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廷福,彭双艳,谭野,谭青青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毕节 551700)
实验室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科学的管理不仅能保障全校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能确保全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和有序开展,也是全面提高学校实验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以及实验室使用率的基础[1]。近年来,高校实验室管理日益专业化和规范化,但依旧有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2-3],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3-4],实验室安全经费投入不足[5-6]等。因此,思考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地方应用型高校实验室的科学化、规范化安全管理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我校实际,在汲取国内同类本科兄弟院校先进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梳理我校现阶段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1)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学校顶层设计,明确部门职责;(2)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完善准入制度;(3)加大安全经费投入,搭建信息管理平台,重视过程管理;(4)引进安全管理人员,成立专职管理部门,挂钩绩效考核。
贵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简称“贵工程”)为一所新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现阶段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典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学校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工作,近三年来陆续制定或修订了几个重要的校级安全规章制度,但因部分制度是在2014年或者更早制定,造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与学校运行机制不能很好衔接,影响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分工,同时也增加工作重复性,亟须修订完善。
(2)安全教育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学校虽然通过派出实验室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培训、新生实施全员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举办“安全生产活动月”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开展安全教育,但师生覆盖面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
(3)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信息化管理水平仍需提高等问题。
学校下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并规定其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为:负责制订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负责指导、协助各学院进行实验室的新建、调整、撤并及考核评估工作,检查、督促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会同有关部门核定编制和岗位,制定相应的实验技术与管理队伍建设培训计划。在学校发布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中,教务处则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具体工作由下设的教学实践科承担,保卫处主要负责学校的基础和消防安全。此外,学校现有的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办法三个重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为2019年建立,而其他校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是原毕节学院时期发布(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贵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需要根据国家最新规定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建议加强学校顶层设计,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统筹成立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科,明确其职责,派遣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到同类地方应用型高校进行实地调研,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规定和学校实际,科学构建完善的学校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体系:例如制定实验室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开展全校实验室进行分类分级、挂牌工作,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和科学性;制定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实验室工作规程、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执行,做到有规可循,提升安全管理工作实效,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修订完善原毕节学院时期制定的一系列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逐渐构建系统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学校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拥有各类各级教学、科研实验室100余个,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基本建立起学校—二级学院—实验室三级联动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但学校尚未成立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科室,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因此提出以下三个方面建议:
一是,提升实验室安全意识,加强学校顶层设计,学校牵头统筹抽调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骨干组建专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科,并到同类地方应用型院校实地调研,深入学习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引进安全管理的专业性人才,配齐人才队伍,进行专业性管理,切实提升校级层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实效。
二是,设置配齐二级学院科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专业队伍,重视和摸清学校现阶段各二级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专兼职队伍情况,根据上级部门文件精神与学校实际与相关教师签订正式聘任合同文件,根据二级学院的合理诉求完善其岗位人员配备,逐渐构建一支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队伍体系。
三是,会同人事处修订完善原教师工作量考核办法中实验室工作量内容,根据校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实验室工作量计算办法要做到科学、合理并切实可行,且根据其办法严格执行落实,教师年终绩效严格遵循“多劳多得”的原则,有效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工作积极性。
学校近年来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例如通过派出实验室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培训,新生实施全员安全教育和演练,举办“安全生产活动月”安全知识竞赛,一些课程第一讲设置为安全教育等多种方式开展,成效明显,纵观学校师生安全教育和实验室考核准入现状,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化建议:
一是,组织实验室安全管理分管领导、教师分批次参加全国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实现全员覆盖,到同类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地调研,汲取兄弟院校先进经验,专职管理部门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安全教育通识选修课,有化学或生物安全的二级学院应根据本院专业特色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应的安全教育必修课程,切实提升安全教育的覆盖面,同时更好地体现安全教育的专业性。
二是,专职管理部门监管,二级学院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考核准入制度,在实验室分类分级基础上,运用校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中的安全学习和考核模块功能,管理学生安全教育学习过程和考核情况,在学生完成安全教育内容学习且通过考核后,二级学院制作和发放实验室准入信息牌,一生一牌,学生本人持牌并在实验教师指导下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
以上建议可以切实提升全校师生安全意识,保障实验教学工作在实验环节安全、正常有序开展。
学校近三年来陆续投入安全经费300余万元,用于学校实验室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成效较为显著,不过在保障实验室(包括实训场地)的日常实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
一是,建议提高年度实验室安全运行专项经费投入,结合学校运行机制,科学合理配备安全运行专项经费,切实保障实验室的安全正常运行,提高实验室使用率。
二是,学校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从五个环节开展:(1)建立安全隐患台账,(2)整改通知下达限期整改到位,(3)函请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处理,(4)责成学院向相关职能部门申报处理,(5)对标安全隐患台账督查整改落实情况,整个排查过程形成了闭环式管理。学校应加紧进行校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搭建完成正式投入使用后,实现对危险化学药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实时监控实验室(贵重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能大幅度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本文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学校顶层设计,明确部门职责;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完善准入制度;提高安全经费投入,搭建信息管理平台,重视过程管理;引进安全管理人员,成立专职管理部门,挂钩绩效考核。旨在提升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实验教学有序进行,培养新时代经济建设需要的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