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①人民网百度百家号官方账号:《革命文物厚植红色情怀》,百度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3489335901622898&wfr=spider&for=pc. 2021-06-25.。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具有收藏、研究和教育的基本功能,“担负着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负有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历史使命”②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6页。。因此,博物馆(纪念馆)需要定期策划革命类主题展览,以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本文主要就什么是革命纪念类主题展览,如何策划革命题材的展览,以及具体实施这类展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革命纪念类主题展览是展示革命历史题材的展览,一般指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历史,即从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100 多年的革命历史。按展期长短可以分为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按是否有实物可以分为实物展和图片展;按内容可以分为人物类、历史事件类、通史类以及其他类展览。
人物类展览是展示某个人或某一群人的生平事迹,如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刘少奇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的基本陈列,以及各地的烈士纪念馆的展陈等。历史事件类展览是对某一革命历史事件的展示,比如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辽沈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基本陈列。通史类展览展示的时段较长,如各博物馆陈列的革命史展览,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南湖革命纪念馆的《红船起航》主题展,浙江省博物馆《钱江潮——浙江现代革命历史陈列》,等等。其他类展览,一般为某一类实物的展览,比如革命烈士书信展、党的文献展,等等,这种展览一般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时代背景集中展示一类文物。
革命纪念类主题展览具有政治性、纪念性、教育性的特点。所谓政治性,因为革命类纪念主题展览是要弘扬主旋律,传承红色基因,所以特别需要注重政治性。正因为此,策划革命题材的展览时要结合时政热点,时刻与中央的精神保持一致,比如在抗战胜利纪念、新中国成立、建党百年等重要时刻推出展览。革命题材还具有纪念性的特点,或是对某一革命历史事件的纪念,或是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所以在历史事件或人物生辰或忌辰,逢整五整十等特殊时期推出的效果更佳。教育性则是本着为实现民众终身教育服务,寓教于乐,在观展中受到革命精神的鼓舞和熏陶,达到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目的。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是进行“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窗口,具有弘扬革命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功能。因此,博物馆(纪念馆)除了基本陈列之外,应该定期策划一些临时展览和社教活动,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主动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感受革命精神的鼓舞,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围绕展览内容,博物馆(纪念馆)还要推出呈现系列化、品牌化特点的社会教育活动,以及研发相关的文创产品。为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的展览信息,博物馆需要加大展览和各类社教活动的宣传力度,除了传统的报纸、广告、新闻报道等方式外,尤其要重视利用新媒体,如博物馆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直播平台等,并运用大家喜爱的活泼语言,推介博物馆的各项活动。总之,在策划革命纪念类主题展览时,主要目的是传递革命精神,讲好红色故事。
策展人制度源于西方博物馆、美术馆,有常设策展人与独立策展人之分。策展人一词英文“curator”,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17 世纪后期,早期策展人出现,在18 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curator”词义也由“博物馆馆长”“掌管者”演变为博物馆或美术馆等馆藏艺术品研究、保管和陈列的专业人员,他们同时负责相关领域的临时性展览,即常设策展人。
与之对应的是“independent curator”,通常译作“独立策展人”或“独立策划人”。他们的身份不隶属于任何展览场馆的专业人士,是凭借他们自己的学术理念来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独立策展人可以溯源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欧洲,但直到20 世纪后期才出现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策展人。20 世纪80 年代后,独立策展人制度也开始在亚洲地区兴起,日本、韩国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就涌现出不少本地的独立策展人。
当前,中国内地博物馆界尚未出现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策展人制度,但是这一制度一直在积极探索之中,主要是通过展览项目负责制的方式将策展人理念和做法运用于临时性展览项目上。最早探索策展人制度的有广东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馆。2012 年下半年,广东省博物馆开始推出“竞争性选拔展览项目主持人制度”①胡锐韬:《试论新型博物馆策展人制度的建设——以广东省博物馆的展览项目主持人实践为例》,《中国博物馆》2015年第4期。;2014 年,首都博物馆与湖南省博物馆策展团队联合策划了《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②段晓明:《中国博物馆策展人制度本土化的历程与发展》,《东南文化》2018年第5期。。浙江省博物馆早在10 年前就开始尝试这种做法,要求展览项目书提前一年书面申报,形成临时展览项目库,然后由陈列展览委员会投票决定,获得多数赞同票后立项。在实施过程中,该项目始终由主持人负责,其工作职责包括展览策划、资料收集、文物遴选、文本内容设计、编写图录、邀请专家论证、转接形式设计、联络招投标项目工作的设施、布展撤展、与其他部门以及其他单位的协调配合工作、媒体宣传工作、经费报销等。简言之,与该展览相关联的一切事宜,从筹备到结束,均由主持人负责解决或联络相关人员。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策展人制度引入展览工作当中,即在确定主题展览后,相关专业人员即成为展览策展人。
可见,策展人是策展人制度的核心人物,直接决定着展览项目的实施效果。这要求策展人既要有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藏品,对文物有一定的研究;还要擅长与人沟通和交流,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简言之,要求策展人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成员的最佳水平,带领策展团队获得成功。
策划展览包括内容策划、形式设计、配套社教活动、开发文创产品等环节。这几个环节环环相扣,互为呼应,相得益彰。
第一,内容策划是一个展览的重要基础,它决定了展览的核心主题与基础框架。与其他历史类陈列展览相比,革命类题材的陈列展览不仅需要有个性鲜明的主题,更应表现出独特的价值与精神魅力。主题是作者对现实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以及对材料的处理、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它既包含所反映的现实生活本身所蕴含的客观意义,又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理解和评价。展览的陈列主题是设计者在对展览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物深刻理解、评价的基础上,提炼出的一种个性化的思想精神。
内容策划的第一步是搜集素材,确定主题。在进行展览陈列主题的内容策划之前应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实物、资料和图片,在此基础上,再提炼和确定主题。第二步是遴选文物,撰写大纲。在主题确定后,再根据展厅面积大小遴选文物,这样,根据文物和图片资料,围绕展览主题,就可以拟定展览框架,并撰写大纲。主题是展览的基础核心,框架则是展览的基本结构。逻辑合理的框架可以避免观众走迷宫,使观众轻易抓住展览的核心主题。陈列展览不是文字性读物,观众观看展览时往往是感性的,因而展览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线条,同时在线条上又要有序地突出重点,避免展览单调乏一。这就好比一首乐曲,如果从头到尾都只一个音调,必然是乏味的,但如果重音低音杂乱无序地出现,也会艰涩难懂甚至成为噪音。只有有序地处理各种音调,才能成为让人印象深刻的优美曲调。这也就是展览的节奏。第三步,专家论证,修改定稿。在文本大纲初步完成后,需要邀请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召开专家论证会,然后根据专家意见,对展陈大纲进行修改完善定稿。由此,内容设计告一段落,展览策划进入形式设计阶段。
第二是形式设计。展览的主题是一个展览的灵魂,它的落实体现在文本的逻辑框架上,决定了展览的立意高度与科学性。展览是否生动好看则取决于形式设计,这也关系到展览的主题精神能否被有效传达给观众。
设计师通常使用色彩来传递信息,通过视觉效果引导观众,让展览真正走入了观众心里,产生共鸣。一般革命题材的展览大多运用红色和金黄色,表达光明胜利的寓意。同时,充分运用实物展品、信息展项和辅助展项,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种特有的情境场域,让观众在此情境中体会到展览所表达的感情与精神。一是挖掘实物展品的情感。革命类题材的展览需要深入挖掘展品的情感内涵,这样既能与展览的文字信息相配合,更好地反映展览内容,又能深刻体现文字信息所无法表达的精神内涵,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二是完善丰富的信息展项。信息展项是延伸性的展品,尽管它不是实物类展品,但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是展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项。对于革命题材的展览而言,最重要的信息展项是使用影像资料。除了这些直接制作在图版上的图像资料外,展览中还设计了许多隐性的信息展项。革命类题材的展览不是单纯展出文物展品的展览,而是更注重信息的传播,需要展示足够丰富的信息量。由于展览所面对的是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观众,需要给予观众一个选择性接受信息的渠道,即隐性的信息展项。三是设计生动的辅助展项。辅助展项是帮助信息更直观有效传达的设置,它单独存在时往往意义不大,但与展览中的相关信息点配合出现时,便与展览融为一体,一方面增加了展览的可看性,另一方面也便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
第三,博物馆纪念馆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策划临时展览要考虑文本内容和形式设计,还要提出配套的社教活动方案。比如2022 年浙江省博物馆策划的喜迎党的二十大展览《信仰的力量——馆藏中国共产党文献特展》推出了主题征文活动,同时还有配套宣讲活动等。针对不同对象,可网上导览直播,还可组织学术研讨会和讲座、歌唱比赛、临摹比赛等活动。
第四是文创产品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简称,主要是运用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文化艺术元素设计开发的一种旅游纪念品。革命纪念主题展览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思路应该从馆藏红色文物精品中找寻文化元素,传达文物所表述的革命精神内涵,从而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创产品走向大众。文创产品讲究创意、创新,要注重品牌意识和系列开发,如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尝试了“奋斗少年”系列红色文创的品牌形象塑造①罗方妍:《文旅融合与创新背景下红色文创研发——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奋斗少年”系列文创为例》,《中国文物报》2021年8月24日。。
实际展陈是将设计理念付诸实践,即展览的实施阶段。实际陈展是一个相当繁琐与复杂的工作,一是按形式设计图纸完成施工,二是将文本中的文物和资料展示给观众。在实际陈展中会遇到各种与原设计有差异甚至相左的情况,比如有的位置因有消防通道需要改变,或者有监控摄像头不能挡住等种种情况,这需要双方不断沟通,以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可以说,设计者把握着展览的大方向,实际展览中的各种细节问题则是陈展者必须注意的。
1.设计的深化和细化
设计师的设计往往是方向性的、粗线条的,将设计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实际陈展中必须要做的工作。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陈展者领会设计理念,了解展览内涵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要能针对施工陈展中临时出现的问题寻找切实的解决方案,使得设计理念得到更为完善地表达。
2.布展和撤展
实物展品的布展是实际陈展中的最后一项工作。它并非简单地将展品摆入展柜,既要考虑到展品本身的信息,也要考虑到陈列的美观性。革命文物中通常以纸质类型文物居多,为了增强可看性,对布展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文物会按类别,分门别类摆放,但革命题材展览注重信息定位,往往是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出发,采用相关信息的展品抱团陈列的方法。此外,为了避免陈列的单调,革命史展览中还采用了将实物展品与图版相结合的办法。用安全的方法将实物展品固定在墙上的展板或者斜坡版的展板上,一方面使展品本身成为图版信息的有利的实物说明,避免观众在阅读图版信息和观看文物时造成脱节;另一方面也使图版版面更为活泼立体,避免陈列方式的单调。此外,布展中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根据文物特点定制文物展托,使平面文物立体化;同一展柜文物的摆放依实际情况,在对称与变化之间寻求平衡点,既不能僵化死板,也不能凌乱无序。同时,展览推出后,还需要不定期更换展出文物,既有利于保护文物,又能给观众新鲜感。
最后是撤展,即是将展览文物从展柜撤出,放回库房,借来的文物则及时还掉。在撤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文物安全,轻拿轻放,规范拿取文物;同时要清点仔细,不要有遗漏现象。撤展完成后,临时展览正式画上句号。
博物馆的展览分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基本陈列通常是“由比较稳定的主题、内容、展品(主要是馆藏文物标本)和较完美的艺术形式构成为陈列体系”;临时展览则“一般小型多样,经常更换,展品的选择较为自由,可以较多的利用模型、复制品和照片等”①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46-247页。。那么,为策划一场别具特色、观众喜爱的革命纪念类主题展览,应如何确定展览主题,该怎样进行内容策划和形式设计,同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与设想不同的情形如何解决,这些都是策展人应思考的问题。以下结合笔者曾参与筹建或策划的展览案例来进行具体分析。
革命纪念类主题展览,往往是契合纪念或庆祝某一事件的节点出现,比如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庆祝建党百年等热点革命题材的展览。往往全国各地同时筹备,一省乃至一市都出现数个同一主题的展览,这样就很可能会出现同质化现象。因此,为避免千篇一律,如何策划一场独具特色的展览是策展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其实,要想在众多同样题材的展览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是要立足本地,立足馆藏,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凸显个性,唯有这样才能策划出一场独具特色、吸引观众的展览。
例如,《钱江怒潮——抗日战争在浙江》是2015 年9 月浙江省博物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推出的临时展览。展览以“纪念胜利,珍惜和平”为主题,分为前言、抗日烽火、日军暴行、胜利纪念四个部分。为避免雷同,主要展示了浙江抗战相关的历史图片,以文物为依托,让文物说话,突出抗战时期浙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也是该展览的特色和亮点。展览主要依托浙江省博物馆馆藏抗战时期革命文物,从时间上按历史发展的顺序,突出亮点部分,以点带面,重点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抗战中的贡献,同时揭露日军在浙江的暴行,力求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全面客观地展示战时的浙江社会。展厅面积约900 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约370 件组,展示珍贵历史图片300 余张,另外还有70 余张实地拍摄的抗战旧址遗址照片。
在形式设计上,大量运用色彩,一个单元一种色彩。序厅是一张用图片组成的浙江地图模型,第一单元“抗日烽火”运用鲜红的红色,寓意胜利;第二单元“日军暴行”部分用的黑色,显得沉重和悲壮,在展示日军屠杀时用大量人头像造成视觉冲击;第三单元“胜利纪念”部分运用蓝色,象征着和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运用变化的颜色引导和调动观众的情感和情绪,以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
配套社教活动方面,在展览开幕式的当天,博物馆请来了老新四军座谈回忆;在展览期间,还邀请了高校教授、党史专家做党史讲座;在展览结束后,还做成图片展送去附近社区和学校巡展,进一步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清楚认识到展览的目的是展示给观众,讲好革命故事,弘扬主旋律,潜移默化感受展览传递的文化精神,提升群众的审美水平和精神生活,简言之,就是为人民服务。因此,策展人要多换位思考,要确定展览面向的观众群体,站在观众的角度,考虑观众想看什么,满足观众的需求。同时,在展览设计中要注重观众互动,引导观众,通过观众的参与增加感受度,并产生共情,从而实现社会教育的目的。
例如,《钱江潮——浙江现代革命历史陈列》是2009 年12 月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推出的基本陈列之一。浙江现代革命历史内容广泛,时间跨度从1919 年“五四运动”到浙江全境解放,地域范围则包括浙江全省。首先,在对浙江革命史进行研读思考后,将展览的主题概括提炼为“钱江潮”。其次,在内容策划方面,展览框架采用纵横交错的构造法。纵向以时间为序,按历史时期将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南湖红船与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后的浙江”“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时期的浙江”“土地革命的风暴——土地革命时期的浙江”“钱江两岸的抗日烽火——抗日战争时期的浙江”“走向解放之路——解放战争时期的浙江”。横向以全国影响性的历史事件为点,展示浙江各地发生的历史事件,比如第一部分突出在浙江嘉兴南湖召开的中共一大,体现浙江籍先进知识分子对建党的贡献,浙江在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位置。这种纵横交错的框架使参观者轻松把握展览思路,抓住重点,理解展览的精神内涵。最后,在形式设计方面,运用场景、雕塑、声光电等多种手法渲染氛围,营造气氛。如整个序厅展示19 世纪中后期浙江宁波开埠港码头的情景,用三维的洋房造型物及码头造型连接二维的海面背景画,营造出开埠港码头场景。另外,展柜造型也相应地制作成同时期的洋房造型,序厅地面选择用青石板铺设。目的是让观众一进入展厅就能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
细节决定成败,策划展览应该从小处着手,不要盲目求大,同时要关注地方性、高度个性化的叙述。可采用微观叙事方式策划展览,在尽量多地掌握素材的基础上做细做深,因为打动人的地方往往是细节。展览的细节体现在对某处重点内容的深挖,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对形式设计细节的考究,乃至图版排版上格式统一、字体和字号一致等细节问题都应重视。
姚思铨是一名抗战文化先锋,集诗人、翻译家、编辑和版画家于一身,《刀与笔——姚思铨与抗日救亡》是2017 年9 月桐庐博物馆推出的有关人物纪念的临时展览。关于人物展的策划可以有多种展示手法,为了增加展览的分量,在进行主题策划时可将个人置身于时代背景下展示,以小见大。该展览依托桐庐博物馆所藏姚思铨个人文物资料和相关历史图片,凸显重点,主要通过他的诗文、编辑、版画三方面的文物和图片内容,展示他用刀和笔如何救亡。展览以“刀与笔”为主题,它是引自姚思铨编辑的抗战刊物《刀与笔》,同时也寓指通过姚思铨的刻刀和所写的文章来展示如何宣传抗战。整个展陈主要分为序厅、以笔为刃、以刀为笔、生如夏花四个部分。展出文物围绕内容来挑选,主要包括了姚思铨生前用过的家具,他的手稿、书信、名片、印章、版画及其收藏的剪报、刊物、书籍等实物。
展厅设计以暖红和冷灰为主,通过冷与暖的对比,契合“刀与笔”的各个部分。材质以木质和宣纸质为主,且搭配冷暖色调灯光进行渲染,显得大气典雅。为更好地展示效果,展览设计加入了立体化场景、姚思铨生前读书场景,60 块木刻版采用实物展示对应拓印解读方式,同时运用视频播放、触摸屏互动、听音体验装置等多媒体展示重点部分内容。在展厅出口处还加设了观众体验的雕版、拓印互动场地,加深观众对展览的印象。该展览获得了浙江省第十二届(2017 年度)“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奖”。
由于设计与实际往往会存在偏差,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展览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比如上述案例《钱江潮》的展览中原设计是在某空间置放一块悬空透明投影幕,播放浙江红军的视频资料,方便两边观众观看,但在实际陈展中发现投影幕处于主干通道处,如果观众停留观看资料片,势必会拥堵参观路线;而且该处展厅的灯光也使投影画面由于光线太强而看不清。在这样的情况下,透明投影幕最后被取消,将投影画面直接改投在相应的墙面上,从而有效解决了问题。
此外,在展览正式开放前,策展人还要对讲解员进行培训。因为讲解员是连接陈列与观众的桥梁,好的讲解员通过最具亲和力的直接交流,避免生硬说教,对历史图片和实物资料进行讲解,把观众带入展览场景当中,引导其“在审视展品中感受其意义”①苏东海:《什么是博物馆——与业内人员谈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1期。。为了更有效讲解,博物馆还应招募具有不同背景知识的志愿者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观众能通过观展获得知识,讲解员在展览讲解中同样会得到提升,从而使得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更好的落实。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①新华社:《习近平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21-03/30/content_5596770.htm.2021-03-30.。博物馆(纪念馆)作为收藏、研究和展示革命文物的重要场所,策划革命纪念类主题展览,在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弘扬革命文化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随着文旅融合的推进和加强,红色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革命文化和红色资源,充分利用和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依托革命旧址遗址,建立乡村博物馆(纪念馆),策划高质量的革命纪念类主题展览,以文促旅,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也为带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提供契机。当然,策划革命主题展览要彰显地域红色文化精神内涵,避免千篇一律、千馆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同时还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出品牌效应,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前来,成为大众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