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可硫酸钠的合成工艺研究

2022-03-24 06:58陈年根林景美王跃梅
广州化工 2022年5期
关键词:磺酸硫酸钠基亚

陈年根,林景美,钟 霞,王跃梅

(1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2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海南 海口 570206)

便秘(Constipation)病因多样,以肠道疾病最为常见。便秘不但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与结肠癌、老年性痴呆、乳腺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者可引起心脑血管意外,因此早期预防和合理治疗可减轻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

匹可硫酸钠(Sodium Picosulfate)化学名为4,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基双硫酸酯钠盐一水合物,1964年由意大利De Angeli公司合成的一种缓泻剂。匹可硫酸钠作用部位为结肠,匹可硫酸钠口服后几乎不吸收,直接到达大肠,被大肠微生物硫酸酯酶分解成具有活性的双苯酚代谢物,其活性代谢产物刺激大肠粘膜引起肠蠕动亢进,同时阻碍水分的吸收,引起泻下。部分活性代谢产物经肠道吸收后,从胆汁中排泄[1]。

最早报道制备匹可硫酸钠的专利有GB1152199A,相关专利为US3528986A、ES860452A等,其它的包括期刊中国药房[2017,28(31)]等[2-9],合成路线包括如下:(1)以苯酚为起始原料,在硫酸作用下与 吡啶-2-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 4,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酚,再与氯磺酸进行硫酸酯化、碱中和后得匹可硫酸钠;(2)以2,6-二氯苯酚(溴)为起始原料,在硫酸作用下与吡啶-2-甲醛缩合生成3,3′,5,5′-四氯(溴)-4,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酚,先进行脱氯还原,再和氯磺酸进行硫酸酯化反应;或硫酸酯化后,再利用镍铝合金进行脱氯还原成盐得匹可硫酸钠;(3)以2-氯(溴)苯酚为起始原料,在硫酸作用下与吡啶-2-甲醛缩合,得到的中间体先进行脱卤素还原,再进行硫酸酯化后碱中和后得到匹可硫酸钠;或者是先进行硫酸酯化,再进行脱卤素还原反应得匹可硫酸钠。另外,还有研究报道以4,4′-二甲氧基二苯基乙腈和2-溴吡啶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得到4,4′-二甲氧基二苯基-(2-吡啶)-乙腈,再水解氰基和脱甲基等合成方法,但原料不易得、操作复杂,不适合工业化生产。以苯酚和2-氯(溴)苯酚为起始原料时,在缩合反应中存在2-吡啶甲醛和苯酚邻位进行缩合的副反应,副产物多且难以去除。以2,6-二氯苯酚为起始原料时,避免了吡啶-2-甲醛与苯酚邻位上进行缩合,产物纯度稍高,但需要镍铝合金进行脱氯还原,收率低,危险系数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采用以苯酚为起始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试验过程中发现,异构体杂质2,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酚较大,分离困难,且苯酚和吡啶-2-甲醛均易氧化,导致收率较低;加入二氯甲烷、氯仿或乙酸乙酯等为溶剂可降低浓硫酸的氧化性,但反应慢且收率不高。

匹可硫酸钠制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采用过量的氯磺酸为磺化剂,后处理易产生大量的无机盐,如氯化物、硫酸盐易超标,需要采用反复除盐的步骤,操作繁琐;(2)存在澄清度的问题,难以达到1号澄清度。

但本反应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单。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对以苯酚和吡啶-2-甲醛为起始原料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对制备中间体4,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酚的反应条件和精制方法进行改进,解决匹可硫酸钠中间体传统工艺存在的反应条件苛刻、产品杂质多且难以提纯等问题。进一步对API澄清度问题进行研究,解决API质量合格问题。该合成路线见图1。

图1 匹可硫酸钠的合成路线Fig.1 The synthetic route of Sodium Picosulfate

1 实 验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AB Sciex 4000QTRAP型质谱仪,美国AB Sciex 公司;Bruker-AV-500型核磁共振仪,布鲁克(中国)有限公司;所用物料苯酚、吡啶-2-甲醛、36%盐酸、乙酸、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等为工业品或市售分析纯。无水试剂与溶剂使用前均按要求进行预处理。

1.1 4,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酚(4)的合成

500 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苯酚(79.1 g,0.84 mol),吡啶-2-甲醛(42.9 g,0.4 mol),36%盐酸(79 mL),乙酸 (100 mL),升温至40~50 ℃搅拌反应8 h,减压浓缩至干,降温至0~10 ℃,缓慢滴加30%NaOH,调节pH=6~7,滴加无水乙醇(500 mL),析出大量固体,过滤,纯化水洗涤,所得固体用甲醇-乙酸乙酯-乙酸重结晶得白色固体76.2 g,收率:68.7%。m/z:278.32[M+H]+;1H NMR(500 MHz,CD3OD)δ: 8.425~8.415(m,1H),7.738~7.703(m,1H),7.245~7.218(m,1H),7.122~7.106(d,J=7.950,1H),6.901~6.873(m,4H),6.715~6.686(m,4H),5.495(s,1H);13C-NMR(500 MHz,CD3OD)δ: 165.43,157.09,149.51,138.60,135.10,131.30,125.41,122.93,116.15,58.64。

1.2 匹可硫酸钠(1)的合成

2 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吡啶(400 mL)、4,4-(2-吡啶亚甲基)-双酚(4,83.2 g,0.3 mol)、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158.2 g,0.99 mol),加热至40~50 ℃搅拌反应12 h。降温至0~5 ℃,滴加纯化水(800 mL),再滴加3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10~11,乙酸乙酯(800 mL×2)萃取,减压浓缩,残留物加入甲醇(1 L),加热升温至60~65 ℃,搅拌0.5~1.0 h,过滤,滤饼用甲醇(500 mL×4)淋洗,收集滤液,滤液中加入异丙醇(2 L),降温至0~5 ℃析晶2~3 h,过滤,滤饼80 ℃干燥4~6 h,所得粗品用90%乙醇处理得白色结晶109.1 g,收率:75.6%。无水乙醇-纯化水重结晶,10~15 ℃搅拌析晶得匹可硫酸钠(含一分子结晶水),收率70%。m/z:504.39[M+Na]+;1H NMR (500 MHz,DMSO)δ: 8.521~8.508(m,1H),7.710~7.695(m,1H),7.226~7.209(m,2H),7.065(m,8H),5.557(s,1H);13C-NMR(500 MHz,DMSO)δ : 162.95,151.84,149.16,137.84,136.70,129.30,123.49,121.53,120.39,56.92。

2 结果与讨论

(1)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匹可硫酸钠的合成工艺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大大减少了异构体杂质2,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酚(5)的产生和新杂质的含量,从而降低后处理操作的复杂程度,提高中间体的收率。经研究发现,晶型和其澄清度关系密切,试验过程中对匹可硫酸钠粗品的精制方法进行了摸索,经大量试验,所得API澄清度均小于1号标准,放大至1 kg 也能得到合格API。所得到的成品纯度大于99.8%[HPLC外标法,色谱柱:C18柱(4.6 mm×250 mm,5 μm);检测波长:26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流动相A:pH5.0磷酸盐缓冲液(取2.12 g无水磷酸氢二钠,1.67 g磷酸二氢钾,加水900 mL使溶解,用50%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5.0,用水稀释至1000 mL)-乙腈(80:20)为流动相A;流动相B:以pH 5.0磷酸盐缓冲液-乙腈(30:7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10 min,A:90%,B:10%:20~30 min,A:80%~20%,B:20%~80%; 30~50 min,A:20%~100%,B:80~20%);溶剂:流动相A;进样量:20 μL],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碳氢谱等方法进行了结构确证,所得工艺参数对匹可硫酸钠工业化生产有一定借鉴意义。

(2)在4,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酚的(4)的合成中,采用文献中浓硫酸为缩合剂,反应液中异构体杂质2,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酚(5)含量最高可达10%以上,且其产生的量和温度有关,并由于苯酚和吡啶-2-甲醛在浓硫酸中溶解不大,反应不完全,因而整个收率也不高。在文献的基础上,改进4,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酚的(4)的合成方法,采用浓盐酸和乙酸为缩合剂的合成方法,可大大减少异构体杂质的产生, 反应液中4,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酚的(4)的含量可达85%以上,收率大于60%。

由表1可知,以浓硫酸或浓硫酸/乙酸为催化剂,反应速度较快,但异构体杂质5容易生成,且反应液中存在较大。以浓盐酸为催化剂,则易结块。以磷酸为催化剂,则几乎不反应。以浓盐酸/乙酸为催化剂,异构体杂质5反应液中存在较小,后续处理则较容易,且收率较高。

表1 反应催化剂对中间体4的合成影响Table 1 The effect of the reaction catalyst on the synthesis of intermediate 4

表2 反应温度对中间体4的合成影响Table 2 The effect o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synthesis of intermediate 4

试验过程中发现,温度为20~30 ℃,反应速度较慢,吡啶-2-甲醛残留较多,后处理较难析出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液中5的含量逐渐增加,收率逐渐减少。

(3)在4,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酚的(4)的合成中,参考文献碱中和的后处理方法,异构体杂质2,4′-(吡啶-2-基亚甲基)双苯酚(5)可控制在0.5%以下,但存在一个无文献报道的杂质(如图2所示,杂质D)则无法去除,即使采用文献报道的精制溶剂,如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等,含量也不能降低多少(1.8%降至1.4%)。若此杂质过大,引入后续的反应步骤中,则API中存在至少三个大于0.1%的难以去除的杂质,因而对其进行控制非常重要。

图2 中间体(4)中的杂质DFig.2 The impurity D in the intermediate 4表3 精制溶剂对中间体4中杂质的去除效果 Table 3 The removal effect of the refined solvent on the impurities in intermediate 4

精制溶剂反应液中5含量/%杂质D含量/%未精制1.371.8甲醇0.231.38乙酸乙酯0.451.43甲醇-乙酸乙酯-乙酸0.080.25

试验过程中发现,采用文献报道的甲醇、乙酸乙酯等溶剂进行精制,异构体杂质5可以降低很多,但杂质D则降低较少,其在后续反应中产生的衍生杂质由于极性的原因很难去除,导致API的有关物质难以达到要求。而采用甲醇-乙酸乙酯-乙酸的精制方法则可以很好控制杂质D的量。

(4)匹可硫酸钠的粗品合成中,采用文献中氯磺酸加入吡啶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备三氧化硫吡啶或N,N-二甲基甲酰胺复合物的方法,存在氯磺酸无法完全转化为复合物的情况,反应中存在多个0.1%以上的未知的杂质。由于匹可硫酸钠的极性较大,采用一般的精制方法难以去除,采用三氧化硫吡啶或N,N-二甲基甲酰胺复合物则可很好控制未知杂质的产生。另外,采用氯磺酸磺化的方法,至少需要3.9 eq以上的氯磺酸,过多的氯磺酸中和后产生大量的无机盐,需要反复处理才能控制氯离子和硫酸根的残留,而采用固体的复合物可很好控制上述离子的残留量。

表4 不同磺化剂对匹克硫酸钠粗品中的未知杂质产生的影响Table 4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ulfonating agents on unknown impurities in crude sodium picosulfate

试验过程中发现,以氯磺酸-吡啶或氯磺酸-N,N-二甲基甲酰胺为磺化剂,反应过程中存在三个未知的杂质,由于极性较大,需反应处理才能把它们控制在0.1%以下。而采用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或三氧化硫N,N-二甲基甲酰胺复合物则无上述杂质存在。经工艺反复比对,分析可能是氯磺酸形成复合物不完全,残留过多导致副反应发生的缘故。

(5)多批研究发现,采用文献的方法精制(同时成一分子结晶水),反复出现澄清度不合格的情况,后改变结晶方式,采用无水乙醇-纯化水精制,一定温度析晶的方法,所得API的X-衍射图谱和文献报道的晶型一致,澄清度符合质量标准。且此种结晶方式,对去除无机盐也有一定的效果。

3 结 论

匹可硫酸钠中间体(4)合成较好的条件为:36%盐酸和乙酸为催化剂,40~50 ℃搅拌反应8 h,氢氧化钠和无水乙醇后处理得中间体粗品,采用甲醇-乙酸乙酯-乙酸精制,可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匹可硫酸钠中间体(4);匹可硫酸钠粗品合成较好的条件为:匹可硫酸钠中间体(4)和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以吡啶为溶剂,40~50 ℃搅拌反应12 h,甲醇/异丙醇后处理得匹可硫酸钠粗品,无水乙醇-纯化水重结晶可得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猜你喜欢
磺酸硫酸钠基亚
国家药监局批准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上市
煤制乙二醇浓盐水分盐结晶工艺探讨
硫酸钠和松香酸钠与混凝土性能关系的试验研究
今天
今天
过硫酸钠缓释材料的释放性能及其对2,4-二硝基甲苯的降解效果
基于氟—氟相互作用的上转换荧光法快速测定水中的全氟辛烷磺酸
基于3—巯基丙磺酸膜修饰金电极无线传感检测汞离子
往返运动中的旅行者:论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