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及其阐释路径

2022-03-24 23:18:41杨文俊
创新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国式小康社会现代化

■ 杨文俊

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2]9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经提出,迅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纷纷围绕其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讨论,形成了一批论域广泛、主题鲜明的研究成果。然而,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缺乏对这一论题的前提性问题的有效关注和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向纵深发展。基于此,本文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三个方面的前提性问题展开讨论,以求尽可能地提出合理的阐释路径和可行方案。

一、前提性问题之一:如何科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联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概念的提出,激起了我国学界新一轮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热潮。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性理论研究,如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科学内涵、理论渊源、鲜明特征、伟大成就、历史经验和基本启示等;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化类别研究,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等。这些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既从整体性、系统性角度建构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根基,也从目的性、价值论维度阐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功能作用和世界意义。然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仍需探讨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科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按照通常的理解,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历史阶段的现代化都有与之相匹配的目标任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与“小康”的概念,并把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性战略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完成后,新阶段的目标任务将会接替它而成为驱动现代化继续前进的内驱力和动力。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而言,已完成的现代化阶段性任务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似乎可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成果而结束了对其历史的在场的讨论,但实际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辩证地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继续发展的起点和前提的根本性问题。这个问题的真实关切在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性发展任务的完成而被抛掷于一边,而是要科学辩证地理解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前提性条件,成为“地基”般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样才能避免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因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导致的重重障碍。

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变成为一种前提条件,它就表现为基础性的形式。所谓基础性,指的就是事物在相互关系中的前置作用或者在层级关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是事物发展的起点和必要条件。要搞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置作用和基础性地位,既要站在现在回望历史,也要立足当前展望未来。

站在现在回望历史,意味着需要讲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在某些历史事件中可以被合理地认为是前提条件的事物,在另外一些事件中可以自然得多地看作是工业化的后果。”[3]历史地看,“小康”最早见诸《诗经》,表达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79年,邓小平将传统意义的“小康”与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结合起来,赋予了“小康”现代化的崭新意义。“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4]237在邓小平看来,中国到20世纪末实现的现代化与一般意义的现代化不同,是中国式的、小康状态的现代化。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实现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是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5]542在21世纪的头20年建设为“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5]543。其后,党的十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赋予了该目标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党的十八大以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被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6],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全面小康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的系统性统筹谋划。这也说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不再仅是作为结果的导向,而是跃升到整体性、系统性、结构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就是说,在新时代,它将以结果转变为起点的形式对新的高阶位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意味着需要阐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关系。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国家的重大会议等出发,加以阐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地向世人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事实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已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7]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在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8]为了能够顺利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国将其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7]。上述论断实际上展现出这样一个事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融会在其实现过程中,为其实现创造条件,是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奋斗目标。

具体来说,从“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一环,是‘历史交汇期’的重要内容”[9]。这深刻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上下连贯、左右融通地嵌入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也深刻表明以片面单一的结果导向误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悬置和屏蔽其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位置,根本无法科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我们只有真切地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发挥着承接过去的功能,又肩负着延展未来的使命,才可能在根本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破解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难题。

二、前提性问题之二:如何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位置和地位

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走自己的路,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和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一如既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回望历史,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世界历史的演进过程中,现代化浪潮强势崛起并席卷全球,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为了顺应世界潮流大势,改变近代以来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面临着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重任。在艰难的求索中,中国诸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几乎都以失败落幕,直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才寻找到了一条真正适合自身转型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中以改革开放为时间坐标,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我们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0]135,中国现代化也随之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这个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4]164,“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4]163。这条道路,邓小平将其实事求是地在原计划的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上调整为“小康”,“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10]54。这条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后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基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46,“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2]93。因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一个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准确把握的前提性问题,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究竟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和地位?

针对这个问题,学术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被明确规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1];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特征[12];第三种观点认为,基于现代性视域考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本质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内在一致性[13]。第一种观点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于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间维度界定不同,又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学者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限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创造的一种“新”的现代化道路。如孙代尧认为“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14]。另一方面,有学者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解为改革开放以来创造出的现代化道路。如荣开明在梳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依据对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分析,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业已开创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明确地规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1]。这两个方面仅在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初创时间节点的理解上有所不同,而在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等同性上,它们具有共通性。第二种观点实际上与第一种观点有部分相同,但是又较第一种观点更加深刻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具体来讲,第二种观点隐匿表达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孕育而生,这与第一种观点存在复合部分;而第二种观点较第一种观点的深刻性表现在,其没有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直接等同,而是指认前者是后者的本质特征,处于后者有机结构体中最为核心的地位,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除了内含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本质特征,还拥有一定的可活动空间,更接近科学的理解和阐释。第三种观点与第二种观点相似,主要的差异表现在其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系的考察是置于现代性背景之下,以现代性具有的开放性、流动性和反思性等特征来审视现代化的过程,在比较中把握和总结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和现代性的中国特性。总体上,笔者更认同第三种观点。具体来说,在笔者看来,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形态和本质所在。不过,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在外部规定性(如研究人员、研究成果等的多少)意义上来描述性认知这一问题,而更应该在内在规定性上对其予以理解和把握。在内在规定性上认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形态和本质所在,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一个方面涉及的是理论问题,第二个方面涉及的是现代性问题。

先看第一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形态和本质所在,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途径,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这个时期,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一项重大的任务,其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主要内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内在于社会主义道路之中。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探索出一条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把应当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它回答了中国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怎样建设现代化的问题,开拓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内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时代课题。回答这一课题需要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探索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进入新时代以来,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并结合时代提出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新要求,扩展了现代化的内涵,这也意味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走向了成熟定型”[15]。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通过以上的历史考察可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议题和应有之义。一言以蔽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干仍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而,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和地位。这说明,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认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形态和本质所在,是完全符合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的。

再看第二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形态和本质所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对这个方面的阐释,应立足于中国实际,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创造新的现代性理论范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性与现代化是内在统一的,现代性意味价值、目标,现代化意味过程、途径。复兴是新时代最大的现代性,其具体化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的价值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在其导向作用下走一条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道路。在新时代的中国,这条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总结历史经验而开拓出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内蕴现代化的普遍性与中国式的特殊性,实现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它的开创在实践发展的现代性上无疑具有两方面的重大意义:创造中国现代性理论范式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创造中国现代性理论范式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发展之路,在这条道路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的是一条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之路,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拥有中国智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了可能性和应然性。正如同汤因比所预判的那样:“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选择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它也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与世界都需要的礼物。”[16]显然,这个礼物就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形态和本质所在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它不仅创造了中国现代性理论范式,而且开创了世界维度的价值意义,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实现的。因而,开展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不应当仅将眼界放置于理论维度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更应当将眼界放置于实践维度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之上。

三、前提性问题之三: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其他现代化道路存在实质性的差异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兴起的学术研究热点,改革开放是其勃兴的最深刻和最深厚的实践逻辑。此外,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也都是掀起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热潮的现实背景和重大契机。现代化发轫于西方,在世界历史大发展的背景下,拥有差异化国情的世界各国形成了具体且多样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质上是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独特的社会主义道路,它遵循了自身独特的发展逻辑。由此,思索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其他类型的现代化道路(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之间的差异,自然就成为我们需要不断努力考察的重要议题。

如何看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其他现代化道路之间的实质性差异,笔者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积极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差异;二是有效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差异。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弄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之间的差异?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是基于不同制度文明的现代化探索,因此,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深刻认识两者本质区别的要义所在。从文明的视角来看,现代化源自西方,是一个充斥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色彩的概念。当文明的历史进程发展到资本主义驱动现代化的世界潮流,现代化文明便诞生了。现代化文明作为一种文明新形态,初始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不同于农业文明,它是建立在以资本为中心的运行逻辑之上的,冲击和破坏着传统社会孤立与封闭的古老秩序,开拓出新的建立在“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17]基础上的开放的、世界性的文明秩序。在这种文明秩序下,人类突破了农业文明的界限,迈进了工业文明的时代,人类历史也朝着世界历史的方向发展,人的存在形态打破了狭小范围和孤立地点的限制而走向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状态。但是,资本的秩序往往被资本自身侵蚀和毁灭,在资本的自我矛盾运动中,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逐步摆脱其革命的意义而堕落为保守的力量,最终被更高级形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所替代。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尽管“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8]36,但“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18]32,在这种局限于资本范围的现代化文明下,资本主义带来了物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对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分裂、生产和消费的冲突等,因而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最终将被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西方现代化道路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的必然结果。不可否认,西方率先实现现代化,完成了向现代化文明转型的历史性任务,将人类文明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8]871。也就是说,西方现代化与资本的原始积累密不可分,西方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血与泪的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在本国范围内,为了获取原始资本积累,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不惜运用暴力的方式掠夺本国人民的土地,对人民的反抗采取严厉的镇压,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等都直接暴露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罪”。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国家不是对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予以帮扶,而是以殖民掠夺和血腥屠杀等方式在世界各国进行原料、土地、市场的抢夺。因此,马克思说:“在真正的历史上,征服、奴役、劫掠、杀戮,总之,暴力起着巨大的作用。……事实上,原始积累的方法决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19]821可见,即使资本主义创造了现代化文明,但终因西方国家走的现代化道路实质上是对内残酷剥削和镇压人民,对外血腥侵略和掠夺的万恶道路,因而充满了侵略性和掠夺性的特征,它不仅并不意味着“文明的终结”,而且意味着终将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而被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所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撑和价值遵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及其资本逻辑基础上形成的崭新的价值体系,具有博大厚重的人文情怀、世界关怀,意指未来。因而,与侵略性和掠夺性的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示出人民性和世界性的显著特征,这具体表现在:在规模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上人口最大规模的现代化;在本质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发展路径上,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显而易见,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一种实践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一般性规律,也充分展示出自身独一无二的特殊性,在推动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无疑,立足于人民性和世界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了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性意义。

其次,我们为什么要弄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之间的差异?

这是因为,相较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在本质上的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上是一致的,走的都是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但是,历史的结果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然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仍将长期活跃于历史舞台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弄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之间的差异,既是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研究,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超越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合理性的全面认识和准确界定。

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相适应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最初尝试和实践。在此过程中,苏联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苏联模式的现代化道路是在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对抵抗外来侵略、巩固社会主义政权起到了重大作用。由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期坚守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曾一度因优越于西方现代化道路而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有关数据显示,苏联工业化建设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以1937年时的工业产值与1913年时相比,资本主义世界只增长了44.3%,其中美国增长了54.3%,而苏联却增长了7.5倍。在工业总产值方面,苏联已由占欧洲第四位、世界第五位,跃居到占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也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从1917年的十月革命到德国法西斯入侵前夕的194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7.15倍,同期美国增长了34%,英国增长了69%,法国增长了31%。苏联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从1913年时的占2.6%上升到1937年的占13.7%”[20]。这充分显示出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时代主题从革命与战争向和平与发展的转变引起的科学技术较量的比重加大,以重工业为重心的倾向式发展的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愈来愈脱离改革的实际,使得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失调。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也有着关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文化专制政策、党内斗争此起彼伏、民主法治缺失、监督机制匮乏,这些也都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越来越僵化,失去其灵活性和人民性。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也由此终结。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我们并没有充足的自我经验,只能向率先迈出现代化步伐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求取经验。这在当时无疑是必要的,苏联经验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在学习践履过程中,以苏联为模板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愈发呈现出弊端。于是,毛泽东在总结经验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苏为鉴”,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在《论十大关系》中,他明确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21]尽管这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未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但形成了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拓出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不仅复归并且发展了毛泽东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还根本性地突破了苏联模式,成功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确立了一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与所处新时代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进程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的宝贵经验,也与时俱进地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丰富了其具体内涵,构建了现代化建设更为健全的价值体系、评价体系和目标体系,不再侧重于倾向式发展,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遵循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也追求全面协调的发展目标,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模式的扬弃,以其更强的包容性、公平性与可持续性,开拓了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中国式小康社会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环球人物(2022年5期)2022-03-07 14:53:36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28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12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2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中国式失败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学习月刊(2015年5期)2015-07-09 03:53:06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