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建平
摘 要:在多元教育的背景下,家庭和学校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教学场所,共同承担着教育学生的作用。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指导,只有两者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的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重要性,之后探究了阻碍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校方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家长;学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8-0023-03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multi-education, family and school, as the two most important teaching places in teaching, jointly undertake the role of educating students. School educ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family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guidance of school education. Only when the tw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can the effect of teaching be better improved. This article first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s' cooperation with school work, then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hinder parents' cooperation with school work,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school's strategy to guide parents to cooperate with school work,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all aspects.
【Keywords】Parents; School; Teaching
学校和家庭作为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怎样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重要。而家长在学生的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校方怎样让家长配合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让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加快构建家庭和学校教育网络机制,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一大趋势。
1.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和学生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而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和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具有直接的联系。科学研究表明,家庭因素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如果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就算他接受再好的教育,具备再高的文化素质,都不能在社会中取得长远发展,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大多数家长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所以不知道该怎样去教导学生。而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如果家长都能够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那么学生不仅能夠在校内接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还能够在家庭中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当学生的内心有一些不好的想法或产生一些不良情绪的时候,就能及时得到疏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进而使学生的心理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促进学生的文化水平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对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改革要求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对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和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意识,进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意识,如果只是学校一方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帮助。因为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会留一些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那么这时就需要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在课下和学生一起去探究,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素质。
(3)优势互补,增强学生的教育质量
家庭教育的最大优势是可以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性格和行为等有着较大影响,但是家庭却不能给孩子提供较高的文化教育。而学生在学校虽然可以学到文化知识来提升自身素养,但是由于我国学生数量普遍比较多,教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和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不能对每位学生都给予足够的关怀,这时就需要家庭教育来进行辅助,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总的来说,只有家长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才能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教育质量。
2.阻碍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因素
(1)家长合作、参与意识不强
家长由于受到我国以前教学环境的影响,不具备较高的和学校合作的意识。虽然当前大部分家长都可以履行对子女的监护义务,并为学生创设较好的学习环境,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觉得学生只要按时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自己在家做好辅导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和学校进行交流。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家庭作为教育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家长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家长只有对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家长很少参与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果。
(2)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在现阶段的家校合作教学过程中,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候所探讨的内容也是怎样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在大多数家长的心目中,成绩是衡量孩子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有的家长甚至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标准,这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家长受到当前我国教学环境的影响,也希望能通过和教师的互动和合作来提升孩子的学习的质量,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但是家长们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很容易忽视度孩子生活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得家长和学校进行合作的时候,合作的内容主要围绕怎样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来开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家庭事务影响家长参与高层次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各种新的家庭矛盾和家庭危机,家庭的类型也更加多种多样,如离异家庭、重组家庭、隔代家庭、留守家庭等。生活在这些家庭中的孩子普遍比较敏感,很容易出现胆小或过度叛逆的情况。处于这种家庭中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心与呵护,但是有一些家长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没有时间配合学校的工作,只能通过电话或一些比较重要的家长会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没有办法通过家委会和校务委员会来深入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进而也就没有办法了解孩子的教育情况和孩子所在班级的动态。尤其是对那些留守家庭的学生家长来说,由于常年外出就业,虽然也想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没有办法配合学校的工作,降低了他们与老师联络的频率。
(4)家长教育能力参差不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大多数家长都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也知道怎样通过教育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但是由于受到教育层次和教学观念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一些家长不具备一定教育能力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当前,还有一些家长由于自身不具备较高的教育和辅导能力,就给孩子安排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给孩子的学习增加了许多负担,很容易产生厌学的不良情绪。另外,在一些隔代家庭中,由于孩子是由老人来抚养的,他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和当前学校的教学已经严重不符,而且他们通常不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师安排网络教学任务时,不能很好地进行督促和检查,进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3.校方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策略
(1)建立家长委员会,提升家长合作能力
为了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工作,学校可以构建家长委员会,为家长和学校进行沟通建立一个平台,更好地保障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渠道的通畅。学校可以帮助家长委员会,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这样可以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学校还要帮助家长了解他们在教育中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以便让家长积极地转变以往那种落后的教育观念,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自觉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同时,家长还要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一些教学活动,如专家讲座、班级会议等,以便学习到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素质,还能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家长要积极增强民主参与意识,改变被动合作地位
在家长以前的那种教育观念中,觉得自己在家庭中发挥好教育辅导作用就可以了,扮演的只是受教育者的角色,如果随意发表言论或对学校的教学提出意见,就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家校合作这一概念也被不断地提出,家长要知道,自己和学校的教学地位是平等的,家长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教学决策的督导者,应转变观念,积极配合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家长不仅是家庭教育的主力军,还是学校教学的重要伙伴。而且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法律意识也在逐渐增强,进而意识到他们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还是教育事业的参与者,他们有权参与学校的各项事务,也有权利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家长要树立自信,大胆地向学校提出心中所想,敢于发表对学校的看法及意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利用校访、讲座、家长学校等形式,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学习、领悟家庭教育之外的专业知识。通过校董会、家委会等组织行使监督权,关注学校各项决策的实施、学生和教师校内的行为表现、课程的研发与进展、学校经费运作等情况。家长要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及义务,在为学校建言献策的实际行动中,增强对家校合作的信任感与认同感。
(3)建立学校与家长教育信息互动平台,构建交流桥梁
要想提高家長的配合度,更好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首先要建立一个学校和家长教育信息互通的平台,构建交流桥梁。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编写校报。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聘请一些家长担任校刊的栏目编辑,这样可以使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工作,积极推广优秀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进一步完善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完善。其次,校方还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开设家长专栏项目,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家委会中家长的工作状态,另外,学校还可以在板报中开设留言的版块,家长可以把自己对学校的一些看法和意见表达出来,学校方面也要安排相关人员来对平台上的留言进行回复,积极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同时,各个班级还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在群里发一些学生上课的情形,让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更好地结合孩子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使其知识结构更加的完整。
(4)全方位指导,提升家长教育素质水平
家庭教育的效果对学校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的层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大多数家长的教学观念都能符合当前学校教学的发展。但是也有一些家长不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学校可以对这些家长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首先,学校可以对家长进行系统性的指导,聘请教育专家通过开展教育讲堂和家庭教育咨询等多种形式来为不同年级阶段的家长进行指导。比如,一年级的学生由于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阶段的过渡,在心理上很容易出现胆怯、恐慌等行为,如果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应对,教育专家就要对其进行全面、科学的引导,告诉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轻松的教育氛围,激发孩子对新环境的好奇心,多多鼓励孩子和其他同伴进行交往,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其次,学校要对家长进行专题性的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也越来越高,但是有一些极个别的家庭并不是很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为了进一步加强家长的防范意识,学校可以组织当地消防人员和民警来对家长进行安全指导,进而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技能,此外,民警一定要让家长提高警惕性,不要轻易告诉陌生人子女的详细信息。比如,有的家长喜欢发朋友圈,在不经意间就会暴露自己的家庭住址和子女相貌,这样就会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作案机会,进而出现诱骗、诱拐学生等恶性事件。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题,学校要针家长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门指导,进而有效提升家长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家长和学校就要加强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完成教育学生这一重大责任。这就需要校方积极地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去,和家长之间建立一种和谐有效的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的价值,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教师如何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学生[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8(05).
[2]武维婷.教师如何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学生[J].家长,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