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和躯体疾病有所差异的是,精神障碍患者鲜有人会认为自己患了病,往往不能主动就医,甚至拒绝治疗。这种情况下,家属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非常重要。
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技巧
1.言语简洁明了,体现关爱之情。多通过言行来展现对患者的关爱,热情、亲切、专注。语调要和缓,内容简单明了。若有事情交代患者,一次只可讲一件事,说多了,可能让患者难以适应。
2.鼓励为主,切勿争论。发现患者的表现有所改善时要及时鼓励,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与自尊。不可指责或抱怨患者。当患者看法不切实际时,不可尝试去劝说他,亦不可嘲笑或争论。让患者把自身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
3.培养兴趣,创造社交机会。帮助患者培养爱好或兴趣,并为其创造人际交流机会,鼓励其常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改善其精神状态。
4.适度保护,引导其多参加活动。家人对患者不可保护过度,坚持适度原则,引导其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手工制作、家务活、文娱活动等,以此提升患者的康复概率。
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误区
1.患者自行保管、配备药品。缓解期精神障碍患者或会遭遇不少实际难题,比如工作、家庭及社会中的不顺,特别是对自身的疾病充满了恐惧与绝望,往往会产生自杀念头,甚至可能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来寻死。
【处理方式】药物要交给家人管理,同时还要定时查对,监督患者准时准量服用药物,避免患者擅自加量或减量。
2.不准患者参与劳动。不让精神障碍患者从事任何劳动,反而会加重患者的惰性,使其社会功能下降,加快了精神衰退。此外,由于患者无所事事,整日沉迷于幻想,会导致生活及思想脱离现实,导致病情复发。
【处理方式】要合理安排病人日常生活,鼓励患者生活自理,多做力所能及的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职业劳动。
3.让患者闭门不出。有的家属为了防止患者沖动、攻击、破坏行为,限制患者外出。其后果是患者与社会隔绝,导致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加快精神衰退,增加病情复发的风险。
【处理方式】鼓励患者多与人交往,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同时向周围的人宣传精神疾病知识,以取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根据病情,创造条件增加病人接触社会的机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病人适度参与娱乐活动。
4.溺爱或放任不管。个别家属以为,精神疾病通常是精神受到不良刺激而引发的,因此,不敢轻易拒绝患者的要求,严重的还会纵容其不良习惯,结果造成患者自控力越来越差。亦有个别家属讨厌患者,对其嫌弃、虐待,导致患者失去尊严,进而绝望自杀.抑或出现毁物伤人等极端行为。
【处理方式】对患者要平等相待,既不要太过溺爱,亦不可过于放纵,尽可能帮助患者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强化其生活技能,多加关爱,使之重建信心,主动加入社会。
精神障碍患者居家护理注意事项
1.生活有规律,确保充足睡眠,在此基础上适度活动,比如每日坚持个人卫生自理,做点家务,开展打球、下棋等文体活动。
2.按时、按量服药。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不强,对此,家人应高度重视,除了严格管理精神药物外,还要注意按时、按量用药,切勿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或用药频率。
3.注意营养的科学搭配。春天要少吃辛辣食品,免得肝火太旺。要戒酒限烟,少吃海产品,以免这些食物引发药物的副作用。具体膳食方案可征求医生意见。
4.心理疏导是精神障碍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心理疏导,可以让患者建立信心,变得乐观、开朗,有利于病情康复。
5.家庭支持系统是精神障碍患者最重要的支持系统。能抚平患者所受到的精神伤害,促使患者过上正常的生活。为此,需要患者的家庭成员正视现实,平稳自身情绪,尽快掌握相关的疾病知识,学习各种护理措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患者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