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研究

2022-03-24 17:04梁臣艳唐云丽陈文雅冯旭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5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实验室人才

梁臣艳,唐云丽,陈文雅,冯旭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22)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变化,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实验室是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1],人才培养要保持传承,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开拓、创新,对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管理及运行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对高校实验室管理进行论述。

1 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建设

实验教学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4]。创建高水平的实验室,培养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先进的科研、管理团队,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5-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理念,打造现代化实验室,已成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方向。

1.1 提升实验室科学管理水平

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个具有综合性、持续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已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要有机融合。从申请进入实验室就要严格规范管理,学生不仅要能熟练使用仪器,还要熟悉从源头形成全覆盖的实验室管理网络。通过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规定和仪器使用的培训和考核后,统一发放身份认证码,作为进入实验室和预约使用实验室仪器的凭证。

1.2 创造良好的实验室安全秩序和人文环境

实验室应在符合国家规范的情况下,按照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安全、环保规章制度。实行实验室安全考核准入制度,培养实验室人员的安全观念和处理实验室紧急情况的能力;实验室规定设计应考虑人性化,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实验室智能化管理水平,增强开放式管理的效能。配备学生值班室、学生学习室、学生研讨会议室,让学生融入实验室管理系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1.3 优化实验室设备配置和提高仪器使用效率

实验室一方面应该完备实验室仪器配置,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开放实验仪器的使用。根据实验室发展及实验实际需求不断调整、补充和更新实验室设备配置。从实验室发展实际出发,从学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建立全校仪器共享网络平台,尽可能做到资源共享,最大化发挥实验室设备设施的作用,加强实验室之间的仪器交流,更好地发挥实验室对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的承载作用。

2 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人员是科研院校的重要技术力量,是实验室运行的主导者与管理者,担负着各专业、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随着各个学科的互联及新兴学科的崛起,随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社会对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拥有一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实验技术队伍,是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学实验室,以往都是从属于相关教学的教研室,实验员主要是为实验教学做好实验准备,实验教学任务也由教研室的任课教师承担,实验室由各学院统一管理,各教研室之间相互独立。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课程的同步,但弊端也很明显,实验室隶属于各教研室,教学科研各自为政,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不但容易造成实验资源重复,学生实验课容易成为理论课的简单验证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往往得不到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性也得不到锻炼;而且由于实验技术人员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研室中,人数和专业性不占优势,更多的扮演实验准备的角色,未能在实验指导中起到主导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教学改革,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实验员统一整合,成立独立的教研实验室管理机构,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避免了实验资源重复,进一步加强了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1 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引进和提升

继“211”“985”工程之后,高等教育迎来了“双一流”建设[7],建设“双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各个高校的重要任务。高校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得到了飞跃性发展。越来越多高层次的人才加入到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队伍中,改变了以往实验室管理人员学历偏低的情况。以广西中医药大学科学实验中心为例,实验中心的管理人员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而且管理人员是以博士研究生为主。高层次人才的加入,不仅提升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也将更先进、更科学的管理模式引进实验室管理,科研能力也随着提升, 增强了实验室整体的创新性。新增加的正高级、高级实验师职称,吸引了更多高学历青年学者加入实验室管理员的队伍,实验室的师资队伍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2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和考核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实验室管理应细化实验管理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内容及责任范围,避免在工作中出现责任划分模糊的情况,有效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降低实验事故发生概率,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目前很多高校的实验室管理虽然设立了岗位职责,但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考核体系,或者考核体系以科研工作量为主,管理工作量为辅,滞后的考核模式严重影响了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应结合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根据不同的实验室,科学构建业绩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推进实验室的管理。

3 搭建开放型实验平台与提升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室应适当地开放实验平台[8-10],面向更多的学生,不仅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而且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反复实践中可以得到有效提高。此外,还要把好实验室准入考核关,保障开放实验室的安全。

3.1 改革和提升实验教学方法

近年来,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随着科技与学科的发展,在不断补充、更新实验设备的背景下,教学方法的提升与改革势在必行。打破旧的教学体系和方式,降低验证性实验的数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或者根据调研,组建研究团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培育研究项目,项目以导师指导为辅,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动手为主,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学术探讨和交流,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新力。

3.2 建立开放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的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但不同的高校对开放实验室的理解和开放程度不一。实验室的开放不仅是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对实验室管理也有着很高的要求。近年来,为了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越来越多的以学生为项目负责人的创新创业项目进入实验室,实验室的开放无疑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对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和深度、实验室的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较多,虽然也经过培训,但部分学生对实验室规章制度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要让实验室开放的同时,保障实验室安全和学生顺利实验,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针对不同实验目的、不同实验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一样的准入考核,最大限度给予学生自由学习和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科研学习上,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加强产学研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2016年,《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注重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11]。产学研联合是指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以创新为目标,在政府、行业、中介组织等相关主体的支持下,突破体制机制壁垒,有效地汇聚并融合各自优势资源和要素,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12-14]。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重视产学研的合作,从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的探索开始,科研项目的合作延伸了实验室之间的合作,实验室联合培养学生,高校的实验室在验证理论教学方面更加直观,企业和更侧重于实际生产,科研院所在科研能力的培养上更有优势,三者有机结合,学生在不同的实验室环境下,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5 结语

创新是第一发展动力,创新人才是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只有不断增加实验室硬件配置,提升实验室的师资队伍、管理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产学研联合培养,才能更好地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流的实验条件保障。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实验室人才
人才云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