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网络行为

2022-03-26 07:34朱宣燏苏慧文
黑龙江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幸福感常态心理健康

安 静,施 展,朱宣燏,苏慧文

(南京邮电大学 管理学院,南京 210003)

重大灾难对人的精神健康会产生深远影响,经历重大灾难的人更容易沮丧、焦虑、抑郁[1-2]。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教育部发出依托线上教学平台展开“停课不停学”的倡议[3]。经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全国各地区高校后续已复工复课,但部分大学生因担心身体健康、关注疫情相关新闻和消息以及来自学习、考研、出国、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而产生较大的负面情绪,如害怕、恐惧、焦虑、抑郁等,且持续时间较长[4-5]。此外,疫情期间很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且发现对网络的问题性使用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相关[6]。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网络行为亟待关注。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应建立不同程度的心理支持,避免恐慌情绪,提高家庭支持及学校支持力度。作为社会支持主体,政府及主流媒体增强信息透明度,有助于高校大学生减少恐慌情绪,树立信心[4]。目前,基于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研究较集中,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状态评估及危机干预的研究较少。因此,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网络行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 调研对象

针对江苏省范围内的部分高校大学生,就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其情感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网络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测量和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238份,其中剔除无效问卷13份,最后进行分析的有效问卷共计225份。

2 调研结果分析

2.1 大学生的情感幸福感

大学生的情感幸福感主要考察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自我感受到的快乐、对生活的兴趣以及对生活的满意情况,调查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的情感幸福感Tab.1 Emotional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由表1可知,常态化疫情防控下31.9%的大学生“每周2~3次”感到快乐,26.6%的大学生“几乎每天”或“每天”感到快乐,“从不”感到快乐的大学生占比4.26%,“每月1~2次”感到快乐的占比2.13%。有28.7%的大学生“每周2~3次”或几乎“每天”对生活感兴趣,27.7%的大学生“每天”都对生活感兴趣,“从不”对生活感兴趣的占比4.3%,2.1%的大学生“每月1~2次”对生活感兴趣。29.8%的大学生“每周2~3次”对生活满意,分别有27.7%和23.3%的大学生“几乎每天”或“每天”都对生活满意,“每月1~2次”对生活满意的占比6.4%,4.3%的大学生对生活“从不”满意。“大约每周1次”感到快乐、对生活感兴趣、对生活满意的大学生均占比8.5%。

对大学生性别与自我感知到的快乐进行交叉分析,如图1所示。数据显示,对于女大学生,占比较多的是“几乎每天”和“每天”感到快乐,分别为30.43%和26.09%,占比较少的是“从不”和“每月1~2次”感到快乐,分别为4.35%和2.17%;对于男大学生,占比较多的是“每周2~3次”和“每天”感到快乐,分别为39.58%和27.08%,占比较少的是“从不”“大约每周1次”和“每月1~2次”感到快乐,分别为4.17%、4.17%和2.08%。

图1 大学生性别与感知快乐交叉分析Fig.1 Cross-over analysis of gender and perceived happ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对大学生所学专业类别与对生活的兴趣进行交叉分析,如图2所示。数据显示,对于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等自然科学类的大学生,占比较多的是“每周2~3次”和“每天”对生活有兴趣,分别为32.08%和28.3%,占比较少的是“从不”和“每月1~2次”对生活有兴趣,分别为5.66%和3.77%;对于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人文社科类的大学生,“每天”对生活有兴趣的占比最多,高达66.67%,其次是“每周2~3次”对生活有兴趣,占比33.33%;对于经济学、管理学等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几乎每天”对生活有兴趣的占比最高,为39.47%,其次是“每周2~3次”和“每天”对生活有兴趣,均占比23.68%,占比较少的是“从不”和“每月1~2次”对生活有兴趣,分别为2.63%和0%。

图2 大学生所学专业类别与对生活的兴趣交叉分析Fig.2 Cross-over analysis of major classification and living interest of college students

对大学生性别、所学专业类别与生活满意进行交叉分析,如图3所示。数据显示,对于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人文社科类的女大学生,100%“每天”对生活满意;对于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等自然科学类的女大学生,每个选项占比差别不大,其中占比较多的是“每周2~3次”和“几乎每天”对生活满意,均为23.81%,占比较少的是“从不”和“每月1~2次”对生活满意,均为9.52%;对于经济学、管理学等经济管理类的女大学生,“每周2~3次”和“几乎每天”对生活满意的占比较多,总计达62.5%,占比较少的是“每月1~2次”对生活满意,仅为4.17%;对于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人文社科类的男大学生,“每周2~3次”和“每天”对生活满意的各占比50%;对于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等自然科学类的男大学生,占比较多的是“每周2~3次”和“几乎每天”对生活满意,分别为31.25%和28.13%,占比较少的是“从不”和“大约每周1次”对生活满意,均为3.13%;对于经济学、管理学等经济管理类的男大学生,“每周2~3次”和“几乎每天”对生活满意的占比较多,总计达64.28%,占比较少的是“从不”和“大约每周1次”对生活满意,均为7.14%。

图3 大学生性别、所学专业类别与生活满意的交叉分析Fig.3 Cross-over analysis of gender, major classification and living satisfa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2.2 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

主要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自我感知的对社会的重要贡献、社区归属感、对社会的认同、对公民的认同、对社会运作方式的态度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调查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Tab.2 Social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由表2可知,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分别有25.5%和23.4%的大学生“每周2~3次”或“大约每周1次”感到自己对社会有重要贡献,“每月1~2次”“从不”“每天”感到自己对社会有重要贡献的分别占比14.9%、13.8%、12.8%,占比最少的是“几乎每天”,仅为9.6%。

分别有28.8%和25.5%的大学生感知自己“每天”或“每周2~3次”属于一个社区(比如一个社会团体或邻居),“大约每周1次”“几乎每天”“从不”感知自己属于一个社区的分别占比16.0%、11.7%、10.6%,占比最少的是“每月1~2次”,仅为7.4%。

28.7%的大学生“每天”认为我们的社会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好地方,或者说正在成为一个更好的地方,23.4%“每周2~3次”或“几乎每天”认同我们的社会正变得更好,“大约每周1次”认同此观点的占比13.8%,“每月1~2次”和“从不”占比最少,均在7%以下。

31.9%的大学生“每周2~3次”认同人们基本上是好的,“每天”和“几乎每天”分别占比24.5%和22.3%,“大约每周1次”占比11.7%,“从不”和“每月1~2次”占比最少,均在7%以下。

“每周2~3次”认同社会运作方式对自己有意义的大学生占比33.0%,“几乎每天”和“每天”分别占比26.6%和20.2%,“大约每周1次”占比10.6%,“每月1~2次”和“从不”占比最少,均在6%以下。

2.3 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

主要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对自己个性的喜好、管理生活责任、与他人关系、经历成长、自信思考表达、生活意义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调查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Tab.3 Mental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由表3可知,大学生“每周2~3次”喜欢自己大部分个性的占比28.7%,“每天”和“几乎每天”分别占比26.6%和23.4%,“大约每周1次”占比11.7%,“每月1~2次”和“从不”占比最少,均在6%以下。

“每周2~3次”善于管理自己日常生活责任的大学生占比33.0%,“几乎每天”和“每天”分别占比25.5%和24.5%,“每月1~2次”“大约每周1次”和“从不”占比最少,均在8%以下。

29.8%的大学生“每天”与他人有着热情和信任的关系,“每周2~3次”或“几乎每天”分别占比27.7%和22.3%,“大约每周1次”占比9.6%,“每月1~2次”和“从不”占比最少,均在6%以下。

大学生“每天”在经历中不断挑战成长的占比29.8%,“几乎每天”和“每周2~3次”分别占比26.6%和24.5%,“大约每周1次”“从不”和“每月1~2次”占比最少,均在9%以下。

“每天”自信地思考或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大学生占比27.6%,“每周2~3次”和“几乎每天”分别占比26.6%和22.3%,“大约每周1次”占比14.9%,“从不”和“每月1~2次”占比最少,均为4.3%。

认为自己的生活“每天”有方向感或意义的大学生占比27.7%,“每周2~3次”和“几乎每天”分别占比25.5%和24.5%,“大约每周1次”“每月1~2次”和“从不”占比最少,均在10%以下,分别为9.6%、7.4%、5.3%。

2.4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33.9%的大学生具有6~10年的上网经验,3~6年、10年以上的分别占比31.5%、29.1%,不到3年的仅占比5.5%。每天上网时长4~6小时和6小时以上的分别占比37.0%和30.7%,2~4小时的占比22.8%,少于2小时的仅为9.5%。说明60%以上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具有6年以上上网经验、每天上网时长在4小时以上。

表4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的上网行为Tab.4 Online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的每天上网时长分别与情感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的测量题项进行交叉分析。以大学生自我感知快乐为例,如表5所示,每天上网时长少于2小时的大学生“几乎每天”或“每天”感到快乐的共计占比75%,“大约每周1次”占比16.67%,“每周2~3次”占比8.33%,“从不”和“每月1~2次”占比均为0%;每天上网时长2~4小时的大学生“每周2~3次”或“每天”感到快乐的分别占比27.59%和27.58%,“几乎每天”“大约每周1次”分别占比20.69%和17.24%,“从不”和“每月1~2次”均占比3.45%;每天上网时长4~6小时的大学生“几乎每天”感到快乐的占比36.17%,“每周2~3次”或“每天”感到快乐的分别占比31.91%和19.15%,“大约每周1次”“每月1~2次”“从不”占比均在7%以下;每天上网时长6小时以上的大学生“每周2~3次”感到快乐的占比35.90%,“每天”感到快乐的占比33.33%,“几乎每天”占比15.39%,“大约每周1次”“从不”“每月1~2次”占比均在8%以下。整体来看,每天上网时长少于2小时的大学生感到快乐的平均分值最高,表明相比较而言其更多感知到快乐;每天上网时长在6小时以上的大学生感到快乐的平均分值较低,表明相比较而言其较少感知到快乐。

以大学生的社区归属感为例,如表6所示,每天上网时长少于2小时的大学生“每天”具有社区归属感占比最高,高达57.14%,“几乎每天”和“大约每周1次”均占比14.29%,“从不”和“每周2~3次”均占比7.14%,“每月1~2次”的为0%;每天上网时长2~4小时的大学生“每天”具有社区归属感的占比29.41%,“每周2~3次”“大约每周1次”和“从不”均占比17.65%,“几乎每天”和“每月1~2次”均占比8.82%;每天上网时长4~6小时的大学生“每天”“每周2~3次”“几乎每天”具有社区归属感的分别占比28.57%、25%、21.43%,“大约每周1次”占比14.29%,“每月1~2次”和“从不”均在8%以下;每天上网时长6小时以上的大学生“每天”具有社区归属感的占比34.08%,“每周2~3次”占比22.73%,“大约每周1次”和“每月1~2次”分别占比15.91%和13.64%,“从不”占比6.82%。整体来看,每天上网时长少于2小时的大学生的社区归属感平均分值最高,表明相比较而言其更加感知到自己属于某一个社区;每天上网时长在6小时以上的大学生的社区归属感平均分值较低,表明相比较而言其自我感知的社区归属感较低。

表6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社区归属感Tab.6 Online behavior and community attac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以大学生与他人的关系为例,如表7所示,每天上网时长少于2小时的大学生“几乎每天”和“每周2~3次”与他人有着热情和信任的关系分别占比44.44%和33.33%,“每天”占比16.67%,“大约每周1次”占比5.56%,“从不”和“每月1~2次”均为0%;每天上网时长2~4小时的大学生“几乎每天”与他人有着热情和信任的关系占比26.47%,“每天”“每周2~3次”“大约每周1次”均占比20.59%,“从不”和“每月1~2次”占比均在9%以下;每天上网时长4~6小时的大学生“几乎每天”“每周2~3次”“每天”分别占比31.58%、28.07%、24.56%,“大约每周1次”占比10.53%,“从不”和“每月1~2次”占比均在4%以下;每天上网时长6小时以上的大学生“每天”和“每周2~3次”分别占比36.36%和27.27%,“几乎每天”占比15.91%,“每月1~2次”“大约每周1次”“从不”占比均在10%以下。整体来看,每天上网时长少于2小时的大学生与他人有着热情和信任的关系平均分值最高,表明相比较而言其更加感知到自己与他人有着热情和信任的关系;每天上网时长在6小时以上的大学生与他人有着热情和信任的关系平均分值较低,表明相比较而言其感知与他人有着热情和信任关系的程度较低。

表7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他人关系Tab.7 Online behavior and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3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网络行为建议

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对网络的问题性使用更加普遍[6]。60%以上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在4小时以上。因此,应采用健康控制策略减少大学生对网络的问题性使用。高校应对其提供多方位的关心支持和心理疏导[7],减少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对网络的问题性使用,提高其心理健康素养和幸福感。

3.1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定位,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不能仅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此外,可通过思政课程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8],且要注重课堂的生动性和活跃性,通过心理测验、心理游戏、心理影片赏析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9-10]。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自我关怀能力[5],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避免过度沉迷网络。

3.2 完善心理健康监测体系,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

学校可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测验并建立电子档案,同时不断进行跟踪监测,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11],以达到对潜在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早解决的教育目的。大一新生的心理教育重点在适应新环境方面,大二大三集中于学业指导和生活指导方面,大四集中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方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以便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培养其积极处理学习、生活各方面压力的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支持[12],提高社会竞争力。

3.3 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学校应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构建“互联网+”认知式心理健康教育干预体系,即利用网络发展所提供的便捷性,通过网络媒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次,构建“互联网+”行为式心理健康教育干预体系,借助互联网开展线上教学,借助公众号平台等推送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帮助学生养成线上学习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网络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高效且便捷的平台,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推广活动,以此形成长效发展模式,避免出现断点式教育的问题[8]。同时,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双向沟通模式,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利用网络。

猜你喜欢
幸福感常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以德树人 推进学雷锋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