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招娣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
民族声乐是代表我国声乐特色的重要艺术形式,与戏曲不同,民族声乐是一种既传承了传统声乐特点,也带有现代艺术的创新特点的歌唱艺术。民族声乐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高度。而民族声乐艺术的持续发展,更需要艺术者们具有能够理解民族艺术的能力和创新民族声乐艺术的艺术功底。对此,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积累作为核心任务。但许多专家学者研究后表示,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目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落后、教学形式薄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民族声乐系学生的艺术素养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对此,一些专家认为,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引入民族歌剧,以歌剧实践为引领,可带动学生沉浸到民族声乐艺术当中,以感受带动学习,从而实现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
当前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教学表演的过程普遍缺少艺术层次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少深入琢磨曲目潜在的艺术魅力,而只是机械性地重复练习曲目,或者只在发声方面下功夫。这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部分学生虽然掌握了曲目视唱的技巧,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歌曲的艺术价值。那么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这类学生所呈现出的外在状态,便会存在麻木、机械的问题,使得声乐艺术徒有其表,缺少内核。这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许多学生的声乐功底并不扎实,但又有些急于求成,他们更愿意花费时间填鸭式练习发声技术,而非对民族声乐艺术形式加以深挖。还有部分学生中学期间所练习的艺术科目和民族声乐在基本功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使得他们很难理解民族声乐的艺术内核。而为了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他们便会机械性模仿教师的发声形式,疏于对曲目本身加以研究学习,从而令自身的表演缺少艺术层次[1]。
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也存在发声训练不规范,教学知识面相对较窄的问题。发声训练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对“形”有着严格要求,认为学生只要模仿出了形式,就可以通过日常考核。但民族声乐是一种艺术,艺术的关键在于内核,而想要塑造内核,就需要呼吸、咬字、吐字、情感表达均达到合格水平,学生演唱中各个发声器官也需协调运用。而当教师对学生的发声要求不高时,学生就很难长时间练习对腔体和气息等技巧。知识面相对较窄,指的是当前许多声乐教师所应用的教学素材,都相对比较落后。虽然从技术层面上并不落后,但教学内容往往都是很多年前的版本,与当前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相对脱节,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较为落后的素材,说明整个教学过程也都被局限在某个时代内,例如许多课堂中学生只能接触到传统科目,而无法接触到融合了流行音乐、外国歌剧的艺术内容,这使得学生学习过程中,基本无法打开艺术眼界。
声乐实践是帮助学生理解声乐理论,锻炼学生声乐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声乐实践也不单单是让学生把所学理论递进到实际当中,更是要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去设计、导演、表演,从而将所学真正变为所用。但在部分高校中,民族声乐教学实践往往缺少正确的目的。很多教师单一地认为,声乐实践就是简单锻炼学生的声、韵、调技巧,单纯对技能课中的内容进行重复累积,使得声乐实践变成了时间更长的练习课,不但缺少趣味性,更无法锻炼学生的音乐修养。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本人对声乐实践的理解本身就存在偏差,教学方法上也缺少创新性,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并未重视学生的多层次培养,从而造成理论和实践课存在很强的趋同性,进一步致使学生们的艺术积累难以发挥,更无法锻炼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从而降低了课堂有效性,也影响了学生创造想象力的培养,这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具有极强的负面影响[2]。
民族歌剧起源于佛罗伦萨,是16 世纪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民族歌剧最早以意大利语为主,在后来的几个世纪内,先后传播到了德国、西班牙等国家,被这些国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我国新文化运动期间,民族歌剧正式传入到国内,与我国特殊的文化体系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当前的艺术形式。著名作品有《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红霞》等。中国民族歌剧的艺术价值是独属于中国文化而言的,其精神内核来源于人民的精神需要,更能够显现出不同时期国民群众的艺术追求,可以说中国民族歌剧既是艺术,也是艺术历史。而对于刚刚开展民族声乐学习的新生而言,带有历史价值的民族歌剧,明显是不可多得的学习素材。假设民族声乐能够以民族歌剧为载体,那么学生们在熟悉歌剧的过程中,就可以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史建立深刻的印象。而民族歌剧也会填补学生对中国音乐历史的认知空缺,有效丰满学生在民族音乐方面的艺术积累。
民族歌剧与一般的声乐表演不同,民族歌剧更注重整体的艺术性,从舞台布景到灯光、从声乐表演到形体,想要完成一场完整且出色的表演,对学生的多种能力均有严格要求。同时,歌剧对表演者的艺术素养要求更高。表演者不但要有对艺术的感受能力、体验能力,更要有评价艺术和评价自我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艺术发展的规律,判断出自己欠缺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去填补。在一般的声乐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来达到要求,但在歌剧表演的过程中,形体、声音、技巧缺一不可,任何一点不足都会体现在表演状态中。因此,如果将民族歌剧引入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升教学的整体难度要求,还可以实现对艺术训练的整体性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艺术技巧,更要将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方法以及技巧进行融会贯通。如此一来,教学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基础技巧,更能够从多个层面锻炼学生的艺术素养,足以说明民族歌剧在教学领域内的独特优势[3]。
虽然民族歌剧对表演者所有的艺术表演能力都有严格要求,但“歌剧”归根结底还是重视“歌”的表现质量。因此,当民族歌剧引入教学领域内时,其最能够提升的就是发音能力。一场歌剧中,可以同时锻炼多个音域,磨炼多种音色。同一个表演者,甚至可以在一场演出中使用多种唱法。且歌剧表演过程流程紧绷连贯,不存在过多的准备时间,故而民族歌剧会对学生的发音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学生想要完成一场歌剧演出,就必须充分打磨自己的声乐技巧,还需要根据不同歌剧的故事背景,琢磨人物的心理,根据人物的心理调整技巧和发声模态等。对于声乐教学人员来说,如果能够在声乐教学中引入民族歌剧,那么教学过程中便可充分夯实学生的声乐技巧。且这种训练形式同时适用于不同级别的学生。新生参与民族歌剧,可以迅速明确声乐多样的表现形式,从而明确自己的短板和长处,更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声乐训练。而知识经验较为丰富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民族歌剧进一步夯实自己的声乐技巧,将所学变成所用。
民族声乐教学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水准的核心原因,就是教师的要求不高、所用的形式比较简单以及教学内容相对落后。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要求处在什么高度,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就会停在哪个高度。故而,教师若要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声乐技巧的学生,首先要在主观上提高对学生声乐能力水准的要求。虽然学生仍处在积累技巧的阶段,但是教师仍旧要以成熟的歌唱标准要求学生,如此才能督促学生加紧提升声乐技巧。而提升学生能力水准,取决于教学素材的质量,以及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质效。民族歌剧实践的性质能够起到优化内容素材,提升学生课堂黏性的作用。
而民族歌剧和一般的声乐表演不同,歌剧更注重表演的完整性和艺术性,演唱者不但要表达出歌曲的情感,更要建立自己对歌剧的独创性理解。演唱者必须明确,翻唱不仅仅是在还原艺术,更是在演绎艺术。演唱者要对剧目本身有着敬畏之心,要有绝对的重视,更要对曲目有深刻的研究。无论演唱者的经验是否丰富,舞台风格是否成熟,在负责新的剧目时,必须要从心灵上“从零开始”,重新开始琢磨。因此,如果要将民族声乐教学引入民族歌剧实践,那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融入民族歌剧相关的教学素材,以帮助学生尽早理解歌剧的要求和艺术表现形式。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何为民族歌剧,何为中国的民族歌剧,然后通过讲解歌剧发展历史、解析中国民族歌剧类别,有效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学习声乐技巧,这比枯燥的进行声乐训练更具趣味性。同时,学生也会对民族声乐艺术有敬畏之心,会更珍惜学习和练习的机会。
教师必须提前对学生在歌剧中负责哪些内容进行讲解,学生为了达到好的表演效果,会更加专注地重视自身的不足,那么听讲过程中学生自然也会对具体的发声技巧和表演技巧产生疑问,在学生基于疑问请教的过程中,学生就真正主动进入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声乐教学的课堂也会更具互动黏性,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将会达到空前的密度,既可以提升教学和学习的质效,也可以将教师、学生、课堂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习过程不再机械和麻木[4]。
由于教师以曲目为主开展教学时,学生演唱过程往往会比较麻木,缺乏艺术层次感,这并不利于艺术型人才的培养。但一般的教育教学活动,只能锻炼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无法提升学生演唱过程中的艺术性。而民族歌剧实践的性质,能够有效丰富声乐教学的开展方法,起到提升学生声乐演唱艺术性的积极作用。民族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适应各种类型的学生进行练习。例如,不擅长形体的学生,就可以负责主唱的工作,充分锻炼自身的艺术表现力。而舞台表现不稳定的学生,也可以在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和调度能力,用自己对于艺术的情感体验来提升舞台表现力。简言之,如果将民族歌剧作为载体展开声乐教学,就可以有效提升各类学生演唱的艺术性,实现有效的分层教学,进一步提升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不仅如此,民族歌剧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也能够丰富声乐教学的内容选材,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在掌握了更多种声乐技巧的基础上,更灵活地进行声乐练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走出民族歌剧的范畴,将其他国家的歌剧艺术形式适当引入课堂范围内。在音乐语言和音乐风格方面,要尽可能地保持我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但在声乐表现手法上,可以尽量吸收外国歌剧的表现经验。例如,中国歌剧重视声乐的神韵,大多使用曲牌体,而外国歌剧强调抒发感情。那么建议声乐教学中,也可以尝试以情感为驱动进行练习。或者可以适当采用西洋调式进行二度创作。这样做的价值在于,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眼界,让他们能够通过体验和对比,明确民族声乐需要的是什么,以及自己需要吸收哪些优秀技巧。
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需要朝向多元化、长远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在当下的艺术氛围内,学生必须同时拥有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才能掌握“可持续发展”技能,有效提升行业内竞争力。而民族歌剧实践能够有效扩展民族声乐教育的培养范围,起到培养学生可持续艺术发展力的积极作用。
对此,当教学进入进阶阶段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民族歌剧来提升整体的学习难度。例如,当学生的声乐技巧相对成熟后,教师可以退居二线,让学生根据某个主题开设一场歌剧训练,学生可以自主协调角色、舞台、唱段和表现形式等。也可以要求学生对传统民族歌剧曲目进行二创,充分锻炼他们的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二创指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第二次的润色加工,是借助优秀艺术作品,锤炼新人艺术家艺术独立性的关键方法。二创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学生可以对传统的艺术作品进行不同维度的解读,还可以将其艺术形式加以解构,糅合当代新的民族声乐技巧,衍生出满载着新生生命力的民族歌剧作品。而二创的过程,除了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强度外,还能够帮助学生冲破既有思维的桎梏,锻炼学生的编剧、改编能力。当学生以编剧的角度看问题时,会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在声乐方面的长处和短板,更明确自己今后要朝哪一方向发展,这对学生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也会在不断进行自我博弈和改编创作的过程中得到空前的升级。教师可以在外围继续对训练强度进行把控,可通过要求学生将表演层次更加分明、让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等方式,继续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加以强化。总的来说,民族歌剧对民族声乐教学具有极强的辅助性作用,既可以拓宽艺术视野,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表现力。
民族声乐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与中国多民族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而学生要担起民族声乐传承和发展的责任,就必须要真正了解民族声乐的艺术内涵,能够在感受、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声乐创作能力。而基于民族歌剧而开设的声乐实践课程,能够从形式上帮助学生明确民族声乐的本质,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拓宽学生的艺术眼界,还可用多元灵活的艺术表现,充分锻炼学生的声乐掌控力。因此,高校应坚持使用民族歌剧作为声乐实践教学的主体形式,以此来保障民族声乐教学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