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新 ,王竝 ,赵永兵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a.思政部;b.宣传部 江苏 苏州 215104)
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是指帮助普通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其抗应急损伤能力,增强自我控制,建立良好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1]。传统儒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将儒家心理学应对思想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中,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儒家式应对思想内涵丰富,蕴含着与现代心理学不同的内容。针对儒家应对思想的研究,学者们提出过不同观点,景怀斌研究了儒家式应对的内容和特征,编制了儒家式应对问卷,总结了儒家式应对的主要方式[2],也有学者将焦虑、抑郁、心理韧性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作为外部效标工具,研究了儒家心理应对的三个维度,确立儒家式应对心理结构的有效性[3]。我们认为儒家式应对思想的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儒家式应对思想认为挫折和压力是一种客观存在,产生的原因也是无法避免的,因而人不需要为挫折和压力产生的后果负责。同时,儒家认为挫折的外在表现虽然是负面的,但是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有积极作用。面对挫折,人们应该勇于克服,这是成功的必经之路,能经受住艰难困苦磨练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孟子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报任安书》也有论述:“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皆说明大凡成就大事者,当遇到人生的不顺甚至是挫折时,都能坚守初心,不言放弃,最终才能取得成功。世间流传的那些旷世之作,都是圣贤们在挫折和艰难中发奋的杰作。面对挫折和压力虽然是痛苦的,但是它对人的成长是有积极作用的。这些都体现了儒家应对思想中将挫折当做成就人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经历。
“天命思维”是儒家应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和孟子对其论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一生经常提到天命,认为“天”不是西周时期的那个能发号施令、用仁德可以取悦于它的神,而是人无法改变、不能说话的命运之天[4]。虽然孔子相信天命,但不是宿命论者,他提倡人们要了解天命、认识天命,提出“知命”“知天命”的思想。他认为“知”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步骤,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过程,它将命运支配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知命”就是要认识自己的命运,理解自己的命运。人虽然左右不了命运,但可以认识它了解它。认识和了解命运以后就能给人的行为提供帮助,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他认为,命运无法预料也无法左右,是一种外在于人也能影响人的力量。孟子认为,尽心知性,存心养性,是人的力量所能达到的,人要主动地去做,努力实现它。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不是人的力量所能达到的,人唯有始终坚持修身养性以顺应命运的安排,才是安身立命的好方法。从孔子与孟子对天命的论述上能够看出,二者在天命思维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尽人事,积极有为,结果由天命决定。儒家的这种天命思维在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儒者们应对挫折和困难的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整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压力应对方式。
“学”在儒家思想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其中包括学习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从心理学的视角,儒家思想里作为应对行为的学习,则是要解决为什么要学、怎么学和学什么的问题,学习最终又要达到怎样效果。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上达,即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人生成长规律,获得人生真谛。在儒家看来,这就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知”的状态。儒家的“知”包括知识与智慧两层含义。这里所讲的知识和智慧并不是当今的科学知识,而是指客观的历史知识和道德知识。由此看来,虽然儒家的“知”没有直接教给人应该如何应对挫折,但是这种人伦日用的知识,却能帮助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儒家在强调“学”重要性时,还重视“行”。孔子有言:“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个人通过社会实践彰显内在品质,通过应对困境来验证个人的修养,针对压力认知的“知”自然会体现在具体的应对行为上,要把内化的道德表现出来,则是通过积极的行动去解决问题。
儒家应对思想中的“责任思维”主张人是天地万物的“主持者”,应该对世间万事负责任[5]。《大学》的开篇就对责任进行论述,明明德于天下的责任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是修身养性则是每一个人可以做到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强调上至天子,下到平民百姓,都有一个基本责任即修身养性,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每个人应该尽到的责任。儒家对修身养性的责任要求很高,要求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要能够做到谨慎从事。面对不同的境遇,一个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儒家都要求永不放弃对于伦理责任的追求和执守。孟子提出:“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不同的时代与环境所包含责任的内容不同,但是责任担当的要求是相同的。
心理不健康学生是指心理状态属于“正常”范围、个性相对稳定的部分学生,他们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但依据心理健康的定义,这些学生又或多或少存在不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表现在处理日常琐事时会和常人不同,生活中表现得很另类,但又没达到心理危机的状态[6]。他们常常会给周围同学制造一些麻烦,也会给老师带来涉及自我认同、同学关系、生活和学习等诸多需要协调与解决的问题。根据调查,高校的专业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以及管理服务人员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也遇到过一些棘手的问题。所以,无论从动态角度还是静态角度分析,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现象都具有普遍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具有长期性。一是因为心理问题产生的条件长期存在。心理学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需要具备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这些因素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或单独或共同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一个人在一定时期会出现心理问题。二是从动态角度看,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变化的。随着主客观环境的变化,人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间转换,也可能在健康和不健康之间转换,这些变化是动态的、随机的、永恒的。
元认知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心理调节和情绪控制,使人在各种情境中作出适当的反应,控制着主体对外部事件的理解和反应[7]。研究表明,元认知水平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显著相关。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的学生元认知能力越强,相对应的是较强的元认知能力也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其主要表现为能够提升自我评价和调控情绪、情感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发展自我监控意识、提高自我监控能力[8]。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至22岁,他们身体发育日趋成熟,智力水平较高,具备一定的元认知能力。但是,他们的元认知能力发展并不成熟。一是在元认知知识方面,大学生对已有的记忆、思维等认识较清楚,对学习和认知策略、实践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二是在元认知体验方面,大学生能体验到任务的难易程度,但对于认知结果的体验欠缺,对于认知目标的实现、认知活动的效果认知不明。三是在元认知监控方面,大多数学生都能制订比较合理的计划,并可以根据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但是对学习和生活中犯过的错误却很少反省,比如对学习中薄弱环节、作业与考试中的错误缺乏补救意识等等。由于元认知能力方面的这些缺陷,就导致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能会错误地归因,不能正确地调适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心理不健康问题的产生。
社会适应性是指个体与他人,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接纳的一种和谐状态与过程[9]。从个人角度看,它是一个人对社会环境识别能力的体现。在高等教育阶段,心理健康促进首要的任务是让大学生适应社会,帮助大学生不仅要能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要能完成社会角色素质的培养与锻炼,为走入社会作全方位准备。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适应性危机却呈现加剧态势。一是大学生在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方面存在片面性。他们缺乏角色意识,很难在短时间内自觉完成由学生角色到社会角色的顺利转换。部分大学生生活面狭窄,缺乏独立应对社会的能力。对社会现实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容易理想化或者“妖魔化”,思想上易走极端。在对待自我的问题上,有的学生自我否定或盲目自大,摆不正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这些认知上的不足,会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陷入人际交往困境。二是部分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较低,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多,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缺乏自我认同感、心理和情绪不稳定、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据调查,“社交恐惧、考试焦虑、不善于人际交往、就业焦虑”等问题,被认为是困扰当代大学生的主要问题[10]。三是大学生自我成就感低,群体认同感弱化,社会评价偏低。从入学开始,有的大学生就开始为就业忧虑,对未来产生恐慌。与此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评价也在降低,认为当代大学生知识滞后,眼高手低,团队意识较差。第四,在大学期间专业技能与素养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满足不了职业需求,在择业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外,大学期间“学非所用”的情况一直存在,厌学现象也普遍存在。而厌学又使得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捉襟见肘,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受西方心理学的影响,大多是“矫治”或“修补”式的“类医学”方式,主要集中在对个体缺陷的弥补、创伤的修复,较少关注整体及正常范围内的心理不健康学生。文化差异导致东西方人的心理特点的差异,客观上就要求不能完全用西方的心理学理论来解释和预测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扎根中国文化传统才能健康发展。儒家思想内容博大,义理宏深,作为维系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秩序和道德人心的伦理道德体系,其积极合理的部分在延续千年后,弦歌不绝,至今仍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儒家思想其中就蕴涵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刻思想根基。发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不仅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而且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要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应该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用积极的人生态度认知挫折。对挫折进行积极的解读,可以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态会影响大学生面对挫折时的行为方式。要教育大学生利用积极心理认知方式,对挫折进行正面的解释,理解挫折在生活中的不可回避性,主动赋予其“积极”意义,培养其积极的人格特质,增强积极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二是用积极的心理品质预防挫折。儒家式应对中的挫折思维认为人格形成过程中,人的潜能发挥重要作用。这启示我们,在大学生挫折教育过程中,可以激发大学生内在的潜能,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的意志力,以预防挫折带来的伤害。工作中,可以通过实践训练,强化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增强在挫折教育过程中的自我认同感,从而预防挫折的产生。三是以积极的归因风格应对挫折。乐观型归因风格的人常常能将困难与挫折的原因归为外部的情景,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或避免这些困难和挫折[11]。在挫折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归因风格应对挫折,用乐观、自信、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实践,提升自身抗挫折的经验和能力。教育者还可以运用激励方法强化大学生积极归因风格,提高挫折教育的实际效果。大学生自身也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榜样示范等方式发展自己积极的归因风格。
儒家式应对的天命思维始终呈现出关注现实、尊重生命的积极态度,它不主张人们在命运面前被动应对,而是要尽可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解决问题,强调“谋事在人”。在应对行为上主张“于内修身”“于外学行”的两种应对方式。“于内修身”要求教会学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要教育学生面对未来,唤起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的希望。“于内修身”是需要学生明白修身养性是提高个人应对压力的有效方式,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大学生要加强个人修养,积累培植应对压力的经验和能力,当困难和挫折来临时能够有效应对,以免再次陷入压力的情境。“于外学行”就是要教育学生接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任何事情关键是在于一个人怎么做,而事情的成败,有时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还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个体面对不可抗拒的天命时,要秉持一种积极态度,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当大学生遇到压力时,要积极乐观面对,尽己所能。只要自己努力了,就要以乐观的心态接受结果的必然。
儒家式应对的“学习思维”是通过学习解决遇到压力时的心理问题,消除压力给人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运用“学习思维”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培养大学生心理元认知能力重点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认知控制能力,即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能力,帮助其开发心理潜能,及时矫正认知偏差。一是强化大学生对于认知控制知识的学习意识。引导大学生了解认知控制任务,明确任务的性质和要求,准确把握认知控制目标;教育大学生提高制定计划的意识,学会分析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和对各重点环节的把握;教育大学生提高使用策略的意识,学会在不同认知过程中运用不同控制策略。二是丰富大学生认知控制的知识和体验。教给学生认知控制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知识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体验。比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反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认知控制的学习和体验。三是分阶段指导学生认知控制操作。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制订认知控制的各阶段计划;指导学生明确目标,有效实施计划执行阶段的各种控制策略;在结果评价阶段,指导学生对效果进行检查和反馈,教会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分析行为的正误,并能做到及时调整;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反馈环境,让学生能够愉快地评价他人,又能愉快地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逐渐提高认知控制能力。
儒家的“责任思维”强调人内在品质的修养,认为修身的价值是通过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重建社会秩序,实现经世济民,治国安邦,天下太平。儒家对“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推崇就集中体现了这一价值追求。冯友兰先生认为“内圣外王”是人的理想人格,有社会责任与政治理想的含义,有内在修养又有超越的精神[12]。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而基于“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提高大学生内在品质的关键。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御错误思想干扰,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大学生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也应该经常反省自己,为实现“修己以安人”的责任担当做好德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