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姝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315211)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22届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1]。2022年4月19日,教育部召开的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三次调度视频会议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面临多重就业压力,其困难程度甚至超过2020年[2]。一方面,国内经济现在正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三大考验,就业市场岗位收紧。另一方面,新冠疫情的反复给大学生求职就业以及教育教学带来深刻影响。同时,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给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带来更大的压力。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尚未清晰意识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不占少数的大学生升入大学后,无法适应从高中到大学学习生活的角色转变,没有制定学业、职业规划,早早陷入迷茫,虚度大学宝贵的学习时光,最终导致毕业即失业,甚至无法毕业。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缓解就业焦虑、明确自身职业发展道路具有重要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综合测定和分析一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能力与特点、时代需求与岗位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设定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轨迹和计划,并通过实际行动执行该计划的过程[3]。该过程整合了各种活动,包括自我改进的步骤和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这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需要进行彻底的计划和执行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职业生涯规划本质上是一个人的职业战略规划问题。它要解决的是“我将来要干什么”,即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选取职业范围的问题,关系到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人生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4]。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选择人生的方向,确立人生的目标。在大学阶段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尽早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以及性格特点,找出自己的优势,从而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尽早制定行动计划,提升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在20世纪初叶起源于美国,到70年代,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得到推广和实施[5]。一些发达国家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课程起步也较早,已形成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如1911年美国哈佛大学率先开设职业指导课程;1971年由时任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德Sidney P.Marland)博士提出“生计教育”,并颁布生计教育法案》;1984年法国通过的《高等教育法》规定要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与指导;澳大利亚为促进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了职业发展纲要”,并开设了相关课程。19世纪末,职业规划理论传入我国后,各大高校逐步开始生涯规划的研究和实施。1921年清华大学首次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1986年深圳大学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我国真正普遍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2007年12月,教育部专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构建通识+专业”职业生涯课程体系和“模块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职业生涯规划课每年开设206个班,覆盖学生3万余人次,同时建立职业生涯发展工作室,举办“就业指导月”和“职业生涯规划月”系列活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6]。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自我定位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实践启示。学生可以在职业规划课中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业缺陷和自己的学习特征,并可以通过教师的解释清楚地定位自己[7]。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课程开设上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学形式大多是理论知识传授、缺乏专业教师上课等,课程内容多以政策、技巧、信息为主,没有开展就业软实力的培养或缺少相关内容,尚未形成科学完善的教育模式,在开展的广度、宽度和深度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基于对已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研究梳理,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对A市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开展调研,并访谈了部分研究对象以深入了解其职业生涯规划现状。通过量化数据和质性资料的统计分析,呈现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真实状况,从中探索其优化路径。
在借鉴已有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成果和相关专家的指导下,本研究确定从学生视角考察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自编《高职在校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职业生涯认知、专业认知、就业认知、自我认知、实践行动、职业期待等6大模块,共25题。经试测,问卷α系数达0.847。
研究对象是A市各高职院校在校生,本次调研共回收9982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按照性别划分,男生4616人,占比46.24%,女生5366人,占比53.76%;按家庭所在地划分,来自城市1034人,占比10.36%,来自县城1568人,占比15.71%,来自农村7380人,占比73.93%;按照专业大类划分,工科1103人,占比11.05%,理科2274人,占比22.78%,文科4062人,占比40.69%,其他2543人,占比25.48%;按照年级划分,大一5776人,占比57.86%,大二3094人,占比31%,大三1091人,占比10.93%,大四21人,占比0.21%。本研究问卷调查样本量较大,调查对象在各划分维度皆有分布,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代表性。
了解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是解决其现实问题的前提条件。通过对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的深入分析,发现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以下特点。
职业生涯规划在个体成长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岗位为基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高职学生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之间存在一定联系,68.32%的学生认为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联系紧密。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规划意识,88.76%的学生对学业有所规划,85.13%的学生对职业生涯有所规划。学生能够较早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12.25%的学生在大学前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42.32%的学生在大一时制定,19.54%的学生在大二时制定。
但大部分学生缺乏规划能力,导致规划实际作用可能不大。一是体现在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45.36%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比较了解,44.9%的学生不太了解,3.81%的学生根本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是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缺乏相关知识使得难以形成真正能够指引学生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体现在学生缺乏将规划具体化的能力。在学业规划方面,50.87%的学生只是进行了简单粗略的规划,18.55%的学生没有形成书面的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40.61%的学生有规划但没有形成书面的规划,30.35%的学生只有近期的规划。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不够详细具体,缺乏可操作性,这些规划最后可能被“束之高阁”。
随着社会快速更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职业分类细化,更新换代更加频繁,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期望得到高质量、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调研的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情况来看,高职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和将规划具体化的能力,甚至有11.24%的学生仍没有学业规划,14.87%的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有很大需求。55.41%的学生表示希望学校提供“求职应聘技巧、就业信息、就业政策服务”,30.62%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和提供专业实习”,7.89%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一对一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6.08%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及培训”,体现了学生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个体化要求。
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获得渠道比较单一。46.77%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职业规划课程,27.05%的学生选择自己查阅书本、浏览网络获得,21.79%的学生只是专业教师在课程中涉及。周边群体是学生形成职业价值观,作出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35.61%的学生希望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最想得到职业生涯规划课老师的帮助,26.89%的学生最想得到专业课老师的帮助,选择父母、辅导员老师、校友、学姐学长、班主任老师的学生比例依次递减。值得关注的是,职业生涯规划课和专业课教师这两类教师群体得到了学生青睐,但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两类教师却没有得到太多学生的认可。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培养技术技能和实践能力,在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占比更高,在教学内容中及时更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实现跟产业行业发展同频共振。高职学生同样认识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将自身发展有意识地与产业行业发展对接。据调研,72.96%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中获知相关行业发展趋势,77.64%的学生期望在大学期间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不仅如此,高职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提升其他能力帮助较大。82.41%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与实习”方式对专业能力帮助较大,75.4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与实习”方式对非专业能力帮助较大。“社会实践与实习”选项远超其他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高度认可。
但高职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可没有反映在他们的实践行动中。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对学生而言是积攒实践经验,提升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对于参与技能竞赛,14.23%的学生表示没有机会参加,15.88%的学生表示不想参加,还有34.77%的学生表示愿意参与,但是不在乎获奖与否。虽说重在参与过程,但缺乏一定的目标,可能使学生缺乏足够动机,在平时不够努力训练,参与技能竞赛对学生职业成长的意义不大。各类培训是针对性提升学生某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52.13%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过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各类专业证书的培训,但仍有24.32%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47.44%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期望直接就业,18.58%的学生期望自主创业。新时期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更加多样化,期望的就业取向比较多元。大部分学生期待未来工作单位是企业,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是比较一致的,38.63%的学生期待进入国有企业,11.16%的学生期待进入民营企业,9.49%的学生期待进入外资企业;不少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期待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达21%;还有19.73%的学生选择相对稳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在择业时,高职学生主要考虑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薪酬福利(70.78%)、工作稳定(66.55%)、兴趣爱好(59.59%)、晋升空间(51.29%)、专业优势47.58%)、社会地位(16.04%)和父母要求(7.94%),体现当今高职学生择业更加关注职业长期发展和个体要素。
正确的自我认知、专业认知是选择职业道路的重要前提。调研显示,只有20.23%的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特长、兴趣、能力非常了解,14.12%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2.3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对于自己所学专业,27.16%的学生表示喜欢但不了解,9.57%的学生表示不是很喜欢且不了解。错误的自我认知和专业认知可能使学生进行了错误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加学生就业的试错成本。
舒伯(Super)在《职业生涯心理学》一书中,将职业生涯的发展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8]。而大学生正处于其中的探索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职业认同。在此阶段,舒伯认为,共包括三项职业发展任务:积累、具体化和执行。积累是指大学生开始收集职业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其职业目标,同时认识其价值观和兴趣。具体化指的是在此阶段,大学生开始有了较为具体的职业的实际选择。执行则是大学生开始针对所选择的职业开始进行专门的培训并就业。这三项任务,恰能贯穿在大学的第三或第四学年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在大一侧重“积累”任务,在大二侧重“具体化”任务,在大三大四侧重“执行”任务。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按学年划分为三项单独的任务,这三个任务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是内在统一的一个有机整体。以受访的X学生为例,其原本以外贸公司销售为职业目标,但在大二时,其发现了新兴的直播行业,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其对该行业了解不够,于是找到该课程教师和职业生涯规划导师咨询,随后其重新进行了职业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她重新经历了“积累”和“具体化”任务。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所以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时候,要全过程跟进,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才能真正帮助到学生。
以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由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老师承担。但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涉及行业动态、价值观形成、社会家庭环境等多重因素。职业生涯规划课老师一人无力承担众多信息的收集,也无法做一个多面手。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肯定还需要专业课教师、企业导师、思政课教师、家长等多主体的加入与协同,形成教育合力。一是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具有专业的权威性,他们对专业知识深入的了解是学生在择业时极具参考价值的宝贵资源。近几年的政策导向,屡次提及专业教师不应当只以传授专业知识为己任,同时要将课程思政等工作作为课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专业课教师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专业课教师更好履行自己职能的最好体现。二是企业导师。很多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为学生配备了企业导师,企业导师会参与专业建设、学生培养、校企合作等众多教育环节。企业导师是最了解行业前景的人,企业导师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讲,是事半功倍的事情。企业导师可以弥补专业课教师在获取行业动态、了解行业实际中的盲区。三是思政课教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服务国家的发展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特殊领域的思想政治课”[9]。思政课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经验是其他老师不可及的,因此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介入是很有必要的。四是家长。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除了考虑自身特点、兴趣、条件外,不可避免地也要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家长的参与能够帮助我们更好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教育不是复制,是创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尤其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如此。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要利用好“互联网+”的机遇和优势,积极运用多种职业规划测评工具,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需求特点。同时结合专业特点、行业动态、经济形势,为学生量身打造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精准成才。
此外,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有的学校过分关注学生就业率,混淆了长期职业生涯规划和近期就业指导的差异性,忽视了人职匹配。一刀切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终结果就是产生“企业招聘难和学生就业难”同时存在的矛盾局面,企业找不到满意的员工,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不仅要关注就业率,也要关注学生的就业质量、职业满意度,提醒学生不要盲目从众,找准自身职业和人生发展定位,以此避免大学生就业后的“闪辞”,深耕工作岗位,敬业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