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某医院节能改造实践

2022-03-26 06:30丁超王天一
新型工业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能耗系统

丁超,王天一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0 引言

某医院为一所专科三甲医院,总建筑面积约为5万m2,主体由新楼和老楼两栋楼组成,新楼建筑面积为3万m2,2017年投入使用;老楼建筑面积为1.79万m2,建于1998年。老楼由于建设年代早,节能设计标准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设备设施长期使用后老化严重、效率降低,建筑能耗较高。同时,近年来医院门诊量激增,医院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也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老楼已经无法满足医院发展所需,亟待改造。

对老楼进行节能改造,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更重要的是可以节约能源消耗,为整个社会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也为节能示范单位创建打造坚实的基础[1]。

1 政策背景

目前,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比例接近30%,与工业能耗和交通运输能耗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是主要的民生能耗之一[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办公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能耗所占比例还将不断上升呈递增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既有建筑中超过90%为高耗能建筑,存在建筑能耗偏高、环保标准偏低,工作生活环境亟待改善、使用功能有待提升等问题[3]。同时,我国每年拆除大量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既有建筑,也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的主要切入点,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公共机构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管理中枢和全社会节能节约的倡议者、组织者、领导者,担负着推动、指导全社会节能的重任。公共机构带头节约能源,不仅对控制和降低能耗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也对引导和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

2 改造内容

老楼建筑面积为1.79万m2,地上16层,地下2层,主体高度为64.4m,1楼层高4.8m,2-9楼层高4.2m,10-16楼层高3.6m,2016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30.6kgce/(m2·a)。2017年5月,老门诊楼停止使用,开始实施绿色改造,改造内容包括:围护结构、空调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热水系统以及能源管理系统等。

2.1 围护结构

本项目建成时间较早,围护结构未采用任何保温措施,外墙部位采用240mm厚的KM1粘土空心砖,外窗采用单玻铝合金窗。本次改造,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甲类公建进行设计,满足65%的节能设计率设计要求。外墙增加50mm厚岩棉保温板;屋面增加70mm厚挤塑聚苯板;外窗更换为6(中透光low-e)+12空气+6透光铝型材单框断热桥中空玻璃窗。

2.2 空调系统

本项目的原冷热源采用“螺杆冷水机组+蒸汽锅炉”,室内末端采用风机盘管。冷源为两台1021kW的螺杆式冷水机组,热源为2台2t/h的蒸汽锅炉。距离改造时已使用了17年左右,接近设备使用寿命,设备老化严重,效率降低,运行能耗高。

改造后,冷热源由新大楼机房统一供应。冷源由2台水冷离心机组(2110kW,COP:5.81)和1台水冷螺杆机组(1083.7kW,COP:5.62)组成,热源为2台整体式燃气冷凝真空热水锅炉(2100kW)。相较蒸汽锅炉供暖存在的能源浪费,改造后的锅炉可节约30%的天然气。同时,改造后的空调系统采用了变频水泵,结合系统管道上的热力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电动调节阀等进行闭环自动控制,可实现自动调节流量,节约能源的效果。此外,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均接入楼宇自控系统,可实现从冷热源到末端风机盘管的全流程自动控制,匹配不同环境变量下的控制策略,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2.3 供配电系统

本项目改造采用2*1000KVA的变压器替换现有变压器,满足增容的要求的同时提高变压器的功率因数,设置无功补偿装置,降低变压器的无功损耗。

2.4 照明系统节能改造

本项目改造将原有普通荧光灯具全部换装为节能LED灯具,并采用分区、分组、定时控等节能控制措施。

2.5 热水系统节能改造

老大楼热水由蒸汽锅炉供应。改造后,在屋面设置12组太阳能真空集热板,集热器总面积96m2;同时,设置了一台5P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额定效率为3.9)作为辅助热源,保障高区热水的稳定使用。低区热水由新大楼的两台整体式燃气真空热水锅炉(700kW)提供。

2.6 能源管理系统改造

项目改造时,按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导则》和《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GJ32/TJ111-2010的规定,对老楼内分层计量,同时对空调用电、照明插座用电、动力用电、特殊用电等进行分项计量,构建了医院的能源管理平台。平台对楼宇内各智能水表、热量表、电表的数据采集;对开关柜的电量数据采集,统计动力、照明等分项能耗状况,对能耗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统计分析。

2.7 其他改造

本次改造,还对项目的电梯、开水器以及卫生洁具进行了更换,均为符合国家最新能耗标准的节能产品。

3 实施亮点

3.1 结构加固,延长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寿命

本项目建造于1998年,距改造时已使用了20年,结构部分出现了老化,无法保障后续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次改造,按照抗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设防等级乙类进行抗震加固设计,对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框架梁、框架柱、楼板进行了加固工作。加固后可以满足后续使用30年的要求,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满足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保证建筑物节能与环保,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房屋加固改造与新建工程相比,具有施工方便,工序简单,消耗建筑材料少,节省人力,且加固后不影响原使用功能等优点,在实践中有很强的适用性。其主要的特点如下:①经济性:房屋加固改造的施工范围小,施工难度低、工程造价低。同时,建筑物的局部改造可以只针对改造部位进行施工,不对建筑物其他区域的使用造成影响,经济效益高。②安全性:房屋加固改造项目的设计要求更为严格,安全性也远远大于原有结构的要求,加固部位的强度和安全性都大于相邻结构件,加固位会比改造前的承载力更大。

3.2 节能先行,全面实施绿色化改造

(1)节能设计。以现行节能设计标准作为设计依据,围护结构方面外墙增加50mm岩棉板,屋面增加70mm挤塑聚苯板,外窗的原单玻窗更换为断桥隔热铝合金中透光6low-e+12+6外窗,改造完成后可以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甲类公建设计要求。

(2)节能设备。项目改造时,全部采用节能产品。所有区域的照明灯具均选用LED灯具;选用的空调、风机的能效等级为二级及以上产品。

(3)可再生能源利用。本项目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并配备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作为辅助热源。系统采用热管集热器,配置58*1800*25型热管集热器12组,集热器总面积45.84m2;本配置1台5P空气源热泵作为系统的辅助热源。热泵制热量19.6kW,输入功率4.7kW,效率为3.9。

本项目通过节能设计、采用节能设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设备能源转换效率、降低建筑自身能源消耗需求,达到节能的目的。

3.3 智能运维,建造医院节能控制综合管理平台

为了满足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要求,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本项目采用“蜜云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和“霍尼韦尔楼宇自控系统”,构架全院节能控制综合管理平台[4]。

(1)分层分项计量。空调系统(冷水机组、冷冻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热水循环泵等)、楼层照明插座用电、动力用电、特殊用电、医疗大型设备用电进行了分项计量,并设置能耗数据上传系统,将本项目的能耗数据上传至市级能耗监管平台。

(2)能耗统计分析。能源管理系统提供多种分析算法,如同比、环比、排名等方式,可实现对区域能耗、具体能耗类型、设备类型能耗进行分析,可提供任意指定时段内的数据分析。

(3)异常预警。能源管理系统具备自学习功能,运行一段时间后,系统可根据以往数据获得监测点的正常数值范围,如短时间内数据异常增加或减小,将触发不同级别的告警,后勤部门可及时发现潜在的漏水点、漏气点、电气短路或违规用电现象,一方面可以将故障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也可从源头上减少能源浪费[5]。

(4)设备节能控制。①风机盘管的控制阀和温控器均采用霍尼韦尔产品,其中风机盘管的温控器为可联网型,可通过后台远程控制实现远程开关、锁定权限、设置温度等功能;②新风机和排风机可远程控制,根据温湿度传感器自动闭环调节水阀开度和风量;③生活热水可根据末端水温自动调节热水供应参数和系统工作模式;④公共区域照明可远程控制开关,设置自动定时开关。

4 效益

4.1 经济效益

经过第三方核定机构的核准,本项目改造完成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由30.6kgce/(m2·a)降低至23.6kgce/(m2·a),年节能率达22.97%。每年可节约用电62.32万kWh,节约天然气2.71万m3,年均节能218.57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4.79吨,节约成本49.86万元。如表1。

表1 经济效益

4.2 管理效益

节能改造完成后,有了能耗管理系统和楼宇自控系统的帮助,医院内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有了一个预见性、可视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平台,通过对平台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获知很多平常难以察觉的故障点或隐患点,使得故障的处理时间大大缩短,甚至消弭于无形。后勤部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维保巡查、技术研究、故障维修的总结反思上,有助于医院后勤管理向标准化、精细化不断进化。

5 结语

老门诊楼成功实施改造后,提高了原有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营造了健康良好的绿色用能环境,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响应了国家对于节能、减排、降耗的号召,为新时代“绿色低碳”医院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对转变医院发展理念、破解能源瓶颈约束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猜你喜欢
能耗系统
EnMS在航空发动机试验能耗控制中的应用实践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WJ-700无人机系统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坚持系统观念
品“助读系统”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