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朝晖,郑赛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院,广东广州 510641)
“场所”本意为活动的处所,常对应英文中的“place”。《建筑学名词:2014》中对场所一词的定义为:“由特定的人与特定的事所占有的具有特定意义的环境空间,以满足使用者需要的和理想的环境要求。”[1]这里所说的环境空间通常被赋予了社会、历史、文化以及人的活动等含义,是一种能够与人的心理及感情产生连结的综合化、社会性的场所。
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提出了“场所精神”的概念:“‘场所精神’(Genius loci)是罗马的想法。根据古罗马人的信仰,每一种‘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Genius),守护神灵(Guardian spirit)这种灵魂赋予人和场所生命,自生至死伴随人和场所,同时决定了他们的特性和本质。”[2]它可以被理解为空间的使用者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与城市学家所提出的“Sense of place”概念相近,在这种情景下,场所便成为一个人记忆的空间化。
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曾表达对建筑空间意义的理解,他认为建筑师在建筑造型中所创造的某种秩序是一种精神的纯粹创造,人们置身其中时不仅有建立在五感上的感官反应,更能够因为触及心灵而得以感受到美的存在[3]。积蕴着独特场所精神的人为场所被创造出来,而这种精神是如何形象化、象征化地集结于一个具体的建筑空间中的,诺伯舒兹在他的著作中如是写道:“在风土建筑中,人为的场所精神必须和其自然场所有密切的关联,而在都市建筑中则比较广泛。因此城镇的场所精神必须包含地域的精神以求其‘根源’,不过场所精神也必须以大众所关注的内容加以集结,内容在各处各有其根源,借着象征化加以改变。”[2]这体现出探求建筑文脉的重要性,同时提示我们场所精神的来源之广,其可以是风土人情、气候物候、个人记忆甚至焦点事件等。随着设计思潮的不断迭代,场所精神如何在建筑空间中具象化已经有了不计其数的解答。
党群活动中心是社区中心建筑的一种类型,社区中心建筑作为社区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在自身功能空间满足需求的同时,也需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甚至是追求更高要求的能够令使用者产生精神共鸣或者归属感的特殊含义空间。因此,无论是何种类型、何种规模的社区中心建筑,居民在此进行的活动、产生的情感都将融入到具体的建筑空间中,社区中心建筑必然存在着其独有的场所精神。
秦厂村党群活动中心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城关镇,是一个基于老建筑的改造项目。基地在村口的丁字路口处,其原貌是一栋局部两层的传统灰砖坡屋顶建筑,四周设有围墙,隔开村民与田地,给村民造成了绕行的麻烦且显得过分严肃(图1)。该项目的改造设计从党群活动中心的核心功能出发,探寻共产主义信仰的载体,落脚于日常生活美学,尝试创造出一栋新型的“信仰建筑”:其“既呼唤高于日常生活和感官享乐的审美超越,又同时承担社交、聚会、组织和凝聚群众的功能”[4]。
图1 秦厂村党群活动中心原貌
改造的核心任务是探索共产主义信仰与党群活动中心的关系,因此设计团队在党群活动中心建筑的人文意义上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党群活动中心是联系群众、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的一个基础平台,起到了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社区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阵地。
秦厂村党群活动中心原有围墙外的黑板上时常更新村里的事务要闻,曾是村民聚集聊天的“新闻中心”,对于一个公共服务设施不丰富的村子来说,新的党群活动中心似乎没有意外地将要继承这一“历史使命”。旧有的建筑空间固然具有它留给这片土地上的居民的记忆,但是尊重场所精神也并不表示必须照搬旧的模式,而是以再生、新生的态度来营造空间,将原有空间的场所精神进行延续。设计团队期望信仰和自然在此与人的维度充分交织、融合,使更新后的秦厂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服务村民的社区中心,成为一个凝聚人心、充满烟火气的热闹场所。
原本的党群活动中心是一个内向性、封闭性的建筑物,提供给村民日常活动的空间在数量上是不充分的,在品质上是不足够吸引人的。因此,设计团队在满足办公、会议的基本功能之外,又在更新后的活动中心里增设了多功能空间及活动空间。村民在闲暇之时聚集在此,可进行室内乒乓球活动,使用多媒体设备观看影像,在多功能厅表演排练等,使得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向外界打开,成为一个开放性的服务型功能主导的场所。
封闭的围墙被半开放的回廊替代,使得庭院空间被更多的居民共享,即使未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开放的外部空间却可以容纳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半开放的回廊给村民提供了驻足交谈的空间,儿童可以在此游戏互动,牌友也能自带桌椅板凳在此博弈一局。这些空间功能不是最初设计里既定的,而是在使用中被使用者定义的。
场地处理方面,方案对建筑主体周围的公共区域进行了新的规划设计:西侧人行道拓宽后重新整合出慢行停留区和快行通过区,形成步行广场,且提供停车区域,与拱廊、院落空间在视线和流线上具有连通,达到了内外空间的融合;北侧原有建筑的围墙拆除后,设施简陋的化粪池改造入地,北侧沿街界面经过重新设计后以全新的面貌向公众开放。项目图见图2、图3。
图2 项目鸟瞰图
图3 项目首层平面图
在许多建筑改造项目中,由旧建筑单一、落后的功能布局而展开的功能更新拓展是最基本的设计策略,维特鲁维提出的“适用、坚固、美观”的建筑设计三大原则至今受到广泛认可,更新项目所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便是适用性原则。而在实际改造中,正如案例所体现的那样,空间的功能并非完全是被设计出来的,作为精神空间的“场所”,其核心在于使用者所进行的活动,它的内涵是在使用中被真正定义的。
河南省修武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中原古县,设计团队从豫北传统民居——窑洞中寻找灵感。窑洞建筑通常是一组建筑的集合(图4),多孔窑洞或连成一线层层排开,或沉于地下共围一个庭院,群聚在这里生活的往往是一个家族,因此窑洞建筑就像一个象征着聚落凝聚力的符号,其内涵与地域性较强的村落中心建筑是较为匹配的。
图4 窑洞建筑照片
在精神内涵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许多伟大革命都孕育于窑洞建筑,无数革命志士都曾在窑洞或窑洞前的场地上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提取窑洞的建筑元素应用于党群活动中心,将这种历史痕迹在现有的场所中表现出来,能够很好地建立群众与党的信仰之间的连接。设计团队采用窑洞的拱形洞孔作为基本母题,在主体建筑的立面、半围合的回廊上重复应用,村民在此可以看到红色革命的印记,感受到强烈的精神归属或启示(图5)。
图5 项目庭院内正立面摄影(左)、北立面摄影(右)
“开放空间”(Open space)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在自然性上与封闭空间有别,同时在社会性上也更加包容多样。城市中的开放空间能弥补城市机能空间密集而人情味寡淡的问题,从人本观的角度出发,设计团队在更新项目中置入了多种多样的开放空间。场地西侧的步行广场,是该项目中最开放的空间层次,开阔的场地为规模较大的活动提供场地,同时分散的绿植与城市家具又为村民小规模的活动提供点状空间;多孔、模糊的边界定义了回廊半开放的空间性质,在这里聚集的村民往往人数有限,活动规模较小,狭长的线性空间也更受运动者青睐;中心庭院布置了白桦树干和黄铜片制成的党史灯柱,呈点阵式排列,儿童在这里玩耍嬉闹,青少年在此驻足阅读,老年人在这里排练秧歌,内向性的庭院里承载了具有人情味的日常,是一个视觉中心,也是一个载满生活美学的场所。
场所由空间组成,而空间是由边界来限定的。设计团队对原党群活动中心建筑和院落的对称性及平面化拱元素母题进行了提取、诠释和再现:以中轴对称为基础,对建筑界面进行重复开洞操作,韵律感使得“信仰建筑”的主题更为纯粹、明确;建筑主体采用半透明的阳光板作为南北立面的外墙材料,半透明性为建筑营造出轻盈、超现实的氛围,当夜幕降临,在暖黄色的灯光下,建筑原本的几何体量被夜色衬托得更为清晰完整(图6)。
图6 项目内庭院日常活动景象(左)、项目夜景(右)
既有社区中心建筑作为一个社区曾经的文化、活动、交往中心,必然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与回忆,因此在更新过程中需符合文脉延续的原则,将空间的过去和未来连接。从文脉中寻找到独有的地域性符号,通过形式美、材料的应用在视觉上引起使用者的精神共鸣;或者引入开放空间为场所注入活力,提升使用者的归属感,这些都是在空间操作层面上将场所精神具象化于建筑实体的策略方法。
秦厂村党群活动中心是既有社区中心建筑改造项目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它遵循了适用性原则,对旧建筑的功能结构进行了完善,依据文脉延续的原则在空间操作的层面上达到了场所精神具象化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解读,可为既有社区中心建筑改造策略研究的课题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