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铁死亡机制的基础研究*

2022-03-24 11:45黄锦明梁瑜祯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差异基因脂质培养基

姜 嫄,黄锦明#,梁瑜祯 ,夏 宁

(1.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宁 530007;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 53002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机体代谢异常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其病理过程为从良性的单纯性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NAFL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主要有“二次打击”假说和“多重平行打击”假说[3-4],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IR)、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等因素以及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等均参与NAFLD的进展[5],其中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已被确定为NAFLD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重要预测因子,各种炎症刺激组织释放炎症因子,损伤肝脏,引起肝脏的纤维化[6]最终导致NAFLD。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以铁依赖性脂质活性氧(LipROS)堆积引起脂质过氧化造成的细胞死亡为特征[7]。Tsurusaki 等[8]研究证实了铁死亡可能触发了单纯脂肪肝变性的炎症反应,促进NASH的发生发展[9]。因此,研究铁死亡对NAFLD 的影响,可为治疗NAFLD提供新的方向。

本研究采用GEO 数据库的GSE89632 数据集和铁死亡数据库(FerrDb),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NAFLD 肝组织中表达差异的铁死亡基因(Fe-DEGS)、疾病相关的信号通路、细胞功能及蛋白互作网络(PPI)。同时,建立体外NAFLD 细胞模型,进一步验证Fe-DEGS 基因的表达差异,为NAFLD疾病相关铁死亡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生物信息学分析NAFLD潜在的铁死亡基因

1.1.1 数据来源 通过GEOquery包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89632 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63 个样本[10],取19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和24 例健康对照(HC)者的肝脏基因表达(Illumina微阵列)进行分析,还从铁死亡基因数据库(FerrDb;zhounan.org)获得了一个包含259个基因的数据集。

1.1.2 数据处理及表达差异分析

通过箱式图查看样本标准化的情况,通过PCA图(ggplot2[3.3.3 版本])查看样本分组间聚类情况,利用limma 包进行两组的差异分析,得到P值后进行多重假设检验和校正。通过控制错误发现率(FDR)来确定P值的阈值,并调整校正后的P值(q值)[11]。根据筛选标准|log2(FC)|>1 &p.adj<0.05,筛选表达差异基因(DEGS),并与铁死亡数据库取交集得铁死亡表达差异基因(Fe-DEGS),绘制铁死亡基因表达差异的韦恩图,为了更好地显示表达差异,分别用R软件的ggplot2[3.3.3版本]和Complex-Heatmap包[2.2.0版本]绘制火山图及热图。

1.1.3 GO-KEGG分析相关生物学功能及通路富集

GO-KEGG 富集分析是一种计算方法,用来确定一个预定义的基因集在两种生物状态(如两种表型)之间的生物学组成过程(BP),细胞成分(CC),分子功能(MF)及影响通路(KEGG)是否具有统计上显著的、一致的差异,利用R软件clusterProfiler包[3.14.3 版本](用于富集分析);org.Hs.eg.db 包[3.10.0 版本](用于ID 转换);GOplot 包[1.0.2 版本](用于计算zscore)进行富集分析,p.adj<0.05 &qvalue<0.25 条件下对富集结果进行筛选,筛选结果利用ggplot2包[3.3.3版本]进行可视化分析[12]。

1.1.4 差异表达基因PPI网络的构建

通过在线工具STING(https://strin g-db.org/),调节过滤条件参数:中可信度(0.40),下载网络关系信息,使用Cytoscape 软件(v3.8.0)对PPI 网络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利用cytohubb 插件进行关键基因的筛选[13]。

1.2 NAFLD细胞模型的建立与功能验证

1.2.1 材料

人肝癌细胞(Hep G2 细胞购自Procell),DMED培养基、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0.25%EDTA胰蛋白酶(购自Bi 公司),棕榈酸钠油酸钠试剂盒(购自西安鲲创生物有限公司),油红O 染色液试剂盒、牛血清白蛋白、甘油三脂检测试剂盒(购自Sigma公司),c-jun、Tristetraprolin(ZFP36)、ATF3、IL-6 单克隆兔一抗、β-Actin 多克隆兔一抗、Goat Anti-Mouse IgG2b 二抗(购自CST);CO2细胞恒温培养箱(美国Thermo Forma 公司)、酶标仪(美国Thermo 公司)、荧光显微镜(日本OLYMPUS 公司)。

1.2.2 细胞培养方法

HepG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10万U/L青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培养,置于37 ℃、5%CO2饱和湿度孵育箱内培养,待细胞融汇至80%时,用0.25%ETDA 胰酶消化,将细胞传代用于后续实验。

1.2.3 NAFLD体外模型的建立

根据文献造模采用浓度1 mmol/L油酸钠(OA)和棕榈酸钠(PA)混合物即FFA(OA∶PA=1∶2)干预24 h[14-15]。接种HepG2于24孔板中,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分为正常组、对照组、FFA 组并设置3 个复孔,细胞传代稳定至细胞融合度为60%~70%时撤去原有培养基,按正常组(只含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组(含FFA 对照液的培养基)、FFA 组(含1 mmol/L FFA的培养基)干预24 h。

1.2.4 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

各组细胞干预24 h 后,倒掉培养基,PBS 洗涤细胞2 次;用含10%甲醛的磷酸盐缓冲液固定细胞10 min;PBS 漂洗3 次(3 min);60%异丙醇浸洗5 min;室温下用已过滤的油红0 工作液染细胞20 min;弃去染色液,PBS 漂洗3~5遍至无残留染色液;苏木素复染2 min后弃去,PBS 漂洗3次;加入缓冲液1 min 后弃去;加入蒸馏水覆盖后用显微镜观察;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的中性脂肪可被特异性地染成棕红色。

1.2.5 细胞内甘油三脂含量测定

各组细胞干预24 h 后,收集细胞至离心管内,离心弃上清,加正庚烷和异丙醇(体积比1∶1)混合液1 mL,超声波破碎1 min(强度20%,超声2 s,停1 s),8 000 g,4℃离心10 min,取上清待测。将酶标仪预热30 min,调节波长到420 nm,蒸馏水调零;水浴锅预热到65 ℃;按甘油三酯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配置相应的空白管、标准管和测定管;充分混匀,65 ℃水浴15 min,冷却后吸取200 μL 至96 孔板测定420 nm 处吸光度,记为A 空,A 标和A 测。(空白管和标准管需检测1~2 次。)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提供的公式计算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细胞甘油三酯含量(mg/104cell)=C标准品×(A测-A空)÷(A 标-A空)÷细胞密度(C 标准品:1 mg/mL;细胞密度:104cell/mL)。

1.2.6 Western blotting 检测c-jun、ZFP36、ATF3、IL-6蛋白的表达情况

各组细胞干预24 h后,按照RIPA蛋白裂解缓冲液使用说明书提取各组总蛋白,BCA法测定蛋白浓度,等浓度稀释并加上样缓冲液后煮沸变性,配制12%SDS-PAGE 胶每孔上样10 μL,70 V 电泳至marker 分离加压至110 V 电泳至底部后,将目的蛋白切下,半干转将蛋白全部转移到0.22 µm PVDF膜上;5%脱脂奶粉封闭1 h,分别加入稀释后的IL-6、ATF3、c-jun、Tristetraprolin(ZFP36)的单克隆兔一抗(1∶1 000)和β-Actin 多克隆兔一抗(1∶1 000),4 ℃孵育过夜,再用稀释后的Goat Anti-Mouse IgG2b(1∶10 000)二抗室温孵育1 h;TBST 洗膜3次,每次10 min,采用荧光显色,用Image J 软件进行灰度值分析。目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目的蛋白灰度值/内参β-Actin灰度值。每组设3个平行孔,实验重复3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物信息学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潜在的铁死亡基因

2.1.1 NASH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筛选结果及PPI网络的构建

取19 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和24 例健康对照(HC)者的肝脏基因表达(Illumina微阵列)进行分析,来自GSE89632数据集的样本箱式图(图1A)样本标准化数据近似为直线和正态分布,PCA图(图1B)样本分组间聚类在同一平面上;根据筛选条件log2FC>1或log2FC<-1,P<0.05,筛选出487 个差异基因,筛选出的差异基因与来自铁死亡基因数据库的259 个基因取交集得9 个NASH铁死亡基因(Fe-DEGS),绘制韦恩图(图1C),其中8个上调基因:JUN、ZFP36、SOCS1、ATF3、MIOX、PTGS2、IL-6、SLC2A3,1 个下调基因:FADS2,绘制其热图及火山图(图2A、B)。可视化分析显示,JUN、ZFP36、SOCS1、ATF3、PTGS2、IL-6间有网络关系(图2C)。

图2 基因筛查相关图

2.1.2 NASH 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功能及通路富集

利用R 软件clusterProfiler 和GOplot 包 对NASH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在p.adj<0.05 &qvalue<0.25 条件下对富集结果进行筛选,BP 共有275 条,CC 共有6 条,MF 共有21 条,KEGG 共有21 条;其关键功能及通路富集如下表(表1),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图3)。

图3 GO功能富集分析图

表1 GO-KEGG关键功能和通路的富集分析

2.2 NAFLD细胞模型的建立与功能验证

2.2.1 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

在FFA组内可见大量的棕红色颗粒,在对照组及正常组内棕红色颗粒明显减少。FFA 干预HepG2 细胞引起大量脂肪沉积(图4),因此FFA 干预后成功建立NAFLD细胞模型。

图4 细胞油红染色结果图

2.2.2 细胞内甘油三脂含量测定

与正常组、对照组比较、FFA组细胞内甘油三脂含量升高(P<0.05)(图5),因此进一步表明FFA 干预后成功建立NAFLD细胞模型。

图5 细胞甘油三酯含量测定图

2.2.3 Western blotting 检测c-jun、ZFP36、ATF3、IL-6蛋白的表达情况

与正常组、对照组比较,FFA 组c-jun、ZFP36、ATF3、IL-6 蛋白表达升高(P<0.05),见图6、表2。说明在NAFLD 细胞模型中c-jun、ZFP36、ATF3、IL-6过表达。

图6 各组c-jun、ZFP36、ATF3、IL-6蛋白的表达情况

表2 3组ATF-3、ZEP36、c-jun、IL-6蛋白表达量比较

表2 3组ATF-3、ZEP36、c-jun、IL-6蛋白表达量比较

与正常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NAFLD 发病率逐渐增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疾病的发展从单纯性脂肪变性到NASH,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NAFLD的发病机制复杂,有研究表明,在NAFLD发病过程中发生铁死亡,但其中的机制并不明确,所以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解释NAFLD 发生铁死亡的相关机制。本研究根据GSE89632数据集和铁死亡基因数据库交集得出9 个(FADS2、JUN、ZFP36、SOCS1、ATF3、MIOX、PTGS2、IL-6、SLC2A3)Fe-DEGS基因。

本研究中通过GO-KEGG 富集分析Fe-DEGS基因主要在脂肪分化、氧化应激、三价铁(Fe3+)结合方面富集。其中脂肪细胞的异常分化导致NAFLD疾病的进展,主要表现在脂肪细胞的异位沉积和脂质因子的过表达等[16],在“二次打击”学说中,NAFLD 肝细胞脂肪变性后加上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使肝细胞及其线粒体发生持续性损伤[17-18],在内质网应激反应和脂肪变性的过程中一些酶和转运蛋白的作用使Fe3+进入到细胞质和线粒体基质,变成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二价铁(Fe2+),形成一个不稳定铁池,这些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铁会通过芬顿反应催化产生ROS,铁依赖产生的LipROS 与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从而诱导细胞铁死亡[19-20]。本研究中GO-KEGG 富集分析在IL-17 通路,而在NAFLD 小鼠模型研究中发现,IL-17 通路的激活可促进小鼠脂肪肝的形成,敲除通路中关键基因IL-17RA 基因可以抑制IL-17 通路,最后抑制NAFLD的发展[21]。因此,氧化应激等因素可能通过IL-17通路引起脂质的沉积和过氧化从而引起铁死亡。

本研究中筛选出的9 个(FADS2、JUN、ZFP36、SOCS1、ATF3、MIOX、PTGS2、IL-6、SLC2A3)Fe-DEGS 基因,根据PPI 网络可见JUN、ZFP36、SOCS1、ATF3、PTGS2、IL-6具有紧密关系,JUN 基因最早被发现是在禽类肉瘤病毒17(ASV17)复制缺陷的转化细胞中[22],JUN 基因包括c-jun、junB 和junD 3 种基因,c-jun是核内转录因子(AP-1)家族成员之一,c-jun 可以防止肝脏内质网过度激活,从而减轻肝脏的损伤[23];ZFP36也被称为锌指蛋白36,是锌指蛋白家族的成员,研究表明,ZFP36是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抑制ZFP36 的表达,可以上调IL-6 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24],长期升高的IL-6 可促进小鼠肝脏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25];ZFP36 过表达抑制脂肪细胞产生IL-6 蛋白,改善肝脏和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26]。与此同时SOCS1蛋白促炎症细胞因子如TNFα、IL-6 的产生增加,导致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加重[27]。本研究结果显示,在FFA刺激HepG2细胞建立的NAFLD模型中细胞发生脂质沉积,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c-jun、ZFP36、ATF3、IL-6 表达升高,JUN、ZFP36、IL-6、SOCS1具有相互作用关系,在调控NAFLD 炎症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干预c-jun、ZFP36、ATF3、IL-6 表达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NAFLD 发生和发展的一大前景。

本研究中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及体外实验阐述了NAFLD 与铁死亡之间的关系,c-jun、ZFP36、ATF3、IL-6在NAFLD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关键功能,在NAFLD 中铁死亡基因c-jun、ZFP36、ATF3、IL-6表达升高,但是铁死亡与NAFLD 之间的机制过程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因此,研究铁死亡机制在NAFLD 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有望为预防和治疗NAFLD提供新的方向28。

猜你喜欢
差异基因脂质培养基
不同水质和培养基对紫金久红草莓组培快繁的影响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芒果皮泡水喝可降血脂
医药脂质纳米材料技术
中年发福或与脂质周转有关
三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选择性分离培养基的检测效果比较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药用植物“凤丹”根皮的转录组分析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药用植物“凤丹”根皮的转录组分析
紫檀芪处理对酿酒酵母基因组表达变化的影响
SSH技术在丝状真菌功能基因筛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