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石化、冶金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生产基地,原材料工业是全省支柱产业之一。近日,《辽宁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提出到“十四五”末期,全省原材料工业营业收入力争突破2.3万亿元,粗钢产量稳定在8000万吨左右,铝材产量力争达到2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保持在1.3亿吨,乙烯、PX产能力争分别达到千万吨水平。
为了完成以上目标,《规划》提出,辽宁省原材料产业将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方面多维发力。
调整结构、提质增效。辽宁省将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提升高品质钢铁材料和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配套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炼化一体化水平,大力发展高端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进一步优化菱镁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镁建材和镁化工。
重视创新、迈向智造。辽宁省将引领企业进一步提高技术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原材料工业得到广泛应用,引导大中型企业生产、运营、物流等各个环节基本实现全方位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优化布局、拉长链条。建设大连、盘锦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构建“一地两极”为轴、沿海与内陆两翼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全面建设“大连极”,即以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为核心,最终形成4000万吨级炼化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盘锦极”,即以盘锦辽东湾石化产业基地为核心,大力推进兵器集团辽宁华锦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最终形成5000万吨级炼化产业基地;壮大延伸“沿海翼”,即营口、锦州、葫芦岛等沿海地区积极承接大连、盘锦炼化资源下游产业,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实现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提升特色“内陆翼”,即辽阳、抚顺、鞍山、阜新等内陆地区,积极调整本地区产业产品结构,实现高端化、特色化发展。重点打造特种聚酯、高端聚烯烃等高端产品产业链,以及环氧乙烷深加工、橡塑蜡料深加工、煤焦油深加工、氟化工等特色产业链。
为加快原材料产业向“绿”转型,《规划》提出,辽宁省将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碳排放等约束性指标管理。加强对原材料重点行业的节能监察,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发展绿色产业链和供应链。到“十四五”末期,辽宁省将初步建成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企业环保设施与主体装备同步运转率达到100%,基本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