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没一撇

2022-03-24 05:11:30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之治圣贤领会

《通俗常言疏证·人事》

原指“没门儿”“没有门路可走”。随着历史的变迁,

其意逐渐演变为“没有眉目”“没有指望了”。

八字没一撇,跟“八”字的意义毫无关联,而跟“八”字的结构却密不可分。“八”字为两画:左撇和右捺。按照书写习惯,若第一笔的左撇还没有写出,而第二笔的右捺则无从谈起。以此借指事情还没有眉目,不可指望。

其由来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江西婺(wù)源人,18歲登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等职。在哲学思想上,他继承并发展了程颐、程颢的学说,为理学之大成者。他主张恢复三代之治,希望周孔之道常存,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等。他在《与刘子澄书》中云:“近日因看《大学》,见得此意甚分明。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意思是说,《大学》里已经表明:通向圣贤的大门早已打开,可是人们并不领会,不但不心安理得地踏进门内,反而朝外大步走去。朱熹发此议论,意在言明,人们要学习圣贤之道,但对人们的不认门、不入门表示惋惜和无奈。

“八”字的结构形似两扇门,朱熹在此以“八”比喻门是十分形象的。之后的“八字打开”这个成语,即指将门敞开。

猜你喜欢
之治圣贤领会
汉字故事之圣贤的寂寞
中国之治铸就经济新优势
经济(2021年12期)2021-12-02 14:03:08
当代年轻人不能领会之痛
电脑报(2021年14期)2021-06-28 11:10:06
境随心转是圣贤
彰显“中国之治”优势 树立“全球防疫”标杆
推动“中国之治”与“全球之治”的良性互动
布达拉(2020年6期)2020-07-14 16:44:55
“中国之治”制度“密码”:13 个方面显著优势
当代贵州(2019年45期)2019-12-12 06:25:24
认真领会全会精神 努力推动人大工作
人大建设(2018年8期)2018-11-13 01:19:10
修身
喝茶聊天聊“圣贤”
上海商业(2016年22期)2016-06-01 1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