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丹
2015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公布《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该《准则》分总则、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政府预算会计要素、政府财务会计要素、政府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附则6章62条,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随后,政府会计具体准则陆续发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政府会计准则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
随着政府会计准则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对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政府会计报告要结构严谨,内容要更加完整且真实,力求满足潜在外部使用者的诉求。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等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于科学、全面、准确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和成本费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规范了会计报告体系,改善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二是有利于夯实财政管理基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三是有利于准确反映政府运行成本,科学评价政府绩效;四是有利于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没有对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予以规范化管理,导致账务处理效率较低。在政府会计准则的落地执行过程中,一些单位并没有对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予以足够重视,导致其管理缺乏规范性,难以切实有效的提升账务处理效率,主要表现在一些单位内部没有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规范的设置,不利于会计信息的高效生成,比如行政事业支出科目下的基本支出科目以及项目支出科目并没有事先对其功能进行科学分类,也没有在此基础上设置经济分类,甚至还存在着将二者混淆的情况,不利于单位快速生成决算数据,也不利于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此外,一些单位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会计核算要求对业务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在日常运营和管理过程中,没有对各项管理活动以及业务活动加以合理界定和明确划分,导致二者之间比较容易存在混淆,没有对单位的管理费用以及业务活动费用进行准确核算,也没有设置相对应的会计科目,自然难以在单位内部有效落实信息化管理的相关要求,从而导致相关的会计账目设置不够精确。最后就是没有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进行合理估计,也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足够重视,因此也难以为其设置对应的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以及其他的应收账款,没有对相关费用进行有效归集和科学合理分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再加上一些单位并没有对会计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其会计人才储备不足,且现有的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难以发挥其对会计核算应有的实际作用,导致在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以及监督职能难以有效落到实处,难以切实有效的发挥政府会计准则应有的实际作用。
2.缺乏对政府会计科目的规范化使用,容易导致账户记录出错。目前一些单位在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对政府会计科目进行规范化的使用和管理,比较容易导致在账户记录方面出现差错。比如在一些单位内部并没有将项目支出过程中的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功能性科目中的基本支出进行单独划分,并且一些单位将本来应该在商品和服务支出中的其他交通费用科目核算到了公务交通补贴,导致会计科目设置和录入比较混乱,再比如将本来该计入工资福利支出的女工生育保险费用计入到了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科目当中,在这种混乱的模式下,自然难以全面落实政府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难以起到预期的效果。
3.会计核算的内容缺乏全面性,会计信息不完整。在具体的政府会计准则落实过程中,一些单位并没有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致使那些已经拨付但年终并没有核销的财政支付额度得不到妥善的管理,再比如对于那些当年未收回的财政资金或者是超过两年的财政结余资金以及资产的盘亏盘盈等业务,都没有进行专门的账务处理;对于那些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没有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进行及时的会计核算;此外还有一些单位的部分或者全部的应急物资,甚至包括水利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等资产或者是隐形债务长期游离在账表之外;部分单位对于那些少量的支出金额没有进行明确的显示,也没有对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导致难以有效突破年初预算,致使部分收入和支出超过了相关的规定,从而导致账实不符的现象频繁发生;以上均会导致会计信息不够完整和准确,从而难以提升政府会计准则下单位的会计核算效率和水平。
4.会计核算软件系统没有实现与其他系统的关联,融合不健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我国步入信息时代,在此背景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会计核算软件,推动着会计核算效率的提升。但是现阶段,在一些单位内部落实政府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及系统功能比较有限,难以直接生成部门的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并且也难以对单位内部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运行的成本以及绩效管理等非价值事项的业务信息进行有效反映。再加上会计核算系统并没有实现与财政支付系统以及预算执行监控系统的有效关联,导致数据的生成和传递效率比较低,难以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单位内部落实政府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容易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并且也容易导致信息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或者是比较明显的滞后性等情况,需要单位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妥善解决。
1.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单位负责人要承担起相应的会计责任。首先需要单位领导与管理者对政府会计准则予以高度的重视,并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学习和吸收,在单位内部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使单位上下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会计准则对单位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好表率和示范作用,为政府会计准则的有效落实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要明确与政府会计准则相关的法规政策的相关要求,单位领导与管理者要对预算法、会计法等财经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学习,要明确单位在政府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相关方面的要求,并对预算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另外也需要在单位内部加强制度建设,要建立科学民主的依法决策机制。要对“三重一大”事项的范围加以科学明确的界定和划分,在单位内部积极推动单位一把手末位表态议事制度,但是与此同时也需要对举手表决、投票表决等予以高度重视,以此来不断丰富和完善具体的表决方式,并且要对一半以上或者是2/3以上通过的表决方法进行明确,并将相关决策信息及时整理在册,并对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另外需要在单位内部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单位现阶段运营管理的具体状况以及自身中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了解单位的具体职能和内部岗位设置和人员状况,对自身的具体业务以及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加强对预算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相关制度的建设,并且需要对现代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灵活的运用,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价值,严格分离不相容的岗位,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授权审批制度,加强对归口管理以及单据的全方位控制。并且要通过信息内部公开等相关的内控方法,来采用标准化或者是程序化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切实提升单位内部的运行管理质量,对会计工作予以大力支持,严格设置并不断优化相关的会计岗位,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会计工作的相关要求,并且对其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并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时间保障,要对会计核算的软件购置以及功能拓展予以足够重视,并在预算安排中将维护费用纳入其中,以此来体现出对工作效率和效果的足够关注,为会计核算功能的有效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2.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力度。在政府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单位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加大了其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各单位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力度。在预算管理方面对预算编制予以足够重视,要结合单位具体的职能以及内部资源的配置情况以及单位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年度目标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并且要对预算予以严格的执行,不能存在例外,以此来保证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有效性。要高度重视决策分析和绩效评价的具体作用,深挖预算决算数据背后的深层次价值,以此来为单位的发展和政府部门的监管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信息支撑,对财务管理加以认真的贯彻执行。在单位内部积极采取有效办法推动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需要财务工作者深入业务一线,充分发挥财务的指导和服务功能,也需要业务人员将具体业务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并充分发挥财务的指导作用,从而实现彼此的高度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按照具体的标准对财务或者是收费项目以及费用化支出和资产配置进行严格管理并且实现对投资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管控,从而防止这些费用流失。与此同时需要加大资产管理的力度,以确保实现价值管理和事务管理的高度融合。要通过积极设置并完善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来实现对资产购置的规范化管理,借助信息系统来实现对具体的业务信息和数据的准确全面记录,并且实现对资产的全面盘点,确保相关的资产管理要求和办法落到实处,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出现资产费用化,避免出现国有资产的流失,为单位内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打下坚实基础。
3.为政府会计准则的落地执行打下坚实的会计核算基础。在政府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全面加强系统和理论的学习,积极突破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对自身固有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予以有效的更新和优化。除了要加强对政府会计准则的学习之外,还需要主动学习财政部和主管部门对于财政资金管理以及核算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比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公务卡结算制度等等,以此来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使自身能够更好的胜任政府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也需要财务部门积极构建并不断完善具体的会计核算制度,并对其进行及时的优化和更新,要合理区分并且对各单位的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规范化的管理,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进行合理估计,对有形资产予以足够重视并合理设置其摊销年限,要对资产的使用以及盘点内容进行全面管控,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制度的具体作用。要对符合计提坏账准备条件的应收账款以及其他款项和资产进行全面管理,要确保各单位原有的会计信息可以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进行追溯、调整和优化,对于之前的会计制度没有纳入到核算范围的各项经济业务要及时补充登记,使其更加有效地适应政府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从而为其高效执行打下坚实基础。
4.对会计核算予以高度重视,提升核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政府会计准则下,首先需要单位对各个会计科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和清晰明确的划分和界定,要严格遵循有利于生成决算报表的原则,来对各类预算收入和支出科目进行功能划分,以此为基础进行分类,然后再按照经济分类进行次级的会计科目设置,以此来搭建核算框架。其次是需要对具体的业务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要考虑其是否适用平行记账这一模式,然后要考虑国库集中支付办法对其是否适用,看是由财政直接支付还是财政授权支付,并且要对财政资金的性质进行全面考虑,再结合当年的预算安排看是上年结余资金,还是由财政部门盘活存量资金等。因此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账户处理办法,以此来实现对各项资金的高效管控。最后是需要充分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对相似会计科目内容的判断能力,比如对于那些非同级别的财政拨款收入和上级的补助收入以及其他的收入要进行区别管理,并且在此过程中要对那些容易混淆的会计科目予以高度重视,并细心做好分类和记录工作,比如那些临时的工资支出应当被视为商品服务支出而计入劳务费的核算,而不是计入工资和福利支出的其他服务类支出,这只是简单的举例,需要单位对各个会计科目进行清晰合理的设置和明确的划分,然后对于那些容易漏掉或者是疏忽的经济事项,更加需要全面的纳入到会计核算当中,比如对于财政部门已经拨付的,年终未使用完的财政直接支付额度等尤其是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再比如对那些符合新的资产和负债定义的各项经济事项等,也需要纳入到会计核算范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政府会计准则的实际效用。
5.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积极拓宽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推动下,我国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会计核算软件,需要各单位在会计准则下对会计核算软件予以高度重视,选择那些与自身运营管理具体情况相符合的会计核算软件,不断拓展其业财融合功能,充分发挥软件在数据采集分析以及整理方面的实际作用,以此来实现对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对相关业务数据的标准化表单化设计和管控。在会计核算软件中,不仅要对各项经济信息予以全面记录,也需要增加非价值信息,比如部门、人员、项目、数量、质量等的全面记载,以此来对业务全貌进行更加清晰直观全面的反映,并且通过高效率的数据记录和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并进行精准的识别和有效的预警,在此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妥善解决,以确保会计核算方式的正确性。此外通过定义公式的方式来实现对各项数据的科学采集,并且借助软件系统自觉地生成决算报表、财务报表以及各种报表,从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报表的生产效率,有助于降低人为操作的失误。同时也需要增强各软件系统之间的关联性,需要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系统与财政支付系统、预算监管系统的有效关联,从而避免在会计准则下会计核算的信息孤岛现象,充分发挥预算资产管理以及成本绩效管理的实际作用,实现数据的及时传输和高效共享,在此基础上深挖会计数据背后的深层次价值,全面提升各单位在政府会计准则下的治理管理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的发挥政府会计准则的实际作用,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实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