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领域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合已经成本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教师应与时俱进,采用多种策略,最大限度地發挥互联网融合教学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最佳的教学体验。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道德与法治;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0-006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0.022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各行各业都有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教育教学领域同样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都迎来了创新改革的机会。互联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合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增加师生互动,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在小学阶段,学生年纪较小,因此关于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也能产生长远的影响。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小学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积极的法治意识,应当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但是实际上,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小学只重视需要参加考核的学科,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受关注,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这样一来,无论是师资配备还是教学支持都严重不足,无法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育作用[1]。
(二)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社会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新课改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从多方面保障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的实施与开展。但是实际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很多时候都流于表面,教师在教学时常常照本宣科,对教学内容也没有完全、准确的理解,没有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与意义,只是单纯传授知识,让学生被动地学习。除此之外,部分小学甚至没有专业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很多时候由班主任或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教学,在互联网应用上也不够熟练,没有真正与课堂实现融合,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无法实现其应有的效果,整体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2]。
(三)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固化
当前阶段,仍然有部分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方面呈现陈旧、固化的特点。在新课改背景下,固化的教学模式也成为教学方面的阻碍。教学模式受教学理念影响,这就说明其教学理念也是固化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应试压力是比较小的,但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比较陈旧的。即使信息化教学已经逐渐进入课堂,但教师并未基于此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主角,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被动地听。在这种常态之下,师生互动贫乏,教学质量和效率难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也很难有参与感。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新课改理念、多媒体设备都在逐渐进入课堂,但受固化的教学模式影响,想要从根本上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很有难度。
(四)道德与法治课堂网络“教”“学”失衡
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教师都认可了新的教学理念,也在利用信息化设备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但在实际应用时不尽如人意。据调查,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教师在“教”的层面与学生在“学”的层面常常会出现失衡的情况。很多教师在教学创新时,都会把多媒体设备或网络作为载体实施信息化教学,有时候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教师往往会忽略一点,即没有从道德与法治层面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相关知识[3]。众所周知,网络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教师不仅可以由此在教学方面进行创新,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因此,在利用网络优化课堂时,应该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若是单一地从某个层面进行优化,很容易导致“教”“学”失衡,甚至相互脱节。即使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与手段,但若是学生对网络学习很是陌生,那道德与法治课堂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无法真正实现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五)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效率低下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网络教学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形式,也迎合了新课改的理念,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对网络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强。教师以网络为载体,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从创新度的角度来讲,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网络教学的优势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体教学效率低下。究其原因,课程改革不仅要求创新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很多教师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方面没有明确的目标,为创新而创新,没有有效的教学规划。这样一来,网络教学就会没有方向,教学效率也难以真正提升。
二、互联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理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培养思维能力的初始期,在学习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知识点时常常会遇到阻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点就有着明显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其理论知识的时候总会感觉困难重重。互联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教学效果也可以得到提升[4]。
(二)拓宽学生视野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会涉及多个领域的内容,譬如地理、历史、法律等等。这样一来,学习跨度也比较大,学生学起来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互联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知识点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加顺畅,也可以提升道德与法治相关素养。
(三)突出教学趣味性
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感受不到课堂的趣味。而互联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合促使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将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来。教师以多种趣味性形式直观地表现在学生面前,學生会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也能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质量与效率也可以提升。
三、互联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一)情境创设教学
互联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教师需结合学科特点,借助网络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参与课堂,调动其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情境教学法是经过无数次实践与考验的优秀教学方法,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贴近小学生生活的内容作为教学素材,拉近小学生与课堂的距离。这样一来,小学生会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充分理解教学内容,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多思考,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设备播放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教学引导实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能够应用于生活上,从思想和思维上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的影响。教师也应以此为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相关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应将理论联合实际,对学生适当加以鼓励,通过多媒体设备或者互联网教学平台引用一些实例,让学生能够拥有实践的平台。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联系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学习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全面地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也会更期待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关爱家人与伙伴相关内容时,可以先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事例,并在学生观看的时候适当提示,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逐渐形成关爱他人的思想。教师也可以选取一些时效性强的事例,让学生在课堂上深入体会其中的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列举在抗疫的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促使学生从心而发地学习那些人身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无与伦比的责任感。
(三)加强内容解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会教授给学生覆盖多个领域、涉及多种类型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抽象性。而小学生年纪较小,在思维方面更偏于形象直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点时会感觉到些许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知识点,掌握好相关重难点,让学生能够深入地进行学习,提高课堂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在互联网上搜集选取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逐步树立的正确价值观念。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内容时,可以根据所要讲解的内容,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由此引导学生学习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譬如,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探月计划有关视频,和学生一起观看太空画面。学生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也可以拓宽视野,激发国家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真正热爱我们所居住的蓝色星球。课堂效果由此得到提升,学生也会积极地学习课堂知识点,并加深理解。
(四)应用微课教学
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只会应用自己手中的教材,能不能拓展知识则依赖于教师自己的意识与知识储备量。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也是照着课本进行学习,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学到更多的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应用微课教学,通过播放一系列短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习到更丰富的内容,也能够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这样一来,静态的知识转为动态的视频,形象生动,能够提升课堂氛围,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拓展教学资源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但是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理论性极强,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收集多种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查阅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料,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教师在拓展教学资源时也应充分考虑到资源、教学、学生之间的契合性,可以引入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元素来吸引学生目光,尽最大可能发挥互联网资源的优势。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如何维护集体荣誉时,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案例,在课堂上选取合适的素材分享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与集体精神。
(六)探索评价模式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让社会、家长、学生都参与进来。评价内容也要丰富多样,应包括学生的整体素质、特长发展、学业表现、自我认识等。建设学生评价网络平台,全程监督,对所有学生进行全面的记录、评价,避免出现疏漏。与此同时,应以学校规章制度、规范要求为基准建设评价网站,引入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功能,使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化。教育与评价无缝衔接,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互动的范围和空间更加广阔,教育的功能进一步得到提升,其实效性、吸引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七)促进自主学习
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学生的学习环境、获取新的途径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这样一来,学生才可以适应变化多端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教师也能发挥互联网教学的积极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在引入互联网的过程中,教师需科学合理地应用互联网工具辅助学生、支持学生,促进其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挖掘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让学生将其整合在一起,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重点讲解。教师也可交由学生讨论,展开小组学习,寻找方法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让学生在线上线下实现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制作学习视频,让学生自行观看,记录自己的困惑,并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困惑,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交由教师进行讲解。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就可以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四、结语
互联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合,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次新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不能掉以轻心,应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网络,进而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彭开富.“互联网+”视角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信息化的途径[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8):144.
[2] 杨小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互联网的融合措施[J].文渊(高中版),2021(2):35.
[3] 刘琳.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开展[J].颂雅风,2020(1):57.
[4] 田冬梅.道与法之思——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在网络影响下的教学策略[J].情感读本,20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