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叶用枸杞引进、栽培技术研究

2022-03-27 22:21刘德海吴国平张明
新农民 2022年6期
关键词:原州区枸杞发展

刘德海 吴国平 张明

摘 要:在宁夏宁南山区引进栽培枸杞新品种“宁杞4号”,并配套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观测调查其生物量、生长量、经济性状及结果情况等,研究其丰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宁杞4号“丰产性强、易管理、整形修剪无特殊要求,适合在宁南山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宁南山区叶用枸杞引进;栽培技术研究

1 试验点基本概况

1.1 原州区试验点立地条件

试验点位于原州区三营镇,是固原市“四个一”林草产业成果示范园,土壤类型为湿陷性黄土、沙壤土。海拔1500~2000米之间。由于受河水切割、冲刷,形成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山多川少,塬、梁、峁、壕交错的地理特征,呈西高东低之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试验地为节水灌溉的平原农田,年平均气温6.5℃,年极端最高气温32℃,年极端最低温-21℃,无霜期120~140天,绝对无霜期83天,年平均降雨量在330~500毫米,降水量大多集中在7~9月,平均蒸发量1200~1800毫米。日照时数2250小时,属温带半干旱气候。

2 研究的意义

枸杞是宁夏最具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宁夏枸杞是我国特有的“药食同源”功能资源。宁夏枸杞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成为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红色名片”。“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目前宁夏枸杞种植面积已达92万亩,约占全国枸杞种植面积的44%。枸杞干果总产量达到18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5%,年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尽管我区枸杞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依然存在枸杞品质单一,专用型品种推广少、精深加工落后、导致产品种类少、质量层次不齐、附加植地、市场竞争力薄弱等问题与挑战。

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为了这一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枸杞产业若干意见》《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提升规划》等。2016年又依据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针对性的制定了《再造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规划》,枸杞产业发展被列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重点工作来抓,一方面抓住宁夏枸杞“药食同源”品牌资源与源远流长的养生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抓住迎接国家“大健康”产业战略部署的契机,面对健康消费的趋势和需求,将枸杞种植业、加工业、养生服务业有机结合。2017年发布的《宁夏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着重强调要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1+4”特色产业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节水农业发展水平,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基本实现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残膜资源化利用,走产业效率、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同时,通过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引导进行专用品种的种植及推广,开展枸杞多元化产品开发,解决枸杞产业发展“短板”和“卡脖子”的问题,是我区枸杞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紧紧围绕固原市“四个一”工程发展战略规划,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定位要求,助力固原市生态转型升级,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生态建设与富民资本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山绿与民富双赢的新路子。通过试验示范种植早出拓宽固原市可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固土保水、防沙固沙保持水土的经济林枸杞新品种,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生态与经济使生并重、山绿与民富双赢。

3 原州区枸杞现状

原州区北部清水河流域枸杞种植已初具规模,可形成产业框架,发展前景乐观。虽然枸杞种植基地优势明显,但多年来还未形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缺乏具有规模种植和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在枸杞外销上价格往往有很大的起伏,市场竞争潜力尚未完全挖掘出来,带动能力还不够,广大茨农发展枸杞种植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围绕建设“一棵树”“一株苗”“一支花”“一棵草”的四个一试验示范园,大力培育和发展枸杞产业,实现枸杞产业提质增效,对致富意义重大[1]。

3.1 项目建设对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必要性

近年来,原州区已将特色种植业列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枸杞作为特色种植的一部分已初具规模。随着2014年下半年枸杞市场销售情况良好,枸杞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种植枸杞的热情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应该把枸杞产业作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目前原州区林业生产水平较低,结构模式和种植品种单一,无法形成带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产品框架和产业体系,缺乏市场竞争力。调整林业生产布局,优化林业内部结构,实现短期增长,在现有先进林业生产经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以枸杞为主的林业经济产业,建立生态经济型综合林业模式,既是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原州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壮大林业特色产业,提高林业生产效率。该项目有利于促进原州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改善原州区基础条件,改变原州区生产技术低、果实品质差的现状,打造原州区有机枸杞新品牌。为解决银南山区枸杞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该地区枸杞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优质化、有机化方向发展,进一步促进枸杞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3.2 该项目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精准致富战略的实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原州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人口占全区人口的85%。“三农”问题始终关系到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巩固致富成果,稳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发展问题,尽快实现致富,是本地区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大规模土地绿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原州区实际,发展枸杞产业,为农民致富创造条件,加快致富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3 项目建设对增强服务“三农”、服务社会能力的必要性

原州区枸杞产业由于农户技术水平低,生產管理过程中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应用少,枸杞产量低、品质差、收入低,原州区枸杞品牌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力差。项目在原州区的建设,首次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服务体系,是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推出固原枸杞品牌的有效措施。

项目建设加强了技术培训,强化了服务功能,优化了质量,提高了生产水平,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枸杞产品,提高枸杞的质量和效益。项目建设将提高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开展新技术宣传、培训和示范推广中的作用,为新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新途径,加强基地与农民的利益联系,实现优质枸杞栽培管理技术成果快速转化,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示范园区良性运行,对促进原州区枸杞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4 叶用枸杞发展的必然性

4.1 生长习性及价值

叶用枸杞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植株生长势强,耐贫瘠,在生长过程中很少有病虫传播,所以较少施农药,符合当下消费市场的“绿色无公害”理念。而且种植成本低,产值高,管理方便,既具有食用价值,又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可持续发展需求量大。

4.2 叶用枸杞的市场需求

原州区主要发展果用枸杞为主,叶用枸杞发展处于空白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营养保健意识的加强,对蔬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枸杞叶芽鲜嫩、风味良好、营养丰富、保健等特性深受人们的普遍欢迎。但是,叶用枸杞不适合贮藏和运输,所以各地只能就近就地开发种植,北方的冬季栽培只能在日光温室或改良阳畦等保护设施中进行,夏季掀开棚膜,露天栽植,同时,还要进行嫩枝、硬枝扦插繁育,促进下一季生产,经济效益巨大。原州区枸杞产业龙头企业(宁夏正杞红枸杞发展有限公司)引进宁夏林业研究院选育的“宁杞9号”叶用新品种和宁夏农林科学院选育的优质采用枸杞品种“宁杞菜1号”,通过在我区的气候环境下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宜我区推广种植的最优品种,丰富枸杞产业品系,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人力、气候等资源,促进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

5 项目研究的目标

叶用枸杞是枸杞品种中的一个品系,叶用杞性味甘苦,不仅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发展前景广阔。针对宁南山区年均降雨量增大,由于我区主要降雨集中在7~9月份,正是果用枸杞采择的黄金季节,而持续连阴雨天气,导致成熟的果用枸杞无法采收、制干,枸杞生产企业和广大茨农损失严重,给山区产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等问题。通过考察,结合固原地区冷凉气候特点和降雨量大这一优势,引进叶用枸杞新品种1~2个,在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甘沟村进行适应性种植、研究,选育出银南山区具有抗干旱、耐瘠薄,抗病虫害强、物候期早、产菜量高、生产周期长、易繁殖、好栽培、管理方便、纤维含量低、食用价值高的叶用枸杞品种,探索出一整套达到绿色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和科学加工模式,最终培育出受市场欢迎的枸杞叶菜产品,加速银南山区果用型枸杞向叶用型枸杞转化,为山区推出新的冷凉蔬菜新产品,推动枸杞产业在银南山区的发展,助力山区,意义重大[2]。

6 试验点叶用枸杞种植及管理

6.1 原州区叶用枸杞栽植情况

在原州区三营镇甘沟村宁夏正杞红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进行试验种植,共种植141亩,其中,2020年4月种植30亩,2021年4月种植111亩。种植品种为宁杞菜1号、宁杞9号、天精3号、广元、Q3等5个品种,采取一膜三行种植模式(膜宽0.8米,行距0.25米,株距0.15米),作业带宽0.7米。全年滴灌12次,全年灌水360立方米/亩。年采摘芽菜10次左右,当年平均亩产50公斤,第二年每亩年产量约250公斤。

6.2 加强病虫害的防控

以叶用枸杞而言,主要病害有枸杞炭疽病、枸杞白粉病、枸杞根腐病、枸杞流胶病。虫害主要有芽虫、枸杞负泥虫、枸杞瘿螨枸杞蓟马等。枸杞炭疽病主要危害枸杞青果、花、花蕾、叶等。嫩枝、叶尖、叶缘染病产生褐色病斑,失去食用价值;枸杞白粉病叶片发病后,叶片正反两面出现白色粉状霉斑,失去经济价值。枸杞芽虫、枸杞负泥虫等危害后,同样失去经济价值。所以,不管是试验阶段还是将来大面积推广种植,一定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一是早春做好早春与秋季越冬前的清园封园工作,有效压低虫口密度基数,对全年的枸杞病虫害防治工作起着关键作用,主要采取对修剪的枝条及园中、田边的杂草、落叶全面清除干净,带出园外,集中烧毁,也可采用45%石硫合剂100-200倍进行清园,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降低越冬虫害作用;二是生长季節,可采用杀虫剂如1.8%阿维菌素乳油0.67ml(3000倍)、5%吡虫啉乳油2.775ml(2000倍)、用15%的哒螨灵可乳油11.11ml(1500倍)、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5.5ml(1000倍)等交替使用,地下部分,结合灌水施入3%辛硫磷颗粒,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害虫、杀菌的效果;三是做好生物与天敌协调控制,主要有粘虫板、巴氏灌、诱虫灯等进行诱杀。

7 项目的主要任务及对比试验结果

2021年3月对已平整耕作好的30多亩对比试验田每亩撒施腐熟的牛羊粪3500kg~4000kg,按垄宽60cm,垄距50cm,株行距20cm*20cm,对引进的“宁杞9号”进行栽植,并做好肥水管理、田间除草,待苗高生长至20cm~25cm时去顶复壮,保留高度10cm~15cm。“宁杞菜1号”按株距20cm,行距60~120cm,每亩5000~6000株,加强田间管理,待苗高生长至20cm~25cm时采食顶稍8~15cm的嫩茎叶,口感较好,每7~8天采摘1茬,每0.5kg捆成1把,装入保鲜袋内进入市场。

通过试验种植情况来看,叶用枸杞在原州区适应性较好,在原州区川道农田引种试验栽植的“宁杞菜1号”和“宁杞9号”叶用枸杞,均能正常生长。特别是在较好的水肥条件时,生长量更大。原州区因为气温冷凉,病虫害很少,生长出来的叶用枸杞品质较好。根据观察,宁杞9号叶片厚,叶芽鲜嫩,发枝粗,产菜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做枸杞芽菜比较理想;宁杞菜1号生长旺,叶片薄,发枝稍细,菜用价值低,更适合用于炒茶,发展枸杞芽茶、叶茶。综合分析,固原地区降雨量在330~500mm的地方种植叶用枸杞在生育期内需要补充灌溉,但需水量不大,全年100立方米/亩左右就可以保证正常生长;同时,在试验种植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建园初期投入费用较大,且产量低,叶菜销售价格不高,经济效益差。二是固原地区雨水相对较多,杂草旺长,严重影响叶用枸杞的生长,人工除草成本非常高。三是人工采收费用高,生产成本大。四是叶菜销售市场开发难度较大,加之固原市离大中城市较远,叶菜销售还存在困难。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在今后发展中,引进或研发相适应的管护和采收机械,取代人工,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市场拓展,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要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将平茬后的枝条向饲料或饲料添加剂方向发展,提高叶用枸杞综合利用效益。总之,原州区可以利用宜林地、荒山地、退耕还林地等其他非农非粮地适度发展叶用枸杞产业。

参考文献

[1] 余广军,王耿.宁南山区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园艺,2013(14):16.

[2] 曾乐,谢施祎,陈清平等.中宁县枸杞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8):98-99.

猜你喜欢
原州区枸杞发展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采枸杞
五招挑出好枸杞
原州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固原市原州区“十三五”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探讨
区域发展篇
对固原市原州区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思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