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石玉,邓军涛
(武汉工程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全国各族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开展类型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从重温入党誓词到重走长征路,从参观革命遗址到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从召开党史学习会议到开设专题党课,从观看党史题材影视作品到举办书画展。在各高校,广大教师和青年学子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结合校史院情,以各种富有创意的方式庆祝建党和建团百年,“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1],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表达对党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我国的翻译专业教育在过去四十多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在促进中外交流、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语言服务事业等方面成绩斐然[2]。立德树人是翻译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翻译专业教育需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翻译人才。党史学习教育是翻译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坚定爱党爱国信念、培育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工程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近年来的党史学习教育为例,一方面旨在总结翻译专业党史教育的多元路径,另一方面旨在思考如何以建党和建团百年为契机,探索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
1.1.1 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是推进党史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的重要途径,即在共同议题的指引下,通过专题汇报和互动交流等方式达到分享经验和凝聚共识的目的。为迎接建党和建团百年,武汉工程大学举办了多场专题研讨活动,其中最具专业特色的当属“党史翻译研究工作坊”。该工作坊包括开幕仪式、专题发言、互动问答和专家点评等环节。其中,专题发言围绕“研译百年党史,承继光荣传统,同筑复兴伟业”这一核心主题展开,五个小组的师生党员代表分别以“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翻译”“中共党史对外翻译述评”“红色旅游资源翻译的意义与策略”“瞿秋白与《国际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翻译传播”为题,从历史流变、经典传承、家国情怀、文化外译、民族复兴等维度对相关话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汇报。同时,受湖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邀请,该校派遣两名教师代表参加湖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举办的第四期外事翻译干部学习交流双月会,与省委外事委员会机关相关处室(中心)、省直机关及市州党委外办外事干部近百人交流分享了上述党史翻译研究工作坊的相关成果。
1.1.2 学术探究
开展学术研究有助于丰富党史教育的内涵与特色。与翻译专业相关的党史教育研究,可从译者、译著、译论、译行等多方面考察。在武汉工程大学相关学术成果中,“百年党史翻译的变与不变”一文颇具代表性。该文首先肯定了翻译在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的历史价值,继而通过关联思考、历史考察、案例引证等方式归纳总结了百年党史翻译历程中的五个变与不变:一是翻译方向由译入到译出,变的是文化传输的方向,不变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二是翻译对象的变化,即从红色经典著作到各类文献资源,而不变的是译者复兴中华的初心;三是翻译方式的变化,即由纯人工到信息技术协作,而不变的是忘我投入的奉献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四是翻译主体的变化,即从个人奋斗到团队合作,而不变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五是翻译服务方式的变化,即从纯语言转向多模态,而不变的是创新求变的职业态度[3]。
1.1.3 产学融合
产学研项目是对接行业发展、高校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在产学研项目中适时融入党史教育元素有助于整合业界和学界多方力量,发挥项目平台协同育人的功能。以武汉工程大学和技术企业共同承担的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产学研创新基金“荆楚文化风景名胜区汉英旅游文本语料库建设与应用研究”为例,该项目所涉语料资源由历史文化类风景名胜、革命遗址类风景名胜、民族宗教类风景名胜、自然景观类风景名胜和区域馆藏类风景名胜等五个语料库组成。其中,革命遗址类风景名胜主要聚焦荆楚大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等。通过对语料库中平行语料的对比与分析,可以考察汉英革命遗址类旅游文本在遣词、造句、语篇、语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提取和创建革命遗址类旅游文本高频术语库,可为后续相关领域翻译项目实践的规范化及高质量运行奠定基础;通过语料库开展革命遗址类旅游文本翻译的话语风格及修辞特征研究,亦可探究革命遗址类旅游文本的外宣策略与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
1.2.1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为将党史教育与翻译硕士专业课程学习及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武汉工程大学非常重视将与党史教育题材相关的资料列为英汉双向翻译实践的素材。尤其在对外译介方面,武汉工程大学注重通过中外互译活动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一,与武汉工程大学外事处、国际学院、孔子学院等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承担多项党政文献的对外翻译工作,并为领导人会晤、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学术交流等提供多场次口笔译服务。其二,由武汉工程大学翻译跨学科研究中心牵头,开展红色经典文献的重译与创译活动。例如,在全院范围征集毛泽东诗词的创译与重译作品,如《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与《七律·长征》,并通过与已有译本对比,从语义理解、文化传递、修辞与韵律等方面体会其中的差异与精妙之处,并将优秀译文通过公众号对外发布。
1.2.2 译介国际友人作品
党史教育不仅需要在国内挖掘资源,还需要在国际范围内考察和探寻新的素材。路易·艾黎是我国“十大国际友人”之一,与湖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习近平总书记盛赞其“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在华工作生活60年,为中国人民和新西兰人民架起了友谊之桥”[4]。为此,武汉工程大学组织翻译硕士专业师生开展对路易·艾黎五部作品的汉译工作,并从中挖掘党史教育的全新视角与素材。以《洪湖精神——今日之湖北》(IntheSpiritofHunghu——AStoryofHupehToday)为例,该书以作者于1963年在湖北武汉、洪湖、荆州、宜昌、恩施、黄冈等地的所见所闻为基础,通过文字记述、对话实录、图片影像、诗歌民谣等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法,将新中国在建国初期各行各业所取得的建设成就、对革命历史人物及重大事件的回忆与评价、个人的感悟与情感倾向等融为一体,以国际友人的独特视角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和取得的不朽功绩,同时也抒发了其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仰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同时,通过路易·艾黎作品的翻译实践,四位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毕业实践报告以此为素材,做到了政治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完美结合。
1.2.3 多领域文化交流
武汉工程大学还注重将翻译专业的语言及文化优势与全校特色学科的专业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多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扩大党史教育的范围与影响。例如,翻译专业教师积极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管理学院、法商学院等进行合作,共同申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动武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又如,在留学生教育方面,已招收来自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将国情、党史与文化等元素融入专业教育,增进留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实践和光辉历史的了解,扩大优秀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再如,武汉工程大学多次派遣师生参加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推广、中法品牌高峰论坛、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湖北省政府与德国萨克森州商贸交流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将一个开放包容、文明和谐的中国形象展现给世界。
1.3.1 理论学习与现场教育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会场和现场是两大主战场,二者各具特色,相得益彰。会场教育的时效性较强,在理论创新、思想引领和组织号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迎接建党百年,武汉工程大学举办了百余场线上与线下的会场教育活动,主要包括观看与学习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主题宣讲、专题党课、理论研修班、学术交流会、党史团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现场教育的感染力更为强烈,在历史传承、精神洗礼、陶冶道德情操等方面更具特色。利用武汉丰富的红色资源,武汉工程大学通过组织师生实地参观毛泽东同志旧居、八七会议旧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陈潭秋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深入学习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阶段抛洒热血和艰苦创业的革命故事,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革命传统、伟大精神和优良作风。同时,组织“60后”至“00后”师生代表到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老英雄家中,一同聆听老英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故事,追忆峥嵘岁月,汲取前进动力。
1.3.2 思政示范课程建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武汉工程大学召集翻译专业骨干师资,合力打造了湖北省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翻译批评与鉴赏:中国翻译名家十讲》。该课程旨在挖掘翻译硕士研究生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和党史教育元素,探索专业教学与党史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课程组遴选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十位翻译家(如陈望道、瞿秋白等),通过译者生平介绍、翻译事件描述和译著案例分析,向同学们讲述翻译家们的爱国精神、担当精神、觉醒精神、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并激励大家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练就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3.3 党旗领航榜样示范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发挥先进党员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发现典型、宣传典型和学习典型,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和争当先进的正能量氛围。
在学校层面,武汉工程大学通过举行“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向“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先进党组织集体和优秀个人党员表示热烈祝贺,并通过党员自述、事迹宣传、媒体报道等方式大力弘扬先进党员爱党爱国、敬业奉献、助人为乐、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以此鼓舞全校师生砥砺奋进,勇于担当,不负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2021年6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周年表彰大会上,翻译硕士导师汪桂芬副教授被中共湖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在学院层面,通过选树优秀学生党员代表,为全院同学树立标杆,同时增强全院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以武汉工程大学2021届翻译硕士毕业生党员钟亚华同学为例,该同学积极参加小学支教、赴敬老院陪伴留守老人、为山区孩子募捐衣物等活动;她顽强与病魔做斗争,积极进取,在省级翻译学科竞赛中获得多项殊荣,学术成果斐然。该研究生的事迹感染和感动了全院师生,其精神也将继续鼓舞青年学子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1.4.1 语言扶贫
为了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武汉工程大学学校和学院各级党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生动实践,结合校本特色和专业优势,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翻译硕士充分发挥自身语言优势,将语言扶贫作为服务偏远地区和革命老区基础教育事业的一项重点工程。例如,该校在蔡甸区索河镇石山小学建立“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社会实践基地”,针对留守儿童英语基础薄弱、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情况,师生党员志愿者运用全身反应法、任务驱动法、情景互动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外语学习的兴趣、信心和成就感。又如,在“中原突围”战役革命老区金岭示范区中心小学开展语言支教扶贫行动,赠送精心设计的少儿英语数字化课程大礼包,帮助弥补乡村基础教育师资专业短板,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1.4.2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将党史教育付诸实践的重要实现方式,志愿者通过无偿奉献的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和公共事业服务,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在武汉工程大学的志愿服务中,既有集体组织的志愿服务,如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活动,也有个人自发的志愿服务,如外语学院多名教师在武汉封城期间为社区居民和年迈教职工义务采购生活物资或药品;既有校内的志愿服务,如为全校考研学生免费举办英语辅导及咨询服务,也有校外的志愿服务,如在2020年暑期多次组织教师党员到长江大堤执行抗洪巡堤任务;既有常规的志愿服务,如通过募捐帮扶有困难的教师与学生,也有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如武汉工程大学师生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提供高质量口笔译志愿服务。上述志愿活动在传递关爱、促进社会和谐、构架良好对外形象以及提升志愿者综合素养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1.4.3 艺术呈现
党史教育还表现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各类艺术创作,由武汉工程大学师生共同编排的红歌译配作品《我的祖国》便是其中的典范。该作品以歌曲《我的祖国》为蓝本,以中英双语、独唱与合唱交替进行的形式演绎,将革命历史画卷、区域红色教育基地、城市风景、校园风光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全院师生对党、祖国、城市、母校的热爱之情完美融合,整个旋律荡气回肠,视听效果催人奋进。与此同时,该校外语学院还与国际学院师生合作,帮助留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摄影、剪纸、诗歌、手抄报、短视频等作品为党的百岁诞辰献礼。其中,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的PPT作品《我心中的建党百年》让人印象深刻,该作品从来华前的初步印象、眼见为实、我眼中的当代中国、同舟共济战疫情、我眼中的中国共产党等五个方面讲述了其在中国两年时间内的学习生活体验,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该生也由此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
关于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十六字方针[5]。根据总书记的指示,结合翻译专业教育的特点,建立党史教育的长效机制可在上述方针框架下从制度建设、学科内涵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社会实践范式建设四个方面展开。
学史明理,即从党的奋斗历程与辉煌成就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5],并将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融入高校常规党史教育之中。首先,建立健全党史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制度。学校各级党委应带头做好表率,在注重自身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全校师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组织领导和实施监督,并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两方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第二,建立健全师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与教师的人才评价、岗位聘任、职称评定、导师遴选与绩效分配等挂钩,与学生的入学资格审查、评优评先、毕业推荐等环节挂钩,从思想、言行、立场等方面对师生进行综合考察与评价。第三,建立健全常规学习制度。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基层党团组织生活会、党政联席会、主题党团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并让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学史增信,这里所述的“信”包括信仰、信念和信心,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5]。翻译学科在本质上具有跨文化的属性,其内涵建设也需要超越纯粹语言转换和交流的范畴,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纳入学科知识体系之中。通过中外对比,展现中国在经济建设、民族团结、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制度和文化优势,从而更加坚定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翻译学科还承载着价值交流、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国际话语权构建等多重使命[6]。翻译专业教育应及时回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将专业目标定位提升到“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的高度”[7],鼓励翻译硕士坚定民族复兴的信心,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与个人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拓展国际视野,练好专业基本功,为更好地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做好准备。
学史崇德的“德”包括“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和“严于律己的品德”三个方面[5]。欲将上述大德、公德和品德贯穿翻译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关键在于发挥课程作为铸魂育人主战场的功能,将立德树人融入翻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需要从教师的认知与认可入手,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广大教师应以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为崇高使命,甘为人梯,敬业奉献,并通过师德师风培训和专业教学能力培训提高育人水平。其次,在教学内容建设方面,提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融入译论、译作、译者和译例等思政资源[8-9],并按照思想性、针对性、适当性、趣味性等原则合理编排,为打造优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奠定基础。再次,在隐性课程建设方面,应发挥主题报告、学术会议、研究生创新论坛、科研项目等平台的学术育人功能,将学史崇德融入学术研究的主题、主体和过程,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
学史力行,即需要将党史学习教育的理念、思想与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社会实践范式的创新可从校园文化、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三方面展开。在校园文化方面,可将翻译学科的专业优势与新媒体工具结合,综合应用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视听手段,将标杆人物、先进事迹、革命英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素材制作成多语种教育资源,并通过官方平台、网络视频、互动媒体等渠道传播,营造党史学习教育的良好氛围。在实践平台方面,鼓励翻译专业学位点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以革命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等为重点,协同打造双语或多语种党史教育实践育人基地。在创新创业方面,以新文科建设方针为指引,探索翻译学科与信息技术、国际传播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强翻译专业研究生参与语言服务的社会责任感,锻炼信息技术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国际话语传播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催人奋进,复兴中华的历史伟业任重道远。翻译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应以建党和建团百年为契机,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建党百年和建团百年重要讲话精神,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党史学习教育应贯穿于翻译实践、翻译研究、翻译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并从制度建设、学科内涵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育人范式建设等方面建立党史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应发挥组织、示范和激励作用,引领青年学子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练就具有“全球视野、人文精神、国家意识、民族情怀、跨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10]的综合品质及能力,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