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2022-03-23 20:13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24期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化农业

石 柳

(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市场信息工作站,河南 驻马店 463000)

1.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和提高,在高速的发展中,农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数量以及产量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所以,必须要加快转变的速度,来适应新的形势下的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重要时期,而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新型农业的发展道路。2015年,国家出台《“十三五”现代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农民增收做出贡献。同时,还应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循环的理念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1.2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输和应用,以达到获取或传递知识的目的而形成的过程或状态。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和内涵,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二是指人的素质与技能,三是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实现人与物的融合。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1.2.1 从狭义角度看,农业信息化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生产领域,而是扩展到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农产品的种植、运输等。

1.2.2 从广义的视角看,农业信息化的内涵既包含了“三农”问题,也涵盖了“三农”需求,即供给侧的管理模式,又涉及农民的利益诉求。

1.2.3 从具体的功能来看,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在于将科学技术融进入现代化的生产力中,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1.3 农业信息化的作用

1.3.1 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在传统的农业经营中,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变化,从而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而在现代的信息化管理下,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可以及时地了解到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并根据这些反馈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措施,使之更加适应于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

1.3.2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将向着现代化的农业模式转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快对农业的科技化、机械化的建设进程,使其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而数字技术的应用也为实现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1.3.3 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

1.4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原则

1.4.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以农民为主体,所以在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广大群众的利益以及需求,要站在人民的角度出发,为他们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4.2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性是指社会的发展不能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的发展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能够只顾当前的发展而牺牲未来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因此,在对农业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不造成不可再生的浪费和污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

1.4.3 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应用的原则。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专业型、复合型的技术性的人才,就能更好地为现代化的生产服务。

1.5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特点

第一,农业信息化具有区域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进行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处理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技术手段。第二,农业信息化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在这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农产品的深层次地挖掘和开发,提高其附加值。第三,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周期较长。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方面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所以导致了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有着很长的一段路,需要不断地努力才能完成。第四,农业信息化的覆盖面较广,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也就要求了其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2.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也在逐步完善,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农业信息的采集与传输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二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得以提升,促进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使我国的农业实现了从传统的种植业到现代的工业和信息化的转变过程。三是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增多,交易成本降低,农民收入增加,推动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四是农村的基础设施逐渐的完备和健全,使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加快。五是政府对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起到很大的作用;农作物种植的数量也大大地减少;农作物种植者人数急剧增长,导致人们对其需求量增大。这些都为数字化技术应用提供了条件。总之,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使得目前数字化技术在实际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概况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1.1 信息网络不健全,覆盖面不广。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差异大,导致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农民对计算机应用的局限性,从而影响到农业信息化的普及程度。

2.1.2 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农业信息系统,也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造成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浪费人力物力,增加成本。

2.1.3 基础设施薄弱。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农村都实现了电子办公,但还是有部分偏远的山区或边远的村落不能使用电脑,甚至有些还没用过,这不仅降低了信息化的效率还限制着它的推广范围。

2.2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2.2.1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信息技术设施比较完善,但由于资金不足,技术设备不先进,导致了许多地方的网络覆盖率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同时,农民对计算机的应用也不够普及,很多人不知道使用电脑,更不用谈对其的利用;另外,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和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如西部),很难实现远程的监控和管理,这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低下,难以提高。

2.2.2 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从事农业的人员大多数是临时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或从别的省份引进的大学生,他们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培训就直接上岗,所以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而且缺少相关的工作经验,因此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2.3 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国外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发展了相当成熟,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服务体系的完善,美国的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信息系统网络,并将其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系统工程。在20世纪80年,日本就建成了第一个农业信息中心,并且该机构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能够提供的数据也是非常的丰富。到现在为止,日本政府已基本实现了对农产品的统一管理,并向着世界的先进水平迈进。

3.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3.1 建立农业信息化主体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提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并在财政上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支持。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农民了解到信息资源的价值与作用,改变传统的观念;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最后,还要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设备,为广大的农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到现代化的科技成果。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该积极引导农户进行技术培训,让其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从而推动我国的农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各地的农作物情况发布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就能实现线上线下的模式化经营。

3.2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数字农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整合,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工作之一。在实际的数字化平台构建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2.1 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在对信息的采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遥感、GPS、RS485等,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有效的信息产品。

3.2.2 提高对信息的加工能力。通过分析和整理,可以将不同的农产品类型分类,并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还应重视对信息的筛选和提取,以便于及时地更新与补充。

3.2.3 实现数字化管理。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还要注重网络的应用与开发,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此外,还应该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总之,只有不断地解决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的问题才能加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3.3 提高农业信息化综合能力

提高农业信息化综合能力,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建立健全信息平台,使其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时,要注重对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和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借鉴:使其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有效地运用;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国外的一些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并进行培训,从而促进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发展。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政府要积极地参与到数字化的建设过程中,通过政策的支持、财政的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的力量来推动数字化的进程,并且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加以利用,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应重视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队伍,加快电子信息的开发与使用,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还应该大力地扶持相关的科技研发人员,为数字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激发他们的热情来从事这项研究。

3.4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推广

为了提高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水平,我们必须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并且要积极地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而来提升农业的信息化程度。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完善,使其能够更好地普及到各个地区,让农民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同时也能及时地了解到市场的需求变化,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其次,在进行推广的时候也要注重科技的创新与应用,让其更加的智能化,这样才能使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最后,在推广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农产品的质量以及产量的要求等,只有不断地改进生产的方法才会有更高的生产力和产出。总而言之,在现代化的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作为一个大国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需要重视。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这些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来促进中国的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推广。

4.总结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新时代,而数字化的发展又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要加快建设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和平台,以促进农业的信息化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农村信息的收集工作,提高农民的获取能力,让他们能及时地了解到农产品的市场行情,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次,要建立健全的网络服务系统,为农业的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便利的条件;最后,还要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力度,让其能够更好地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以便于在以后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数字化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