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视角下的鲜切花质量体系优化及推广研究

2022-03-25 02:38邹芷妍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2年2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花卉编码

邹芷妍 缪 彬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昆明 650093)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鲜切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花卉产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020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达150 余万hm2,年销售额达2500 多亿元[1]。 目前,云南省是我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省份,花卉产业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2020年云南省鲜切花产量145.76 亿支,同比增长4.9%[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型消费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 我国鲜切花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能,但由于我国鲜切花行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品质的提升,因此对我国鲜切花的全要素质量体系的研究尤为迫切。 本文基于此背景,展开对优化鲜切花外观质量标准与建立内在品质认证体系的研究,以期增强我国鲜切花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鲜切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 鲜切花质量标准及认证体系概况

(一) 鲜切花质量标准体系的概况当前国际上还未有一部通用的花卉产品质量等级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仍然采用不同的标准和规范。 国际上区域性的标准主要有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制定的标准,其规定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及控制,还规定了产品的包装、 标识、 保护等内容,要求一个包装单位内鲜切花必须具有一致性[3]。 美国花商协会(SAF) 标准的分级原则大致与ECE 标准相同,该标准更注重茎杆长度、 坚挺度、 花瓣和叶片的色泽等外观质量[4]。 荷兰花卉拍卖协会 (VBN) 标准除了涵盖ECE 标准的常规要求外,对产品的观赏期、运输特性等内在品质也进行了评价[5]; 对各种花卉都有质量编码和各自的采收标准,并且规定所有鲜切花在拍卖前必须经过质量检测与鉴定,符合质量标准的鲜切花产品由相应机构颁发产品质量认可证书,之后方可上市流通[6]。

我国关于鲜切花最早的国家标准是由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11月16日发布的GB/T 18247.1-2000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1 部分:鲜切花》,该标准主要涉及花卉的质量评级、 抽样检测等方面规定[7]。 行业标准有商务部发布的SB/T 11098.1-2014 《鲜切花拍卖产品质量等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该标准于2015年3月1日起实施[8],主要在云南省内使用。 SB/T 11098.1-2014标准参考荷兰实施的鲜切花拍卖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对鲜切花拍卖交易的基本要求、 产品的等级划分和质量检测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规范; 标准分别根据花、 茎杆、 叶片、 病虫害等瑕疵进行缺陷编码,根据编码的数量和组合将鲜切花产品划分为6 个质量等级与“不能交易” 分类。 除此之外,原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有DB440100/T 12.1-2002 《花卉质量等级评价标准 第1 部分:鲜切花》,其与国家标准相似,均采用定性评价对鲜切花进行评级。 其他地区如山东、 河南、 江苏和浙江等地都制定了各自特色的盆花和鲜切花地方标准。

(二) 鲜切花质量认证体系的概况目前,世界上主要有6 个通行的花卉认证体系。 荷兰观赏植物生产环保项目(MPS)认证要求花卉生产企业在系统中详细记录农药、 化肥、 水和能源等采购和使用信息,对企业评定出A+、 A、 B、 C 共4 个等级。绿色花卉认证(FSF)监控种植到采收的全程活动,分为3 种控制点,要求生产商必须达到100%的一级标准和95%的二级标准才能获得认证,三级标准仅作为公司的指导方针。 GLOBALG.A.P.认证通过建立基于整个供应链的农业保障体系,将消费者的需求转化为良好农业实践,详细记录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每个关键环节,建立追踪体系。 花卉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FSI) 推出了一个大型通用的标签,以中立的观察者身份提升各标准的专业化水平,倡导其成员合作协力以多方参与、 市场主导的方式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公平贸易认证是由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制定标准,由公平贸易认证组织(FLO-CERT) 开展认证,并受两者监督,对生产者和交易者进行独立审计的一个体系[9]。 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通过认证的企业表明其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符合预期和让顾客满意的合格产品;ISO 14000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包括为制定、 实施、实现、 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 活动策划、 职责、 惯例、 程序过程和资源,达到节省资源、 减少环境污染、 改善环境质量、 促进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的目的[10]。

在鲜切花认证方面,我国虽然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和探索,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质量认证体系。 从2005年至今,我国在推进鲜切花质量认证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部署。 2005年,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与荷兰MPS 基金会签署了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与MPS合作备忘录》,开展了MPS 体系培训和部分花卉企业的认证工作[11]。 2009年,中国良好农业规范与GLOBALG.A.P.实现互认,极大提升了获得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013年,原国家林业局印发《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花卉认证体系,开展国际、 国家、 省(市、 区)不同层级的产品质量和环保认证工作。 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司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委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着手编制中国森林认证体系框架下的花卉认证标准[9]。

二、 鲜切花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及认证体系推行的阻碍分析

(一) 现行质量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相关的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均已根据我国与当地鲜切花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鲜切花质量等级评价标准体系,但在近年来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其缺点逐渐显现,影响了我国鲜切花行业的标准化发展。

1.现行标准主要关注产品外观质量,难以引导生产种植。 GB/T 18247 系列标准的实用性较低,质量等级定性评价的方法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对鲜切花产品进行准确的等级判定。 而采纳程度较高的质量等级评价标准SB/T 11098.1 更多关注鲜切花产品的观赏性品质,缺乏对鲜切花的保鲜程度、 瓶插寿命等内在品质进行评价的指标,也没有对鲜切花的储藏、 物流运输等流程进行规定,难以对鲜切花产品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另外,该标准对鲜切花的采后保鲜剂、 防腐剂的处理等内在品质要求也没有做出相应的评价规范和给出对应的检验检测标准。 正是由于缺乏对产品内在品质影响因素的规范与约束,致使目前部分鲜切花生产企业和种植农户仅关注产品的外观质量,甚至为了节省成本,不采取标准化的种植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的采后处理措施,产品品质堪忧,不利于“优质优价”的市场氛围形成。

2.产销双方质量标准难以达成一致。 目前现行的鲜切花质量评级标准年限较长,由于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生产商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认知与关注因素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根据2021年上半年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现行的评级指标体系中6.0%的缺陷指标从未在鲜切花产品出现,有31.8%的指标出现频率较低,出现次数均<100 次。 现行质量体系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响应度和灵敏度,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并未及时进行指标更新和修改,使得部分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滞后的标准体系可能会导致产地端的鲜切花质量等级在销地市场无法得到认可,产销双方对质量标准缺乏一致的认识,不利于产品的流通和交易。

3.以缺陷编码为核心的评价方法不利于促进交易。 现行鲜切花质量等级评价标准主要是以产品的缺陷编码为核心,根据其缺陷编码的数量和组合情况对鲜切花产品进行等级划分与判定。 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容易导致买家的关注焦点集中在鲜切花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鲜切花原本的优点,导致无法全面科学地评级。 消费者根据自身的消费需求,往往更倾向于关注鲜切花产品的优点,因此仅根据产品缺陷编码的数量与组合评级,可能会影响市场对于产品的评判定价,不利于产品销量与价格的提升,影响鲜切花行业的健康发展。

4.供应链上各流程缺乏相应的标准。 除了需要对鲜切花产品的外观质量进行等级评价,鲜切花产品的内在品质也同样不可忽视。 与国外的鲜切花质量标准体系相比,我国现行标准体系以产品外观评价标准为主。 鲜切花的内在品质受到多个环节的影响,包括采收、 采后处理、 包装、 储存和运输等重要流程,因此我国目前仅关注产品观赏性品质的标准体系仍存在不足,难以作为鲜切花产品质量的技术保证。 目前的质量标准体系缺乏供应链上各流程所对应的标准,如必要的鲜切花生产技术标准、储藏包装标准、 检验技术标准、 冷链运输标准及相应的市场规范制度等。

(二) 认证体系推行受到的阻碍要解决现行的鲜切花质量标准体系忽略了产品内在品质评价的问题,需要将外观质量标准与内在品质认证相结合,推行鲜切花内在品质认证。 但近年来鲜切花认证在我国的推行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

1.相关部门对认证体系的推行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及花卉行业协会对鲜切花产品质量的重视度还不够,目前还没有一套适合我国鲜切花产业业态且行之有效的产品质量认证标准体系、 技术规范和认证要求。 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没有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财政、 信贷投入[12],难以形成规范的认证体系。 另一方面,在鲜切花发展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无序发展的问题,不同地理区域各自为政,推行不同的标准及认证体系,缺乏全国范围内统一、 规范的鲜切花认证体系,企业难以同时适应各地方政府发布的质量要求,使得认证的实施推广困难重重。

2.生产商的认证参与意识不强。 目前,大部分花企和花农的生产技术水平不高、 质量管理水平不先进,企业往往会忽视鲜切花产品的质量认证工作。 部分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对鲜切花的质量认证意识不足,企业追求高产量而忽略了产品品质,不重视标准化生产及产品认证,阻碍了鲜切花产品质量和标准化生产的推进。 同时,认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对小规模经营的花农和花企来说,其难以承担高额的支出及经营风险,使得鲜切花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在我国的推行实施受到了阻力。

3.消费者对认证产品的认可度不高。 我国农产品认证及鲜切花产业发展时间都还不长,消费者对认证产品的认识还不充分。 鲜切花产品仅用于短时间的观赏和装饰,因此消费者较少关注鲜切花产品是否获得诸如环保生产认证、 质量安全认证等标识。 与此同时,认证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相较于普通产品而言价格会更高,而大多数消费者往往更倾向于选择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 因此受到消费观念、 需求和价格等的影响,认证产品缺乏市场的广泛认可。

三、 全要素视角下鲜切花质量体系的优化研究

全要素是指鲜切花产品从种植生产到销售交易的全过程所涉及的产品外在质量及内在品质。 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构建应聚焦贯穿农业全产业链,全面分析农业标准化对象与产前、 产中、 产后各环节中相关要素的内在联系,以整体效益最佳为目标,构建满足产出高效、 产品安全、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功能要求的标准化体系[13]。 因此,应基于全要素视角对现行的鲜切花质量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 (见图1),一是要从鲜切花产品的外观质量出发,优化现有的外观质量等级评价标准; 二是要构建鲜切花产品内在品质认证体系。

图1 全要素视角的鲜切花质量体系优化框架

(一)完善鲜切花外观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1.更新现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现行标准的指标体系更新,即在现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国情、 产业业态和发展趋势,同时注重指标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一是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主体的鲜切花质量标准更新机制。 结合市场实地调研、 深入访谈等方式,了解消费者的切实需求,更新原有的鲜切花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评价体系引导种植,有效提升鲜切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给予花农、 花企更多的发言权,充分了解其产品与种植过程的特点和趋势,共同推动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2.建立优势编码与缺陷编码组合的评级方式。对现有的缺陷编码评级方式进行优化与改进,首先要参考原有的缺陷编码表,在对市场充分调研后选取鲜切花的花、 茎杆、 叶片等不同类型的优势编码,制定科学且可操作性强的优势编码表,建立缺陷编码与优势编码的共同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制定鲜切花产品的缺陷编码和优势编码的数量及组合情况表,将组合表作为鲜切花的质量等级划分与判定依据。 通过优势编码与缺陷编码的共同组合对鲜切花产品进行评级,全面展示产品特点,这样更有助于市场对产品进行全面评判定价。

3.补充完善影响外观质量的产品包装标准。我国鲜切花行业要实现产业化和标准化,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快制定鲜切花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供应链上各流程的统一标准,对鲜切花生产的全过程质量进行管控。 包装作为生产的终止点和物流运输的起始点,可以有效保护鲜切花产品的品质,降低鲜切花在运输过程中的损伤[14]。 因此,要尽快制定产品包装标识标准,并根据不同品种鲜切花产品的特性制定相应包装样式与使用材料的标准,实现产品包装的规范化,减少鲜切花产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二) 建立鲜切花内在品质认证体系由于鲜切花是鲜活农产品,有着容易衰败的特殊性质,监管部门无法对进入销售市场的鲜切花逐一检测,批发商及消费者也难以用肉眼判别产品内在品质的好坏。 因此,建议制定鲜切花产品的种植、 采收及采后处理等全过程的认证标准和程序,对符合标准规范的鲜切花生产商颁发认证标志,为其销售产品贴认证标签,采取产品质量信用等认证措施保障鲜切花产品的内在品质。

1.规范鲜切花内在品质认证内容。 根据鲜切花品种选择、 种植培育、 采后处理和包装、 储存及运输4 个流程,笔者团队对云南等地的大型鲜切花生产基地实地调研与分析,建立了共28 个鲜切花内在品质影响因素,具体见表1。 鲜切花内在品质认证体系应根据识别出的影响因素,形成质量控制点,通过资料审核、 现场审查等多种形式对种植生产企业进行认证,全过程保障产品内在品质认证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对经过鲜切花内在品质认证的花农和花企,颁发认证标志并为其产品贴认证标签,同时需要定期对其进行跟踪检查,确保认证的可持续性。

表1 鲜切花内在品质评价指标

2.制定鲜切花采后处理及冷链运输标准。 RABIZA-SWIDER 等[15]提出保鲜剂不仅可以适度延长鲜切花寿命,而且还能有效改善一般的鲜切花外观。 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应加快制定并出台鲜切花采后处理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对保鲜剂和防腐剂的浓度、 使用时间及方法等技术因素进行科学约束,有效延长鲜切花的瓶插寿命,提升鲜切花产品内在品质。 此外,还要制定鲜切花冷链储藏及物流运输标准,一方面要在产品运输的各节点建立鲜切花保鲜储存中心,用标准规范冷库仓储等技术操作; 另一方面,标准要规范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全过程冷链配送,加强对冷链运输系统的动态管理,减少鲜切花在运输过程中的损伤。

3.培育市场对认证产品的 “优质优价” 意识。花农、 花企获得鲜切花内在品质认证,不仅说明其生产的产品质量有保证,也意味着其在采后处理环节的保鲜操作流程与技术方面得到了肯定。 因此,应培养市场对获认证产品的“优质优价” 意识,提升鲜切花产品的溢价空间,调动花农、 花企参与产品认证的积极性。 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推行我国鲜切花内在品质认证形象识别系统,依托各种宣传渠道 (如网络媒体、 户外广告等),让市场了解、 熟悉鲜切花内在品质认证的标志及理念,让消费者了解其所购买的获证产品均进行了保鲜处理、 冷链储藏运输等操作,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培育市场的“优质优价” 意识,并依靠市场对于价格的自我调控机制,以获认证产品与未获认证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及销量差形成良好的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生产企业参与到鲜切花产品内在品质认证。

四、 全要素视角下鲜切花质量体系的实施推广建议

(一) 建立以标准体系为依据的市场机制一是行业有关部门及协会要将各类花卉批发零售市场、 花卉拍卖中心等流通环节作为切入点,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未达标的鲜切花产品坚决不允许进入交易市场,引导种植者追求更为优质的产品,为鲜切花产品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是要严格执行鲜切花质量分级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不同等级之间的产品形成明显的价格差异,刺激种植者对更高产品质量的追求,促进全行业鲜切花产品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是要积极推动鲜切花质量认证和信誉认可等制度,鼓励与引导消费者选择认证产品,以市场机制推动花农、 花企参与标准化与认证化生产。

(二) 鼓励供应商参与鲜切花标准化建设确保鲜切花质量认证工作的持续开展,要对认证工作运行机制、 管理监督模式等进行深入研究,切实发挥产品认证的质量保障作用。 首先,政府及行业协会应加大标准体系宣传力度,根据鲜切花的标准化生产特性,编制标准及认证体系的解读材料,引导花企和花农树立质量意识、 积极参与认证工作,提升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其次,政府可成立专项的标准化建设基金,加强标准化建设财政投入,还可以对已获证企业给予切实的优惠政策支持,如以减免部分税收、 发放认证补贴等方式激发花企、 花农开展鲜切花产品质量认证的积极性。

(三) 设立鲜切花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政府部门应积极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示范推广各类生产技术规程以及相关企业内部管控标准[16]。 首先,在我国大型鲜切花生产基地如云南等地建立高质量鲜切花标准化生产先行示范区。 鼓励大型鲜切花生产龙头企业对标生产高品质产品,打造优质的自主品牌,成为鲜切花产业标准化、 认证化生产的典范。 其次,示范区内要构建以育种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并建立产学研基地,通过选种技术培训、 组织管理等方式提高生产者的知识水平,培养具备选种育苗、 种植栽培、 环保、 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的实践技能。 可以在示范区内不定期举办鲜切花产业发展交流会、 生产技术培训班等活动,促进全国花企和花农之间的经验互通,学习获认证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带动全行业的发展。 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还需要组建专业的监管团队,保障对鲜切花的检验检测、 认证监管等工作落实到位,保持标准化生产先行示范区的先进性。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花卉编码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编码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航天外包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