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三彩陶塑中的“鞍马”题材*

2022-03-25 04:12张晴倬
陶瓷 2022年2期
关键词:唐三彩马匹装饰

张晴倬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403)

1 鞍马——中国画的精神图腾

在中国画中通常把有关于马的画称做鞍马画,虽然自唐太宗的开元盛世起,中国才出现了许多关于鞍马题材的名作。但关于马题材的表现,在中国历朝历代的艺术发展中,一直是工匠与艺术家热衷的对象。

早在1988年,湖北荆门包山大冢出土有一件楚漆奁,其装饰画面中就有出现马的形象。漆奁盖圈的外壁周长87.4 cm,以黑漆做底,平涂施以各种颜色,采用线描和勾点技法,绘制了王室贵族纳聘迎亲的场景。画面中的马匹或三匹一组、或两匹一组,或站立或行进,以白色、熟褐、浅褐等颜色作为区分,形象稚拙却又纯朴生动。秦始皇陵中出土的战马面向东方,气势磅礴、威武雄壮,再现了征战时的宏伟气派。山东省嘉祥县武寨山村的武氏石祠,出土有汉代石刻中同样有大量表现马匹的石刻。《闵子骞失棰》(见图1)刻画了长幼三人以及一马一车,马匹虽不是画面主要的表现对象,却形象高大雄壮,比例浑圆饱满。河南洛阳上屯出土的驯马画像砖,马匹仰天试图挣脱缰绳,动态生动,极具张力。

图1 (东汉)闵子骞失棰画像石(拓本)青石板

尽管中国以马为表现对象的绘画历史由来已久,但直到唐代,独立的以马为主要题材的绘画才正式出现,鞍马题材成为主流。鞍马题材之所以在唐代成为主流,不仅因为统治阶级有胡人血统、擅长骑马,而且为了国防需要,十分重视骑兵队伍,因此设太仆寺专门管理马匹的选种、放牧和训练。统治阶级的推崇使民间也开始盛行私人养马,且唐代开放的文化将马球运动推向流行之巅,风靡于当时皇室和达官贵族。在墓室壁画中,庞大的出行队伍、狩猎画面成为不可或缺的情节。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盛唐时期出现了曹霸、韩幹、陈闳、韦偃等一批鞍马画家,在他们的笔下,马匹体态肥壮矫健,总呈现出从容不迫的神态,即使有的昂首嘶鸣,也不是愤怒张狂,更像是在快意高歌,显得唐韵十足。画家韩幹所绘《照夜白图》(见图2)描绘唐玄宗的爱马照夜白,它后蹄蹬地,前蹄扬起,鬃毛竖立,眼睛圆睁,似有挣脱缰绳之意。唐太宗李世民在营建昭陵时,将征战时骑过的六匹战马——六骏塑造在陵前。六骏石刻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体积感强,风姿英武。现存在辽宁省博物馆的唐代人物画家张萱所作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也可印证马在唐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画中最前方的女性身着男装胡服,骑着马匹,展现出悠然自得的神态。诗人李白在诗中描绘一匹五花骏马,“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诗人李贺也留下千古绝唱赞颂马的英姿,“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苏轼更是在诗中塑造出“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顽”的壮观景象。由此可观,在盛唐时期的社会生活中,马已颇有一席地位。

图2 (唐)韩幹 照夜白图 纸本

2 唐代——橙黄橘绿时

结束了三百多年在政治、军事上对峙和分裂的局面,隋代自北向南实现统一,采取了各种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到了唐代,在经济方面,地主经济、农业、私人手工业、商业和商品货币的关系均得到发展;在政治体制方面,实现了国家事务与皇家事务的基本分离,形成一套大到决策、审议,小到监督、执行的国家政权机关体制,这意味着唐代摆脱了早期国家中家国一体的弊端,开始具有了近代国家的性质。在此经济、政治背景下,唐代出现了“贞观之治”及“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使得各民族交流密切,由此创造出了辉煌而灿烂的、具有盛唐气质的文化艺术,而唐三彩以其绚烂夺目的面貌,成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工艺。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大多以黄、绿、白三色釉装饰为主。创烧成功于唐代高宗时期,盛行于开元、天宝年间,直至天宝后期开始衰落。唐三彩从其产生、发展、高潮到走向衰落,仅仅经历了几十年,它一方面保持了彩塑从秦汉以来的写实传统,一方面又创造性地利用低温铅釉色彩的斑斓绚丽,塑造出极具浪漫色彩的、华丽的盛唐气象。

三彩工艺并非只有简单的三种颜色,还有单彩、二彩、多彩等颜色,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于釉料中含有大量的铅。唐三彩高度发挥低温铅釉的性能,以铅的氧化物作为熔剂来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烧制时,各种金属氧化物都熔于铅釉,进而向四方流动、扩散,不同的釉色融合、浸润,形成了深浅各异、色相不一的绿、蓝、黄、百、赭、褐等色彩。无论是全部利用釉色的淋漓变化,或是在釉上再加图案花纹,或印花、划花与三彩并用,三彩皆以灿若云锦、庄丽堂皇的面貌展现盛唐气象。

唐三彩广泛出土于中原地区,尤其以西安和洛阳地区出土数量最多。唐三彩以丰富的品类造型、多样的装饰题材,承载着大量唐代的社会生活、世俗宗教、服饰风尚、人物绘画等诸多方面。三彩陶塑种类繁多,从模仿生活用品的器物如住房、仓库、假山、马车,到各种面貌的人物形象如天王、文吏、胡人、贵妇、侍女、侍从,再到各类生动的动物题材如狮、虎、骆驼、鞍马、家禽等,唐代三彩将自信、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时代氛围注入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三彩陶塑上。唐三彩见证了盛唐的繁荣,在那个歌舞升平、夜不闭户的时代,人们则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作为明器的唐三彩,顺理成章地被划分为不同等级成为上流社会陪葬用品中的时尚。

3 三彩马——盛唐的气度与力量

在众多形态各异的三彩陶塑中,三彩马是最常见也是最生动的形象形象之一。三彩马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技艺高超,成为唐代繁荣昌盛的见证(见图3)。唐代的三彩马,大多小头长颈,张口立耳,肌肉有力,臀部结实。眼睛、筋骨、肌肉、鬃毛等部位雕刻十分精细,整体气宇轩昂、体态健硕。唐代三彩马依造型可分为奔马俑、提腿马俑、马上人俑和马拉车俑、立马俑等。装饰手法主要有彩带装饰,即利用釉彩本身的流动性自然下淌形成彩带;点彩装饰,即用毛笔蘸以釉料在陶塑身上点出疏密得当的斑点;贴花装饰,即先将装饰物模印成形,再贴在陶塑上。造型和装饰手法的多样化展示着唐代匠人的高超技术及唐代陶瓷发展的技术成就。

图3 (唐)三彩马 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藏

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的三彩骑马女佣,女佣上身着圆领窄袖的孺衫,下身穿曳地长裙,双手扶于马鞍之上,正身骑坐在高头大马背上,形象率性洒脱。马鞍处用点彩施釉法,使黄、白、绿三种釉色不规律排列,色彩斑斓,随意又自然。洛阳出土的唐三彩骑马击鼓男俑(见图4),通高38 cm,面相清晰可辨,以黑彩绘制眼眉,头戴白色帽子,身着绿色长袍,腰间束有一腰带,双手举于胸前,似乎有拉缰绳之意。在男俑左腿上有圆形鼓,故称击鼓男俑。男俑正身骑马,马匹体态矫健结实,睁目圆瞪,通体施白釉,仅在头部和尾部装饰有黄釉,马鞍用点彩的装饰手法绘有绿釉,疏密得当,与马身形成对比,再现了唐人出行仪仗队伍的风貌。

图4 唐 三彩骑马击鼓男俑

众多唐墓中出土的三彩马,骨骼健壮、肌肉隆起、腿长尾短、形神兼备,或昂首嘶鸣、或勾首回盼、或低头沉思,线条流畅、体态肥厚,把马的各种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三彩马鲜明生动的形态仿佛把世人拉回那个自信、上升的时代——唐人认识马匹、利用马匹,开疆拓土、歌舞升平,凝聚着盛唐的气度与力量,展现了一个富于智慧、浓于热情、又朝气蓬勃的“黄金时代”。

猜你喜欢
唐三彩马匹装饰
唐三彩烧制技艺
试析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鲤鱼旗装饰坠
深埋千年的瑰宝
——唐三彩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盛装舞步竞赛马匹的设施和管理
马匹喝水
真正的动物保护:马匹专用“跑鞋”
一批分离66年唐三彩文物跨海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