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权
(1.贵州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医科大学 党史党建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系统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成为近年来学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点内容。2020年,中央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情感,报效国家,奉献社会”[1]。《意见》从形塑价值取向的高度着重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充分体现了劳动价值教育是当前学校劳动教育的本质。探索和分析劳动教育价值理念,对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当前为何需要重构与强调学校劳动教育,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劳动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2]变化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发展地看问题,理性认识事物“变”的本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一直作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得到持续性强化。从时代背景看,中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教育的价值也随之相应地改变,表现出不断演进的历时性特征。因此,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探析学校劳动教育价值的变化及其在新时代的“新”价值,具有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
1.站起来阶段:凸显政治价值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向全世界宣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具体来看,这一时期包括三个阶段: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十年文革”时期。
在过渡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3]。基于此,劳动教育的政治价值开始显现并逐渐得到重视:一方面,劳动教育开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着重于建立革命的人生观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转变以往轻视(体力)劳动或“贬低”劳动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学生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从思想和现实层面切实满足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实际需要。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强调受教育者要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因而,劳动教育的政治价值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彰显,且内涵不断丰富拓展:首先,劳动教育更加强调消除脑体差别、实施阶级批判和改造的政治价值,致力于社会主义劳动观的确立;其次,勤工俭学形式的劳动教育既为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困难提供了物质保障,也强化了学生正确的劳动观,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最后,寓教于劳并改造学校教育的制度设计,要求学生积极接触和融入社会实际,致力于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既是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劳动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要求。
在“十年文革”时期,极“左”思想占主导地位,劳动教育被涂抹上浓厚的政治色彩,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5]。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一种“新风尚”在全国大规模掀起[6]。在“左”倾错误思想占据主导的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政治价值被极端扩大,强调依靠纯粹体力劳动实现劳动教育的政治价值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劳动教育“轻脑力、重体力”的失衡发展遮蔽了劳动教育的真正价值,甚至使其走向反动谬论。如在这一时期,“‘四人帮’胡说‘知识越多越反动’,鼓吹‘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7]92,这些颠倒是非的口号严重违背了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劳动教育价值被长期遮蔽,亟须得到正确引导和利用。
2.“富起来”阶段:凸显经济价值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8]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由“站起来”向“富起来”迈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劳动教育及其价值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旨趣重在强调“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7]41。在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指导下,脑力劳动的价值得到确证和强化,并赋予劳动教育在“富起来”阶段新的经济价值意蕴。
从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期,中国进入了全面“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新阶段。邓小平指出:“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迅速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7]89因此,劳动教育的价值开始侧重于习得科学技术知识以服务经济建设:首先,重塑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教育开始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阶段,并被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其次,提升劳动技术能力。随着人才竞争格局的形成,培育具备适应科技变革形势下的新型人才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而,国家提出:“对青少年一代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他们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尽可能有计划地、较早地接触一些生产技术……这对于他们将来参加四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9]2 486最后,强化社会实践锻炼。针对高等学校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和劳动锻炼的问题,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提出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是接触社会、了解实际,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社会服务[9]2 633,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全面建设小康时期,中国开始迈向“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一阶段,劳动教育的经济价值得到重新诠释和强化:一方面,劳动教育的价值得到有效延伸,在价值内涵上进一步明确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此外,“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必须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社会实践“不仅包括生产劳动、科学活动,同时还包括各种第三产业的社会活动”[10],劳动实践样态的扩大,决定了劳动教育价值的延伸,使其育人价值更具深刻性。另一方面,在劳动教育的实践形态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劳动技术教育变得更加迫切和突出。技术成为新的关注点,而实践创新成为21世纪劳动教育的新导向。整体来看,这一阶段,学校劳动教育价值导向是响应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满足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因此,无论是从思想层面、认识层面,抑或技术层面,劳动教育都凸显了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时代导向。
3.“强起来”阶段:凸显精神价值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产生了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教育的价值也随之显现出新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包括劳动情怀的养成,劳动创造和发展功能的实施,劳动教育自身价值的凸显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受众范围、功能定位、内容体系等方面,确证和升华了劳动教育在整体教育系统中的独特育人价值与综合育人价值。
从独特育人价值方面看,新时代劳动教育有三个方面的价值意蕴:首先,强化实践体验,提升体力劳动的认同度。增强青年人对体力劳动的认同,是当前劳动价值独特性的基本表现。在学校劳动教育中,需要转变学生“重脑力、轻体力”的认识,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而强化实践体验,以现实性实践检验思想认知,达到对劳动教育目的的认同与接受。其次,提升劳动知识技能,契合劳动新形态。拥有和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是评价学生劳动素养的基础。要提升劳动知识技能,劳动教育是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应当结合学科和专业知识,通过各类具体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应用能力,着重关注智慧劳动、创造性劳动、人机协同等劳动形态的新变化[11],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回归现实,确证人的存在价值。智能化时代的来临,预示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强大科技成果与人类工作生活的融合度呈几何式递增,极大地释放了人类劳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捷性、舒适性的体验感。但与此同时,虚拟化、技术依赖性、科技宰制等造成的人的价值异化,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现实性体认,更是隔断了作为人的自然与现实属性的双重价值。于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塑,在于引导学生回归现实,以劳动促进人的自然本性的释放,以劳动迎回人的社会本质的进场,从而实现人的存在价值的确证。
从综合育人价值方面看,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体现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四个方面:第一,助推道德发展,彰显道德价值。劳动是教育学生在道德上成熟起来的重要途径,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使得学生在亲历劳动过程中深刻明晰“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2],树立“实干兴邦”的“大德”,维护“和谐社会”的“公德”,形成“严以律己”的“私德”。第二,促进智力发展,克服片面认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13]284,287。因此,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将所学所知运用于实践,检验知识掌握度以及是否为真,进而深化知识理解,拓展思维,促进智力发展。第三,强壮体魄,增进健康。当前,学生的脑力劳动被广泛关注和重视,而体力劳动被长期轻视甚至忽视,导致学生懒散作风盛行,身体虚弱,健康问题频发,从而被隐喻为“温室里的花朵”。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介入,主要价值在于调节脑力与体力的再平衡,尤其是体力劳动的复归,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能,强壮体魄。第四,提升美感,培育身心之美。马克思认为,只有人才“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4]。劳动蕴含美,劳动认识美,劳动创造美,劳动教育自身蕴含着美育价值。通过劳动实践,陶治学生的识美之心,培育学生的辨美之智,形塑学生“内在美、精神美、现实美”的内在审美观,促使学生科学理性追求美,从物质实在、精神文化双重视域提升美感,突出劳动创造美的价值。
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把劳动贯穿“德、智、体、美”全过程,形成了完整的“五育”培养模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劳动教育的价值经历了动态性演进,形成“变”的因素,而“不变”的因素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导学校劳动教育,使之构成劳动教育的理论源泉;其次,将生产劳动作为开展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促进学生在体验劳动的亲身实践中明白和理解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热爱劳动,逐步树立社会主义劳动观,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坚持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与目标导向。党和国家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的方针、政策,汇聚着劳动教育核心要素的价值取向,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而改变自身的本质和属性,它们始终贯穿“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全部阶段,是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势的关键,体现了劳动教育核心价值“不变”的本质。
1.马克思主义源理论的指导地位不变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15]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要求我们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创新发展的根源。也即是说,既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也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马克思认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8]230“在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16]这些经典论述表明,“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17]
2.实现知行合一的价值旨趣不变
毛泽东强调:“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13]296-297劳动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虽然经常产生失衡问题,要么强调体力劳动,夸大体力劳动价值,造成“目不识丁”的现象,严重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么强调脑力劳动,轻视甚至贬低体力劳动,使广大青少年产生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错误认识,使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被淡化、弱化的边缘地位。但是,党对于劳动教育是实现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的价值旨趣没有改变,通过劳动教育进行实践育人、提升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的方式始终如一。邓小平认为:“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7]107习近平强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8]也就是说,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感情,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19]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要求广大青年学生要努力参加社会实践,既向实践学习,也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汲取丰富营养,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为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提出培养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有文化、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党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要求适当进行劳动教育,使青少年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基础教育;同年10月,国家教委要求学校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互相配合、互相渗透;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将“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作为教育主抓手。全面发展内涵从“五育”到“三育”的改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这样解释:“关于教育方针,原来我们提德、智、体,后来曾改为德、智、体、美、劳。讨论《纲要》的时候又恢复到德、智、体。因为,除德、智、体、美、劳,还有其他的,也不只‘五子’、‘七子’,但这些内容都可以归到德、智、体里面去,是广义的德、智、体。这次《教育法》又提出这个问题,后来加个‘等’字,即‘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20]进入新时代,基于新情况、新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分别指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三育”变为“四育”,劳动教育依然被包含其中,只是没有明确提出。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把劳动教育纳入其中,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2020年,中央印发《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由此,劳动教育的价值在这一时期得到彰显和强调。综上可知,无论是“三育”“四育”或“五育”,只是语词表述方面的区别,劳动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实质从未发生变化。
1.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
首先,准确把握“不变”是“变”的前提和基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提出,依然应对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只有坚持“不变”,才能保证劳动教育的方向,保证“为谁培养人”的宗旨,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不变”是根本,是劳动教育价值的核心,稳定根本,强化核心,才能有力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保持劳动教育价值的底色不变。其次,科学把握“变”是一种常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价值在内容、特征、定位等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紧密呼应时代的要求。因此,保持劳动教育开放式发展,使其价值更加贴合时代需求,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墨守成规、固执己见,必将丧失劳动教育的积极意义。在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方法,不仅坚持本来,也需借鉴外来,最终能够面向未来,实现时代价值与劳动教育价值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实现劳动教育价值的积极效应。最后,辩证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与劳动价值观。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不能由于强调“变”,而遗忘甚至否定“不变”的根本;也不能出于强调“不变”,忽视或者漠视“变”的要素。梳理学校劳动教育的历时性发展,可知“变”是在“不变”的基础上演进,“变”是为了契合时代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将“变”与“不变”结合起来,辩证统一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总体目标中,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
2.构建劳动教育体系,提升劳动教育的系统性
首先,要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根据大中小学各阶段教育目标和任务,结合学生在各学龄段的实际情况和特征,科学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并将之作为必修课程。此外,在其他学科教育中,应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各个环节,系统构建劳动教育学科体系。其次,明确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求。结合“十全育人”的教育目标和任务,结合学龄段、学段的特点,围绕与社会生产有关的理论知识与科学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劳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做好课堂外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实现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等不同学段学生的价值诉求。最后,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是提升劳动教育系统性的关键环节。在开展学生综合评价时,将劳动教育纳入其中,并采取理论知识考查与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学生在参与劳动教育过程中对劳动理论的学习情况,以及参与社会劳动实践的表现。综合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开展各类学生评价(升学、毕业、求职)等,更能体现评价的全面、系统、客观和公正,最终使得劳动教育与学生自身利益相贴合,切实保障劳动教育的可操作性和现实化。
3.强化实践体验,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劳动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习惯的养成都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完成。”[21]这表明,劳动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动手劳动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强化日常生活劳动。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从细微之处入手,开展诸如洗衣、做饭等基础性的生存性劳动,充分发挥家庭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实践。由日常生活劳动的主要项目可知,家庭尤其需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家长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培育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耳濡目染地形塑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第二,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学校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除开设理论课程外,还需就劳动技术进行强化培训,即组织建设劳动技能培训的实验室、实训室、操作室等场所,聘请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专业劳动者进学校、进课堂,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专业导师,开展社会需要的相关劳动技术培训。通过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以教促学,以实战化进行技能培训,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第三,强化生产性、服务性劳动。学校要积极同相关校外组织进行沟通联系,激发校外组织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即学校同政府、企事业单位、村社经济组织等进行联动,组织学生进企业、到工厂、下田坝,依托这些校外组织对学生进行实地实时实操的劳动实践教育,让学生去切实感觉、实地参观、切身体会、实际操作,全方位增强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社会公益组织,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提供平台与场域,提升学生服务意识和公共精神。总之,建构家庭、学校、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支持模式,基于不同劳动内容、劳动场域、劳动目的共同发挥作用,对不断强化学生劳动实践体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完善保障体系,促进劳动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要实现劳动教育,必须拥有完善的劳动后勤保障体系,以确保劳动教育的正常开展和持续进行。第一,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依托学校内部现有的各类基地、实训场地以及校内后勤、物业等资源,积极争取资金、政策、场地等支持;积极联系和沟通当地政府、龙头企业、村社组织为学生实践劳动提供场地,形成学校、政府、社会多方联动的实践场所保障机制。第二,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劳动教育发展规划的需要,围绕劳动知识育人、劳动技术育人,加强劳动教育师资理论培训、实践学习,提升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此外,积极探索校外各类组织中的劳动技能先进工作者作为学生劳动教育的第二导师,充分发挥校外优势,增强劳动师资队伍。第三,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学校除积极争取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在劳动教育中的预算、规划和支持外,还要积极同校外有关经济组织进行联系和沟通,多方筹措教育资金,增大劳动教育相关投入。第四,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学校应同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家庭共同建立学生劳动教育安全保障协同机制,以学校为主体,家庭配合、政府监督、社会参与的形式,全方位保障学生劳动教育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