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产业群集建设要求和省政府《关于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促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到2022年底,全省食用菌面积稳定在36万亩左右,产量由165万吨提高到175万吨、增长6%,产值由145亿元提高到155亿元、增长7%,高标准打造5个食用菌示范区,优质菇率由60%提升到85%以上,集群内优质菌种率由90%提高到95%以上。羊肚菌由8000亩增加到10000亩,增25%。“平泉香菇”“阜平香菇”“遵化香菇”“迁西栗蘑”和“宁晋羊肚菌”等5大区域公用品牌和“森源”“瀑河源”等8个大企业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一)打造高标准示范区。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试验示范,集中打造5个食用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一是打造全国最大的越夏优质香菇示范区。以平泉市、承德县、兴隆县、宽城县、阜平县等为主,以香菇为主导品种,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及商品化水平。建成现代化生产示范基地8个,对现有棚室进行提升改造,配备通风设施、微喷或滴管设施,推动由地面侧立栽培向层架立体栽培转变,改单拱棚为双拱棚,增加优质食用菌产品供给,优质菇出菇率由目前的60%提升到85%。二是打造草腐菌产业化示范区。以张北县为核心,开展草腐菌基料封闭式发酵技术研发和工厂化栽培示范应用推广,建设1万平方米工厂化出菇厂房和1万平方米农业模式栽培示范基地,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优化食用菌产业结构。三是打造北方最大的设施栽培羊肚菌示范区。以宁晋县、柏乡县为核心,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和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羊肚菌菌种研发繁育中心,扩大种植规模,新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个,新增羊肚菌2000亩,总面积达到10000亩以上。四是打造国际领先的食用菌自动化生产及产业化示范区。建设1~2个国际领先的食用菌液体菌种菌棒自动化生产示范基地,购置8套液体菌种繁育系统,配套完善日产5万支香菇液体菌种菌棒生产培养设备,建设1000亩液体菌种出菇示范基地。五是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黑木耳示范区。突出夏秋冷凉生产优势,以涞源县、承德县、围场县等为重点,建成省内高品质黑木耳主产区3个。推广工厂化制棒、园艺式栽培、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配套完善生产大棚、冷链物流、产地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分拣200吨分拣车间和3000平米养菌室及配套设施,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菌种选育中心。在平泉市、临西县、涿州市、宁晋县培育4个现代化菌种研发繁育中心。依托平泉国家食用菌菌种改良中心,在平泉建立香菇良种繁育中心,开展香菇菌种研发,提纯复壮,培育1~2个新品种,筛选、引进3~5个优良品种。在临西县建设珍稀菌种和工厂化菌种选育中心,重点开展鹿茸、蟹味、白玉等珍稀菌和金针菇、杏鲍菇等工厂化栽培种类的菌种研发,培育1~2个新品种,筛选、引进2~3个优良品种。在涿州市建立食用菌液体菌种高效繁育中心,重点开展食用菌液体菌种优良品种筛选与扩繁,筛选2~3个适宜液体扩繁的新品种。在宁晋县建立羊肚菌菌种研发繁育中心,重点开展羊肚菌优良品种筛选、选育与扩繁,培育1~2个新品种,筛选、引进、示范2个适宜我省栽培的优良品种。通过建设菌种选育中心,实现菌种研发、生产、供应一体化,提升食用菌菌种研发水平。全省食用菌集中产区优质菌种率由90%提高到92%以上。
(三)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结合招商引资和国家产业集群项目的实施,引进、培育食用菌龙头企业,扩大企业数量,制定扶持政策,培植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食用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相关市、县加大对食用菌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在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支持企业在产品深加工、养生保健、餐饮文化等方面拓展食用菌产业新功能,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四)延伸产业链条。鼓励加工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工艺设备,延伸产业加工链,设计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重点在平泉市、阜平县、遵化市、承德县优化提升10条加工生产线。侧重对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进新食品原料、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开展食用菌清洗、分等定级等产地初加工。提高即用、即食比例,配套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培育品质高、售价高、销售好的高端精品。
(五)实施品牌培育工程。持续打造“平泉香菇”“阜平香菇”“遵化香菇”“迁西栗蘑”和“宁晋羊肚菌”等5大区域公用品牌和“森源”“瀑河源”“京美”“菇芳源”“老乡菇”“盛吉顺”“久丰”“国煦”等8个企业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树立河北食用菌品牌形象。在平泉组织召开“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集中展示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成果,促进产销对接。在宁晋组织召开“全国羊肚菌产业发展大会”,培育北方最大的设施羊肚菌基地。积极开辟直销直营、高端直配、网络销售等渠道,不断提升我省食用菌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完善组织保障。发挥省食用菌产业集群推进组作用,统筹推动食用菌产业集群建设。食用菌集群县(市)建立由政府负责同志牵头,行业部门具体落实、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的组织协调机制,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省市县各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全力推动全省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科技支撑。建立以国家食用菌创新团队、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创新驿站为框架的四级科技支撑体系。支持平泉国家食用菌菌种改良中心,开展食用菌优新品种选育。每个重点县确定一名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建立一个食用菌产业创新驿站,依托承德香菇等5个综合试验站,共同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
(三)创新经营方式。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联合体,龙头企业负责产前和产后技术密集环节,菇农从事产中劳动密集型环节,实现企业和菇农的有效合作。建立联合体共享共商协作机制,在食用菌集中上市期联合定价、抱团销售,巩固越夏香菇定价权。
(四)加强宣传引导。总结一批模式先进、成效显著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案例,选树一批带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开展宣传推介。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成果和各地的成功经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