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守勇
摘 要:为促进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本文研究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在课堂教学、1+X证书、职业岗位及互联网资源等方面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融会贯通,在教师、教材、教法层面进行实践应用,并构建了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提高了学生的思想修养和职业素养,实现专业教学和思政育人的同向同行。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技术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研究实践
1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对我国产业布局,尤其是对装备制造业带来了重大变革。工业机器人技术作为装备制造业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在智能制造、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在高职院校中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目前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有近460所,且专业招生人数连年攀升。但是工科类的学生在当前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势头和纷繁芜杂的富媒体浪潮下,意识形态和心理发展很容易受到冲击。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载体与课程设计,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2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内涵挖掘
2.1 与课程结合,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争做“吾辈”担当
以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工业机器人应用的雏形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了木制的带有晃动货箱的人力步行式运输工具——木牛流马,北宋苏颂等人设计制作的水运仪象台等都反映了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初步探索。自从20世纪以来,欧美等国家的自动化技术迅猛发展,逐渐超越了我国。通过介绍机器人的发展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的五千年進取求索的探索精神。
以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为例,虽然我国是世界上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生产大国,但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以及机器人底层核心算法技术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教师以此教育学生认清差距,直面事实,在国家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的今天,争做吾辈青年,无负今日,无负民族,躬身入局,直面挑战,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过程中贡献自身力量。
2.2 与1+X证书结合,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从2019年4月教育部提出实施1+X证书制度以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在社会评价机构和高职院校中迅速开展,当前已发展到第四批。依据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将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机结合,在单元教学中设计课程思政内容,实现书证融通。设计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映射关系,科学、有序地将每个任务的知识点、技能点和思政点相融合,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北京赛育达科教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开展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在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中级考核中,工作任务“工业机器人系统外部设备通信与编程”中的“能够根据工作任务要求,编制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仓储应用程序”技能考核要点,要求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路径规划、奇异点规避等技巧,学生需在大量练习中总结经验,对目标点位精准示教,对工具点位反复优化。在示教点位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运动位置,稍有偏差将导致碰撞危险的发生。在课堂教学及考证培训过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将课程思政贯穿“课证融通”全过程。
2.3 与职业岗位结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规范文明的职业素养
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和就业前景分析,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主要面向岗位有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工业机器人电气工程师等。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岗位职业标准、岗位职责要求的描述与讲解,包括安全规范、职业素养、节能环保、5S管理等。比如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要求能够使用示教器、操作面板等人机交互设备及相关机械工具对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进行装配、编程、调试、工艺参数更改、工装夹具更换等,这与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课程标准相匹配。鼓励学生对照自身情况与岗位要求寻找差距,补齐短板,引导学生理解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规范文明的职业素养。
2.4 与互联网资源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树立坚毅人格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网络社会中,如何将网络资源和学生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将网络资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课程资源类,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网络资源较多,包括超星学银在线、中国大学慕课、智慧职教等,教师在课堂中合理运用课程网络资源,不拘泥于现有教材,拓展学生视野,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应用、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第二类是网络资源类,这类资源有部分和专业相关,教师在教学中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提高学生思想站位,对专业教学形成正向反馈。比如学生喜欢浏览的今日头条、B站、微信视频号中关于工业机器人最新技术、高精尖科技研发、技术达人发明创造、科技知识微视频等,鼓励学生自立自强、独立思考,对纷繁芜杂的网络资源去伪存真,不断用知识武装头脑,塑造志向远大、百折不挠、坚毅果敢的人格,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3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3.1 培养师德高尚师风优良的课程思政教师团队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打好“传道”根基,才能更好地“受业解惑”。广泛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活动,以点带面,形成优秀课程思政示范效应;实施“送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将专业教师外派参加课程思政专项培训,引入思政课程老师参与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师优势互补,保障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的深度和广度。
3.2 开发一批具有课程思政特色的新形态教材
传统教材一般都是基于知识体系,且没有融入思政教育。优化原有教材教学设计,将教材从知识化向项目化转变,在各项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穿插课程思政元素,并配以二维码、视频、图片等资源,丰富教材思政元素。每个项目设置知识链接、工程经验、拓展阅读等模块,将知识点和技能点对接真实应用场景,提升教材的“亲和力”,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3.3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
将信息化手段,比如虚拟仿真软件、慕课资源等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实践翻转课堂,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在课堂中将时事热点、技术前沿、工匠人物、先锋事迹等与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的元素分享给学生。通过新闻视频介绍疫情期间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护理机器人、咽拭子采集机器人,让学生认识到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重要意义;通过播放《大国工匠》纪录片展现平凡岗位的匠人精神;通过分组教学,鼓励学生发扬极客精神,自己动手打造能够运动的“工业机械臂”,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浓厚的思政氛围。
4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以具体评价和考核机制来体现改革效果,以此反向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在教学改革中予以優化和改进。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应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法治意识、文化素养、思想修养等重点进行课程思政供给,并健全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具体来看,以人才培养效果来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本文探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评价机制,构建2个层面、8个维度,18个考核要点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评价体系,全面规划、以点带面,力求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落到实处、教学评价有据可循,具体内容见表1所示。
5 结语
本文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角度出发,分析课程思政教育在专业教学中的背景,研究课程思政元素内涵,结合专业课程、1+X资格证书、职业岗位、互联网资源等方面提炼课程思政融入点,从教师队伍、教材建设、教法改革等方面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并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评价体系,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职业素养,实现了“德育”和“智育”的同向同行,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1. 2020年陕西省职教学会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GKCSZ2020-1518);2.陕西省职业教育学会202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2SZX277);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2020KCSZ071)。
参考文献:
[1]富海鹰,杨成,李丹妮,等.“三全育人”视角下工科课程思政实践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5):7.
[2]梁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J]. 辽宁高职学报,2021,23(9):4.
[3]王晓莲.工业机器人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 34(12):2.
[4]王芳,刘康,李洁,周子健.基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37+78.
[5]李玉香, 牛慧.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 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船舶职业教育, 2020, 8(3):4.
[6]李峰.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20,18(25):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