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秀艳 李洪瑞
针对学前儿童特制的幼儿节目,以艺术、知识、语言为主要内容,节目的色彩、形象、配音等能给感官带来全方位刺激。幼儿在收看过程中,能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注意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电视节目既满足了幼儿认识社会的需要,又满足了他们幻想和娱乐的愿望,帮助他们打开眼界、培养兴趣、发展认知。但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电视节目良莠不齐,不可避免地给幼儿带来了消极影响,需要我们科学看待。
正确认识电视节目带来的积极影响。首先,丰富多样的内容,开阔了幼儿的视野。电视节目为幼儿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打开了一扇门,弥补了幼儿实际生活中对某些事物认识的不足。比如通过《动物世界》,幼儿认识了各种动物及其习性,了解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其次,新颖独特的创意,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电视节目常以“写虚”的表现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在幼儿面前的视觉造型是奇异、夸张、多变的。这满足了幼儿想象的需要,给幼儿提供了创作灵感。
再次,声像并茂的形式,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电视节目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具体直接的图文吸引幼儿,精心雕琢的语言具有韵律感、便于记忆,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言语刺激,使幼儿能掌握正确的发音和发声技巧。幼儿对词汇的掌握是从模仿开始的,收看电视节目对词汇量的积累能起到一定作用。
最后,主题鲜明,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动画片主题明确,情节富有层次,主角固定且性格鲜明,其行为具有逻辑性和连续性,能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中央电视少儿频道智慧树栏目推出的《逻辑狗》,能帮助幼儿开发潜能,提升思维能力。幼儿的思维具有情绪性,在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时,如果小羊战胜了灰太狼,他们会欢呼、拍手。
合理规避电视节目带来的消极影响。一是身体危害。长时间看电视,眼球运动机会减少,会导致视力下降。幼儿看电视总喜欢往前坐,带来近视风险。当幼儿歪歪斜斜地就座,可能会对未定形的脊柱产生不良影响。另外,边吃饭边看电视也会影响健康。
二是心理问题。小部分儿童因看电视过多,患上“电视孤独症”,对其他活动不感兴趣、不愿活动、不愿和别人交流,不停模仿节目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把自己当作剧中人,将节目情节背得烂熟并照搬到生活中,甚至自言自语。这类患儿性格孤僻、缺乏生活经验和常识、学习能力差、无法适应社会、情绪不稳定。
三是社会性发展障碍。不适合幼儿的电视节目会给幼儿社会性交往带来不良影响。家长任由幼儿肆意观看电视节目,会使他们接触低俗语言和内容的概率大幅增加,影響审美能力的发展。电视是单向传播的,幼儿长时间收看电视节目,容易使他们失去与实际生活接触的机会,会影响他们对自然事物的感知。
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促进幼儿认知健康发展。第一,父母要肩负起“守门者”的责任。父母可以控制幼儿看电视的时间,每天不超过四十分钟,中途让幼儿适当休息,带幼儿做游戏,缓解眼睛疲劳。父母还可以和幼儿商量,根据电视节目的具体播放时间,选择有意义的节目观看。
第二,托幼机构加强教育与引导。幼儿园要发挥引导作用,了解电视文化影响下幼儿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适当与电视文化相互配合,向幼儿推荐优秀的、能够真正帮助幼儿成长的电视节目。
第三,政府及各级文化部门积极发挥监督导向作用。幼儿需要良好的收视环境,社会应建立对电视媒介的监督机制,多制作健康优秀的儿童电视节目,规范电视传媒环境,为幼儿认知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责任编辑:张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