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战略路径研究

2022-03-24 03:15张馨予
贵州民族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受众人类文化

张馨予 黄 葵

(1. 贵州警察学院 理论教育训练部,贵州·贵阳 550005;2. 贵州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中国特色大外交有两个战略目标,一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外交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同世界共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担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施和推进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人民共同价值的具体表达,也是全人类世界大同的崇高目标,是各国人民实现相互尊重、和谐共生、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新型国际关系的新境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新时代的新运用、新发展,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智慧结晶。因此,2021 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力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力地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价值”,“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在交流交融中彰显中华优秀文化的强大魅力”[3],为推进建构共同繁荣、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一、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是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个体或群体对客体满足自身需要的共有价值观念,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是满足人类生命需要的物质诉求和精神诉求的共同表达。人类共同价值理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起点,是居于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价值观基础上的共性归纳,是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就是面向世界做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逻辑传播,是中华民族“以和为贵”“世界大同”精神内容的世界传达,是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理想及文化共相的传播。

在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建构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应“礼之用,和为贵”;在个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国家治理与睦邻关系方面,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这些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根基,共同构建了中国共产党“良政善治”的执政理念,推动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建立了国泰民安的社会制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文化土壤,其蕴含人类共同的生命价值追求和崇高理想,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断崇尚的和平、和睦、和谐理念的中国话语表达。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就是要做好发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努力把其中的精神标志提炼出来、呈现出来、宣传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类共相意义、当代价值意义和世界传播意义提炼出来,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多种传播方式,多种传播视角,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使各国人民有更多学习、了解、认识、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核的机会,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找与自己文化相一致的人类共同价值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铸牢精神基础。

二、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着力提高中国形象亲和力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各民族认可、共同遵守的诚信友善、团结奋斗等传统美德和思想理念,这些传统美德和思想理念书写了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社会实践活动。”[4]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艺术领域弥足珍贵的丰富文化资源,在中国与外界交往交流中,要深入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实现文化深度交流,不仅可以消除中国与外界在交往中存在的文化隔阂,更是外界了解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当今世界的信息传播以跨文明为主要特征。这种跨文明的传播以不同文明的异质性冲突为背景,存在着传播霸权、不对称传播拿来不送出等问题。解决的途径除依靠文明内部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必须依赖于跨文明研究与对话,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互补与共存”[5]。对中国各民族优秀文化所具有的世界意义的强调,可以使我们在看到世界文明之间差异的同时,主动提倡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寻求中国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全人类价值。积极推进中国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广泛在民族音乐、绘画、戏剧、舞蹈、建筑、工艺美术等领域开展优秀艺术作品的国际传播交流,以触动情感、陶冶心灵、净化灵魂的艺术形式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生态观,寻找人、艺术及世界关系中蕴藏的普遍规律,发掘中国各民族优秀艺术与世界各民族艺术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共同价值追求的集体愿望,寻找人类运用符号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的共同追求,寻找人类运用艺术符号表达意义、交流情感、传递观念、接收信息的共同方式,在世界民族艺术殊相中寻找人类艺术内容与形式背后的共相意义形成的共同规律,发掘蕴藏在人类艺术世界中的共同价值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鲜活的实证样本和理论基础。

在具体的国际传播视野中,中国各民族文化艺术在积极传播的同时,也要以开放的心态应对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与交流,在保持自身民族性、原生性、地域性的同时,主动吸收、消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不断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从世界文化艺术发展历程可见,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先进的民族文化艺术,常常是主动吸纳、借鉴他民族文化艺术精华,注重自身完善与发展的文化艺术;常常是主动进行对外传播,积极与其他民族文化艺术同交流共发展的文化艺术;常常是充满文化自信和强大动力,民族特色、民族精神、民族灵魂具有感染力与感召力的文化艺术。在民族文化艺术的国际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国56个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中独特的艺术魅力,主动发掘本民族文化艺术所拥有的人类艺术共有形态及符号意义共相的同时,积极推动底蕴厚重、内涵丰富的中国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凸显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动沟通和善意交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其彰显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活智慧及礼俗信仰等,因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不仅关乎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赓续,更关乎国家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的伟大复兴。”[6]鉴于此,我们认为在实施外交政策和文化交流中,推动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和融入世界,更是贡献中国传统文化智慧走向国际世界的重要路径。

三、传播当代动人中国故事,着力提高中国话语说服力

近现代以来,西方国家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与传播,西方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思想观念、文化观念随着市场的占有和维护影响着世界其他民族、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并逐渐控制了国际秩序的叙事话语,东方文化以及世界其他民族文化被置于西方文化的权力话语之下,成为被定义、被评判、被描写、被他者化的对象,从而形成“无声的他者”的“失语”状态。“失语症”是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研究的问题,也是国际传播格局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走出长期以来被西方言说的‘失语’藩篱,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才能还原东方各文化圈、各地域文论的特色与原貌,”[7]才能建构起世界性人类思想、文化对话与交流的公平话语平台,呈现出人类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世界意义和价值。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8]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国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利用有效的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及影响力的认识盲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广泛宣传介绍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让世界了解中国,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携同各国人民共同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

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推动汉语、美食、武术、中药、民俗等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的感召力;讲好中国各民族特色文化的故事,推动中国优秀民族音乐、绘画、戏剧、舞蹈、建筑及工艺美术等与世界各民族艺术交流互鉴,提升中国民族文化的亲和力。讲好中国在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面前勇为人先的责任与担当的故事,推动世界人民的友谊和互助,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影响力;用形象性、情感性、典型性、审美性兼具的形式讲述中国倡导和谐、和平、合作、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理念,提升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号召力。

四、做好国际传播受众研究,着力提高中国故事吸引力

国际传播的受众研究主要是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受众进行科学定位、合理分类,对不同类型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行为及其规律作深入研究,同时,还需要对受众所处的区域历史文化特征进行拓展分析,探析受众的文化心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信息需求、媒体使用、观点态度、满意程度等,从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深入把握受众对信息的选择、反应及效果。因此做好国际传播的受众研究是增强各国民间传播对话能力,充分完善传播话语表达条件和逻辑,是建设结构合理、系统完整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重要基础。做好国际传播的受众研究,由传播者为主导向受众需求为主导转变传播策略,搭建合理顺畅的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信息受众和效果反馈渠道,需要对建立由政府、媒体、机构、高校协同建构的研究队伍,在理论研究、方法创新、技术运用、实际操作、成果运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发挥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和对策性,充分服务于国际传播战略规划,努力提升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长期以来,国际传播常常被视为中国面向国际社会进行的外宣工作,这种对中国国际传播的定位生硬地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距离拉大,从精神上、情感上形成信息交流和沟通难以跨越的沟壑。因此,将国际传播活动中的政治宣传、经济利益诉求调整为实现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将国际传播的“对外宣传”目标调整至“对外信息传播”定位,增强信息传播意识,遵循信息传播规律,以贴近人类共同心理需求、满足人类共同情感需要的传播方式传播中国声音,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应从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呈现出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出发,总结人类信息接收、心灵交融、情感互通过程中共有的人类共相,在对人类信息符号接收共相分析的基础上掌握人类在信息交流中实现心灵交融、情感互通的普遍规律,从而寻找信息传播的信息选择、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等,努力形成精确传播与大众社交传播结合的传播策略,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显现,主动制订符合受众接受心理需要的传播方案,使用世界人民喜爱的丰富形式和易于接受的传播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实现人际传播般的接近性和亲切感,让受众在倾听中、在欢笑中、在欣赏中、在深思中进行信息交流,从内心深处激发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兴趣、喜爱、认同、共情和共享,为中国故事的“陈情”与“说理”能得到世界人民的接受和认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充分展示中国文化、民族风格、地域风情、风俗民情的民族性、独特性和差异性,重点讲述富含中国文化底蕴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用中国文化的思想性、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浸润世界人民的心灵,让国际受众在倾听故事、欣赏故事、阅读故事、浏览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化、接受中国思想、认同中国主张,用中国故事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拉近世界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心理距离。把中国故事的叙事内容与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结合起来,把中国故事的叙事方式与世界人民对优秀文化的崇尚之情结合起来,把中国故事的传播渠道与世界人民对自然融通的心理需要结合起来,用中国故事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真挚情感、独特魅力吸引世界各国受众,在顺畅的交流中将中国故事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传播出去。

五、顺应时代新发展新需要,着力提高中国声音传播力

外交呼唤与之匹配的国际传播实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构建多层级的国际传播格局,建立多主体参与的立体传播态势,搭建中国特色文化多元传播平台,积极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

(一) 建立多层级的传播集群矩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运用,“Linkedln”“Face-book”“Twitter”“Youtube”“Google+”“Blogger”“Web”“Instagram”“VK”等网络社交平台纷纷上线,巨大的用户量、生产者、上载量、综合浏览量及便捷的传播、接收、互动功能,直接将活力社交媒体塑造成为信息传播和获取的重要平台。2021年10月,We Are Social联合Hoot suite 发布了“2021年10月全球数字报告”,报告显示,世界人口78.9亿中,手机用户数为52.9亿,互联网用户为48.8亿,社交媒体用户达到45.5亿,平均每秒钟有13名新用户开始使用社交媒体,2022年社交媒体用户数超过世界总人口的60%。随着互联网运用生活化,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使人与万物成为信息的一部分并释放信息和分享信息,充分发挥人与世界的互动,信息的发送与接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社交网络的“大V”以其众多数量“粉丝”的拥趸,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等传统主流媒体的注意力资源纷纷转向新媒体平台,传播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新时代国际传播发展趋势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立足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与互联网思维的建构,打造多层级国际传播集群矩阵,适应全球化信息传播语境的需要,努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

建立多层级的传播集群矩阵,要立足中国现有对外传播主流媒体海外传播的实力,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大力运用新技术、新运用等最新成果,整合国内新闻传播资源,设计、布局立体传播集群。一是立足全球化传播战略,做大做强主流媒体,打造县级、市级、省级、中央级媒体矩阵,构建网上网下传播、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二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国际范围信息采集能力、信息发布能力、优质内容生产能力、信息产品落地能力、信息评估分析能力和舆论监督引导能力,通过官方对外新媒体平台、国际社交平台账号、移动客户端等平台媒体,有组织地开展国际互联网传播。三是鼓励大批中国互联网平台向国际拓展,努力提升国际用户数量和质量。正如Tik Tok在2021 年9月宣布其拥有超过10亿/月的活跃用户数,We Chat在世界范围内为超过10亿用户提供聊天和通话等社交平台,Alipay全球用户超过12亿并与VISA、MasterCard等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Kwai 海外产品迅速发展尽享互联网红利……国际化脚步不断加快的中国互联网平台将成为中国文化、中国观念、中国服务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四是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官方账号,塑造多类型、多风格的意见领袖,以普通中国人的身份多角度、多声部地向海外受众传播中国美食、医药、武术、民俗、工艺美术、文化、风景、旅游等内容,展示神秘、自然、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五是积极支持各类文化传播机构,面向海外进行优秀国产文化艺术作品传播,用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用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作品“圈粉”海外受众,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国精神的影响力。

总之,建立多层级的传播集群矩阵,最大限度地与国际互联网用户保持长期的互动和交流,通过丰富的新闻传播、生活服务、平台支撑、文化交流、情感传递等多层次互动,有效地打破单一渠道做外宣所带来的隔膜与距离,在弱化“民族—国家”边界的同时,实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二) 建立多主体的立体传播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9]建立多主体的立体传播格局,让文化在生活中悄然传播和接受,在润物细无声的浸染中相互了解、形成共识,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增加信任,在心理和态度上收获一致性的同时,引导和影响人们改变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进而实现观念、见解、命运态度的一致性共识。“随着国际传播主体的传播手段更为高明、传播客体的媒介素养更为深厚,政府早已不应是国际传播中传媒的唯一背景,也不见得是最重要的主体身份。虽然就国际传播本身而言,大多是一国政府官方的‘硬’诉求,但如今‘硬’诉求要用‘软’身份来实现,‘软’‘硬’益彰,才能达到上佳的国际传播效果。”[10]因此,建立多重主体立体传播格局已成为目前我国国际传播的必然选择。

第一,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国家级媒体,使之成为发出中国声音的强大平台。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资源优势,做到精准调研、精准发力,以呈现人类共同价值观为传播起点,找准最大公约数,制定符合受众接受心理需要的传播策略,选择适合受众接收的信息传输渠道,努力使信息传播在世界各国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心理层面产生影响,从而使受众真正受到触动、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第二,鼓励具有国际传播影响力的非官方账号内容生产者参与国际传播。“近年来海外社交媒体上兴起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拥有比较稳定、优质内容的持续生产能力。借助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助力文化出海,将会是对外传播的新方式。”[11]用短视频、中视频等视觉形态将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场景、精神风貌等内容作自然呈现,这与全球化媒介生活场景中的普通网民,具有较好的心理黏合性、互动性和对话性,同时,也能够与政府主导的对外宣传形成较好的互补。

第三,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精神的艺术家和记者参与到国际传播领域。这类艺术家和记者通常表现出具有服务民众的意识,勇于深入新闻一线,遵行客观事实呈现,善于独立思考,拥有洞察事物发展、反映事实本质的能力,用客观、真实、接近、生动、感人的报道呈现事实真相,能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有效缩短传受双方的距离,增强受众对异质文化的喜爱和信任。

第四,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国际传播优势,充分施展他们在国际传播中的桥梁作用。数量庞大的海外华侨、华人长期生活在200多个国家,他们既熟悉中国文化也了解当地民众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能较准确地掌握不同文化的差异及特点,并有丰富的信息交流和文化交融的经验。通过海外华侨、华人在日常生活中人际传播式地进行中国文化传播,能减少隔阂与误解,有效促进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以及对中国故事的理解与认同。

第五,发挥各行业专家的作用,用专业视角分析中国实情,从专业角度阐释真实的中国。积极鼓励社会科学学者与自然科学学者参与国际传播活动,在学术交流过程中,通过对专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分享来介绍中国的发展情况,专业的共通性往往能打消传受双方文化的差异与认识的障碍,学术思想的交流是澄清长期误解与偏见的最佳方式。

多主体立体传播格局的形成,还需要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用讲故事的方法客观、真实、生动传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促进外国受众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实现认识和交流的共通,形成观念和价值的共识,成为连接中西方文化互通的纽带。

六、结语

当今世界,在遵循国际话语权生成规律的基础之上,中国应该大力做好话语建构、话语转换、话语传播,创新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掌握跨文化话语转换技巧,不断适应世界人民对中国故事的接受特点和习惯,从而提高我国外交文化的传播影响力;在国际传播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对外传播体系,着力打造一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需要的全媒型、复合型、专家型卓越信息传播人才队伍;在充分运用好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同时,建设好新媒体传播矩阵,发挥各类媒体的不同作用,做好有针对性的分众传播工作;在国际传播中,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贯彻中国外交理念,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受众人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谁远谁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