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自觉传承红色基因

2022-03-25 03:45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红色历史

顾 超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1],并勉励中国人民大学一定要把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先进思想因子的总和,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光荣传统和优秀品质。广大教师要自觉担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使命,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熔铸到青年成长发展的血脉中,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一、教师要有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广大教师要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而在红色基因中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记录了中国共产党获得政权、建设国家的全过程。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对永葆红色江山、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和重大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是永葆红色江山的必然要求。红色基因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历史进程共生共存,充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红色政权从无到有、中华民族从弱到强的历史记忆。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再现历史记忆,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2]。同时,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不断昭示着,一个政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一个国家能够不断向前发展、一个民族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在于精神的传承与延续。红色基因就是这份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永葆红色江山的根本所在。通过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传承,塑造着“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信仰力量和未来指向,凝聚起人们接续建设红色江山、推动中华民族稳步向前的精神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是当代教育的价值目标和社会主义学校的立身之本。就“立德”来看,学校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要求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原则立场,守公德要求人们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私德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操守。而在红色基因中蕴含着丰富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等,传承这些红色基因既可以作为学校“立德”的重要内容,也有助于“立德”目标的实现。从“树人”来看,首先回答的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新时代要培养的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民族复兴的大任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接力奋斗。而红色基因传承的目的在于,通过基因标记和传递的方式,对一代代青年进行身份定位、身份归属和身份认同,明确“我是谁”以及在此基础上回答“我们要干什么”,进而激发出实现个体发展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内生性动力和实践性导向。“红色基因是新时代青年奋斗进路上的价值航标。新时代是伟大的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历史的接力棒已经递到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3]

二、新时代教师传承红色基因的丰富蕴含

“一部红色基因生成、存续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兴起、成长和壮大的历史。”[4]党的百年历史锻造了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谱系,其中红色基因贯穿始终。新时代广大教师在传承红色基因时,要立足党的百年奋斗史,科学把握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

第一,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立党兴党之基。在整个红色基因的序列中,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占据了统领性地位,决定了红色基因传承的目标和方向。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开放的理论,具有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使命,只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党和人民的事业才有灵魂和方向。要将红色基因牢牢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体系中,不断增强红色基因的真理性力量和价值性导向。其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正是由于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要将红色基因的传承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在丰富红色基因时代内涵的同时,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其三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要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第二,一心为民的优良传统。人民是强党兴党的根本所在,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逻辑和胜利密码。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一心为民的优良传统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的全部历程,是红色基因中最鲜明的特质,贮藏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形态中。一心为民的优良传统,首先表现为致力于人民群众的革命事业,实现人民的解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是代表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政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经过38年的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迎来了自己当家做主的历史性飞跃。井冈山精神中的“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伟大长征精神中的“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张思德精神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都是其中的光辉典范。同时,一心为民的优良传统还表现为致力于人民群众的造福事业,谋求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集中凝结成了雷锋精神中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焦裕禄精神中的“亲民爱民”、“三牛”精神中的“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脱贫攻坚精神中的“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等等。

第三,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性是在斗争中锻造的,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6],红色基因也正是在斗争中不断生成与发展,并铸就了红色基因最鲜明的底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战胜了困难、获得了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国内的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通过一系列伟大斗争战争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共产党坚决与各种敌对势力、思潮作斗争,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在诸多斗争中经受了考验、战胜了风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党把领导伟大社会革命和勇于自我革命相结合,不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始终朝着党所确立的伟大目标奋进。

第四,严明自觉的纪律作风。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巩固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有力条件,是保持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举措。“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7],从党诞生之日起,严明自觉的纪律作风就与党的建设同向同行,是红色基因产生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和重要组成部分。严明自觉的纪律作风一方面表现在严明上,即铁的纪律作风。早在建军初期就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效地将人民的军队与国民党的军队根本区别开,其后又将端正党风、严肃党纪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严明自觉的纪律作风另一方面表现在自觉上,即自觉的纪律作风。经过百年的考验和建设,中国共产党已经将铁的纪律作风转化为持续、深层的价值取向,每一名党员将遵守纪律作风看做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日益融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与自觉修养。自觉严明的纪律作风集中表现在苏区精神、延安精神、王杰精神等精神谱系中,融汇于新时代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要求。

第五,不断创新的思想品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勇于创新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也是红色基因的重要特征。百年来,红色基因在传承中总是能伴随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质的理论成果和精神体系。从理论创新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创新成果。从实践创新来看,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到掌握政权、长期执政的实践中,始终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需要、勇于推进改革,不断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新时代伟大实践创新的新发展。其中,伟大建党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科学家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等,都是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卓越典范。

三、新时代教师传承红色基因的行动逻辑

教师在传承红色基因时要充分利用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主渠道,要牢牢遵循政治逻辑、历史逻辑、情感逻辑和实践逻辑,让红色基因活起来才能传下去,这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问题。

第一,遵循政治逻辑,讲理想讲立场。与一般的文化传承活动不同,对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的传承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政治立场。因而,要遵循政治逻辑,旗帜鲜明地讲理想讲立场。从讲理想来看,首先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欲人勿疑,必先自信”,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基础上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并进一步用其解释不同时代条件下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矢志奋斗的精神动因,在学生心中埋下信仰的种子,努力做学生信仰上的领路人。从讲立场来看,要求教师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要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的目的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要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党和人民的期待、教书育人的使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同时,在具体传承的过程中,要将自己传授的内容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不能以偏概全甚至另搞一套,扰乱学生的认知。特别是在传承红色基因、讲述红色历史遇到一些“是非问题”“敏感问题”时要政治清醒、立场鲜明,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第二,遵循历史逻辑,抓史料讲史实。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一个重要的向度就是要回到红色基因的本体——红色历史中。红色历史是红色基因的内容与载体,脱离了红色历史,红色基因的传承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要求教师要充分遵循历史逻辑,把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强化对红色基因背后红色历史的认知。一方面要从微观上注重对红色历史的挖掘和整理。任何红色基因的背后都有着真实且厚重的红色历史。既要深入到这些红色历史的文献中,把握每一段红色历史的产生、过程与影响,挖掘其中的红色资源与红色基因。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走访红色历史的遗址遗迹、采访红色历史的亲历者及其后代等方式,在翔实史料与多方考据下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将红色基因建立在真实的历史基础上,增强红色基因传承的真实性与感染力。另一方面更要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红色历史的主流主线、主题本质。红色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颜色,还是共和国的底色,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亮色,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史。在研究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时,要充分把握红色这一基本属性,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选择性与历史必然性,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主题与使命。

第三,遵循情感逻辑,抓细节找共情。从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来看,情感在主体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中占据了基础性地位、发挥了先导性作用。红色基因的传承作为一项强调主体感受、价值认同、情感内化的教育活动,要牢牢遵循情感逻辑,发挥情感的积极因素,努力实现红色基因由浅入深、逐步内化的目的。一方面,可以通过以小见大、层层铺垫的方式,由情节促共情。细节最容易打动人心,人们情感的产生与发展往往源自于一个细小的立足点或是找到了情感的共鸣点。教师在传承红色基因时要善于对具体的红色历史进行深度描写、细致刻画,在以小见大中深化主题、塑造人物、积蓄情感。例如,在讲授长征精神时,可以运用“半条棉被”“半截皮带”等物品与故事为切入,集中展现红军长征中的军民鱼水情深、“铁心跟党走”。在这些微小动人的故事中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党一如既往的信仰与宗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环境烘托、情感互动的方式,由情境促共情。共情作为群体的情感现象与情感共鸣,依赖于一定的情境烘托与情感互动。教师在传承红色基因时要进行情境式教学、体验式教学,要善于将新媒体、新技术与传承红色基因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利用“VR技术”打造融合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的旋转课堂,搭建一个跨越时空的情感互动平台,让同学们在拟态的历史情境中重温红色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第四,遵循实践逻辑,抓内化付行动。任何自由的理论精神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被进一步确证、才能彰显精神的价值与力量。实践是红色基因传承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要牢牢遵循实践逻辑,促进红色基因的逐步内化并进一步付诸于现实行动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红色基地,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的“仪式场”。党和国家向来重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这些基地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打造感悟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仪式场”。要鼓励和引导同学们走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用历史再现抵御历史遗忘,用真实情感促进认同内化,达到感染人、激励人、引导人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好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的“实践场”。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个重要延伸,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实践场”。要鼓励和引导同学们广泛参与到与红色主题相关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例如各层级的创新创业大赛中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让同学们追寻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历史足迹,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红色历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红色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