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娅娟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国民生产总值得到大幅提升,然而经济实力不断加强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由通货膨胀推动的通货膨胀——通胀螺旋,正在影响着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通胀螺旋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根据成因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未来应对通胀螺旋有所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胀螺旋;物价水平;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1-0000-01
通胀螺旋一词最早由经济学家穆尔穆特提出,主要是指由通货膨胀推动的通货膨胀,并因此形成的物价水平(CPI)的持续螺旋式上升。通胀螺旋表现为CPI上升速度快,弹性大,存在明显的价格欺诈、投机性和结构性。其成因牵涉原因广泛,多为各方面综合作用造成。
一、通胀螺旋的成因
1.美国通货膨胀的传播与输入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相对开放的经济体,我国在世界经济出现波动时,受到的干扰较大。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美国为摆脱自身危机推行了过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债权国受到冲击。在危机爆发后,美国为解决本国的经济萎靡、失业率上升问题,选择通过加大政府公共事业投资的方法刺激经济,推行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流通中注入大量纸币,使世界范围内流通的美元不断增多,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国家,承担了不必要的损失——“通胀税”。由此可知,我国通胀螺旋的形成与美国此次经济危机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很强的输入性。
2.货币供应及投放过量
通货膨胀从字面意思上解释:“通货”指在流通的货币,“膨胀”则指超正常的快速增长。现代货币专家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本是一种货币现象。在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时,我国大幅度扩张了财政性投资和信贷性投资,以期通过货币投放量的增加刺激、拉动国内经济,而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直持续到经济危机结束也没有停止。随着通货膨胀的发展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推行,我国开始进入由通货膨胀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新阶段,即通胀螺旋的初级阶段。
3.收入差距扩大及制造业低迷
首先,我国现阶段通胀主要围绕着结构失衡展开,一系列不平衡状况导致了物价水平的不合理上涨。在收入差距普遍拉大的情况下,收入攀比机制的影响扩大,低收入者谋求收入的增长,高收入者力求保护自身收入,两者作用导致通胀螺旋产生。其次,国内制造业不景气,民营企业外围环境恶劣,资金链紧张,导致产品供应量进一步下降,同时影响政府财政税收。在政府支出规模未大幅减低的情况下,又促使政府加大货币供应量满足需求。而为了改善目前的失业情况,政府又不得不增大支出,减少税收,进一步引发通货膨胀的倾向。
4.经济增长方式的缺陷
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非常依赖,使多数经济增长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和未来生产资料的消耗上。国内舆论过分注重GDP的增长,以GDP的增长来衡量国家或地方发展水平,容易导致经济“过热”和社会总需求的盲目扩大,造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同时,由于供给扩张的片面性与盲目性,易导致结构性失衡,即市场真正需求但低价利小的领域无人投资,而一些市场明显过剩但价高利大的领域却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其投资效率必然低下,进而引发结构性通货膨胀。
二、通胀螺旋的治理对策
1.实施“软着陆”的经济调控方式
在2008年,我国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采取急速扩张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后,面对CPI的不合理增长,政府重拳出击,采取“大松-大紧、快松-快紧”的调控方式,这种频繁变化的调控操作在快速收到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弊端,如经济增长率下滑、失业人数增多等。因此,政府调控必须合理把握“分寸“,有计划、分步骤地收紧货币,结合本国的具体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缩小收入差距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贯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科学区分按劳分配和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的区别,在保证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同时防止收入差距过于悬殊。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指导等多种手段提高全体劳动者收入,减少中低收入群体在我国劳动者总数中所占比重。对于合理的高收入,应当采取鼓励和保护政策,防止”劫富济贫“的不合理做法。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进而缩小不同收入群体间的差距。要缓解收入攀比机制作用,尤其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走出“过热-过冷-过热”循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3.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努力改革和转变我国传统经济体制:首先,克服对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我国现阶段经济无论是能源进口还是轻工业输出都对国际市场有着过分的依赖,受外界影响过大;其次,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帮助有需要的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再次,鼓励消费,压缩投资,通过政府保障制度,增加居民的安全感,扩大居民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以扩大消费、拉动经济,促使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最后,减少政府开支,以放慢货币增长。明确治理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经济增长放缓及就业率下降是不可避免的。既要调整政策方略,控制货币投放量,围堵国际"热钱"大举入侵,又要增加农产品有效供应,稳定能源及原材料等“源头”产品价格,防止成本推进式通货膨胀蔓延。
三、结语
国家统计局周二(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0.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非食品价格上涨0.6%。CPI同比涨幅创下自2009年12月以来的新低。几乎可以肯定,现阶段我国已经处于通胀螺旋初级阶段,发生在通货膨胀基础上的CPI呈现螺旋状稳定上升,对我国经济不断造成影响。通胀螺旋会把本来影响有限的轻度膨胀带向影响巨大的恶性膨胀,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多数国家对通胀螺旋持谨慎态度。本研究针对我国通胀螺旋的主要成因,共提出四项治理对策,主要强调国家的监督引导作用和宏观调控职能,希望国家统筹规划,使我国经济避免“忽冷忽热”的循环,尽快迈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潘石,郭殿生.通货膨胀螺旋的特征、生成机制及应对策略[J].江汉论坛,2011(10).
[2]潘石,周琳.通货膨胀螺旋类型、形成机理及治理对策[J].学习与探索,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