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面临冲击,通货膨胀成为世界经济的新挑战。2021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近50%,涨幅创27年来新高,美国、英国、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物价持续攀升,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胀严重,如阿根廷通胀率甚至超过50%。与此同时,日本处于通货紧缩状态,中国保持物价水平的合理区间。那么,如何研判当前全球通货膨胀形势?本轮通胀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测度通货膨胀率高低的主要指标是物价指数特别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物价水平大幅上升。进入2022年,全球物价水平上涨形势愈加严峻。年初以来,反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综合指标路孚特/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数同比上涨46%,创1995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最大同比涨幅。2022年1月,美国CPI同比上涨7.5%,创下40年来最快增速,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9.7%,环比涨幅8个月最大;欧元区通胀率达到5.1%的历史高点;英国CPI创30年来最快增速。1月,新兴市场经济体情况也不容乐观,巴西CPI同比增长10.38%,是央行目标的两倍多;俄罗斯CPI同比增长8.7%;印度CPI同比增长6.01%,超出央行中期通胀目标上限;土耳其CPI同比上涨近50%,创下近20年最大涨幅。从主要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数据看,当前全球处于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和中国尚未发生通货膨胀,2022年1月,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经季节调整后为101.4,同比下跌0.6%,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我国1月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
本轮通货膨胀伴随全球主要经济体快速复苏。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8.1%,英国经济增长7.5%,美国经济增长5.7%,欧元区增长5.2%。关于本轮全球通货膨胀的成因,G20财长会议指出:“供应中断、供需失调和包括能源价格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一些国家通胀压力上升,对全球经济前景构成潜在风险。”与此同时,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通胀压力。但是,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2020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是导致本轮全球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启动和创设系列货币政策手段,以应对危机,包括利率调整、资产购买、信贷宽松、前瞻指引等,资产负债表扩表规模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水平。全球流动性持续宽松为通胀升温提供了条件,再叠加供给冲击因素,使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增大。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对全球流动性宽松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外部性十分显著。
当前全球通货膨胀对中国影响如何?从数据指标来看,中国并不存在严重通货膨胀。根据央行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国通胀压力总体可控。国家发展改革委预计2022年通胀风险还将下降。市场层面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持续增强,2021年12月,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外流96亿美元,而中国却有101亿美元资本流入,强劲的外资流入推动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至近四年来的最高水平。但是,我们并不能高枕无忧,我国最终消费不足导致CPI增速不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了我国结构性物价上涨,PPI同比涨幅最高达到13.5%,2022年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了9.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当前,中国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50.1,新订单指数降至49.3,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处于收缩区间,衡量服务和建筑等行业景气程度的官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也降至51.1。面对全球通胀高企,主要经济体收紧货币财政政策,将对我国需求、供给和预期产生重要影响。
从需求方面来看,全球通胀伴随主要经济体复苏企稳、就业市场繁荣,外需拓展促进了我国出口增长。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2021年全球贸易总额同比增长25%,涉及除航空业外所有经济部门。在此基础上,2021年外贸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亮点,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五年保持全球第一,其中出口比上年增长21.2%。进入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胀回落,贸易增长将放缓,我国外贸形势趋于严峻,稳增长的压力持续增大。新冠肺炎疫情反复迟滞全球经济复苏以及部分国家刺激政策退出,将影响我国部分行业出口,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下降。
从供给方面来看,全球通胀指标超过预期,我国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2022年1月,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在22种主要大宗商品中,有9种商品价格涨幅超过50%,地缘政治动荡也助推全球油价飙升。中国多种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过高,如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0%,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2021年,中国原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的进口减少,钢材、铝制品等加工品的产量下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给的风险。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危机虽然预计在2022年底缓解,但至少要到2023年才能得到恢复。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22年全球跨国投资难以快速增长,国际产业链重构呈现近岸化、本土化、区域化趋势。供给冲击和通胀压力将增加企业的负担,占全球上市公司总市值70%的约4000家企业2022年1~3月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0%,相比2021年10~12月的60%大幅下降。上述因素将对中国吸引外资、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外围市场紧缩政策外溢效应将对我国金融市场、跨境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走势、市场利率水平造成冲击。
从预期方面来看,理性预期学派强调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作用。目前,市场预期全球通胀水平趋于见顶缓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3年发达经济体通胀率将回落至2.1%,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胀率将回落至4.7%。与此同时,当前各国紧缩政策宣示有助于稳定通胀预期。新兴经济体巴西、俄羅斯、墨西哥、南非多次加息并将延续加息路径。发达经济体除日本外,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国家央行都将开启紧缩通道。美联储将退出量化宽松、启动加息并适时缩表。在发达经济体快速转向紧缩的背景下,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的加息压力进一步增大,为遏制本币贬值和通货膨胀,不得不承担经济衰退的风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2年,发达经济体一般政府赤字率将缩窄4个百分点左右,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缩窄0.8个百分点。随着全球大部分央行迈向紧缩和主要经济体回归“稳健财政”,2022年,我国物价水平预期将保持平稳,特别是PPI涨幅逐步回落,将对企业和居民预期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分析,面对当前全球通胀和紧缩叠加,我们需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金融安全,丰富完善政策工具箱,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工具,稳定跨境资金流动、人民币汇率走势、市场物价水平、外币资产价值等,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二是积极应对需求侧收缩,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落地;坚持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同时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兼顾稳增长和宽信用既定目标;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进一步释放内需活力和开拓外需潜力。三是积极应对供给侧冲击,正确认识减碳节奏,加强初级产品供给保障,降低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对外依存度,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降低全球供应链关键环节的冲击影响。四是通过明确的政策信号管理预期,适时出台和稳步推进减税降费、绿色信贷、房地产、专项债等稳增长政策,提升居民和企业信用信心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