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实践的新路径与新课程

2022-03-24 17:33:24孙献华
江苏高教 2022年3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艺术

孙献华

(同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92)

18世纪的哲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美育”这一美学概念,后经由蔡元培先生、王国维先生等教育家将此概念引入近代中国,与孔子倡导的“游于艺”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理论。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1]。高校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可以欣赏美、理解美、进而创造美的专业人才。现在有些人将美育误读为艺术专业技能教育,诸如绘画、唱歌,这是被异化的美育,被异化的美育只强调技能教学而忽略了美育本质的育人价值。在受众群体上,美育的受众应为在校的全体学生而非特定的艺术生群体。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修养,这对于“人”的教育与完善、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共同列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 更是直接提出“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美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加强美育教研工作”等目标,充分体现新时期我国对于高校美育的高度重视,也为高校美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随着大数据、视觉文化的盛行,美育的观念如何随时代变革? 如何在美育观指导下建立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 如何让学生通过欣赏、学习经典作品,切实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都是如今高校美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美与美育

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巨大变革的时代。科技、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迫使我们思考人类未来教育的发展。美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和使命也许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理解何为美育,首先需要对“美”建立概念。古往今来,诸多哲学家都提出了自己对于美的探讨。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一种如黄金分割一般的黄金比例,是客观事物具有的一种属性,只要具有这种比例和属性的事物,都是美的;而柏拉图、黑格尔则认为,美源于一种理念,是一种“理性的感性显现”;在席勒看来,美是一种包含着具体生活和普遍意义的“活的形象”。综上可知,美是一种审美体验,是与理性相对。它取决于体验者的感官感觉、个性心理、审美修养,我们正是需要通过审美教育,即美育,获得审美的渠道与经验,达成审美情感与人格教育的完善。

席勒将“美育”作为一种现代概念,他认为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是一种与纯粹理性教育、科技教育相对的感性教育,是一种关乎人的感性和理性整体发展的“全人教育”。美育包含感性教育、人格教育和创作教育。感性教育是美育现代性的表现,席勒认为现代世界中,理性的过度扩张导致感性和理性的失衡,而通过美育可以培养人的感性,最终达到感性和理性中和平衡的局面。美育也是一种人格教育,在西方有“真善美”之学说,在中国,孔子则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王国维先生更是提倡达到一种“无利害”、无私欲的无欲无求的道德境界[2]。现代社会中,美育又多了一层内核,即创造、创新。美国当代教育家格林提出“全面觉醒”的概念,提倡可以通过创新美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自身的生命体验,从而促使整个社会群体达到一种善于反思、乐于想象、理性与感性达到合理平衡的良好精神状态,培养出健康而完整的人性。

二、高校美育实践的缺失与变革

1.高校美育实践的困境

每个时期的美育都有各自时代的需求与需要达成的目标。孔子提出“游于艺”,旨在通过乐、礼的游戏完成人格的完善,康德则希望通过美育达成理性和感性的和谐。从当今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以推测,国民的审美、艺术素养、创造力已经成为国家、民族的核心战略力量。但是就目前数据来看,我国大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仍然有待发展,对自身的审美情趣没有清晰的认知。大学生群体对美有初步的感受,可以感受生活与自然之美,并主动创造出一定的生活之美,却不能创造出艺术之美,尤其在艺术认知、艺术表达、艺术创造等维度大学生群体参与度普遍较低。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艺术兴趣,但更多是一种感官愉悦而不是心灵愉悦,不具有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的支撑,更没有审美素质的核心——创作的能力。同时,生活美学也是审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都市生活中的匆忙、焦虑也对大学生心灵产生了一定影响。

而承担美育教学责任的高校,在美育课程中,却呈现出注重理论、忽视实验、课程单一等特征。以高校通识美术教育为例,多数高校在通识教育中,通过线下或线上教学中开设美术概论、美术欣赏课程,为学生普及基础的美学概念和美术理论。但是在实践环节,高校虽然成立了书画社等社团,但是由于缺少正确的引导,导致学生普遍参与度较低,其参与的目的也在于较低等级的技法学习而非提升自我创造力。这种教学模式大多给学生灌输了诸多理论知识,却没有带领学生在作品中直接欣赏美,学生也无法获得一种直接的审美感受,缺乏综合性、跨专业的现代美育意识。

2.高校美育实践的基本原则

相对于传统美育以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现代美育更加强调实践教学的价值。高校美育实践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以艺术教育践行美育实践,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艺术教育应当为现代美育之核心。美育中的美包含了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性之美三方面,其中艺术作为美之集大成者,是美育所需要关注的重点。没有美的生活是暗淡的,没有艺术的生活则乏味无趣。相对于其他素养,艺术素养是审美素养的核心表现,它不是一种技能概念,而着重突出个人的怡情养性,是一种艺术能力和人文精神的整合。艺术之美在于和谐,在于艺术整体中各要素的有机匹配。欣赏艺术、在艺术中获得愉悦这种独特新鲜的审美体验或者说审美趣味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鉴赏艺术品不仅要求欣赏者具有一定的艺术史知识、了解一些艺术运作的基本原理诸如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发展规律等,还需要学生参与真正的创作,了解艺术创作的神秘性和难度,参与完成这一系列课程后,学生才能对艺术感觉这一审美体验有了一种初步的尝试,这一套体系是严密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格林认为,普通的通识课程中松散的艺术欣赏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欣赏艺术的美,必须要从经典的作品出发,由教师带领学生探寻艺术作品中和谐的规律,引领学生参与创作,最终培养出富有艺术感觉,可以欣赏美、创造美的学生。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表达媒介和材料进行创造,表达艺术创意。这种艺术素养会随着学生的成长迁移到社会生活中,最终达到提升整体国民审美素养的目的[3]。

二是开展富有当代意识的美育实践。在观念上,美学、艺术是美育的基础,对于美、审美和艺术间关系的思考会影响现代美育发展的方向。在艺术的发展中,“美”的概念和外在表现不断变化,如果固守传统“美”的概念,美育和艺术教育都会陷入传统窠臼。现代审美中,对美的感受从美的本质逐渐延伸到生活美学、艺术美学、自然美学等方面,艺术评价也不再将美作为唯一标准,观念逐渐变为艺术创作的内在驱动。艺术创作的多元化、综合化催生出新的艺术门类,因此,美育的内容也应当随之拓展,走向综合发展。技术上,现代技术对美育的传播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现代社会中,图象较之于文字,在新媒体中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海报、电影、电视这些日常的视觉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相较从前拥有更为强大的话语权。如何理解、创造这些日常的文化符号成为当代学生的一大认知与实践挑战。对此,高校应根据现代社会需求,对现有的美育课程进行调整,将美育融入通识教育和专业课堂,培养符合未来发展的学生。专业教师应引领学生对于中西方经典的作品进行赏析,促使学生从视觉领域批判地、感性地来理解东西方美育的不同文化场域,从文化背景与视觉双重角度阐释图象背后的意义,激发个人的文化定位与文化创新意识。同时教师也应当引领学生将所学与文化相融合并应用于实践,这种课堂实践将文化、艺术、历史甚至经济进行密切的链接,不仅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也使得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

三是日常审美经验的建立。审美趣味的培养应当由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共同完成,美育中也将生活审美经验看作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提出人对于美的感受来自日常感受和日常经验,蔡元培也认为“于课程外,尚当有种种关于美育之设备”。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过于追求效率导致学生的生活审美具有碎片化、断续化等特征,这导致学生难以获得完整的生活审美体验。高校作为实施美育的场所,在校园环境上,应当注重“清旷之园林,校舍之建筑,器具之形式,造像摄影之点缀,学生成绩品之陈列”,以此提升学生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审美经验,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完整的审美过程,在情感上获得圆满、清晰的体验,最终达成日常生活经验向审美经验的提炼和转化。

四是多元意识和智美结合。美没有固定的定义,审美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进入不同的审美活动,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表达的平台,在一种自由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力。教师应当突破固有专业的隔阂,采用多元化的角度和艺术途径来探索美育。同时,高校教学中不能将美育和智育割裂。在科学、艺术、文学等各门课程中,都含有美的规律和形式,智育也可以变成欣赏美的渠道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学科中发现独特的美,将智育和美育相结合。

三、高校美育实践课程的构建

美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的完整,在感官上建立和外界的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完整人格的个体。这种教育目的的实现依赖于系统、科学的课程。

1.美育核心通识教育架构

高校应当开设一门艺术类通识核心课程列入本科生必修课程。本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为核心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欣赏和阐述艺术品的能力,实现学科间的联结。具体到美育实践中,学生在通识核心课程中应当获得以下能力:了解作品的基本文化信息;探索不同艺术程式语言的表现方式;探索不同艺术表达后的情感、概念和文化内涵;理解作品在跨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浙江大学为例,陈振濂教授于2017年为本科生开设“西泠印社与江南士大夫文化”人文艺术类通识核心课程。此课程中,依托于西泠印社独特的文化和地域优势,以书法中的金石篆刻为媒介,通过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画、金石篆刻脉络精神,进而促使学生逐渐理解了诗书画文化背后的江南地区士大夫文化,具有显著的文化意义。

2.选修课程架构与社团实践

除通识核心课程外,高校应当开设艺术鉴赏、艺术体验等美育实践课程,由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修1-2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获得对于多种艺术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此类课程中,“美术概论”“艺术批评”等理论课程为学生理清美的基本概念,提供欣赏美的途径,了解美的形式法则;“美术鉴赏”“艺术与社会”等课程中,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经典作品,如《清明上河图》,给予学生直接的视觉感受,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情绪,丰富视觉图象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具体作品的创作步骤进行分解,普及基本的创作过程和绘画技法,为后续的艺术实践作铺垫。高校中的实践课程可以与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相联系,目的是培养学生遵循美的法则,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想象和创作。这类课程期末考试主要依据学生作品,考核学生是否可以依据所学描绘审美对象,进行想象和艺术创作,最终进行个人的情感表达。同时,高校可以举办艺术节、艺术展演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4]。

3.线上美育与生活美育

高校美育也可以将线上和线下教学进行结合。目前在中国大学国家精品课程MOOC(慕课)平台上,多所高校上线美育和艺术精品课程,其将课程内容进行拆解,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最后进行作业点评,教学过程完整。线上教学,既为学生学习艺术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互联网时代的美育教学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教学模式。高校在进行美育时应当统合学校环境,形成良好的审美育人“场域”。这种场域分为内在观念和外在环境两方面,内在包括高校学生学风及教师教育观念等精神,外在则是高校的外部环境构建和制度管理等方面。高校应当将优秀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的“场域”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心灵之美。

新时代的美育应高举创新大旗,依据时代需求,在艺术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真善美的道德素养,最终促进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传承、创新。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艺术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