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晗,张健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天津 300070)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口腔癌总数的90%,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OSCC 可发生在舌、颊、牙龈、硬腭、口底等黏膜部位。OSCC 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研究表明吸烟、饮酒、咀嚼槟榔、人乳头瘤病毒(HPV,主要是16 型)、硬皮病、某些遗传病(如Zinsser- Engman -Cole 综合征等)可能是口腔癌发生的危险因素。OSCC 浸润性强,易出现淋巴结转移,通常在晚期后才被诊断出来,5年生存率不到50%[3]。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探讨了影响OSCC 发展和预后的一些相关因子,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为OSCC 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方向[4]。
次黄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1(hypoxanth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 1,HPRT1)又称为HPRT、HGPRT。它是一种补救途径酶,负责将核糖单磷酸从磷酸核糖焦磷酸(phosphoribosyl pyrophosphate,PRPP)转移到次黄嘌呤和鸟嘌呤,分别形成肌苷单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IMP)和鸟苷单磷酸(guanosine monophosphate,GMP)[5]。HPRT1含有217个氨基酸,在所有组织中均以低水平表达[6],唯一的例外是在中枢神经组织中表达水平异常升高[7]。最近一些研究发现,HPRT1 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普遍升高。有学者发现HPRT1 的mRNA 水平与受试小鼠的肿瘤负荷直接相关,说明小鼠体内HPRT1 的水平与肿瘤的大小有关[8]。研究表明,HPRT1 的表达在前列腺癌患者样本中增加,在乳腺癌患者的基础亚型中最高,并与乳腺癌的进展相关,可作为一个潜在的预后标志物[9]。对结肠、直肠癌的研究表明,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样本中HPRT1 的水平升高[10]。最新研究发现,HPRT 通过与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直接相互作用,促进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增殖和转移[11]。也有学者证实HPRT1在HNSCC 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12]。目前国内对于HPRT1 在OSCC 中的作用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利用TCGA 数据库网站分析HPRT1在OSCC 中的表达及意义。有文献报道嘌呤水平显著降低了癌症中的免疫细胞活化,恶性肿瘤组织中HPRT1的上调是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一个促成因素[13]。因此本研究对HPRT1 在OSCC 免疫环境中的作用也做了相应研究。
1.1 TCGA 数据收集 从TCGA 数据库(https://can cergenome.nih.gov/)中下载OSCC 转录样本394 例(其中362 例癌症样本,32 例癌旁样本)和临床数据(381 例)。
1.2 研究方法
1.2.1 GESA 富集分析 GESA4.1.0 软件富集分析HPRT1 表达水平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基因集的相关性。从MsigDB 数据库中下载通路富集常用的c2.cp.kegg.v7.2.symbols 基因集作为参照基因集。软件参数设置为随机组合次数为1 000 次,计算富集系数和标准化后的富集系数。按照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s,FDR)进行排序,利用HPRT1 基因表达的中位数值将TCGA 数据集中的381 例OSCC 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别筛选出前十条通路。
1.2.2 免疫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 使用R4.1.1 软件的“limma”包和“vioplot”包对免疫细胞在HPRT1高低表达组中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和绘图;使用“limma”包、“ggplot2”包、“ggpubr”包和“ggExtra”包对HPRT1 的表达量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绘图。
1.3 统计学处理 利用R4.1.1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Wilcoxon 法和Kruskal-Wallis 法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利用Log-Rank 法进行生存评估分析。生存资料中不同变量的风险比采用Cox 回归分析。因TCGA 数据库中OSCC 患者临床数据中M 分期未知的数据过多,导致删除临床信息不完整的数据后样本量过小,因此在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和Cox 分析时未将M 分期纳入其中。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OSCC 和正常组织中HPRT1 的表达差异 TCGA数据库中OSCC 组织与正常组织样本相比,OSCC组织中HPRT1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t=1.856,P<0.001,图1、2)。
图1 总样本中HPRT1 的表达差异Fig 1 Expression difference of HPRT1 in total samples
图2 配对样本中HPRT1 的表达差异Fig 2 Expression difference of HPRT1 in paired samples
2.2 HPRT1 基因与OSCC 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HPRT1 表达水平在肿瘤分级中的G1 和G2 级(χ2=0.010,P=0.011)、G1 和G3 级(χ2=0.806,P< 0.001)以及G2 和G3 级(χ2=0.001,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3);在肿瘤临床分期中的Ⅰ期和Ⅲ期(χ2=0.078,P=0.006)、Ⅲ期和Ⅳ期(χ2=0.091,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4);在T 分期中的T1 期和T3期(χ2=0.342,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5)。HPRT1 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N 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6~8)。
图3 HPRT1 与肿瘤分级的关系Fig 3 Relationship between HPRT1 and tumor grade
图4 HPRT1 与临床分期的关系Fig 4 Relationship between HPRT1 and clinical stage
图5 HPRT1 与肿瘤T 分期的关系Fig 5 Relationship between HPRT1 and tumor T stage
图6 HPRT1 与年龄的关系Fig 6 Relationship between HPRT1 and age
图7 HPRT1 与性别的关系Fig 7 Relationship between HPRT1 and gender
图8 HPRT1 与肿瘤N 分期的关系Fig 8 Relationship between HPRT1 and tumor N stage
2.3 HPRT1 基因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 TCGA 数据库中381 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0.07 个月至15 年,HPRT1 基因高表达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图9,P<0.05)。高表达组5 年生存率为35.2%,低表达组5 年生存率为50.3%。
图9 HPRT1 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Fig 9 Relationship between HPRT1 and patients'survival rate
2.4 HPRT1 基因与OSCC 患者预后的关系 Cox 单因素分析显示OSCC 中年龄(HR=1.03,P= 0.001)、肿瘤分级(HR=1.38,P=0.031)、肿瘤分期(HR=1.74,P<0.001)、T 分期(HR=1.54,P<0.001)、N 分期(HR=1.50,P<0.001)、HPRT1 表达量(HR=1.03,P<0.001)与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关(表1)。Cox 多因素分析显示OSCC 中年龄(HR=1.03,P<0.001)和HPRT1 表达量(HR=1.02,P=0.002)与患者生存预后相关。因此年龄和HPRT1 的高表达是影响OSCC 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表1、图10)。
表1 Cox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Tab 1 Cox single factor and multi factor analysis
图10 HPRT1 的Cox 多因素分析结果Fig 10 Cox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of HPRT1
2.5 HPRT1 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 GSEA 结果显示,HPRT1 基因高表达样本主要富集在基础转录因子通路、细胞周期通路、DNA 复制等通路(FDR<0.05,P<0.05);HPRT1 基因低表达样本主要富集在氨酰-tRNA 生物合成通路、碱基切除修复通路(P<0.05)(图11、12)。
图11 HPRT1 基因高表达组的GSEA 富集结果Fig 11 GSEA enrichment results of HPRT1 gene high expression group
2.6 HPRT1 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
2.6.1 免疫细胞差异分析 幼稚B 细胞(P=0.048)、调节性T 细胞(P=0.001)、休眠NK 细胞(P=0.029)、休眠肥大细胞(P<0.001)、活跃肥大细胞(P=0.047)、嗜酸性粒细胞(P=0.035)、中性粒细胞(P=0.016)的表达在HPRT1 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13)。
图13 免疫细胞在两组患者中的表达Fig 13 Expression of immune cell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6.2 免疫细胞相关性检验 调节性T 细胞(R<0,P<0.001)、休眠肥大细胞(R<0,P=0.003)和中性粒细胞含量(R<0,P=0.001)与HPRT1 表达量呈负相关;嗜酸性粒细胞含量(R>0,P=0.016)与HPRT1 表达量呈正相关(图14)。
图12 HPRT1 基因低表达组的GSEA 富集结果Fig 12 GSEA enrichment results of HPRT1 gene in low expression group
图14 HPRT1 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Fig 14 Correlation between HPRT1 and immune cells
OSCC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恶性肿瘤,它的典型特征是高度的局部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由于OSCC 易转移、易复发,因此OSCC 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仍不到50%[14]。目前OSCC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由多基因、多通路联合调控的复杂过程。寻找与OSCC 发展及预后的密切相关因子,对肿瘤的早期诊断与预后极其重要。本研究通过挖掘TCGA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基因表达数据,发现HPRT1 在OSCC 组织中高度表达,对肿瘤内的免疫环境产生了影响,并且高表达患者的生存预后更差,提示HPRT1 可能是OSCC 的一个潜在的预后因子。
HPRT1 是一种蛋白质,已显示在多种肿瘤类型中显著升高[8-10],HPRT1 在神经发育和嘌呤合成中具有次要调节作用,嘌呤过剩分解与HPRT1 功能的丧失直接相关[15]。HPRT1 在肿瘤中的表达普遍升高,说明HPRT1 在肿瘤中的调节作用可能是独特的,HPRT1 的异常调节可能会增强细胞增殖并促进肿瘤发展。肿瘤微环境不仅由恶性细胞组成,实质细胞、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血管、淋巴管和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复杂的肿瘤微环境[16]。本研究显示HPRT1 升高会影响调节性T 细胞(Tregs)、休眠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因此HPRT1 可能对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表达有影响。有学者研究HPRT1在几种肿瘤中的免疫浸润发现,HPRT1 表达与B 细胞、CD8+T 细胞、CD4+T 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细胞的免疫浸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前列腺腺癌(PRAD)、肺鳞状细胞癌(LUSC)和甲状腺癌(THCA)中,HPRT1 升高后所有类型的免疫细胞的肿瘤浸润减少,但THCA 中的CD8+T 细胞除外;而HPRT1 升高后免疫浸润几乎没有变化的是食道癌(ESCA)、肾嫌色细胞癌(KICH)和子宫癌肉瘤(UCS)[13]。Tregs 在维持自身耐受和免疫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它们参与促进了肿瘤周围的免疫抑制环境[17],而肿瘤微环境也促进了Tregs 的积累[18]。Tregs 可以高度浸润各种肿瘤类型(如皮肤癌、胰腺癌、乳腺癌等),在晚期肿瘤(Ⅲ期和Ⅳ期)经常表现出更高的积累[18]。有报道指出肿瘤内Tregs 的浸润与生存率呈负相关[19]。而本研究发现HPRT1 的高表达与Tregs 的含量呈负相关,并且在3 种与HPRT1 表达呈负相关的免疫细胞中差异最大,推测HPRT1 的表达对Tregs 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产生与积累密切相关,关于HPRT1 与Tregs 在肿瘤微环境中表达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休眠肥大细胞是与软组织肉瘤的复发和生存率相关的免疫细胞[20],并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的良好预后有关,尽管其在ccRCC 中的含量较低[21]。本研究发现休眠肥大细胞在HPRT1 高低表达组中含量差异最大,表明HPRT1高表达可能抑制休眠肥大细胞产生。肿瘤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增多是黑色素瘤、胃癌、肺癌、头颈癌等的不良预后特征[22]。有学者发现CD16(high)CD62L(dim)中性粒细胞的增加与头颈癌的良好预后相关[23]。本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随HPRT1表达增高而减少,关于中性粒细胞在OSCC 中的作用还有待证实。嗜酸性粒细胞可分泌多种可溶性介质和效应分子,它们对肿瘤微环境中其他免疫细胞亚群具有调节功能,或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功能,而产生抗肿瘤或促肿瘤作用[24]。在以肿瘤相关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TATE)为特征的致癌物诱导的仓鼠OSCC模型,用抗白细胞介素-5 单克隆抗体治疗,可抑制肿瘤生长,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具有促肿瘤作用[25]。而本研究发现HPRT1 的高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含量正相关,嗜酸性粒细胞在OSCC 中可能具有促肿瘤作用。HPRT1 参与嘌呤调节和产生,HPRT1 升高会产生更多的嘌呤。实质性肿瘤微环境可表现为缺氧,而嘌呤对缺氧条件下免疫细胞活化有显著影响,因此这也可能是HPRT1 对肿瘤微环境的作用之一。HPRT1 在调节细胞周期中起重要作用,其参与的基础转录因子通路、细胞周期通路、DNA 复制等通路可能对OSCC 预后也有影响。尽管本研究确定了OSCC 中HPRT1 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加,但这种现象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还需更深入的探讨。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HPRT1 过表达与OSCC 的进展显著相关。肿瘤组织中HPRT1 表达的上调可能是OSCC 诊断、预后和靶向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然而,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临床试验来阐明HPRT1 在OSCC 中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