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基于费尔克劳夫话语三维模式的考察

2022-03-24 17:33:24沈瑞林张彦会李昕钰
江苏高教 2022年3期
关键词:话语思政文本

沈瑞林,张彦会,李昕钰

(南京医科大学 党委宣传部,南京 211166)

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热门话题,如何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要善于提炼标志性概念”[1]。这为我们研究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不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它是以各类课程为基础渗透思政教育的隐性教育,其话语体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课程思政话语体系规律对于提升育人效果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运用费尔克劳夫话语体系三维模式对课程思政话语体系进行探索研究。

一、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三维模式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话语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末流行于欧洲语言学界的一种语言学思潮,旨在分析语言与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揭示构成话语的社会力量,分析话语中暗含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费尔克劳夫(Fairclough)的《语言与权势》以及伍达克(Wodak)的《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两本标志性著作。这其中,更以费尔克劳夫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又创造性地利用多学科的分析方法而著名。

1989年,费尔克劳夫在他的专著《语言与权势》中,提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概念,旨在透过表面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构建了“作为文本、互动和语境的话语”的批评话语三维分析模式[2]。他指出,文本处于最底层,是互动的结果;互动包括生产过程和解释过程,这两个都是以语境为条件的。该模式体现了费尔克劳夫话语社会观的以下三层含义:首先,语言是社会的一部分;其次,话语是一种社会过程;再次,话语的社会过程受社会其他非语言要素的制约[3]。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话语分析三个步骤,即描写(describe)、阐释(interpret)、解释(explain),描写立足文本的形式特征,阐释立足文本与互动的关系,解释立足互动与社会语境的关系。

1992年,费尔克劳夫在其著作《话语与社会变革》中对三维模式的维度进行了改进,将互动改为话语实践,语境改为社会实践,互动中的生产过程和解释过程转变为生产(production)、传播(distribution)和接受(consumption)三个过程,进而三个维度转变为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改进后的三维分析模式更加强调话语是一种行为模式、一种社会实践的话语观。在这期间,他开始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关注话语和其作者之间的关系、话语和权力以及是否重构原有话语秩序之间的关系。此后,他将研究领域拓展到经济和全球化层面,这也使他的研究更加关注话语实践在社会层面的意义,进而通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分析,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这一点正是凸显费尔克劳夫的研究超越原有语言学领域,充分体现其理论的多学科、超学科的特征。

总体来看,费尔克劳夫的研究将文本和通过文本产生的实践相联系,进而揭示文本所蕴含的权力、利益和意识形态等社会层面的关系,探究话语在文化和社会变化中的作用。他强调,话语是一种行为模式,它既受到各种社会结构的制约,同时又建构着社会结构。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语言学和新闻学等各个领域,从文本到话语实践,再到社会实践,从而实现社会建构。狭义的课程思政是指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有时也被称为专业思政。换句话说,就是专业课教师要通过对专业知识和文本的话语阐释,与学生互动、讨论甚至争论,使与专业相关的主流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被学生内化,这个过程仅仅依靠课堂话语实践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体悟理解,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费尔克劳夫话语三维分析模式为当下高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工具和新的认识视角。

二、当前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之后,教育主管部门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显著进展。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全面部署。但是,从深层次的话语体系转换和协同来看,当前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

1.在理念上容易混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定位

从教育本质上看,任何一门课程都应该具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功能,但是由于现行评价制度的影响,我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更加注重知识传授,而相对忽视价值塑造,这也正是当下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的逻辑起点。思政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思政是通过发掘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从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形成协同效应。在价值塑造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主”与“辅”关系,相辅相成,同向同行。准确把握两者关系对于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构建有效的话语体系至关重要。

2.在内容上不易把握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关系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称课程思政主要是指狭义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对,也有专家称之为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定位不同,前者处于协同和补充角色,这就决定了课程思政话语中思政元素呈现的方式不同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文本、话语内容是建立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价值深掘和拓展。一方面,“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讲解课程内容,没有深入地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做人做事的准则等思政元素”[5];另一方面,教师简单、生硬地套用思政概念、术语,没有结合本专业进行价值引领。因此,在课程思政实际建设过程尤其是某门具体专业课程思政设计中,科学把握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质和量是关键。

3.在方法上缺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办法

人类认识发展的总体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论是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文本形式,还是阐释过程中的话语实践、互动过程,都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推动理论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这样的课程思政话语才有的放矢,具有鲜活、持久的生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当下的课程思政理论往往简单移植其他学科的现有术语、概念和原理,还没有内化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和被其他学科普遍认同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理论缺少与专业实践的深度有效融合,理论缺少现实的论证力和说服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的把思政理论简单剪辑到专业实践上,呈现“油水分离”,牵强附会;有的在专业实践中简单拔高、装点门面,导致为了做课程思政而做课程思政的现实尴尬。

4.在效果上难以形成教与学之间同频共振格局

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当前不完善的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影响了教与学之间形成同频共振的教育格局。一方面,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各类政治话语、文件话语、权力话语大量充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充斥着“控制性”的话语霸权[6],这导致真正主导课堂的教师“自我”主导权受到困扰,自我管控课堂的权力被挤压,甚至有时被强制替代。另一方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存在话语体系错位现象。当代青年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学生早已习惯了互联网式的话风,“话语载体的开放性、大众化,话语发布的便捷化、碎片化,话语传播的交互性、隐匿性等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7]。与此相对应的是课堂中枯燥、苍白无力的话语方式,标签化、政治化专业术语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出现话语“鸿沟”,课程思政变成了教育者单方面的“自说自话”,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出现脱节,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三、厘清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

结合费尔克劳夫话语三维分析模式理论,针对当下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弄清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关系。这里,我们从描述、阐释和解释三个维度,对教材、讲授、实践等课程思政话语逻辑进行简单梳理。

1.描述:关注教材文本的动态性

在以往的非批判性的语篇分析中,文本/语篇被看作是静止的产品,忽略了其产生形成的过程,没有意识到“语篇的生成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社会身份生成过程的一部分”[8]。在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中也存在此类问题,大部分教育者仅仅将课堂活动作为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文本对象,忽视了教材话语的动态性,从而导致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偏重知识性,忽略了知识形成背后的价值意义。因此,把教材话语纳入课程思政整体话语体系建设之中,是有效推动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

教材话语的描述,要重点关注文本的社会性以及文本原有语言背后的社会关系,实现教材文本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变、学术话语向实践话语的转变,要“摒除纯粹为阶级斗争服务而已经不适合解释或指导现实生活的话语,及时反映社会生活发生的新变化”[9]。教材要适应时代发展和变革,要将时代的内涵及时体现其中。教材话语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与时代的发展、与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接受且能真实反映现实的语言同频共振,促使教材话语从“本本主义”的文本话语中解放出来,使教材话语的逻辑更具有生活气息,进而提升教材话语的时代感,提升语言的实践内涵。

2.阐释:强调教案和讲授话语的互动性

费尔克劳夫在其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认为,话语实践作为文本和社会实践的桥梁,主要探讨的是文本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文本阐释形成话语实践的过程中,文本生产者特定的意识形态、言语特征等必然潜移默化参与其中,进而形成其特有的话语体系。将静态的教材文本转变成生动的讲授传达给受教育者,这便是课程思政话语进行文本阐释的过程,也即话语实践的形成。这其中,除关注课堂讲授环节的阐释外,也要同步关注教案话语的生成,把教案设计话语、课堂讲授话语有机结合,全面有效实现课程思政的话语实践。

在课程思政话语实践中,话语的生产、消费都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中实现的,要重点关注话语双方权力的分配,避免出现教育者的“一言堂”。教育者要主动对接学生需求,用生动的案例、接地气的言语把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受教育者;课堂讲授的话语消费过程,要将学生群体当作话语实践的对象,关注受教育者的话语特征,适时改变原有的讲授话语,课程思政话语要以专业教育为载体,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专业价值规范,使受教育者在专业学习和训练中受到熏陶。与此同时,要改变原有的单向输出式话语实践,主动放权给受教育者,尊重学生群体的话语权,达到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平衡,形成互动交流的良好格局。

3.解释:重视实践话语的社会性

任何一种文本、话语实践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相关意识形态、社会环境的产物。话语和社会语境是相互建构的存在,话语在社会语境中产生,表达揭示了特定社会关系、权力、意识形态;同时,文本、话语实践又通过自身的存在反作用于社会语境,为社会关系的改善、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服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建立,要关注话语和社会语境的关系。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建设,绝不是横空出世的“偶然”,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与思政课堂同向同行的存在,其话语体系更是与当下教育发展的社会因素和现实因素密不可分。

从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关系来看,课程思政话语既是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一部分,更具有其自身特有的话语体系特点。一方面,它要体现“课程+思政”的独特性,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主动挖掘专业理论课中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既不忘专业教育之本,也不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话语不是任何一门专业课的“累赘”,相反,要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把课程思政话语转变为促进专业课程、补充思政专业课话语体系的有效实践。课程思政话语的构建要打破原有的专业课程的话语体系,同时,要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局限,在继承、借鉴中探索一套反映社会变迁及教育需求的专有话语体系。

从课程思政话语本身的社会性来看,社会转型发展带来的生产与交往方式的变化、社会关系的变迁等,无不影响着课程思政话语的主体、对象、方式和效果。与此同时,社会长期发展形成的长幼有序、师道尊严等传统观念,以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带来的教育者在知识上的权威,是当下课程思政话语构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平等理念的巨大挑战。再者,从影响社会发展的现实因素来看,教育者一方面在倡导将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课堂,另一方面,专业课程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又决定了教育者的话语实践方式难以摆脱传统教育的窠臼,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是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点。

在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中,意识形态被赋予新的含义,它是指“社会团体所共享的而且是理所当然的一致信仰和价值观”[10]。因而,课程思政构建的社会实践话语逻辑,一方面要充分考量社会语境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其社会实践话语的表现,准确有效地解释当下中国社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将其融入课程,从而反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合理的实践渠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四、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对策

话语是用于描述、沟通和建构关系的符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通过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指向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话语[11]。因此,课程思政话语则是在一定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支配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特定的语境中用来交往、描述、阐释、评价及解释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价值取向和行为表征的言语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和传播方式。要遵循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从优化文本描写、创新话语实践、扎根社会实践、提升教师队伍等方面,探索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思政话语体系。

1.优化文本描写,强化中国话语自然融入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同,思政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系统阐述,课程思政则是依托专业课程的中国话语融入。由于两者的定位方面存在的差异,课程思政的文本描写或者教材编写是基于专业课程的融入和转化。这其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价值内容的科学选择。课程思政究竟要把怎样的价值观念传递给青年大学生?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2]总体来看,也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三个重要着眼点,即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但是,这还是比较宏观和笼统的价值内容,具体到每门具体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必须根据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选择好价值内容。例如:医学课程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健康中国”战略、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以及中国传统医学的优势等等。从专业课程的角度看,价值内容又包括人类共同文明成果、专业和学术精神、职业规范和道德、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关键在于价值内容与专业课程的适配。从历史的观点看,专业课程中这种价值内容从未缺场,只不过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侧重而已。

二是课程思政话语自然转换。与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更多依托专业教育渗透价值取向,因此,其话语表达的方式自然与思政课程不同,“中国话语建构”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课程思政教育中‘中国话语建构’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可以自然地使思政话语与专业话语融合起来,使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专业课程的学科教育有机结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13]可见,课程思政突出的问题是解决思政话语与学科话语之间的自然转换和融合。首先,思政话语源于学科话语的深掘和意义追寻,这种转换应该扎根于学科和专业,而不是政治话语的简单堆砌、生搬硬套,把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融入专业教育和实践,不仅没有脱离思政方向,更是对思政的具体化、生动化。其次,正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时度效。当前,课程思政教材教案的形式层出不穷,这也正是处于建设发展中的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成长性阶段性的重要表现。但是,思政融入专业课程必须把握时度效,明确其补充地位,彰显其隐喻特色,不宜越俎代庖。部分高校围绕课程思政编写“中国系列”教材是一种有益探索,但从大学生课业负担和课程思政时度效的角度考虑,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2.创新话语实践,提升课程思政的有效性

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目前处于建构完善阶段,专业理论课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教育者传统话语与青年人流行话语都存在着“断层”现象,“说事话语不新,话语体现的观点陈旧、传统政治说教方式的道理大而虚、缺乏说服和感染力等”[14]都影响了课程思政话语的效力。因此,要从关注课程思政的对象、提升话语感染力、实现需求供给的互通等方面创新课程思政话语方式,推进话语表达转型。

一是融入现代话语,关注受教育者群体特征。确保课程思政话语的有效性,关注课程思政活动的对象是重要切入点。当下,受教育者都是深受互联网思维影响的青年群体,思维的跳跃性、语言的网络化、接受新事物的快速度是他们这一代人的鲜明特点。受教育者对课程思政的接受、消化、吸收程度衡量的是课程思政话语的有效性。因而,课程思政主体的话语要适应受教育者群体的话语特点,创新话语传播方式,充分运用当下流行的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在课程思政中融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现代话语,用接地气的语言来阐释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育人理念,争取青年人心。

二是打通课堂的需求供给双向沟通渠道,实现话语独白到交互转变。费尔克劳夫在其理论中指出,话语实践就是要关注话语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互动过程。同样,课堂教学中,受教育者的需求是教育者实施理论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孤立局面,主动对接学生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改善课堂话语实践。将传统教学中单方面“灌输”转变为师生双方的有效互通,实现互动、平等、有效的话语实践。正如哈贝马斯所言:“一个交往性的、成功的言语行为除了语言学表达的可领会性以外,还要求交往过程的参与者准备达到理解,要求他们高扬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等有效性要求,并且相互地予以满足。”[15]

三是提升课程思政话语的感染力,实现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变。打破原有专业理论课枯燥乏味又晦涩难懂的话语形态,更多关注话语的社会化、生活化,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融入课堂教学,使用学生听得懂的大众话语传授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在有趣、有料的轻松课堂实践中接受教育,有效增强课程思政话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3.扎根社会实践,拓展课程思政育人场域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而是要将专业理论课中的价值引领、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提炼,实现“如盐化水”的育人效果。鉴于此,课程思政的话语场域就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传授的空间,还得关注第二实践课堂、虚拟空间等场域的话语实践活动。

一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独特育人优势。第二实践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表达自我,呈现真实自我的有效场域,往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忽视的空间。要在强调学生展示自我主体性的同时,强化学生关注主体间性的话语表达。引领学生树立表达自我、尊重他人、互相服务、团结合作的意识,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学会利用虚拟社会空间引领青年学生。网络虚拟空间里的话语实践为原本话语体系不够健全的课程思政话语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必须丰富和创新话语方式方法,适应全媒体时代的立德树人工作。话语要向网络空间拓展,学会使用网络语言,用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对当代青年群体进行价值引领和思想教育。

4.转变教育观念,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16]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也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话语体系,要从“内修”和“外练”上下功夫,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专任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

一是强化教师的内修力,夯实话语理论基础。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要主动转变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积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全面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意识,牢记教师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责。

二是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营造课程思政话语氛围。专业理论课教师长期从事自身领域的专业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涉猎不深,在主动向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学习的同时,要通过课程思政专业培训、教学沙龙、公开课等形式,为专业课教师营造浓厚的课程思政话语氛围,形成教师课程思政话语转变、内化的合力,扭转专业课堂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培养,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这是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石。

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目前还处于待探索和构建的阶段,费尔克劳夫的话语三维分析模式为课程思政的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有效借鉴和思路。从课程思政文本的描述、课堂话语实践的阐释到课程思政主流价值引领的社会性解释,其理论架构让我们清晰地加强了对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逻辑、内容的认识,还进一步强化了课程思政话语体系与社会发展变化的相互关系,这为课程思政实践提供了有效路径。不可否认的是,从费尔克劳夫基于语言学的话语分析理论跨越到教育教学领域,其中不免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偏差,这还需要进一步的全面探讨和研究。总而言之,费尔克劳夫的话语分析为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构建打开了一扇门,开启了话语分析的探索之路。

猜你喜欢
话语思政文本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