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决定下限,审美决定上限

2022-03-25 00:57朱七七
旅游世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机位景色风光

朱七七

我与摄影是因旅行而结缘的。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常带我去各地游玩——摄影理所应当地进入了我小小的世界。很多摄影爱好者因摄影而爱上出行;我则相反,因为旅游,我才得与摄影相邂逅。

最初,年少的我只会玩着傻瓜胶片机或卡片机,拍的东西现在看起来都是“歪七扭八”。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去拍好一张照片——有了推敲和学习,进步自然是水到渠成。

其实就是多看、多想、多拍。摄影与大多艺术形式相同,最终输出的作品,即为创作者审美和技术的综合呈现。这两者当中,审美远重要于技术。我们常说一句话:“技术决定下限,审美决定上限。”如若要真正地提高摄影水平,当切勿考虑以下限为底线的作品,要设法突破自己的上限。近些日子新出现了一个评价照片的词语,“监控式作品”,即一张清晰,但审美价值为零的作品。故而摄影技术的上限——熟练地拍摄一张清晰的作品——只是输出作品价值的下限。摄影技术足够支持拍摄后,我们应该把大部分目光着眼于如何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提升审美水平,最简单而直观的方法即是多看作品——首先我们要知晓何谓“美的作品”。积累审美时,不仅要看国内的优秀作品,亦需看国外的作品;不仅要看图库作品,亦需看比赛获奖作品;不仅要看摄影作品,亦需看风景绘画。风光摄影是站在绘画这个巨人的肩膀之上的,我们要试着爬上这个肩膀。

推敲这些优秀作品背后的美学思路、技术手法,其后而行的拍摄才可谓是有意义的。社会的审美始终是变化且进步的,因而若想持续产出高质量的作品,就需要持续学习不断进化的美,要一次次把自己推出审美的舒适区。

另外,也推荐大家粗略学习镜头成像的原理,从理论层面提高自己的技术基础。风光摄影的现场拍摄,某种程度上可以概括为:如何将需要的景色拍摄清晰的技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拥有景深合成、曝光合成、全景合成等拍摄技巧。但如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时间窗口有限的复杂拍摄环境下,恐将时常陷入不知如何处理的窘境中,最终导致拍摄效果不理想。

相较于当下较为火热的星野摄影和城市风光摄影,我更偏爱在光线较充足的时间段(即黑夜之前),以较宽松的机位选择空间去进行创作(即不会被限制在某一个楼顶或是白天找好的机位点)。在拍摄方面,我目前更多地使用广角端,拍摄较大范围的场景。

另外,我是不太抵触一些“打卡景点”的。我认为,即便是再多人拍过的一个对象,总归会有新颖的取景构图,或是后期方法思路——“打卡景点”并不是我们拍出“打卡照”的借口。而知名场景的照片亦更有利于后期的传播。诚然,这也有“打卡景点”往往行程规划更简单的缘由,若有机会和朋友一起去深山密林野外采风,那就更好了。

每张值得发布的照片背后,都有一些难忘的经历。摒除摄影的功利意义,其实风光照片于创作者而言,与大家手机中某张聚会合照并无不同:在翻看照片时,心中回溯被照片所凝固的时光——对于风光摄影师亦是如此。

在这里分享一个最近的经历吧。2021年夏天的时候,听闻海西冷湖镇附近的俄博梁即将被景区过度开发,便约一位朋友马上订票,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银河拱桥之旅。舟车劳顿到达目的地,天公卻不作美:不但天上乌云密布,而且银河拱桥的正下方,新架起一座亮闪着灯的勘探平台。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决定碰碰运气,在原定机位把相机架起。

令人意外的是,勘探平台在凌晨两点钟左右暗了下去;与此同时,头顶的乌云竟也从东南方散开了一个口子,璀璨的星空逐渐从云层被风扯开的缺口中探出了头。我们马上奔向机位,欣喜地拍完了既定内容;而幸运女神也没给我们太多时间,密云很快再次笼罩了天空。翌日,我们找到勘探基地,询问他们今晚是否还将熄灯,才得知昨晚是因为原料耗尽而只能停工,今后将不复再有机会了。

山区和高原的风光摄影是无法精细规划的,很多时候出片与否全靠运气使然。或许这也是风光摄影的魅力之一吧。

正如我之前谈到的,首先要自我剖析,分析问题是出在审美上还是在技术上。面对不满意的照片,要想清楚是否复现了当时构思的效果。如果是技术问题,比如前景对焦跑焦、曝光不准、星点或树叶严重拖线,那就是欠缺练习,需巩固技术。

若是彼时心中之所想已然呈现出来了,而效果并不好,就要去学习别的摄影师是怎么表现这个场景的,自己和他们的思路差距在何处,后期处理思路差在何处。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当创作者安然于舒适区时,危机便将很快降临了。有一个很有趣的理论叫做邓宁一克鲁格效应(D-K effect),它将学习的过程简化为起步时的自满、有一定了解时的自我否定和后续学习中的逐渐成长。我自然希望我已然脱离了“愚昧之峰”,能够逐步踏上“开悟之坡”。

个人觉得当前最大的欠缺在于审美的同质化和稳定化,这个问题甚至显现于国内很多摄影平台上。当我们打开某个社区时,会失望地发现:目前的风光摄影审美高度趋一化——要么是大光比、大场景、高层次感、大范围景深合成、光影氛围感浓厚的油画感作品;要么是以拱桥、流星雨为主体,人物为点缀的大场景星野摄影。这些照片好不好看?——至少于我的审美中,我自身亦是此种风格的卫道士——但我们显然在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固步自封了。

毫无疑问,Marc Adamus、Max Rive、RyanDVar等人作为这种风格的引领者,是全球风光摄影先锋的一份子,他们的风格深深影响了国内的摄影方向。但我们要意识到,还有Kiliane Schonberger等擅长使用中景构造氛围的摄影师;有Peter Lik等与色彩共舞的摄影师;国内亦有段岳衡等用中式留白构造意境的摄影师。我们一定要多看、多想、多交流,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摄影思路,希望国内的摄影师们能一同开辟出新的天地。

这句话其实并没有错,风光摄影其实就是记录眼前的美景。如何找到景色,如何将眼前的景色构建成“美景”,如何把心中的“美景”变为一张照片——风光摄影所有重要的事项,归根结底都可以划分进这三个步骤。

然而,这三个步骤,每一个都不容易。举个例子,找到景色需要周密的前期规划,要具有足够的气象知识、天文知识、地理知识、规划路线的能力等等。当然,三个步骤中最重要的一定是第二步,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审美水平。

最近网络上一个话题很有热度,很多人批评社交平台上的景点推荐是“照骗”,认为很多创作者“过度修饰”了本来枯燥、贫瘠的景色。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暂且不讨论这个话题的正确性,只关注风光摄影和实地风景存在很大差别的现象——事实上,从眼前的景色中,使用储备的审美积淀去对场景进行挑选、提取、重构、还原,最终使其重新呈现在一张屏幕大小的照片上,这便是风光摄影真正的核心。

换言之,如果一个人能保证将美景“简单记录”,那么他已经将摄影技术已经到了极致——全球很多知名摄影师都认为,自己呈现出的照片远不如彼时眼前的美景。

除去之前多次提到的审美水平外,个人认为风光摄影还需要健康的体魄和一颗始终热情的心。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在风光摄影上更显得尤为正确——在不计算露营负重的前提下,以风光摄影的常用配置而言,即两机三镜、主副三脚架、无人机,背包的重量能够轻松超过十公斤。风光摄影又经常是昼伏夜出的,摄影师们往往更偏爱海拔较高的山区,更偏爱黄昏日落、夜晚银河和清晨日出。很难想象一个体弱多病的人能够背着十几公斤的负重,在高原白天徒步,晚上拍摄银河。因而,若想从事风光摄影,健康的体魄是必要的。

此外,我们要对摄影保有一颗始终热情的心,这也是我目前在自我反思的一点。有时候,我们会主观地放弃一些自认为“没什么可拍的”景色。我们仿佛已然失去拿起相机时的初心了:总是想去找到“能够出片的”景色,而忘记了彼时拿起相机,想记录一切的一腔热血。诚然,随着摄影阅历的增长,我们的判断固然有一定的依据,将体能留到最好的机位也是合理的。但我仍确信,惟有对按下快门保有热情的人方能始终进步——放下疲惫,多按几次快门,终会有收获。

学习方面,推荐大家不单要学习国内平台上的优秀作品,更要去学习世界范围内的优秀作品和获奖作品。不得不承认,国内风光摄影的起步较晚,目前为止我们仍处于学习和追赶的阶段。想要在面对某个具体场景时迸发更多的思路,我们需要去学习多样的风格和想法。

拍摄时,我们不要吝啬和队友的交流。架好相机后,和身旁的人沟通一下自己的拍摄主体、构图、思路,通常能交流中互相改进,拍出更优秀的照片。有些人会担心某个机位、某个思路被别人知道后对自己不利,这个想法是荒谬可笑的:一个风光摄影师,如若要顾忌自己的机位被别人找到,将使得自己的拍摄泯然众人——那充其量是一位优秀的导游罢了。事实上,面对某一场景与同伴交流,是提高自己拍摄水平的最佳方式。

除此之外,引用一位优秀的摄影师的话,“相机说明书是最好的摄影教材。”我们一定要能够熟练地使用手中的相机。很多摄影爱好者相机用了很多年,一半的功能没弄懂,一半的按钮不知何用,甚至不知道在哪——这在风光摄影中是绝对不达标的。风光摄影时常出现恶劣环境:拍摄星空时的极暗环境、大雨天时罩上的防雨罩、沙漠强光下看不清的显示屏等。我们一定要在看不到相机的情况下,做到熟练地操作相机。因此,手中的相机就像士兵手中的枪,一定要摸透它的每一个零件。

猜你喜欢
机位景色风光
#你会分享爬楼机位吗?#
《海那边的景色》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咦,春天!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机位排布优化方法及应用
风光新580
机位容量因其数量影响的仿真运行及量化关系研究
风光如画
风光ix5:当轿跑邂逅SUV
甜甜的龙眼,美美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