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红英
摘要: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有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接受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按双盲法分两组,各3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了采取常规护理外,再给予整体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及干预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较参照组(2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有创呼吸机护理中开展整体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有创呼吸机;整体护理;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1
采用有創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是目前临床治疗呼吸衰竭、重症肌无力及严重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的常用手段,对患者生存率提升有积极作用。但由于有创机械通气会造成患者无法活动,且失去语言交流能力,进而易致使身心不适感增加,继而出现紧张、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其临床治疗及身体恢复极为不利[1]。有报道指出,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2]。鉴于此,本研究将整体护理应用于有创呼吸机护理中,观察其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接受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按双盲法分两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可积极配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自愿签署加入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有严重意识或精神障碍者,有恶性肿瘤疾病者,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未坚持完成研究者。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2岁,平均(62.36±9.10)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18例,重症肌无力8例,严重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参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3-76岁,平均(62.24±8.48)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15例,重症肌无力9例,严重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士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有创呼吸机等知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用药方法,并于机械通气过程中持续监测其生命体征。实验组除了采取常规护理外,再给予整体护理:(1)饮食护理:护士要指导患者严格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清淡易消化类食物,并合理进食新鲜蔬果,切勿食用辛辣、油腻及生冷类食物,同时严格戒除烟酒,若有必要可通过静脉进行能量补给,平时多饮水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顺利排出。(2)心理护理:护士在患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期间要持续观察其情绪状态变化,并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通过积极与患者沟通,向其列举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功案例,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尽量满足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一切合理要求,促使其医护依从性的提升。(3)吸痰护理:针对痰液黏稠、痰量较大患者,要及时给予吸痰处理,在吸痰前护士要耐心向患者讲解吸痰方法、目的等,从而提高其依从性,同时吸痰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使用一次性吸痰器,单次吸痰时间短于15s,且注意插管深度和操作轻柔度。(4)训练护理:护士要耐心指导患者展开呼吸、肌肉放松训练等,单次训练10-15min,1-2次/d,训练期间视患者兴趣爱好为其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以促进其身心放松。(5)并发症护理:由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活动难度较大,所以护士要定时协助患者转换体位以避免压疮,同时对患者加强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在有创机械通气前嘱咐患者切勿张口呼吸,避免气体吸入量较大导致腹胀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干预前后测量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2)并发症:记录两组出现压疮、腹胀及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FEV1、FEV1/FVC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总发生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肺功能 干预后,实验组FEV1、FEV1/FVC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实验组仅出现腹胀1例,而参照组出现压疮4例、腹胀及口腔感染各2例,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3.33% VS 26.67%),实验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706,P<0.05)。
3 讨论
有创呼吸机属于一种人工机械通气装置,可通过辅助或是控制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运动,从而发挥肺内气体交换的作用,减少人体消耗,对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其属于一种有创操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舒适度,易导致患者产生烦躁、焦虑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再加之机械通气期间患者不能进行有效活动,长时间卧床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不利于其身体恢复[3]。因此,临床需对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工作加强重视。
整体护理是将现代护理观作为指导思想,将护理程序作为护理核心,并将护理及管理多环节进行系统化的一种新兴护理模式,近年来深受患者及其家属的青睐[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FEV1、FEV1/FVC均高于参照组;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3.33% VS 26.67%),实验组低,提示整体护理可显著改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原因:整体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吸痰护理、训练护理及并发症护理5个方面,其中饮食护理不仅可防止饮食不合理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从而影响有创机械通气疗效,同时还可保证患者营养的均衡摄取,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痰液排出;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对有创机械通气疗效提升及肺功能改善有积极作用;吸痰护理可促进患者痰液排出,防止痰液积聚影响其肺功能恢复;训练护理通过指导患者进行规律的呼吸、肌肉放松训练等,可有效促进其肺功能恢复;并发症护理通过协助患者转换体位、加强口腔清洁及避免张开呼吸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压疮、口腔感染及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5]。
综上所述,在有创呼吸机护理中开展整体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余素贞.ICU使用经口有创呼吸机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15):189-190.
[2]汪丽华.优质护理干预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19,6(26):190.
[3]黄娟,冯莉莉,赵永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8):1113-1114.
[4]梁木生,陈丽娟,曾萍,等.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22,28(3):189-191.
[5]傅佳,李让平.整体护理在对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实施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7):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