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疑处生疑

2022-03-28 03:03郭芳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鱼戏莲叶水手

郭芳芳

文本解读,贵在有疑,这里的“疑”指疑问、质疑。实际教学中,教师善于从无疑处生疑,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突破教学重难点。

从浅近的文字中生疑。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中的《江南》共七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句语言清新生动,内容通俗浅显,可是细细品味,就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问题。例如:诗中的四个“戏”字是否重复,能不能换成“钻、游、躲、藏”等?诗中的“东、西、南、北”能否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来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研读,学生会发现这首詩运用“复沓”(也叫“重叠”)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小鱼在莲叶下自由快乐、无忧无虑地嬉戏的场景。“复沓”的运用使这首诗读起来更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如果我们把这首诗变为“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鱼儿在池塘里转圈,而没有“东西南北”这种四处撒欢儿的自由自在的感觉了。

从文本细微处生疑。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文本细微处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并且通过品读、讨论、展示等方式答疑解惑,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自主地学习。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的《跳水》时,教师可以抓住文中水手的“笑”引导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写这个细节?这个细节对情节的推动有什么作用?

这两个问题是针对文章写法提出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搭设支架,如,文中水手的“笑”出现了几次,此刻孩子可能怎样想?围绕支架,教师可以做如下引导:

1.细读第1~4自然段,勾画出水手“笑”的词语,并画出描写猴子、孩子表现的关键词。

2.用图表呈现出水手、猴子、孩子的情况,并结合图表,体会孩子的内心活动。

3.结合图表,总结“笑”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教师通过上述步骤引导学生走进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孩子是在水手的笑和猴子的放肆中一步步走入险境的,“水手的笑”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这正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利用这个细节,也能有效突破“体会船长沉着、果断、机智”这个教学重点。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的几次“笑”,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合理的想象,体会孩子的内心活动。如: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笑了起来,孩子“哭笑不得”,此时孩子的心理是很尴尬的;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水手们反而“笑得更欢了”,孩子气得脸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此刻,孩子心里想的可能是“我”要是不拿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所以“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猴子一边不断地往上爬,一边回过头来逗孩子,它爬到桅杆顶端,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然后扭着身子,龇着牙做着怪样,孩子气极了,走上横木取帽子——通过区分“气急了”和“气极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猴子越来越放肆,孩子忍无可忍,气愤到了极点。

有了这样的学习基础,在学习“孩子脱险”时,教师先让学生讨论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脱险,然后把这些办法与船长的做法进行对比,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船长的沉着、果断和机智。

(作者单位:十堰市竹溪县汇湾镇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鱼戏莲叶水手
采莲曲
小水手的歌
接天莲叶无穷碧
读迷作品
半盏——第七话:水手们
幸运的水手
植物占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