些内容,进行教学。除了让学生说出书法家的名字、时代、代表作之外,还要使学生对作品的书法特征有初步的感性认知。

(一)巧用楷书经典,引领学生入门

《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三至四年级开始接触楷书经典碑帖,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楷书碑帖既揭示了楷书的起源、发展和成熟过程,又剖析了楷书名作的不同风格。如何精准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以三年级下册第2课的“知识链接”——《宣示表》为例,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关于钟繇生平的介绍,而后依次出示《宣示表》的全碑图片、局部图片,让学生重点欣赏前八个字的布局特征——错落有致、有行无列。最后出示“示、所”等单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与课本中的颜体字进行比较。学生基本能得出“字形扁扁的,略显笨拙”的初步印象。这与唐代张怀瓘《书断》中钟繇书法“点画之间,多有异趣”的说法不谋而合。

(二)活用五种字体,开拓学生的书法视野

教材按照字体演变和书法发展的顺序安排了不同字体的经典碑帖赏析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字形感知。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时代背景、单字赏析、不同字体对比等方式,循序渐进地落实教学。

以五年级下册第5课的“知识链接”——《兰亭序》为例,导入时,教师开门见山,直接出示王羲之的画像及《兰亭序》,通过图片放大、自动浏览等方式给予学生“灵动飘逸”的感官冲击。接着让学生在毛边纸上写一个“之”字并向同桌展示,而后激趣引导:“在《兰亭序》里有20多个‘之’字。它们变化多端,无一雷同。你们想看看吗?”不同的写法瞬时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课件依次呈现20多个形态各异的“之”和部分“之”字的书写微视频。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学生不禁为王羲之高超的技巧及娴熟的笔法而折服,他们或在手心描写,或挥毫模仿。教师随之总结:难怪它一直被后人推崇为“天下第一行书”,成为学习行书的必选范本。这一切,都来自王羲之长年累月的刻苦训练。由此,学生的书法视野得到了扩展。

二、运用“知识链接”,让学生了解书法名词的含义

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专业术语。教科书上的“知识链接”中出现的书法名词大多比较抽象、晦涩,如笔锋、精气神、“颜精柳骨”、书为心画等。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照图片等方式,降低学习难度,进而感受书法文化的魅力。

以四年级上册第6课的“知识链接”——“笔锋”为例,作为书法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教材是这样介绍的:“笔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毛笔笔毫的尖锋,二是指笔画的锋芒。”根据这个知识点,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圆锥形笔头,指一指、碰一碰笔尖,强调这就是“笔锋”的第一种含义。接着安排学生尝试以下几种方式:用“露锋”“藏锋”两种起笔方式在毛边纸上写一个“一”字;将笔杆握直,使笔的主锋保持在字的中间,写一个“一”字;将笔杆倾斜,使锋尖偏在笔画的一侧,写一个“一”字,同时观察笔毫的运动轨迹,用心体会书写时的感受。最后,教师通过投影展示,让学生比较观察。学生发现“中锋”写出来的“一”字笔画两边光滑,点画圆满,有立体感;“侧锋”写出来的“一”字一边光,一边毛……通过运笔实践,学生对于笔锋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运用“知识链接”,让学生感受字形演变的奥妙

学习书法,必须要懂得汉字的构型、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及其规律,进而发现和挖掘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领会和把握不同时期、不同书体的艺术特征,并做到准确区分。对于这一类“知识链接”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合理调整切入时机,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伊始,趣先行。将涉及字形演变的“知识链接”板块前置,设疑猜字,解析汉字本意,展示演变过程,顺势导入偏旁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紧张又活泼的书法氛围中,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

四年级上册第9课的“知识链接”板块呈现了“女”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在导入环节,教师先出示甲骨文的“女”字图片,让学生猜测。当学生回答错误或疑惑不解时,教师出示女子跪坐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一个女子屈膝跪地,双手交叉在胸前”的样态。学生由此明白甲骨文的“女”字就是这样来的。在学生恍然大悟时,教师总结:我们的祖先就是以“依类象形、图成其物”的方式来创造象形文字的,进而形成第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甲骨文。而后,教师出示“女”字的金文写法,强调上面的“一横”就像是女子的发髻,再依次出示“女”字的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写法,让学生对几种书体的字形特征建立初步的感性认知。

(二)课尾拓展延伸,渗透文化内涵

课尾,学生在进行了大量的技法书写实践后,容易出现人疲笔乏、注意力涣散的情况。“知识链接”的内容简短精练,能够重新凝聚学生的专注度,同时渗透文化内涵。

五年级上册第13课的“知识链接”安排了“走”字的字形演变。教师先出示金文的“走”,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提问:“这个‘走’的上半部分表示这个人挥着双臂,正迈着大步,在做什么?(跑)这就是‘走’的本意——跑。他的一只脚落到了地上,还有一只脚腾空。”接着出示“走”的其他写法,并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照着样子写一写,同桌互相展示。学生纷纷挥毫泼墨,而后互相欣赏。在自信、喜悦的笑声中,本节书法课自然地结束了。

四、运用“知识链接”,帮助学生理清书法历史的脉络

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不仅与汉字的演变过程有关,还与政治、历史、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关。六年级教材中的“知识链接”详尽地介绍了上至秦汉,下至当代的书法史,为学生梳理了不同字体出现的关键朝代,让学生对书法发展的脉络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应巧妙利用这一内容,助力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书法史。

(一)了解源远流长的士大夫书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士大夫阶层成了汉字书写的主体。他们的书写实践提高了汉字书写的文化品位,特殊的书写工具也丰富了汉字书写的表现方式。如何将枯燥、晦涩的文字转化为学生乐学、好学的教学资源,让他们理解古代书法的传承和发展过程?

以六年级上册第9课的“知识链接”——“秦汉书法”为例,教师首先收集了大量秦代李斯的小篆名作,如《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的图片,选取其中部分片段,释文解义,传递文字背后的温度。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小篆的结体和笔画特征,在学生脑中留下小篆线条弯曲的初步印象。然后,教师陈述:“小篆笔画繁多,书写不便,这就促使了隶书的形成和发展。秦隶经过改良,变成汉隶,逐渐发展成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转变,教师对关键点进行概括,如图1。

图1

(二)欣赏百花齐放的近当代书法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书法家的生平事迹,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欣赏、感悟作品的内涵、风骨、气韵、神采。

以六年级下册第3课的“知识链接”——“鲁迅书法”为例,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聊聊对鲁迅的印象。学生纷纷从鲁迅的生平、文笔、性格等方面勾画鲁迅的人格魅力。接着,教师话锋一转:“鲁迅还是一个出色的书法大家。”同时出示郭沫若评价鲁迅的书法和鲁迅自身的作品《自题小像》中的“我以我血荐轩辕”一句。学生纷纷为这种质朴而洒脱的风格所感染。最后,教师总结:“鲁迅的书法,配他的人,配他的文,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

中国书法文化博大精深,教材中选取的“知识链接”不过是“沧海一粟”。教师应以书法所固有的文化因素为依据,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带领学生领略书法风采,接受文化熏陶,获得文化体验,形成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书写书法文化
书法
书法欣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书法
年味里的“虎文化”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谁远谁近?
书法欣赏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