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倦怠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2022-03-25 07:28闫乃慈黄春梅李延山
四川体育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疆师范大学教练员维度

闫乃慈,黄春梅,李延山

高校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倦怠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闫乃慈1,黄春梅1,李延山2

1.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54;2.第七师127团中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833209。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等对新疆师范大学120名运动员进行调查,从性别、专业、年级等方面对消极的自我概念、情感和身体耗竭、心理退避、教练员或队友的贬低、运动员感知教练员的期望及运动成就感等六个分量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师范大学运动员运动倦怠水平处于中等程度,运动员运动倦怠水平存在一定的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异;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运动的积极性、成绩、运动形式及学业压力对运动倦怠的影响较大,应采用一些控制运动倦怠的方法,有效降低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倦怠的发生。

高校;运动员;运动倦怠;大学生

运动倦怠是指运动员由于长期的压力和不满,造成具有回避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的心理体验,它由情绪、身体耗竭、成就感降低和对运动贬低构成,是诊断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重要指标之一[1]。运动员倦怠是运动员运动生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对运动员运动生涯有着不良影响[2]。近年来新疆师范大学运动代表队在疆内外足球、跆拳道、田径、乒乓球、健美操、篮球等项目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但由于运动员常年坚持训练和比赛,如果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难免会产生一定的运动倦怠,影响训练成效和比赛成绩。本研究对于新疆师范大学运动员运动倦怠现状、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可以丰富运动倦怠研究领域,弥补新疆关于运动员运动倦怠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新疆师范大学昆仑校区2015级至2018级体育学院学生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20人,有效人数111人。其中男生61人,女生5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主要采用伊德斯编制的运动倦怠量表[3],包括消极的自我概念、情感和身体耗竭、心理退避、教练员或队友的贬低、运动员感知教练员的期望及运动成就感等六个维度,对新疆师范大学运动员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有效问卷111份,问卷有效率96.5%。

1.2.2 文献资料法 在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等查阅有关运动倦怠的相关资料,并对相应的文献进行深入、细致的整理、分析和研究。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SPS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员运动倦怠总体情况分析

本问卷3分为中点分,得分越高,表示倦怠程度越严重。通过表1调查发现,新疆师范大学运动员运动倦怠的6个维度均值在1.82-2.80分之间,说明运动倦怠整体情况呈中等偏低水平。

表1 新疆师范大学运动员运动倦怠总体情况统计(n=111)

由上表可以看出,问卷最低平均值是心理退避为1.82,最高平均值是成就感为2.80。心理退避是大多数运动员会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有的运动员参加比赛感到喘不过气来,认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训练目标。而运动成就感则是运动员最为关注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运动员能够理解并非常在意教练的期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2.2 不同性别运动员运动倦怠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男女运动员在消极的自我概念这一维度上均值相当,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男女运动员都希望通过参加比赛提升自我形象,认为能胜任自己的运动项目,有时也会怀疑自己的运动能力等方面持有相似的态度。

男运动员在情感和身体耗竭、心理退避、教练员或队友贬低、教练员的期望等维度均值高于女运动员,并在情感和身体耗竭、心理退避及运动员感知教练员的期望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教练员或队友贬低维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男运动员训练运动量要大于女运动员,当想着必须去训练就感到很累,男运动员一般不会经常和教练员沟通,内心比女生更希望得到教练的认可与肯定。

女运动员的成就感维度的均值高于男运动员,但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容易获得运动成就感,女运动员认为努力训练有助于取得满意的成绩,从而能够树立自信,而男运动员则是对自我要求过高,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表2 新疆师范大学运动员运动倦怠性别比较(M±SD)

体育教育(足球)n=14

2.3 不同专业运动员运动倦怠比较

表3 新疆师范大学运动员运动倦怠专业比较(M±SD)

通过表3可知,体育表演专业消极的自我概念、情感和身体耗竭、教练员或队友的贬低及运动成就感较其他三个专业均值维度较高,除了在消极的自我概念维度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体育表演专业的运动员参加全国大学生啦啦操、健美操比赛积累了很多经验,运动员知道努力训练有成就感,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态度,认为训练太累影响学习等。

体育教育专业心理退避维度较其他三个专业均值维度较高。体育教育专业较其他三个专业参加比赛的机会较少,运动员会感到参加比赛时希望比赛赶快结束,很难完成比赛等。

体育教育(足球)专业运动员感知教练员的期望维度较其他三个专业均值维度较高,并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体育教育(足球)专业很多学生是学校11人制和5人制的队员,经常参加疆内外比赛,运动员很理解教练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期望,因此教练员的积极合理的期望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增强他们的成就动机,教练员的消极期望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容易产生运动倦怠。

2.4 不同年级运动员运动倦怠比较

通过表4可以看出,运动倦怠6个维度各年级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大4年级运动倦怠的消极的自我概念、心理退避、教练员或队友的贬低及运动成就感较其他3个年级均值维度较高。大4年级运动员面临着就业、毕业压力,注意力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中去会影响训练的效果,从而选择退出运动队等。

大2年级运动倦怠的情感和身体耗竭、运动员感知教练员的期望维度较其他3个年级均值维度较高。大2年级的课程相对来说较多,学业压力较大,运动员既要训练又要参加文化课学习,易产生情绪波动,对运动队熟悉之后希望得到教练员和队员给予肯定等。

大1、大3年级无明显运动倦怠变化。大1年级的运动员运动的积极性高涨,学习专业技术能力在增长,对于各个方面都很好奇;而大3年级非常熟悉和掌握运动队的训练情况,对参加比赛和取得的运动成绩已经成为习惯,因此大1、大3年级无明显运动倦怠变化。

表4 新疆师范大学运动员运动倦怠年级比较(M±SD)

2.5 控制运动倦怠的方法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可知影响运动员运动倦怠的因素有9种,按照运动员选择频数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身体不适(如:受伤、生病、疲劳)(17.2%);运动时的积极性不够(16.7%);对自己的运动成绩不满意(16.4%);运动形式过于单一(11.7%);学业压力大,既要训练又要学文化课(10.7%)。另外,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严重缺失也是影响运动员产生运动倦怠的主要因素之一。

运动倦怠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可以进行提前预防和自身调节的。因此,本研究提出8种有关控制运动倦怠的方法,以达到降低运动员运动倦怠水平的目的。其中选择频数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心理放松调节、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和转移注意力,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6.6%、15.0%、14.7%和13.3%。

因此在培养运动员时,除了培养运动员的运动技能,还需注意进餐时间的规律化,使身体处于正常的新陈代谢状态;运动之后要适当的补充水分;及时的摄入糖分;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不适立即治疗;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等,从而有效降低运动倦怠的产生。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1)新疆师范大学运动员运动倦怠水平处于中等程度。男运动员的运动倦怠高于女运动员,女运动员的成就感维度的均值高于男运动员,但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2)各专业间在运动倦怠消极的自我概念和运动员感知教练员的期望存在显著差异;体育教育专业心理退避维度较高;体育教育(足球)专业运动员感知教练员的期望维度较高;体育表演专业消极的自我概念、情感和身体耗竭、教练员或队友的贬低及运动成就感维度较高。

(3)各年级运动倦怠6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2年级运动倦怠的情感和身体耗竭、运动员感知教练员的期望维度较高;大4年级运动倦怠消极的自我概念、心理退避、教练员或队友的贬低及运动成就感维度较高。大1、大3年级无明显运动倦怠变化。

(4)在运动倦怠的影响因素中,运动员主要受身体不适(如:受伤、生病、疲劳)、运动积极性、运动成绩、运动形式、学业压力的影响较大。控制运动员运动倦怠的方法有心理放松调节、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和转移注意力等,能让运动员有效的降低运动倦怠的产生。

3.2 建 议

(1)高校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训练环境,在融洽、快乐的氛围中,才能有愉悦的心境、健康的身心,才不会产生倦怠,让运动员在成绩不断提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2)教练员是运动队管理链中的信息沟通者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应关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运动员的运动倦怠情况,着重培养和激发运动员成就动机,根据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与运动员共同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运动员对训练或比赛产生浓厚的兴趣。

(3)学生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前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训练和学习劳逸结合,要有明确的目的,确立行动的目标,不断地激励自己,取得预期的成绩,要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百折不挠的顽强的意志品质。

[1] 陈作松,周爱光.运动员倦怠的测量、模型与预测变量[J].体育与科学,2008(02):12~15.

[2] 陈作松,周爱光,张永龙.运动员倦怠的研究评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8):68~72.

[3] 侯并并. 重庆市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倦怠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10.

[4] 石 红,马志军.女子摔跤运动员心理疲劳成因及恢复措施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01):56~57+64.

[5] 杨彩霞,石 梅,王 伟.青少年运动员运动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8(04):102~105.

[6] 黄 艳,刘中凯.福建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运动倦怠的现状研究[J].内江科技,2017,38(12):120~121.

[7] 洪燕青.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运动倦怠现状调查[J].搏击(体育论坛),2012,4(06):82~84+91.

[8] 刘 英,龙望春,李剑锋.四川省举重运动员心理疲劳监测研究——以备战第十二届全运会的五名举重运动员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4,33(06):41~43+86.

[9] 刘中凯.我国U-17男子足球运动员运动倦怠的现状与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8(04):54~56.

[10] 朱小毛,洪菁霞,谢 飙.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模型建构[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06):60~63.

[11] 伍 瑶,李子滢,李利强.青少年运动员竞技训练倦怠的诊断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8,40(03):60~62+70.

[12] 王艺琬,李 莎,杨 舒.四川省优势项目与潜优势项目青少年运动员运动心理技能与应对特点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20,39(06):44~50.

A Study on Sports Burnout of College Athletes—Taking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AN Naici1, HUANG Chunmei1, LI Yanshan2

1.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China;2.The 127th Regiment of the Seventh Division Middle School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Yili Kazakh Autonomous Prefecture, 833209, China.

The article adopt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survey 120 athletes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compared from gender, Professional and grade six subscales including clear self-concept, emotional and physical consumption, psychological avoidance, low consumption of coaches orteammates, expectation of coaches and sports achievement.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sports burnout of college athletes are at a moderate rate level,sports burnout level have a certain difference in gender, major and grade. Athletes' physical condition, sports enthusiasm, performance, sports form and academic pressure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sports burnout. Some methods to control sports burnout should be adopted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llege athletes' sports burnout.

University; Athletes;Sportsburnout; College Students

1007―6891(2022)02―0069―04

10.13932/j.cnki.sctykx.2022.02.15

2020-12-13

2021-04-21

新疆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TY082);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SY202001015)。

G804.8

A

猜你喜欢
新疆师范大学教练员维度
新疆师范大学普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喻白杨作品
吕蓓佳作品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