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暖场是有必要的

2022-03-24 22:36王双
教育·读写生活 2022年1期
关键词:笔者情境老师

王双

案例背景

课前暖场不仅是种技术,更是门艺术。它的技术性体现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上,开场新颖独特就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课堂伊始的3至5分钟,运用简洁的语言、简单的互动,却能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这正是它的艺术魅力所在。心浮气躁的我,第一次借班试上《学弈》,因忽视了课前暖场活动,导致课堂死气沉沉。经过三次磨课,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课前暖场很重要。

案例描述(案例描述可以简要描写,注意不要口语化,不要流水账似的记录)

为呈现一节有质量的公开课,笔者6次磨课,第一次尤为挫败。借班上课,笔者把该班学生当成是自班学生,没有做任何铺设,直接导入课题,一下子就把学生上“死”了,学生个个冷冰冰的,对笔者的提问不愿作答,课堂氛围极其尴尬。在听取了其他教师的建议后,笔者稍作调整再次走进课堂,利用课前两三分钟主动接近学生,与他们聊天,然后慢慢导入课题,孩子们兴冲冲地,手和表情都在向我索要发言的机会。可见,课前暖场不是花架子,而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策略。

片段1:

曹老师执教《伯牙鼓琴》的课前暖场别出心裁,我跟学生一样听得津津有味。她用亲切的语言与学生聊天,让学生自由讲述去过哪些地方。聊得正酣,曹老师话锋一转:“有一个地方,你们一定没去过。”同学们面面相觑,有的托腮皱眉,有的嘴巴微张,教室安静到了极点。“湖南汉阳月湖湖畔,去过吗?”学生摇头。“想去看看吗?”话音未落,一个“想”字似是要震塌房顶。曹老师便借着古琴台的故事,娓娓导入新课,学生听得不亦乐乎,全都忘我地进入了老师创设的情境之中。

片段2:

笔者第一次借班试上《学弈》,开门见山,一上来就问:“知道他是谁吗?”结果引来一场骚动,有的学生笑而不语,部分学生回答的有气无力,其中一名学生回答的“李”字尾音上扬,似在不屑地调侃笔者。笔者面露几分严厉地笑了笑,在向同学们强调词语的发音后,组织学生重新读好“刷子李”。怎料身旁的一个小个子男生“切”一声冷笑,他的同桌也“噗”一声笑场,虽然他们用双手紧紧捂住了嘴巴,但抖动的肩膀却根本停不下来。笔者不知道他俩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既疑惑又生气,于是给了他俩一个严厉的眼神作为警告。

距离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笔者的神情同学们全看在眼里,他们的笑容逐渐消失。在后面的教学中,简单的读文读得有气无力,浅显的问题学生也不愿回答,举手的始终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同学都成了“旁观者”,课堂上仿佛只有笔者在与空气自说自话。怎么办?要不要继续上下去?笔者迟疑了,看着精心准备的课件,想着修改了很多遍的教案,只能强撑到底!

课后,师父只问了笔者两个问题:“这个班的学生认识你吗?你觉得课堂的前几分钟发挥作用了吗?让学生感兴趣了吗?”问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笔者这才意识到缺少课前暖场的弊端,面对新老师,学生无疑是畏惧的,带着几分防备,又如何能敞开心扉自由表达?吸取了这个教训,笔者再一次走进了陌生的课堂。

简单的自我介绍后,笔者故弄玄虚:“知道王老师为什么非来咱们班不可吗?”学生摇头表示猜不到。

“你们想知道答案吗?”

孩子们两眼放光,不约而同道:“想!”

“上个月,王老师很荣幸听了咱们班的一节课———《匆匆》,同学们深情地朗读和精彩的发言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我来了。欢迎吗?”

“欢迎!”话音未落,响起一阵掌声。

我难掩心中喜悦:“王老师希望同学们的欢迎方式不只是热烈的掌声,还有你们课堂上饱含激情的朗读和充满热情的发言,行不行?”

“行!”这次的回答,声音整齐响亮,毫不含糊。

“行,行就告诉老师他是谁?”

“刷子李。”声音响亮而不拖音,显然,几句称赞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堂课上起来轻松多了,学生们争相表达,氛围轻松又活跃。通过这两次对比,我发现了不合理的教学环节,更深刻认识到了课前暖场的必要性。

案例反思

课堂是一场师生的对话活动,没有引人入胜的开场,就很难有真实舒适的互动。教师要做的就是想办法破冰,让陌生的课堂不冷漠,用最有趣的方式点燃学生心中渴求知识的火花。

(一)课前暖场,要有

课堂的第一锤敲进了学生的心里,就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便于顺利完成教学目标。首先,课前活动能够稳定学生的情绪。师生互不认识,学生难免拘谨,有个暖场活动作为铺垫,学生能够在互动中找到安全感,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慢慢放下防备,从而快速融到课堂中。其次,课前活动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面对新老师,学生难免好奇,他们想知道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资历,想了解老师的性格,而言语交流能够有效加深师生间的认识,为课程的展开创设和谐的条件。再者,课前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巧妙导入新课能把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课堂中来,这样既能舒缓学生紧张的情绪,又能为学生提供从课间过渡到课堂的准备时间。因此,课前暖场,要有。

(二)暖场技巧,需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让学生乐于学习,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生动的情境是连接新课的拱桥。学习课文《草原》时,我让学生观看草原美景图,听着舒缓的轻音乐,想象自己身在大草原上的场景,从所听、所见、所感去体会,说说草原的美。片刻等待,我发现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竟然都举手发言。可见,轻松的情境给了学生参与之樂。使用情境进行教学暖场,能够让学生在老师营造的情境中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便于其更好地吸收和归纳新知识。但这种暖场方式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老师要基于学情,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情绪变化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融到老师创设的情境当中,触动已有的情感。否则老师所营造的情境只是教师自身认为比较好的导入方式,实则与学生划开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这样的情境营造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说,暖场技巧,需有。老师要利用情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之中,增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合理的情境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进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2.利用音乐,提高学生探究心理

小学生年龄较小,更喜欢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常常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觉得学习枯燥又乏味。因此,老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创新,用课前暖场活动为学生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

音乐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好听的音乐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语文老师可以在课前利用网络技术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尝试从学生的视角来感受这些音符,将其灵活运用到课前暖场环节中,达到提升学生学习热情,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课堂教学的内容相对简单,没有过于复杂和抽象的知识,所以老师可选择的暖场技巧较多,与课文相关的音乐作品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学生在听觉刺激中能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出探究文本的冲动。比如在学习《咏鹅》时,老师如果直接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然后逐字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虽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不高。这节课的教学可以尝试通过儿歌《鹅之歌》来进行课前暖场,因为儿歌节奏欢快,朗朗上口,更能拉近学生与语文学习之间的距离,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听完儿歌之后,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过鹅?鹅与鸭子、鸡有什么不同?此时学生还处于听歌的亢奋状态,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更加积极踊跃,很多学生都会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自己见过鹅,鹅和鸭子的区别是鹅的体型比较大,有的学生描述得更为具体,说鹅的脖子更长,鹅的脚掌有蹼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引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诗歌来看一看古人笔下的鹅是什么样子的,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导入新课的学习,实现课前暖场。

3.活用视频,感受学习的趣味性

趣味暖场是学生快乐学习的源泉。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我播放了一段朋友乘坐小艇游威尼斯的视频,有些孩子激动得站了起来,身体前倾,脑袋使劲往前探。在播放朋友拍摄的威尼斯照片时,每切换一张,学生就会“哇哦”一声,兴致十足。显而易见,恰当运用现代化媒介,能在增强学习趣味性的同时使情绪尚不安稳、准备尚不充分的学生快速聚焦于课程。除了可将音乐作为课前暖场的方式之外,视频也可以作为一种课前暖场方式,音乐给予学生一种听觉上的享受,而视频则能在听觉的基础上增加视觉上的刺激,因此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说老师可以配合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大部分学生对西沙群岛比较陌生,如果老师只是按照教材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文字简单地了解西沙群岛,很难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有。所以在课前暖场环节,我改变口头讲述的方式,让学生借由视频去想象和了解西沙群岛,借助图片和音乐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西沙群岛,这样一来,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才能真正读出西沙群岛的美。此外,《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种写景类的文章,也适合运用视频进行课前暖场。在视频中将小兴安岭的景色呈现出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课文字里行间的美景,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小兴安岭的景象,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欲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蝌蚪找妈妈》同样也可以使用视频暖场的方式,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用动画的形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毕竟动画本身的内容和课文的内容极为贴合。所以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的视频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再进行文字阅读,就好像在脑海中放幻灯片一样,一边读一边呈现出刚刚看到的动画影像,将原本枯燥的文字学习转变为生动的视频展示。

4.问题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动的故事亦是学生学习的路径。《伯牙鼓琴》是一则民间流传下来的故事,“琴仙”探亲途遇樵夫,于是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我借用这则故事导入,学生异常安静,目光始终在我脸上游走。所以,故事吸引也同样是一种可选的课前暖场方式。虽然小学语文本身的教学难度并不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也不是很高,但是这并不表示学生在學习语文时完全不用思考。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谈到阅读就必然会涉及思考,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完成阅读,阅读与思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就必须要让学生具备思考的能力,而质疑是锻炼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借助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提高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思辨能力。在暖场环节,也可以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好奇。比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可以询问学生:你知道鲁迅先生吗?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读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吗?你觉得他的文笔有什么特点?你自己的伯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得出答案。用问题吸引的方式进行课前活动,能够在问题的指导下让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这种了解并不是源自被动式的阅读,而是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探究得来的,更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和理解。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鲁迅、品读鲁迅和学习鲁迅精神,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良好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动力。”缺少课前暖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被激发,后续提问就会石沉大海,难再有轻松愉悦的师生互动,所以说课前暖场非常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会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多积累课前暖场的方式方法,努力呈现有趣味、有特点的课堂。

猜你喜欢
笔者情境老师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