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博
体育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娱乐性质的消遣活动,同时在参与体育活动的时候离不开相应技巧和体力的支撑。在体育活动中,学生能够彻底放松身心,还能够有效增强身体素质。同时,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还能使学生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1]针对现阶段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要求教师积极开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以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效,促进学生素养的全方位提升。教师在进行课程开发的时候,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开发体育特色综合实践课程。例如,在冬奥会来临之际,北京市太平庄中心小学借助本地区的冰雪资源,开发出了冰雪特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滑冰滑雪技巧,还真正理解了冬奥会的精神和内涵,有效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磨练学生意志,为学生全方位发展夯实基础。这一成功案例给予我们启示,我们在进行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时候应该进行积极借鉴。
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标中被列为必修课程,并且其是一门以学生实际生活为依据,将学生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运用的实践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持续保持独立的探究兴趣,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增强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其中实践性主要说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应该以活动形式为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知识和经验,在实践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开放性是说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个封闭的教学体系,其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过程和评价等都是相对开放的。自主性主要是说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主观意愿,强化学生的活动主体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和反思。[2]生成性则主要说的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目的和主题等内容会伴随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发展而进行自主重构和生成,实现课程形态的不断完善。综合性就是说学生的实际生活是由各种因素交互组成的综合体,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样是各科知识的融合,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涉及方面也是学生个体与社会和自然的内在整合。
首先,开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优化体育教学结构。学校是学生参与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其课程呈现形式和内容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能否有效激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开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体育教学形式以及内容的优化,能够使教师依据学生实际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并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关注学生能力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其次,开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整体素养。在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过程中,教师能够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兴趣点等科学设计活动内容,并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指导,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在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应该遵照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在有效应对现阶段体育教学弊端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素质教育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中就有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课程。这两个课程在教育目标以及学科特点等方面的联系非常紧密,只有在两者相互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传授知识、教育和培养人的重大价值。首先说体育课程,这一课程有着自身的专属特点,其不仅注重学生身体的实践,更注重学生心理的实践,其主要的课程开展目标就是使学生在参与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其参与意愿和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活动和体育课程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在两者充分结合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实践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并在其参与体育实践课程的时候,充分运用自身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学习,促使体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形成一个有机统一整体。鉴于此,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应该积极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并探究出以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发策略,促进体育课程与实践课程统一体的形成,为学生良好品德和整体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撑。
受以往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普遍重视学生成绩,认为体育课程不能给学生成绩提供助力,因此忽视体育课程的实施成效。这种错误的理念,导致大部分体育教师失去工作的积极性,体育课程的开展形式化现象严重。另外,由于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没有充分意识到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巨大促进作用,导致体育课程的边缘化现象严重。
从体育课程的实际开展情况可以看出,体育课程的开展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教师受到教学目标的影响,导致其在课程开展期间过于依赖教材目标,严格按照教学设计按部就班进行。其次,由于教师工作懈怠或者是对体育课程的错误认知,导致体育课程通常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完课前热身之后,由学生自由活动。最后,受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体育课程被其他学科占据的现象严重。这几种课程开展形式,抑制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素养的协调发展。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促使学生正确看待自身优势和不足。但是在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过于注重结果,例如跑步课程,教师对学生的通常仅限于学生的跑步成绩是多少,有没有达标,通常会忽视学生上次的跑步成绩是多少,这次比上次进步了多少。这种不合理的评价形式不仅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更会抑制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在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够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真实需求,以保证体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体育教师应该能够带领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标准。[3]学生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来参与实践活动,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体验。任何一项实践活动的背后都隐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因此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竞技性活动形式的应用,借助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学生们不仅能够积极的献言献策,还会在比赛的过程中团结起来,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增强学生凝聚力。
例如,教师在实践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竞走比赛”。在学生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记录每一位学生的个人成绩以及小组成绩,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作为小组表现的最终评定标准。通过开展这种竞技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激发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使学生为了小组的胜利进行团结合作,有助于深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竞争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
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借助已有经验强化学生的体育技能和道德素养,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针对现阶段体育课程资源匮乏的现状,在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融合中国民间体育形式,丰富体育资源,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正确感知我国的民间文化和技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我国的民间体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含武术、滚铁环、抖空竹以及陀螺等。在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借鉴这些活动形式,点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4]
例如,在实践活动中融入武术,在课程开展之前,可以借助武侠电影或者故事,使学生感知我国武术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讲授武术招式的动作要领及其作用,促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增强自身身体素质,促使学生养成站如松,座如钟的正确姿势,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另外,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与武术项目的融合,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强不息、精益求精的武术精神,促进我国民间文化的有效传承,增强学生整体素养。
教师在开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时,应该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特点以及体育项目特点,尽可能设置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认知,锻炼学生品质,凸显体育的育人作用。在体育项目中仅跑步一项活动就可以分为长跑、短跑以及接力赛等。长跑能够有效锻炼学生耐力,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短跑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爆发力,瞬间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接力赛形式是锻炼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凝聚力的不二之选。鉴于此,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的时候,应该能够依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弥补自身不足,促进学生素养的全方位提升。例如,如果学生的耐力不足,做事情经常半途而废,那么教师应该选择长跑形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以达到锻炼学生耐力的目的。[5]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发体育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增强实践活动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强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弥补学生不足,增强学生素养。
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种硬件设施的支持,因此在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当地特色体育资源的融合。前文已经提到,北京市的太平庄中心小学,利用当地的冰雪资源开发出了冰雪特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并且获得了较大成功。我们在开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应该进行积极的借鉴。当地特色体育资源能够为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硬件设施保障,并且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能够更好感知当地的特色文化。例如,跳水皇后郭晶晶的家乡,游泳已然成为一种特色资源,在这个地区的学校中游泳课程也成为了特色体育活动,通过这一课程,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使学生感知奥运冠军的拼搏精神,更为我国优秀体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供有效支撑。[6]因此在实践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结合当地特色体育资源,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素养的同步提升。
综上所述,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极强的育人作用。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因此在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融入当地特色资源、民间体育资源、体育竞赛等形式,并在与体育项目自身特点相结合的基础上,强化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