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景泰五彩“凤纹盖罐”的装饰语义

2022-03-26 06:13:52
江苏陶瓷 2022年1期
关键词:彩瓷五彩青花

彭 遥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000)

0 引言

明景泰年间的“五彩凤纹盖罐”,罐体高48.5厘米、口径4.5厘米、足径14厘米,盖模仿凤的形象,塑造成凤头,罐身整体描绘凤的身体,与凤头盖相接形成整个凤体,展现气宇轩昂、栩栩如生之态;盖罐先采用釉下青花勾勒局部线条和图案,再结合釉上五彩的绘制;凤纹盖罐的纹饰共分三层,第一层占据主要画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凤纹,足部描绘了在景泰年间再次兴起的海马纹。上下两层均为动物纹,在两种动物纹饰之间结合了二方连续的叶纹,完美地中和了盖罐的整体画面,并与之相呼应。凤纹盖罐的造型、装饰和色彩相辅相成、适当得体,说明景泰时期五彩也有不错的发展,为之后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1 明景泰制瓷背景

五彩瓷在明代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五彩瓷的出现并迅速发展为中国的陶瓷行业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到了明宣德时期有了较为精致华美的五彩瓷出现。由于五彩瓷器的烧制有一定难度,并多与釉下青花这一装饰手法相结合,加上当时社会动荡、天灾不断等外在因素,制瓷业不容乐观。明宣德以后制瓷业渐渐由盛转衰,直到明成化才渐渐恢复盛茂。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朝出土器物慢慢变多、人们对三朝瓷器的了解和研究愈加全面,都在证明着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陶瓷发展未曾彻底中断。三朝时期官窑只是在某段时间内制瓷业有所衰减,并间接促进了民窑的发展,还是有不少的佳作,只是出土的不多,我们了解得也很少。

宣德时期朝廷曾下令烧制数十万件瓷器,数量之庞大,制瓷工人日夜赶工、加大规模和人力也未能完成,更别谈这其中的瑕疵品。而三朝官窑瓷器因种种原因减少了烧造的数量,反之在某种程度上间接促使了瓷器的生产质量和艺术水平的提升。再加上所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和达官显贵们对高级消费品必定有着不小的需求,这也会促使三朝手工业的发展,比如景泰蓝的发展,在瓷器上也不例外,“凤纹盖罐”就是明景泰五彩瓷发展的一个代表(见图1)。

图1 凤纹盖罐

2 “凤纹盖罐”纹饰的设计特征

明代景泰年间除了青花瓷的烧制,生产最多的就是釉上五彩瓷器,并且常搭配以釉下青花进行装饰。青花五彩只是用釉下青花描绘局部,如“凤纹盖罐”上少量的羽翼、马的头部和尾巴等,除此之外画面还是施以釉上五彩为主。明景泰时期的瓷器无论是从造型还是装饰的角度来看,基本继承了宣德时期瓷器的特点,因宣德时期的瓷器制作比较兴盛,生产品种丰富多样,对之后瓷器的生产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釉上五彩瓷器。在纹饰上,景泰时期又兴起了元代常见的海马纹,通过绘瓷工人极具想象力和设计感的绘制,使凤纹盖罐上的纹样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使凤纹的符号语言在传承前代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

因为古人比较注重和谐统一,同样体现在陶瓷的装饰纹样上。以往的五彩、青花或之后的粉彩、古彩、斗彩,装饰纹样的布局设计多数是平均、散状和分层等。“凤纹盖罐”以凤为装饰元素,将凤的身体简化成圆形占据主要画面,内饰大小均匀的垂鳞纹,凤头与凤身之间用抽象化的羽毛相连接,舒适透气,是比较突出和新颖的,也是较为少见的。凤的形象首先映入眼帘,并围绕七彩翅膀的羽毛纵向排列分布,层次和节奏感强烈有序,羽毛的设色结合了釉上五彩本身的发色,并完美地发挥这一特点。盖罐主区描绘凤纹展翅高飞,骏马作飞驰状,二者之间以二方连续的带状纹样相隔,整个画面协调、典雅有致。更值得一提的是圆形的身体内加以抽象的垂麟纹,重复一个装饰元素,平面构成这一概念虽是后来才提出的,但是在这件器物上已然显而易见的构成不禁让我们感叹。

绘瓷工人将凤纹盖罐上的装饰纹样进行合理的设计布局,以凤纹为符号,巧妙和谐地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平面构成关系(见图2),具有别出心裁的设计感。凤身由多个点组合成一个大面,七彩的羽翼构成一条条精美绝伦的线,清新自然、畅然自在。通过对经典传统的凤纹进行变形、夸张、抽象和创新,既体现了明景泰五彩艺术的传统经典性,又体现了明景泰五彩的艺术风貌与文化内涵。五彩瓷器就是这样一种精致而又个性鲜明的陶瓷装饰语言,釉上五彩瓷发展至今,已成为陶瓷绘画的一个重要分支,不禁让人为之喝彩。

图2

3 “凤纹盖罐”纹饰的色彩设计

五彩瓷使用红、黄、绿、蓝、紫五色,运用自如、搭配巧妙、繁而不乱。在时间的长河中,五彩瓷的工艺技术慢慢完善,工匠对五彩的掌控渐渐成熟,不仅仅结合青花,还常搭配镂空的装饰手法,虽烧制难度更大,但整体形式美观,而且具有透气的效果,加强了实用功能。“五彩凤纹盖罐”的制作工艺是先绘制出青花纹样进行高温烧制,再以釉上五彩绘之进行低温复烧。第一次釉下的青花与第二次的釉上五彩纹样形成浑然一体的搭配,且两次入窑烧制都不能产生任何差池。

使用五种原色绘出鲜活生动的形象是五彩瓷独特的魅力,在这件“凤纹盖罐”上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艺术特征,使原本简洁的釉下青花装饰线条通过釉上五彩的色彩搭配鲜艳夺目、绚丽多彩。在五色的设色分工上,很多瓷器装饰都以红色为主色调,绘制红色也是五彩瓷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中国古代“以红为贵”的观念一直盛行,到了明朝时,人们常常把红色与延续生命相联系,形成了红色面积越大,生命力就越旺盛的思想观念,在这件“凤纹盖罐”上得以充分体现(见图3)。火红的凤纹设计成画面的主要视觉中心点,为欣赏者带来舒适且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祥瑞美好的吉祥寓意扑面而来。五彩展翅,形体大方,充分洋溢着热情灵动与气宇轩昂。栩栩如生的凤凰图案加以灿烂浓重的五彩装饰罐体,以五彩祥云陪衬,绘以奔腾的飞马,姿态灵动、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堪称明景泰年间五彩瓷器的杰作。

图3

4 “凤纹盖罐”纹饰的吉祥寓意

中国的图案纹饰千姿百态,古代的精美瓷器主要为君王权贵所服务,并被其审美所影响。“凤纹盖罐”的装饰画面以凤纹、海马纹、二方连续等不同纹样进行组合,使整个器物的图案纹饰效果丰富且艺术风格统一,既充满了经典传承的既视感,又充满了五彩装饰的设计感。

首先“凤罐”与“凤冠”同音,带有吉祥如意、和平美好的寓意,也是皇权的象征。凤是由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动物融合而成的神物。凤纹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在陶瓷造型和装饰上的表现数不胜数。随着陶瓷在材料和技术上的创新,人们在艺术审美上的提升,不断地推动凤纹形式的变化。凤纹经过不断演化,每个朝代和时期都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纵观该“凤纹盖罐”,非寻常人家的日用品,而是宫廷或高官厚禄之户的玩物或用品,可见之珍贵。这件“凤纹盖罐”所描绘的凤纹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很好地结合了盖罐的造型特征。

《元史·舆服二》记述:“玉马旗,赤质,青火焰脚,绘白马,两膊有火焰”。海马纹又称“白马海水纹”,白马也有玉马之称,整体形象特征和陆地上的马匹一样,巧妙的是两膊上绘有火焰,又似双翅,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再加上翻涌起伏的海浪纹、来去自如的卷舒云纹,一幅玉马奔腾于云层、于海浪之间的生动景象跃然瓷上。从目前的发现来看,海马纹多装饰瓷器,因马和元朝人的生活习惯紧密相连,所以元代时普遍运用海马纹。在明清时期也常运用在装饰中,特别是景泰时期较为流行。古人征战沙场,马是最好的伙伴,所以马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是吉祥的象征。此“凤纹盖罐”上的海马纹先以青花勾勒马的轮廓、头部、尾部,马作昂首挺胸状,马尾挺拔有力而积极向上,再以五彩的赭色和黄色上色,画意豪放生动,笔法酣畅流利。海马造型健硕飘逸、动感十足、栩栩如生,整体描绘了矫健的棕马飞腾于翻腾的海浪上,使得俊马形象更具生动活泼,更能感受历史深处的沧海桑田。

5 结语

通过对明景泰“五彩凤纹盖罐”装饰语义的分析与研究,将我们带回曾经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明景泰年间陶瓷总体发展得较慢,制瓷较少,但还是有比较杰出优秀和特征鲜明的瓷器,不能直接断定明宣德以后瓷器发展中断。明景泰五彩的传承与发展对制瓷逐渐兴盛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奠定了基础,或大或小,总归是有的。该“凤纹盖罐”因为其完好而幸存,展现在世间,让人们对明宣德时期的陶瓷发展有迹可循。在“五彩凤纹盖罐”纹饰的图案表象下蕴藏着当时的社会面貌与文化内涵,是社会价值观在五彩瓷器上的一种表现。

猜你喜欢
彩瓷五彩青花
瓷上赏青花
青花赋
心声歌刊(2023年4期)2023-08-18 12:49:38
青花
心声歌刊(2023年4期)2023-08-18 12:49:38
五彩的秋
神奇的五彩混色瓶
青花
心声歌刊(2021年3期)2021-08-05 07:43:52
快编五彩绳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浅绛彩瓷欣赏之一
辽海散文(2017年1期)2017-02-23 07:58:00
漏痕彩瓷作品
公关世界(2016年21期)2016-03-24 05: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