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翔雁
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分别为21.6%和32%,高于全球20%的平均患病率,总人数超过5000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高出2009年0.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心理教师在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所处的心理危机状态也有所不同,心理教师需要具备及时发现和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本文重点阐述了学校心理教师与心理问题学生家长沟通的五个步骤,以供参考。
心理教师一般根据学生心理普查情况和班主任的日常观察反馈等,筛选、发现心理问题学生。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一般将学生的心理危机分为三个类别:一般心理危机、严重心理危机、重大心理危机。一般心理危机主要是指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严重心理危机主要是指有明显心理问题或行为异常的学生;重大心理危机主要是指患有严重心理障碍,如患有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症状的学生。当心理教师发现心理问题学生处于严重心理危机或重大心理危机时,应立即启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联系班主任,向班主任详细了解心理问题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让班主任第一时间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邀请家长到校沟通,共同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成长。
心理教师应该尊重和真诚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与家长共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危机。心理教师可以面带微笑并用亲切的话语与家长沟通,“良言一句三冬暖”,很多时候,一句善意的话就可以让家长感到温暖,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卸下家长的心理防御,如心理教师可以说:“XX家长您好,我是学校的心理教师,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校与我一同交流孩子的心理问题。请您不要过于焦虑,您的孩子很棒,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能帮助他克服困难,让他健康成长。”心理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最重要的就是与家长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心理链接,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营造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校才能保持协同一致,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教师在与家长建立心理链接后,应向家长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家庭教育模式和学生的成长环境,并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家长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尊重并理解家长的想法。笔者在与心理问题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时发现,大部分心理问题学生的家庭都存在单亲、父母关系紧张、管教过严、隔代抚养等情况。父母任意一个角色的缺位或教养方式不当,都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与行为上的偏差。有的学生缺乏自信,是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有的学生缺乏安全感,是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有的学生具有对抗倾向,是因为父母管教过严,自身压力过大;等等。很多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缺乏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正确等。心理教师应详细了解心理问题学生的原生家庭情况,这有助于分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以便后续制定相关解决方案,帮助家长改变教育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心理辅导伦理规范制度要求心理咨询师应当始终严格恪守保密原则,不能透露来访者的个人隐私。因此,心理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后,还需向家长重点强调保密原则,明确告知家长学校会严格保密,以消除家长内心的顾虑。在学生心理问题的治疗阶段,心理教师可以给家长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沟通的技巧,转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给家长普及心理疾病方面的知识,引导家长成为学生化解心理危机的强大助力。
当心理教师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心理状态时,一些家长可能会出现隐瞒、推诿、逃避、否认等行为,产生这些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家长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恐惧和担忧。因此,心理教师需要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家长共情,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和尊重,并用自身的力量去感染家长,帮助家长减轻心理负担,为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和家长共同承担引导、帮助学生的责任。如教师可以说:“XX家长,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我们难免会感到担心、害怕或者茫然,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作为心理老师,我会和你站在一起,共同寻找帮助孩子跨越心理障碍的方法,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
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面的,如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合理、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等,心理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事例引导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方式,告诉他们要多倾听、多关注孩子消极行为背后的真实心理需求,尊重、理解、陪伴孩子,采用一些积极、正面的语言鼓励孩子,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事情。这有助于家长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比如,家长可以在每周安排一次“亲子厨房”,全家一起准备晚餐。在一起准备晚餐的过程中,家长能看到孩子不同的一面,这样的合作能增进亲子感情,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家长改变一小步,孩子就能成长一大步。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看见”就是回应,在亲子关系中,回应是一束光,可以照亮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理解,只有当孩子的需要被父母“看见”时,他们才能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心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目前的心理状态,向家长普及相关的心理疾病知识。比如,“XX家长,我们都知道生病了需要治疗,如感冒、肚子痛需要打针吃药,而心理问题也是一样的。它类似于心理‘感冒’,也需要专业的诊断和治疗,经过科学、系统的治疗,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在沟通过程中,心理教师还可以给家长观看并介绍相关心理疾病的动画视频、文章,或通过相关具体事例帮助家长深入了解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转变家长的观念,打消或降低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担忧和恐惧。另外,如果学生的情况特殊,超出了心理教师的辅导范畴,心理教师还需及时向家长提出转介,指导家长带学生到校外专业机构治疗学生的心理问题。
让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应与家庭共同担负起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和监护职责。为明确学校与家长双方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可组织学校政教处或年级组、学校宿管中心等部门与家长签订相关协议,一旦学生发生心理危机事件,家长要全力配合学校做好监护工作。比如,政教处或年级组可以与家长签订《家校安全共管协议书》,宿管中心可以与家长签订《学生住宿安全协议书》,心理教师可以与家长签订《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知情同意书》等。
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问题的解决也不能一蹴而就。心理教师需要与家长、班主任定期沟通,通过学生日常的生活表现和行为习惯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总之,心理教师与心理问题学生家长的沟通不是为了互相推卸责任,而是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旨在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助力学生健康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