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问题与优化措施分析

2022-03-24 19:43:22王燕张楠
科技资讯 2022年17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监管

王燕 张楠

(广东粤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35)

在绿色低碳社会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方式,提高对生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度,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还是监督人为水土流失问题重要途径,是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方式。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现有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方式是基于人为调查基础上开展,不能满足不同空间尺度监测工作需求。为推动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对传统的检测方式进行优化,对监测设备进行升级,在改进水土保持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拓宽当前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发展道路,为我国未来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重点内容

1.1 水土保持调查工作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水土保持调查工作依旧是重点工作内容,属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基础内容。及时展开水土流失调查工作,不仅可以使人们真切了解生产建设活动所导致的水土流失情况,还能获取更为精准的水土保持监测基础数据,为水土保持整改计划提供数据依据。

1.2 水土保持监测结果

水土保持监测结果为水土保持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监测重点预防和治理区域水土流失情况,以全国发布相关数据为对照组,以监测结果为实验组,通过比较发现水土保持工作问题,为制定水土流失预警和水土保持措施提供实际依据,同时,在公布比较数据之前,需要保证监测结果具有即时性、准确性,保证比较结果具有可读性。

1.3 强化水土保持监测

生产建设项目是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对象,按照国家发布的重点工程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计划,可能无法实际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国家分布的水土保持工作计划为大方向,加强水土流失有效预防,确保生产建设项目生态效益,在强化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事实为基础原则,切实解决本地水土保持工作。

1.4 提高准确监测数据

完善监测技术体系是发展水土保持监测重要方向,现阶段,为进一步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则需要在明确当前监测工作最新技术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尽可能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后续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在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提供全面准确监测数据是重要方向,通过引进先进监测技术是提高准确监测数据重要途径。

2 水土保持监测问题

该文主要以A市为例,分析地区水土保持监测问题,A市拥有12个区和2个县,人口数量为1 329万,土地面积为20 840 km2,山地丘陵面积占63%,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1 200~1 400 mm,以春雨和梅雨为主。通过调查2020年A市水土流失情况发现,水土流失面积为1 230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4.22%,在2020年之前,水土流失面积上升速度较快,针对此问题,该文以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管理生产建设项目数据为数据支持进分析统计,共计80个项目,13个项目类型。

生产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公路轨道交通、建筑以及一些小型水利工程,通过分析生产建设项目,分析水土保持监测问题。

2.1 重视程度较低

在新形势下,我国政府管理人员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监督力度越来越大,但个别地区依旧存在重视程度较低问题。我国针对水土保持工作问题已经制定多项政策,在落实具体文件过程中,重视审批工作环节,忽略管理和工作落实情况问题逐渐显现,水土保持措施无法及时落实到位,导致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不理想问题出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落实需要以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项目特点,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方向,展开水土保持工作过程中出现认识不清问题,导致居民无法加入水土保持工作中,无法发挥群众力量,水土保持工作难以正常顺利开展[1]。

2.2 水保方案落实较慢

现阶段,在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时,部分工程施工建设单位,忽视了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时,保持水土的重要性,仅仅将关注点放在了工程项目主体建设方面。首先,水土保持方案实施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审批和确定,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无法拥有即时性,无法及时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工作错过最佳治理时间。其次,水保方案缺少合理性,方案设计内容无法对应实际情况,导致水保方案无法发挥实际效果。在生产建设项目项目规模、建设地点以及各类情况发生导致项目需要进行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时,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手续难以及时办理,致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配套的有效的措施落实,使项目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2]。

2.3 缺乏监管制度

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越来越复杂,在此背景下,我国政策更新速度无法适应社会建设速度,在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体系中,缺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相应处罚方法,缺少监管制度。在建设项目开始之前,也没有进行水土保持方案备案工作,同时也没有依法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生产建设项目中,监测工作无法及时展开,监管制度无法被及时实施,在无人监管背景下,水土流失情况很难被发现,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措施实施效果将大打折扣。

2.4 监管力量薄弱

监管工作是建设项目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监管力量薄弱和监管人员不足问题,影响监管效果。部分监管人员认为缺少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无法对工作产生信心,工作没有积极性,导致出现监管力量薄弱问题。在高速公路、水库等大型生产建设项目中,施工过程存在征地面积变化和位置变化问题,一方面,水土保持方案需要及时调整,在无形中增加难度;另一方面,这些项目施工周期长,对地表的破坏程度较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产生的水土流失将更为严重[3]。

2.5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水平较低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在生产建设项目中,对其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随着水土保持监测机构的不断增加,其监督单位包括科研院(所)、企业、高校等,各种形式的监测单位在监测技术与设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监测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监测单位的监测技术比较落后,其监测方式不合理,从而导致监测工作效率低下。

3 水土保持监测优化措施

3.1 建立宣传机制

深入展开水土保持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认知度和守法自觉性,引导居民主动加入水土保持工作队伍中。具体来说,在新媒时代背景下,为加深人们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广电媒体等途径,对当前生产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加强水土保持的重要性进行介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生态建设项目、生态文明工程等内容宣传力度的方式,使居民意识到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4]。

3.2 督促整改落实

在开展监督整改工作过程中,为保证工程施工构成中,水土保持措施能落到实处,在工程建设开展前,可以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比对,加大落实工作力度,针对建设单位保持政策执行落实不到位之处提出整改意见。对未按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的工程项目,可以通过下发整改通知,并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的方式,使水土保持方案及时有效落实。加强针对建设单位的关于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贯,杜绝整改计划流于形式、不重视整改计划等问题,有效地达到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目的。

3.3 健全法律法规

当前与水土保持工作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够健全这一问题的存在,是导致水土保持工作无法全面落实的关键性原因之一。现阶段,为实现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落实,需要在明确当前工程建设需要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加以优化完善,明确指出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承担的水土保持任务,并制定完善的水土保持工作落后的惩处方法,保证相关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够严格执行项目水土保持信用监管制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使水土保持工作合理展开[5]。一方面,完善水土保持制度建设,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加大惩治力度,并将水土保持工作逐渐细化,在水土保持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严格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及时公开报道典型违法案例,使建设者了解违法行为危害性,不断完善水土保持工作模式,带动水土保持工作发展。

3.4 提高执法能力

加强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是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工作,提高监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为水土监管执法工作提供依据,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目的。根据社会薪酬实际情况为监管人员核算薪资,加强各项奖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有效性,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监管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及时提高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发挥监管重要作用,当发生问题时,及时向上级人员汇报实际情况,为其执行法律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引进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执法能力重要方式,充分利用卫星等先进信息技术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精准动态监管,并为水土保持监测提供技术支持[6]。

3.5 完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与方法

在生产建设项目中,水土流失问题比较突出,为了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水平,需要深入分析当前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规律,从而制定出防治措施。在生产建设项目中,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水土保持监测,以便全面、准确地了解水土流失情况,从而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制订出水土保持的方案与措施。同时,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需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对监测设备与工具进行完善与改进,并不断改进监测技术,从而确保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效率的提高。

4 水土保持监测中常规技术与新技术的应用

4.1 常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方法

4.1.1 调查监测法

在当前项目建设水土保持工作落实情况监测过程中,调查监测法是一种通过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目视观测、量测、试验等操作,了解现场水土流失动态、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的一种监测方法。其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植被、弃土弃渣、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等内容,由于这一监测方法观测难度较小,因此,在实际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这一监测方法的应用频率最高。

4.1.2 地面观测法

地面观测法是一种主要以生产建设项目施工区域土壤流失量情况,为主要监测内容的监测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地面观测法又可以分成常规小区观测、侵蚀沟体积量测、测钎法等方法。其中,侵蚀沟体积量测是一种应用频率相对较高的水土保持情况监测方法,测钎法则是一种实用性相对较高的监测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测钎法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施工区域地面情况观测时,需要明确施工区域人工坡面的自然沉降情况,并将其融入监测数据结果当中,从而达到提升监测工作准确度的目的。

4.2 新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4.2.1 GIS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在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普及过程中,GIS系统因具有良好的空间分析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持监测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等方面工作当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现阶段,在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时,为进一步提升监测工作的准确度,降低人工监测的工作量,可以以GIS系统为基础,构建符合项目建设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数据库,并对施工现场地面沉降、植被增减等信息进行实时监管,并对数据信息进行集成管理的方式,得出不同阶段防治目标指标,对工程施工建设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

4.2.2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为切实了解一些偏远地段、隐秘区域、人力不及角落是否存在水土流失的情况,可以借助无人机遥感技术,对这些人力难以到达的区域实际扰动面积及其变化进行记录,再借助互联网系统,将记录的信息传输到相应的数据分析处理软件中,将这部分信息以图形、数据、文字等形式展现出来,为后续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需要以先进技术和严格的监督管理工作为基础,不断完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模式,提高监测水平,解决我国水土流失问题。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监管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中华建设(2019年7期)2019-08-27 00:49:14
水土保持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42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