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炜明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医药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为怎么看中医药、发展什么样的中医药、怎样发展中医药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方向,为加快新时代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提供了遵循。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为黑龙江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十四五”期间,中医药人应当勇担使命、创新实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变局中开新局,用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事业要赢得发展,需借势而谋、乘势而上,终能乘风而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次次实地考察,一次次决策部署,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从“十八大”的“扶持”到“十九大”的“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得到空前重视。2017 年,《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地位和扶持措施。2019 年,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治疗和预防方面中医药功不可没。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临床工作实行中西医结合,先后推出八版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筛选出“三药三方”等有效的治疗办法,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对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 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全面加大对中医药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出7 个方面28 条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中医药高质量供给不够、人才总量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发展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健康产业。2021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来到医圣祠,对中医药事业作出重要指示,再次为中医药工作锚定航向。中医药发展进入有史以来最为重视、法治环境最有保障的历史时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响应,中医药全面走向世界。面对中医药发展的大局,中医药人应该抢抓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新时代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是中医药大省,在中医药学术研究、科技研发、学科建设、人才聚集、道地药材品种等方面实力雄厚、优势明显。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以统筹谋划、积极推进,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机构改革中,设置省中医药管理局并单设党组;高度注重在“健康龙江”建设中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注重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注重在经济转型中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价值,陆续出台了具有全省指导意义的文件,如《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首个中医药发展地方性法规《黑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召开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唱响“龙九味”品牌。2021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黑龙江省中医药条例》,是黑龙江省第三次就中医药工作立法,为黑龙江省中医药事业提供有力法制保障,大力推动了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开启了黑龙江省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新征程。
当前,黑龙江省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期”,全省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中医药产业发展进一步提质增速,特别是在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有力彰显了中医药力量。但是,制约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发展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黑龙江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强省正当其时。
一是坚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抢抓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坚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中汲取理论力量和前行动力,进一步增强推动中医药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最高的行动标准、最严的工作要求、最大的责任担当、最优的方法路径,主动作为、竞相奋斗,着力提升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和运用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水平,全方位激发中医药作为独特的中华民族卫生健康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源于自然的生态资源等各方面潜能,全面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着力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把中医药服务强起来,把中医药核心竞争力立起来,打造中医药发展新特色、新优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医药需求。
二是坚持把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围绕中医药事业和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健康中国”行动,建立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中医药学术和技术传承。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充分汲取中医药师承教育精髓,坚持中医药思维培养,发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的传帮带作用,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培育一批龙江中医领军人才。加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批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核心骨干,打造一支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中医药队伍。
强化中医药办学水平。推进“新医科”建设,探索“医工结合”“医理结合”人才培养,拓展中医药服务生命全周期的专业设置,推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的资源整合,深化医教协同、产教融合,主动布局中医药战略性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加大高校附属医院、中医规范化培训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力度,强化中医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及中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学科建设,构建协同工作机制,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强化高层次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推进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探索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整合式九年制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临床中药学长学制人才培养。依托黑龙江省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实施重点培养、定点跟踪、专项配套、重点支持,培育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基础、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并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中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
强化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将中医药学才能、医德医风作为中医药人才主要评价标准,将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中医医师的主要评价内容,逐步制定出台能够体现中医药学术传统和服务特点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改革实施方案及评价标准。在高层次人才评选中积极探索中医药人才单列计划,单独评价。从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放眼全球,集聚一批高水平中医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一批能够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激发全省中医药人才活力。
三是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中医药不仅不能缺位,而且要更有作为。
提升中医药科研创新。依托中医药优势特色学科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专科等研究优势,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黑龙江省中医药发展实际,持续推进中医临床基础研究和中医药应用研究,着力在中医药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新药创制、重大技术攻关等方面实现突破。
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活力。完善产学研医合作机制,积极谋划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思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建设国内有一定影响、中药安全性评价技术一流的药物安全性评价机构,建设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研究院。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组建科创中心,布局一批成果转化产业化平台。借助中药材资源普查和动态监测,制定各地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做好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引导、服务中药企业发展,打造全省中医药产业龙头和品牌。
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对俄“桥头堡”作用,推动中俄、中东欧中医药国际交流,打造龙江寒地医药文化品牌。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中西医结合,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国家新一轮发展征程已经起航,中医药人要坚持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精准发力,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生动实践,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全面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