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水地膜杂粮种植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推广与应用

2022-03-27 21:39:10白绪平
新农民 2022年5期
关键词:佳县谷子陕北

白绪平

摘要:渗水地膜是一项具有渗水、节水、压草、省工、增温、增产的农业实用性新技术。该项技术能提高雨水利用率,起到渗水、保墒、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必要的水分的作用,推动农作物生长进程,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对促进陕北旱作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渗水;地膜;杂粮;推广;应用

1 背景

佳县是陕北典型的丘陵沟壑区,沟、梁、坡、峁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干旱严重。受陕北气候、地形、现有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农民传统种植的谷子、高粱出苗不整齐,发病率较高,亩产量收入偏低。2017年,佳县科技局从山西省农科院引进了渗水地膜旱地穴播技术。该项技术在当年佳县3个乡镇4个行政村试验示范种植66.67hm2谷子,品种选用了晋谷21、晋谷29号等优良杂交谷子新品种,采用了渗水地膜谷子覆盖穴播新技术实施种植。秋季,经县农技站专业技术员测产,渗水地膜谷子田比常规种植田产量提高了一倍左右,取样测产地块平均产量能达到405.7kg/667m2,为实施种植地膜谷子每户贫困户增加收入8000元左右。2018年~2021年,佳县种植渗水地膜谷子、高粱面积逐年增加,2021年种植面积达

0.3万hm2以上,涉及13个乡镇,160个行政村,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动5000多脱贫户种植增收。

2 主要技术优点及实践效益

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栽培技术就是在覆膜的基础上,运用农业机械进行播种,发挥了地膜覆盖增温保墒的作用,提高了种植效能,简少了日常田间管理工作。减少了农民田间劳作时间、具有节水、省籽、保苗、省时的作用,能起到播种深浅一致、苗齐且苗壮。2017年以来,佳县渗水地膜谷子、高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示范推广渗水地膜旱地穴播技术成效显著,为佳县科技驱动创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藏粮于技”科技扶贫方面树立了先进典范。

渗水地膜谷子、高粱覆盖机械穴播栽培技术的运用,为佳县如期整县脱贫摘帽做出一定的贡献。佳县的谷子、高粱通过农户线上线下网络销售,企业保底收购等方式,远销省内外,近几年,佳县农民生产的谷子、高粱不仅不愁卖,还卖出了好价钱。

3 渗水地膜覆盖增产原因

(1)渗水地膜覆盖既蓄水又保墒。一是能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雨水利用率,增加土壤含水度;二是能更好吸收天然降水,减少地表流失;三是渗水地膜是一种带有双层微米性小孔结构的新型地膜,具有良好的渗水作用。

(2)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提高地温。一是渗水地膜覆盖可以提前种植农作物,特别是在干旱少雨的年份,采用覆膜种植杂粮,苗期土壤温度和拔节期积温明显。二是地下温度的提高能使作物出苗提早3~5d,成熟提前10d左右,提前成熟期可解决因早霜冻给农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三是覆膜后地温增高,改变土壤的结构,有利于农作物提前发芽,出苗,也有利于作物根系下扎,起到壮苗,促进生长的作用。

(3)抑制田间杂草滋生,减轻病害发生。在地膜覆盖条件下,可抑制杂草呼吸和灼烧,膜内抑制杂草生长率高达80%以上。同时,地膜覆盖改变了田间气候条件,能破坏了地下害虫的活动规律。

4 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陕北干旱地区的优势

(1)起到增温保墒效果,利于农作物苗全苗壮。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增温保墒作用,有利于作物出苗早、苗全、苗壮,增湿保墒作用,解决陕北因春旱、倒春寒造成的作物播种难和播种迟的问题。

(2)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为陕北农作物的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既能促进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又能提高植株的发育,还能促进果穗的分化和籽粒灌浆,达到籽粒饱满。同时,地膜覆盖技术还可以提前促进农作物植株的成熟,破解种植过程中的难题,解决晚熟品种成熟难的问题。

(3)集雨、积水双重利用,提高雨水的利用率。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但能有效抑制地表水分的蒸发,而且有引流集雨的作用,使雨水及时就地渗入地表,提高旱地农田的水分利用率。

5 渗水地膜谷子覆盖机械穴播主要技术

5.1 地块选择

渗水地膜谷子种植地块最好选择前茬为豆类、薯类、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的较平整的梯田地。地膜覆盖栽培田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肥力中等以上的黄绵土壤。

5.2 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耕深20cm以上并靶平,起到疏松土壤,增强保水能力,秋季深耕能提高土壤熟化度,优化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湿能力,利于谷子根系下扎。结合秋耕最好一次施入基肥,在次年土壤解冻后,深除草一次,平整地塊,压紧地表,保证覆膜播种时没有杂草,播种深浅一致,保证苗齐苗壮。春季整地要做好深翻、镇压保墒工作,才能保证谷子发芽出苗所必需的水分。使植株生长健壮,从而提高产量。

5.3 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春季整地时撒施40%辛硫磷乳油 0.5kg/667m2拌细沙土30kg,拌成毒饵撒施。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用50%的乙草胺乳油兑水地面喷雾。土壤含水量大、温度较高的区域,用乙草胺乳油50~70g/667m2,兑水30kg;土壤含水量小、冷凉区域用乙草胺乳油100g~150g/667m2,兑水50~75kg,进行播种后出苗前垄被喷施。

5.4 施足底肥

渗水地膜覆盖种植田要施足底肥,在秋季深耕时一次性施入,底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少施氮磷钾肥。在秋季翻地前将农家肥1500~2000kg/667m2和谷子专用肥45kg/667m2一次性施入,再做深翻,施肥深度一般在15~25cm效果为佳。生长后期视生长情况喷施尿素或磷肥,促进谷子灌浆,成熟早。

5.5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本区域种植的优良杂交好品种。建议选择经本区域近年试验示范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抗倒伏适宜本区域种植的优良品种。陕北一般选择的优良品种有晋谷29号、晋谷21等杂交品种。

5.6 地膜的选用

全部选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渗水地膜具有渗水、保温、增湿、调温、微通气、耐老化等功能,对陕北半干旱水资源贫乏的地区优势尤为明显,雨水利用率特别高,一般运用生物降解地膜比普通地膜农作物增产30%以上,节水10m3/667m2。所以地膜尽可能选用110cm或130cm的幅宽渗水地膜。

5.7 适时播种

陕北谷子丰产播种期是使谷子抽穗期在7月中旬~8月上旬间,并能在9月中旬至下旬能正常成熟。榆林南部丘陵区丰产播种期为5月上旬前。

5.8 播种方式及播种量

①播种方式及密度。采取宽窄行距垄沟条播。梯田等平缓旱地谷子一般行距为40~50cm,穴距为20~25cm,种植密度为5000~6000穴/667m2,每穴5~6株;宜留苗2.5万~3.5万/667m2不等。覆土厚度为2~3cm,覆土要均匀一致,根据土壤墒情掌握播种深浅(墒好适浅、墒差适深),并及时镇压。②播种量。当用小粒谷類精量播种机播种时,且土壤商情好或有灌溉条件时,播种量在0.6~0.8kg/667m2为宜。

5.9 播种后的田间管理

①陕北春季大风天气频发,播种后要经常深入田间检查,对大风刮起的地膜要及时压土、破损处及时补土。②地膜覆盖种植后,膜下杂草生长较快,除结合垄土期间在膜上压土使地膜压实地面外、还要及时在播种孔处铲压土壤,并用铲具压实,同时及时拔除播种孔长出的杂草,有效抑制杂草生长。③及时放苗。因谷子籽粒较小,顶土能力相对较弱及膜孔发生错位造成出苗不畅时,需要人工及时辅助放苗。④适时追肥。拔节期、孕穗期是谷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主干茎叶生长、谷穗发育对肥水要求较高,此时,追施15~20kg/667m2尿素。⑤开花期和成熟期叶面喷磷肥,能预防早衰,提高粒重。一般在谷子开花期、灌浆期,用过磷酸钙300倍溶液或磷酸二氢钾400倍溶液叶面喷施,能促进谷子提前成熟,提高谷子的饱满度,保障谷子的商品性和粒重。

5.10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谷子的主要病害为白发病、黑穗病、锈病。

5.10.1 农业防治。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合理轮作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应与豆类、薯类等作物轮作。要及时、连续、整株、连年在病株卵孢子散落前拔除病株,并将病株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方能奏效。

5.10.2 化学防治。(1)白发病及防治方法:用35%甲霜灵拌种剂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拌种,拌后应立即播种。(2)黑穗病及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可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均匀拌种。(3)谷子锈病及防治方法:锈病是谷子比较严重的病害。谷子抽穗后的灌浆期,在叶片两面,特别是背面散生大量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点,还可散出黄褐色粉状孢子,像铁锈一样,这是锈病的典型症状,病发严重时可使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清除田间病残体,降低田间湿度;初发病时,可用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第1次喷药,隔7~10d后酌情进行第2次喷药。

5.11 适时收获

渗水地膜谷子成熟期较非地膜谷子种植提前8~10d,谷子成熟后要适时收获,以防大风刮倒导致减产和鸟害。但收获也不宜过早,过早收获因谷粒水分含量高,干后籽粒饱满度减退,影响产量和品质;收获过迟,谷粒过干导致脱粒严重,产量减少。

6 渗水地膜高粱覆盖机械穴播主要技术

6.1 播前准备

6.1.1 地块选择。地膜高粱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地块面积较大、坡度≤7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水能力较强的地块。最好选择前茬以种植马铃薯为佳,避免重茬。

6.1.2 精细整地。秋后深翻地块,春季施肥、旋耕、靶地、备播。前茬是地膜覆盖的旱地,在春季播种前,根据天气与土壤墒情结合灭茬、一次性施足肥料,耕地、耙平微镇。精细整地要求做到上虚下实,结合气候、前茬及耕作方式因地而异。

6.1.3 施肥。施腐熟农家肥5000kg/667m2,复合肥以氮、磷二元素或含少量钾的三元复合肥为佳。氮磷钾比例以15:15:0为宜。施用量一般50kg/667m2,生产潜力大的坝地与水浇地60~70kg/667m2。复合肥采取播种前撒施的方式施入。

6.1.4 土壤处理。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春季整地时用40%辛硫磷乳油1000ml/667m2和沙土30kg拌成毒饵撒入地块。

6.1.5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种子应选购适宜当地种植的杂交种。主要选择生育期适中、抗旱性、抗病性、抗倒性等高抗品种,陕北一般选择抗四、晋杂22等优质高粱品种。种子要除去杂质,进行包衣处理。

6.1.6 地膜选择。选择符合GB 13735聚乙烯吹塑覆盖薄膜质量标准的渗水地膜。一般选择幅宽800~1300mm的渗水地膜或降解渗水地膜。

6.2 播种

6.2.1 适期播种。当5cm地温10℃≧时开始播种。陕北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始播种,一般5月上旬播种结束,旱地抢墒重于抢时,生育期长的品种适当早播,生育期短的品种适当晚播。

6.2.2 亩用种量及密度。早熟、密植品种适宜需种量为0.7~0.8kg/667m2;晚熟、稀植品种适宜栽培密度为0.5~0.6kg/667m2。播种穴距20cm,行距40cm,沟川旱坝地种植密度6500~7000穴/667m2,梯田地种植密度5000~6000穴/667m2。播种深度为2~3 cm,太深会影响出苗。土壤粘重、墒情好的宜浅,土壤质地疏松、墒情差的适当深播。按照成穗1.2万穗/667m2为宜,考虑到发芽率和出苗率等因素,单穴播种量为2~3粒。

6.3 田间管理

6.3.1 辅助放苗。如因地块弯度大、农机手机械调节不当等原因,造成苗与膜孔错位,影响出苗时,要及时人工放苗。

6.3.2 间苗定苗。对于播种量大,出苗多的地块要进行定苗,幼苗3叶1心间苗,5~6叶时定苗。一般只在4~5叶期进行一次定苗。

6.3.3 杂草防治。在出苗前及时喷洒除草剂,用50%乙草胺乳油莠去津水悬浮剂2500~3000ml,1000倍液稀释,喷撒地面。

6.3.4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以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合理轮作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应积极采取与薯类作物倒茬轮作防治病害的发生:①炭腐病:选择抗病品种,开花后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度,提高植株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合理施肥,保持肥力均衡,提高植株抗病力;②丝黑穗病:选用高抗病品种,实行倒茬轮作,并结合深翻,减少病源滋生,给植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药剂防治: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均匀拌种。

6.4 适时收获

收获一般在高粱穗粒泛红,灌浆饱满、籽粒变硬并泛有光泽,蜡熟期及时收获,避免鸟类及牲畜危害,造成高粱减产。

7 结语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际,选好陕北乡村支柱产业尤为重要,推广渗水地膜杂粮种植技术能有效提高陕北干旱地区农作物产量,对巩固好脱贫户家庭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农技干部要积极发挥专业特长,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积极示范引进推广农业生产先进技术,为推动产业兴农,生态宜居,农民幸福,建设美丽乡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天育,何继红,董孔军,等.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学通报,2010(1):86-90.

[2] 崔建荣,杜伟,冯珍,等.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覆盖穴播技术效应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3(6):104-107.

猜你喜欢
佳县谷子陕北
佳县文化馆:非遗传递爱心 消费助力振兴
百花(2022年1期)2022-05-29 04:58:08
《黄河过佳县》
人文天下(2022年10期)2022-02-12 08:49:22
打谷子
当代陕西(2021年21期)2022-01-19 02:00:32
快乐佳县人
金秋(2021年20期)2021-02-16 00:58:14
佳县找回“佳米驴”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48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当代陕西(2018年16期)2018-09-13 11:06:04
《陕北的婆娘陕北的汉》
艺术评鉴(2016年10期)2016-05-30 10:48:04
谷子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53
HOW TO CORRECT GRAMMATICAL MISTAKES OF CHINESE ESL STUDENTS IN THEIR COMPOSIT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